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看來事情要儘快著手了。’把家書折了個對摺,讓吳書來把燭台點了拿過來,把那家書放到燭火上,看到它快燒到自己的手時乾隆才把那所剩無幾的家書丟開。
“給朕把便服拿來。”說完就先一步往內室走去。吳書來‘喳’的應著,迅速的去給乾隆準備。
身著便服的乾隆就帶著吳書來一人往宮外去,乾隆告知了吳書來去的地方後就讓吳書來駕著馬車往永璋所在的工廠處行去,不一會兒,吳書來就向乾隆說道:“老爺,地兒到了,您看是我去給你把三少爺找來還是?”
挑起車曼,乾隆跳下馬車道:“我們進去看看,正好爺還沒得看過,也想見見璋兒把廠子搞得怎麼樣了。”
而乾隆他們往裡走的時候卻被守在門外的大漢給攔了下來,“這位老爺,我們廠子是不允許外人進來的,爺您要找人的話小的給你尋去?”
看著守門的大漢盡職的做著他該做的事情,乾隆滿意的點了點頭,讓吳書來把令牌給守門的看了看,守門的大漢看了後是萬分小心的把他們兩人迎了進去,乾隆讓他不要招呼自己後就往裡面走去。
大漢在乾隆走後鬆了口氣,他是不知道乾隆是什麼人,但剛才的銘牌卻是這工廠的大老闆所有的,所以大漢恭敬的把乾隆迎了進來。這銘牌還是永璋昨晚給乾隆的,也正是這東西讓乾隆有興趣來這邊跑一趟。
來到工廠里,乾隆遠遠的就看到永璋正在指揮著眾人在做事,吳書來正想大喊,被乾隆給攔了下來,乾隆就這麼在邊上靜靜的看了永璋好久,看著永璋那股認真勁,乾隆就是不想去打擾,認真起來的男人最帥,這可不單指現在,就乾隆看來,永璋認真起來就很帥,耀眼無比。
直至永璋身邊的人像和他說了什麼,並往乾隆這邊指了指,永璋才往乾隆這邊看過來,在看到乾隆後,永璋有些驚喜,對著工人們交代了兩句才往乾隆這邊跑過來,“阿瑪,你怎麼來了?事情處理完了?
乾隆拿起帕子就幫滿頭大汗的永璋擦拭著,溫柔的笑著說:“恩,忙完了,我也好奇你這邊忙得怎麼樣了,就過來看看。”說著頓了頓,往永璋耳邊靠近低聲說著:“主要是,我想你了。”
本就愉悅的永璋臉上的笑容更是燦爛,應了聲:“兒臣也是。”正說著話,那邊的工人就有人喊著永璋,永璋回頭看了看,才對著乾隆說:“阿瑪你隨便看看,那邊有點事情,兒臣要去忙了。”
沒等乾隆答應,永璋轉身就走了開去,乾隆看著永璋在忙著給人講解,也沒再過去打擾他,領著吳書來就在廠子裡隨處看看。
這工廠現在也算是成型了,就是人數不多,很多地方還空著,乾隆想著是不是該幫永璋準備招人的事情了,這第一家工廠要是辦好了,以後就會越來越多,工廠做出的商品又需要商人來銷售,夏梓輝的話里在以後成功的商人也是讓人敬仰的,在大清現在是商人低賤,那商人的地位勢必要先提起來。
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起碼要與農平等,而八旗生計卻也是頭等大事,祖訓是八旗:不工,不農,不商。這讓人口越加眾多的八旗子弟全靠吃朝廷俸祿,導致帝國財政負擔,這種情況更有是不能增加戰鬥力,對於大清而言就是一大害。
這會兒永璋辦的工廠,如果成功,相信會讓眾多八旗子弟眼紅不已,只要有人眼紅,有人跟風,那商人的地位就能增高,連皇親國戚,八旗子弟都行商,那還有誰敢瞧不起商人?
直至下午乾隆才拖著忙得直打轉的永璋走出工廠,他可是從旁人口中知道了他的璋兒忙了一天了都還沒進食的,這讓乾隆毫不顧忌的把永璋往龍源樓拖去。
來到雅間點了一桌子永璋愛吃的菜,乾隆好笑的看著那狼吞虎咽的永璋,腮幫子還被塞得鼓鼓的。乾隆沒忍著就用手往永璋的臉戳去。
無奈的瞪了乾隆一眼,這人真是的,吃飯都不讓自己好好吃。乾隆輕笑,對與這瞪視的眼神是直接無視了,舀了碗湯放到永璋面前,讓他就著喝,別吃太快噎著了。
把剩下的湯喝完後永璋飽得直呼氣,貌似有點吃撐了,看著乾隆面前的米飯才吃了不到一半,便問到:“阿瑪你不吃麼?怎麼才吃那麼少?”
“你以為我是你麼?午飯都沒吃,我看是餓了一整天了吧?我在宮裡吃了才出來的。”沒好氣的看著永璋。
永璋摸了摸鼻子,一忙起來就忘了肚子餓了。見永璋沒說話,乾隆也不繼續說他,便把剛才在工廠里想的事情說與永璋聽。
聽到乾隆說幫他弄招工,永璋想了想,確實讓朝廷來做效果會好很多,便也就同意了。之後乾隆說的關於八旗生計的事情,也讓永璋想了很多,單單工廠還不夠,農業也要跟上,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乾隆,乾隆聽了也點點頭,兩人就在龍源樓雅間裡商量著足以改變整個大清的事情,他們也都知道開始肯定會很艱難,但是只要永璋做出了成績,讓他們眼紅了,想必到時候跟著的人也不會少了就是了,這樣朝廷的負擔就會少很多,對於大清的發展卻是進了一大步。
兩人越說越多,乾隆想了想讓吳書來去把夏梓輝尋來,有他在相信會有更多的想法。夏梓輝帶著永琪半晌後來到了龍源樓,進門就看到乾隆和永璋正說得興起,兩人對視了一眼後對著乾隆行禮。
乾隆揮了揮手,把剛才他和永璋的所以想法總結了下和夏梓輝再說了一便,夏梓輝聽完想了想,再補充著:“重農重商都是對的,但關於商人這事還有個重點,就是開放海關,讓外面的東西能流進來,之前我沒主要說這個是因為時間還不到時候,但現在永璋的廠子也辦起來了,也是時候說了,閉關鎖國要不得,大清失敗就失敗在這裡,閉關鎖國,固步自封,既然我們已經開始創新了,不妨讓我們的東西出去,讓外面的東西進來,這能能讓整個大清發展更加的迅速。”
乾隆聽了也是點頭,這些倒不是沒想到,夏梓輝在給乾隆寫的關於未來的書里就有提到,但乾隆感覺沒這麼深刻罷了。吩咐吳書來把筆拿來,把剛才所說的東西都記了下來。
永琪看著三人都興奮的商討著什麼,撇了撇嘴,他跟著永璋在國外走了三年,對於很多事物也有了新的見解,這時他插嘴道:“阿瑪,三哥,我想說……我和三哥的這頭髮,是不是也該讓所有人都這樣?或者讓他們根據自己喜歡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規定著只能留那半截頭?”
這事乾隆到是早就在準備了,不然也不會這麼久沒人來說他們兩個。但理由倒是還沒想好,永琪看了看眾人,咧了咧嘴說:“就說是為了緩解民族矛盾,這不就行了?”
夏梓輝寵溺的看著永琪,把自己告訴他的點子說成像自己想出來的一樣,這算優點麼?而乾隆和永璋聽了都是眼前一亮,這解釋不錯,隨手乾隆就把他記了下來。
見自己的意見得到的認同,像是得到鼓勵般,永琪是參與到了他們中的討論中。直至夜幕降臨,乾隆手中的紙可寫了五張的長度。
說完了正事,乾隆這時看著永琪和夏梓輝說道:“朕知道永琪你和梓輝間的關係,朕只想說這條路不好走,你們還是兄弟,更是難上加難。”看到永琪聽了自己的話後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不服氣的樣子,乾隆挑了挑眉,“永琪你別不信,因為朕有璋兒,所以同意你們,但你皇瑪嬤會同意麼?世人會怎麼看你?你經得住這些詆毀麼?”
看著永琪皺眉乾隆繼續說著:“朕會明明白白的告訴家人,朕愛的是永璋,他們阻止不了我,因為我是皇帝,我雖不會明明白白的大喊璋兒是我的人,但在外人面前我卻不會掩飾,我有能力保護璋兒,你們呢?”
乾隆的話說得對,他們現在還沒有力量來保護自己,想要活得肆無忌憚就一定要在某一方面達到頂尖,乾隆是帝王,他就是頂尖,所以他無所畏懼。
夏梓輝一直都明白,只是不想永琪想太多,但乾隆今天的話卻是給了永琪當頭棒喝,夏梓輝有些擔心的看著永琪,注意到夏梓輝的目光,永琪扯起嘴角笑道:“雖然我不是帝王,但並不能說我就不能成為頂尖,我們一起努力就好。”
得到永琪的這話,夏梓輝愉悅的笑了,攥著永璂的手,緊緊的。乾隆看著兩人,知道他們明白了自己的話,眼含笑意的看了看自己邊上同樣笑著的永璋,乾隆拉起永璋的手就往外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要結局了!!!!等下的100章!!!!!晚點見各位~
☆、大結局
在乾隆他們商量的第二日,乾隆就在早朝上宣布了幾樣決定,可以說這些決定引發了整個朝野的地震。
從髮型問題,漢人從清朝入關就被逼迫著剃掉頭髮,如果把頭髮留出來就是有反清的嫌疑,而這次乾隆宣布‘為緩解民族矛盾,恢復漢人髮型。’這讓漢人官員們是感動涕零,而一些滿人大臣則是以祖訓不能違背而反對著。奈何從乾隆登基開始,對於朝廷的掌控就很到位,可以說是沒有像康熙年間的鰲拜,雍正年間的年羹堯,政權是完完全全的在乾隆手裡。
“給朕把便服拿來。”說完就先一步往內室走去。吳書來‘喳’的應著,迅速的去給乾隆準備。
身著便服的乾隆就帶著吳書來一人往宮外去,乾隆告知了吳書來去的地方後就讓吳書來駕著馬車往永璋所在的工廠處行去,不一會兒,吳書來就向乾隆說道:“老爺,地兒到了,您看是我去給你把三少爺找來還是?”
挑起車曼,乾隆跳下馬車道:“我們進去看看,正好爺還沒得看過,也想見見璋兒把廠子搞得怎麼樣了。”
而乾隆他們往裡走的時候卻被守在門外的大漢給攔了下來,“這位老爺,我們廠子是不允許外人進來的,爺您要找人的話小的給你尋去?”
看著守門的大漢盡職的做著他該做的事情,乾隆滿意的點了點頭,讓吳書來把令牌給守門的看了看,守門的大漢看了後是萬分小心的把他們兩人迎了進去,乾隆讓他不要招呼自己後就往裡面走去。
大漢在乾隆走後鬆了口氣,他是不知道乾隆是什麼人,但剛才的銘牌卻是這工廠的大老闆所有的,所以大漢恭敬的把乾隆迎了進來。這銘牌還是永璋昨晚給乾隆的,也正是這東西讓乾隆有興趣來這邊跑一趟。
來到工廠里,乾隆遠遠的就看到永璋正在指揮著眾人在做事,吳書來正想大喊,被乾隆給攔了下來,乾隆就這麼在邊上靜靜的看了永璋好久,看著永璋那股認真勁,乾隆就是不想去打擾,認真起來的男人最帥,這可不單指現在,就乾隆看來,永璋認真起來就很帥,耀眼無比。
直至永璋身邊的人像和他說了什麼,並往乾隆這邊指了指,永璋才往乾隆這邊看過來,在看到乾隆後,永璋有些驚喜,對著工人們交代了兩句才往乾隆這邊跑過來,“阿瑪,你怎麼來了?事情處理完了?
乾隆拿起帕子就幫滿頭大汗的永璋擦拭著,溫柔的笑著說:“恩,忙完了,我也好奇你這邊忙得怎麼樣了,就過來看看。”說著頓了頓,往永璋耳邊靠近低聲說著:“主要是,我想你了。”
本就愉悅的永璋臉上的笑容更是燦爛,應了聲:“兒臣也是。”正說著話,那邊的工人就有人喊著永璋,永璋回頭看了看,才對著乾隆說:“阿瑪你隨便看看,那邊有點事情,兒臣要去忙了。”
沒等乾隆答應,永璋轉身就走了開去,乾隆看著永璋在忙著給人講解,也沒再過去打擾他,領著吳書來就在廠子裡隨處看看。
這工廠現在也算是成型了,就是人數不多,很多地方還空著,乾隆想著是不是該幫永璋準備招人的事情了,這第一家工廠要是辦好了,以後就會越來越多,工廠做出的商品又需要商人來銷售,夏梓輝的話里在以後成功的商人也是讓人敬仰的,在大清現在是商人低賤,那商人的地位勢必要先提起來。
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起碼要與農平等,而八旗生計卻也是頭等大事,祖訓是八旗:不工,不農,不商。這讓人口越加眾多的八旗子弟全靠吃朝廷俸祿,導致帝國財政負擔,這種情況更有是不能增加戰鬥力,對於大清而言就是一大害。
這會兒永璋辦的工廠,如果成功,相信會讓眾多八旗子弟眼紅不已,只要有人眼紅,有人跟風,那商人的地位就能增高,連皇親國戚,八旗子弟都行商,那還有誰敢瞧不起商人?
直至下午乾隆才拖著忙得直打轉的永璋走出工廠,他可是從旁人口中知道了他的璋兒忙了一天了都還沒進食的,這讓乾隆毫不顧忌的把永璋往龍源樓拖去。
來到雅間點了一桌子永璋愛吃的菜,乾隆好笑的看著那狼吞虎咽的永璋,腮幫子還被塞得鼓鼓的。乾隆沒忍著就用手往永璋的臉戳去。
無奈的瞪了乾隆一眼,這人真是的,吃飯都不讓自己好好吃。乾隆輕笑,對與這瞪視的眼神是直接無視了,舀了碗湯放到永璋面前,讓他就著喝,別吃太快噎著了。
把剩下的湯喝完後永璋飽得直呼氣,貌似有點吃撐了,看著乾隆面前的米飯才吃了不到一半,便問到:“阿瑪你不吃麼?怎麼才吃那麼少?”
“你以為我是你麼?午飯都沒吃,我看是餓了一整天了吧?我在宮裡吃了才出來的。”沒好氣的看著永璋。
永璋摸了摸鼻子,一忙起來就忘了肚子餓了。見永璋沒說話,乾隆也不繼續說他,便把剛才在工廠里想的事情說與永璋聽。
聽到乾隆說幫他弄招工,永璋想了想,確實讓朝廷來做效果會好很多,便也就同意了。之後乾隆說的關於八旗生計的事情,也讓永璋想了很多,單單工廠還不夠,農業也要跟上,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乾隆,乾隆聽了也點點頭,兩人就在龍源樓雅間裡商量著足以改變整個大清的事情,他們也都知道開始肯定會很艱難,但是只要永璋做出了成績,讓他們眼紅了,想必到時候跟著的人也不會少了就是了,這樣朝廷的負擔就會少很多,對於大清的發展卻是進了一大步。
兩人越說越多,乾隆想了想讓吳書來去把夏梓輝尋來,有他在相信會有更多的想法。夏梓輝帶著永琪半晌後來到了龍源樓,進門就看到乾隆和永璋正說得興起,兩人對視了一眼後對著乾隆行禮。
乾隆揮了揮手,把剛才他和永璋的所以想法總結了下和夏梓輝再說了一便,夏梓輝聽完想了想,再補充著:“重農重商都是對的,但關於商人這事還有個重點,就是開放海關,讓外面的東西能流進來,之前我沒主要說這個是因為時間還不到時候,但現在永璋的廠子也辦起來了,也是時候說了,閉關鎖國要不得,大清失敗就失敗在這裡,閉關鎖國,固步自封,既然我們已經開始創新了,不妨讓我們的東西出去,讓外面的東西進來,這能能讓整個大清發展更加的迅速。”
乾隆聽了也是點頭,這些倒不是沒想到,夏梓輝在給乾隆寫的關於未來的書里就有提到,但乾隆感覺沒這麼深刻罷了。吩咐吳書來把筆拿來,把剛才所說的東西都記了下來。
永琪看著三人都興奮的商討著什麼,撇了撇嘴,他跟著永璋在國外走了三年,對於很多事物也有了新的見解,這時他插嘴道:“阿瑪,三哥,我想說……我和三哥的這頭髮,是不是也該讓所有人都這樣?或者讓他們根據自己喜歡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規定著只能留那半截頭?”
這事乾隆到是早就在準備了,不然也不會這麼久沒人來說他們兩個。但理由倒是還沒想好,永琪看了看眾人,咧了咧嘴說:“就說是為了緩解民族矛盾,這不就行了?”
夏梓輝寵溺的看著永琪,把自己告訴他的點子說成像自己想出來的一樣,這算優點麼?而乾隆和永璋聽了都是眼前一亮,這解釋不錯,隨手乾隆就把他記了下來。
見自己的意見得到的認同,像是得到鼓勵般,永琪是參與到了他們中的討論中。直至夜幕降臨,乾隆手中的紙可寫了五張的長度。
說完了正事,乾隆這時看著永琪和夏梓輝說道:“朕知道永琪你和梓輝間的關係,朕只想說這條路不好走,你們還是兄弟,更是難上加難。”看到永琪聽了自己的話後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不服氣的樣子,乾隆挑了挑眉,“永琪你別不信,因為朕有璋兒,所以同意你們,但你皇瑪嬤會同意麼?世人會怎麼看你?你經得住這些詆毀麼?”
看著永琪皺眉乾隆繼續說著:“朕會明明白白的告訴家人,朕愛的是永璋,他們阻止不了我,因為我是皇帝,我雖不會明明白白的大喊璋兒是我的人,但在外人面前我卻不會掩飾,我有能力保護璋兒,你們呢?”
乾隆的話說得對,他們現在還沒有力量來保護自己,想要活得肆無忌憚就一定要在某一方面達到頂尖,乾隆是帝王,他就是頂尖,所以他無所畏懼。
夏梓輝一直都明白,只是不想永琪想太多,但乾隆今天的話卻是給了永琪當頭棒喝,夏梓輝有些擔心的看著永琪,注意到夏梓輝的目光,永琪扯起嘴角笑道:“雖然我不是帝王,但並不能說我就不能成為頂尖,我們一起努力就好。”
得到永琪的這話,夏梓輝愉悅的笑了,攥著永璂的手,緊緊的。乾隆看著兩人,知道他們明白了自己的話,眼含笑意的看了看自己邊上同樣笑著的永璋,乾隆拉起永璋的手就往外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要結局了!!!!等下的100章!!!!!晚點見各位~
☆、大結局
在乾隆他們商量的第二日,乾隆就在早朝上宣布了幾樣決定,可以說這些決定引發了整個朝野的地震。
從髮型問題,漢人從清朝入關就被逼迫著剃掉頭髮,如果把頭髮留出來就是有反清的嫌疑,而這次乾隆宣布‘為緩解民族矛盾,恢復漢人髮型。’這讓漢人官員們是感動涕零,而一些滿人大臣則是以祖訓不能違背而反對著。奈何從乾隆登基開始,對於朝廷的掌控就很到位,可以說是沒有像康熙年間的鰲拜,雍正年間的年羹堯,政權是完完全全的在乾隆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