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就算有反對,也被乾隆用皇權給鎮壓了。漢臣們對乾隆是打從心底的拜服了起來。

  而第二件事乾隆說的是朝廷全力支持三阿哥循郡王創辦的廠子,廢除八旗:不工,不農,不商的制度,提議八旗子弟,經商,務農。

  這更是讓滿人感到驚訝,每人都在懷疑著乾隆是不是被人給換掉了,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和歷代帝王是違背的。這讓許多滿人老臣更是死鑒,請求乾隆三四,這樣的舉動是廢除大清的根基,諸如此類的話更是多不勝數。

  乾隆不顧忠臣的反對宣布第三項決議:開放海關,讓所有外面的國家都可以進來與大清交易,這讓有些大臣是完全的暈了過去,康熙帝的旨意,雍正帝也效仿,這說明是沒有錯的,現在乾隆反其道而行讓諸位老臣是頂不住了。

  乾隆宣布完之後就宣布退朝,眾大臣一個兩個都是猜測著皇帝的心思。有的痛哭流涕,有的滿目驚懼。而每個地方總有些明白人,在乾隆宣布了三項事情後,會在認真思索這樣做的話對百姓,對朝廷的益處,紀曉嵐就是其中之一。

  紀曉嵐在下了朝時還在不停的思考著這些事,旁人都沒有驚擾到他,他決定去問問乾隆,這樣的決定意義為何。

  下了朝的乾隆有信心以手中的力量把前朝反對的聲音都給壓下來,所以他敢不顧眾人的反對,就直接這樣做,他也相信真正思考過他這三條事項的人會發現其中的關聯,如這時來請教自己的大臣會是乾隆接下來實施這些東西的主要人員。

  半晌後吳書來和乾隆說道殿外紀曉嵐和傅恆兩人求見,乾隆點了點頭,怕現在最清醒的就他們倆了,乾隆讓他倆進來。

  “臣紀曉嵐(傅恆)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讓他們起身,然後讓吳書來賜坐,這時紀曉嵐才把心裡的疑問問了出來,同樣的目的,傅恆見紀曉嵐問了便也閉嘴在一旁等候乾隆的解釋。

  乾隆笑了笑後為他們一一作答,把為何要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子做那後果可能會怎樣發展,這一系列的事情要素都一一說與他們聽。

  兩人都不是笨人,只是沒有這般長遠可以說長遠到幾百年之後的目光罷了,如果不是夏梓輝,乾隆又何嘗不是這樣?

  三人就細節問題討論著,乾隆所說的事情讓兩人心情沉重的沉思著,加上乾隆把永璋在外遊歷遇到的事情提前了十年的進展來說服他們,讓他們知道如果大清還閉關鎖國,不重視創新發展的話,就真的會被西方的國家甩出好遠。

  他們這時不能不驚嘆乾隆的深謀遠慮,並請命望乾隆也分派任務給他們,他們必定竭盡全力,死而後已。

  乾隆當然是樂意至極了,按照昨天他們在龍源樓討論的,把其中選才與軍事的事情分派給了紀曉嵐和傅恆,並把整理出的需要怎麼調整的方向規劃交給了他們,這些需要他們來建議,然後乾隆來首肯,乾隆已經大刀闊斧的立了三項事情,但他也知道不能獨斷專橫,所以還有些事情要通過大臣們的手來確立了。

  帶商量好細節後,紀曉嵐和傅恆才退下,解決了這兩人,對於那些還迷糊著的官員乾隆也不會說是直接不予理會了,把想法簡略的寫了出來派人一一的送到官員府邸,至於是接著死鑒的,還是旁觀中立的,乾隆自是有辦法安撫他們。

  過後乾隆讓人宣了所有阿哥進宮,除了在宮外忙活著的永璋和永琪外,所有人都來到御書房,乾隆看著下邊規規矩矩的兒子們,滿意的點點頭。

  永城,在阿哥里是不驕不躁,整人的感覺就是一顧文人氣息,不是那種讓人矚目的阿哥,乾隆對著永城說道:“永城,你也出宮建府了,你對於詩書禮樂方面的偏愛,朕決定讓你去禮部,你可願?”

  永城聽了有些激動,所有阿哥里,他不少最小的,也不少最出色的,母親還不是很受寵那種,乾隆的關注自然就少了,出宮建府也不過是個貝勒的封號,現在乾隆讓他去禮部做事,還是自己拿手的地方,如何讓他不高興。忙跪下謝恩:“兒臣謝皇阿瑪恩典,皇阿瑪萬歲萬歲萬萬歲。”

  之後乾隆一一點評了所以的阿哥,他們哪能得過乾隆這麼表面的表揚?哪次乾隆就算說好都只不過是點到即止。這次乾隆這般流於表面的表揚讓阿哥們都興奮不已。

  在說道永璂的時候,乾隆頓了頓,開口:“朕決定讓永璂來接朕的位置,朕希望你們能協助好他。”說著停了下來,看向眾人,也許是他們心裡早就有數了,所以在乾隆說這些的時候,眾人皆是理所當然的樣子。

  永璂這時站出來說道:“皇阿瑪厚愛,永璂深感榮幸,永璂定不負皇阿瑪期望。”他知道這位置是他的,但他也知道這位置有著很多原因才會是他來坐,所以他不會驕傲,對於眾位哥哥,他是打心裡喜歡,這裡面應該歸功於三哥。因為三哥他們才能毫無芥蒂的坐兄弟,如不是三哥,那麼他們永遠是除了五哥外被忽略的一群人。

  欣慰的笑了笑,乾隆當著他們的面把傳位聖旨擬好,然後說會在晚上讓人放到正大光明扁背後。

  不日乾隆就宣布永璂的太子之位,嫡子,眾望所歸,當然沒有人會反對。皇后得知後是整整笑了好幾天,看著現在乾隆把永璂不時的帶在身邊,不然就是讓他跟著永璋出去見識,讓皇后心裡欣慰得很,轉念想到乾隆那日來坤寧宮時說的話,加上之後自己前去與純妃細聊了下,讓她心裡有了個底,也明白乾隆是讓她們幫著他來說服老佛爺吧,天下能讓乾隆為難的事情也就只有這一件了。

  為了這事皇后和純妃都盡力準備著,平日裡見著永璋和乾隆的相處,如果忽略他們彼此的身份的話可以明明白白的看出他們兩人有多相愛,就連他們身為妃子、女人都沒曾得到過的愛情,卻在他們兩人間產生了。

  日子就在忙碌中度過,乾隆在收到太后的那封家書後回了一封,說著過年的時候會給她一個明確的交代。

  年底,永璋的工廠正式進入了正軌,而永璋除了管理他旗下的工廠外還要兼顧著工部的事物,讓張翼呆在工部,他也要不時的過去看看,人整個就是忙得腳不點地似的。

  紀曉嵐接了乾隆給的東西後,知道八股文的制度並不能選出真正有用的人,所以這會兒正在做著為廢除八股文考試制度而做著努力。

  傅恆在軍事方面進展沒有太快,但多少還是有一點的,他在乾隆處得到的理念正影響著一批人,相信以後接受這些裡面的會越來越多。

  農曆除夕,太后在幾天前就從五台山回來了,這是三年來第一次回京城,因為乾隆說了會告訴他那個讓他放棄後宮的人是誰,愛新覺羅家的人出情種,這她一直都知道,順治帝和董鄂妃這是最明顯的了,但乾隆,她兒子,她看著長大的,她知道乾隆就是個風流種子,不可能對一個人專情至此,所以這個讓他寧願使用帝王天祭的人。

  今次除夕宮裡沒有大擺筵席,乾隆只讓各宮嬪妃貴人聚在一起。對於乾隆的這個決定眾人是意外的,除了皇后和純妃有些預兆外,眾人都驚訝不已,宮裡還從沒有過不擺筵席,這是清宮裡的第一次可以說。

  太后蹙著眉,對於今日的情況她怕是都沒有料到,待眾人落座後,乾隆才帶著永璋姍姍來遲,這時眾人都是按著各自的位置坐好了,知道今晚要幹什麼的夏梓輝和永琪都有些擔心的看向永璋,雖知道乾隆能保永璋平安,但肯定會有不好的話傳出來。

  永璋這會兒一身燙金大褂,衣服上繡著金龍,對比著乾隆的五爪金龍,他的是七彩騰龍而已。但這服裝卻也不少一個郡王該穿的,看到了的眾人都狐疑的看著兩人。

  乾隆沒有多言,拉著永璋的手走到主位,而這時皇后識趣的起身往邊上挪了個位置,嬪妃和太后們目瞪口呆的看著永璋坐在了原皇后的位置上。

  乾隆面含笑意的說著:“今晚是私宴,你們都是朕的家人,都不必拘禮。”說著揮手讓大家隨意。

  而這時太后陰著臉沉聲問道:“皇后!你為什麼坐那邊?還有,皇帝你不解釋下麼?永璋為什麼坐在那裡?”

  乾隆拿筷子夾著永璋愛吃的東西放到永璋碗裡,頭也不抬的道:“那是因為尊重你們。不然璋兒的位置會是朕的身邊,甚至是懷裡。”

  乾隆的話讓太后臉色鐵青,這哪還不明白,那讓乾隆鬼迷心竅的人就是永璋!“你!你!你們這是亂倫!會被天下人恥笑的!皇帝!你是一國之主!你難道要讓全天下的人看我們愛新覺羅家的笑話麼!”

  太后的喝聲這時才讓乾隆轉回視線,他看著太后嗤笑著:“朕讓天下百姓富裕!朕讓四周蠻夷臣服!朕讓百姓安居樂業!朕讓他們富裕安康!誰會取笑朕?誰會說朕是昏君?朕的乾隆盛世是歷朝歷代里最興盛的!將來大清還會是全世界裡有名的強國!誰會說朕是愛新覺羅家的笑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