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沮授:……

  荀諶:……

  太尉閣下您這麼耿直真的好嗎?

  這年頭的文人說話都講究語言的藝術,特別喜歡打機鋒,誰話中的彎道道多,就顯得誰有內涵,聰明。於是大家繞來繞去,能轉出個山路十八彎來。沮授也不例外,但今晚的事情有點嚴重,他沒那個心情繞太遠,能開口就問沈嫻目的,已經是很直白的話了。

  按照沮授的設想,就算他不繞,沈嫻怎麼也得客氣一番,扯扯別的,做個鋪墊再順利成章地進入話題。然而沒想到的是,沈嫻根本懶得跟他廢話,開門見山就倒豆子似的交代了一切,話里分明透露著“不跟你玩陰謀快來剛正面”的不要臉氣息和濃濃的威脅。

  縱橫官場十幾年的沮授從來沒見過沈嫻這種套路的人,一時之間被震在原地,根本反應不過來。

  有了荀攸沒事的抱怨,荀諶對沈嫻的脾性算是有個預期,他到底沒有沮授那麼目瞪口呆,但也是微微愣了一下才說道:“不知閣下的意思是?”

  荀諶知道跟沈嫻兜圈子完全沒用,就得直來直去地說。

  “我的意思不重要,”沈嫻托著下巴笑意盈盈地說:“重要的是你們二人的意思。”

  荀諶微微一曬:“閣下直言便是。”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能反抗嗎?

  “好。”沈嫻拍了拍手:“煩請兩位大人幫忙給張儁義寫一封信,催他趕緊來長安,再在半路上拖拖拉拉的,我就讓荀公達出兵,大軍轟隆隆踩過去,直接把他綁進城。”

  “不過要真是那樣,待遇可就完全不同了。”

  張郃在城外憋了這麼多天沒動靜,說明他心中依然沒有下定決心,否則也不會同意司馬懿帶著人來“詐降”了。

  司馬懿以為自己出了個好主意,但張郃也不是傻子,他比司馬懿多吃幾年飯,自然能看出來這個手下的野心勃勃,所以借司馬懿之手試探一番,未嘗不可。

  如果劉協老老實實地當他的吉祥物皇帝,沈嫻還是有心情跟張郃斗一把的,全當調劑無聊的生活了。但劉協現在死了,形勢一變,有些事情就必須在事態發酵之前速戰速決。

  至於如此直白地交代了目的,會不會被荀諶和沮授利用……大家各憑本事唄。

  沈嫻也不多待,說完就走了,留下無語的荀諶和風中凌亂的沮授面面相覷。

  “友若,”看著尚在晃悠的木門,沮授倒抽一口冷氣:“你、你剛剛!”

  荀諶不動聲色地搖搖頭:“公與,你是否聽到了劉太尉的話?”

  扒拉了一下混亂的大腦,沮授把沈嫻剛才說的幾句話翻來覆去地念叨一遍,臉色漸漸地變了:“儁義他竟然……”

  沮授閉上了眼睛。他也是聰明人,自然能想明白當中的關竅,定然是張郃聽到了長安淪陷的消息,著急忙慌帶兵回援,跑了一半,冷風一吹,大腦忽然清醒了,發現自己此行簡直錯的離譜,把荀攸放入了關中,結果打下長安也是錯,打不下長安也是錯,橫豎在袁紹那裡都不討好,最後乾脆一咬牙,決定帶著手下人直接投奔沈嫻算了。

  但直接投降似乎對名聲又不太好,張郃心中尚在猶豫,便要先拖個幾天,最好能與沈嫻交交手,找個適合的機會再說。沈嫻估計也明白張郃的想法,所以她開始並不急,然而後來劉協遇刺,長安變天,沈嫻便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劉協一死,懸在張郃頭頂威脅他生命的劍頓時消失了,這時候張郃要是出兵長安全力一搏,未嘗不能幫袁紹扳回一局。所以沈嫻得在張郃得知劉協駕崩的消息之前把他忽悠進城,到時候一切塵埃落定,張郃已經是自己人了,他再心有不甘也沒辦法。

  想通這一切後,沮授有些激動,這就是所謂的剛瞌睡就有人遞枕頭。他深吸一口氣,走到門邊透過門fèng向外觀察了一會兒,確認沈嫻確實帶著人走了,這才將門關進,對荀諶低聲道:“友若,這是個機會。”

  如果能想辦法告訴張郃實情,他們就有機會翻盤。

  荀諶沉默了一會兒,才回答他:“問題是,要怎麼將消息傳遞給儁義。”

  他們只負責寫信,送信等事情根本沒法控制。就算可以將消息隱藏入信中,沈嫻在將信送出去之前也會檢查一遍內容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想要不動聲色地暗示張郃,很難。

  “總要試試,”沮授一拍手掌:“不能坐以待斃。”

  偏殿之外,沈嫻遇上了等在外面的郭嘉等人。

  孫策也跟來了,他問沈嫻:“三妹,你幹嘛去了?”

  “勸降。”沈嫻懶洋洋地說:“讓他們給張郃寫信,趕緊把人給我騙進城來。”

  張郃至今猶豫著沒下定決心,未嘗沒有荀諶和沮授的因素在,如果這倆人都被沈嫻收入麾下,張郃估計也就沒什麼反抗的心思了。

  “什麼?”孫策一驚:“你成功了嗎?”

  這些天孫策兼職守著滿朝文武,想起周瑜曾經說過要禮賢下士幫沈嫻網羅人才的話,便沒事就跑去找沮授和荀諶聊聊天,想憑藉一己之力把人策反到己方陣營,到時候又是大功一件,還能跟周瑜炫耀一番。

  然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太大了,荀諶還好,最起碼孫策說什麼他都聽著,除了不給準確答覆這點有些煩人,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至少能正常交流;但沮授這個討厭鬼一看見孫策就開罵,罵了這麼多天都不重樣,每次都氣得孫策捲袖子想衝上去教他做人,要不是手下人攔著,拼命在孫策耳邊叨叨:“太尉大人說了不能打!孫將軍您控制一下!”沮授早就被孫策打扁了。

  “成功了啊。”沈嫻看向孫策:“我倒是挺奇怪的,聽司禮衛說你沒事兒就跑去勸降,勸了這麼多天怎麼一點效果都沒有呢?”

  “我怎麼知道!”提起這個孫策就來氣:“我完全按照公瑾所說的禮賢下士——”

  “呵,你還想來個三顧茅廬啊?”沈嫻一擺手,打斷了孫策的話:“滿大街的人才多了去了,咱們家這麼多能人,又不缺人手,有他們錦上添花,沒他們照樣生活,你那麼客氣幹嘛?破脾氣都是慣出來的。”

  賈詡:……難以評價。

  司馬懿:媽呀好險躲過一劫!

  孫策:……早知道還不如打一頓呢,白忍這麼多天!

  至於郭嘉,他的關注點和別人不太一樣:“主公,何為三顧茅廬?”

  沈嫻:“……你管那麼多幹什麼!快去看著荀友若和沮公與寫信,他倆絕對會在心裡藏一堆么蛾子!”

  “主公放心,”郭嘉微微一笑:“雖然公達不太靠譜,但在這種大事上他還是不會含糊的。”

  荀攸不在,人人都能黑他一把。

  沈嫻無奈地搖搖頭,將目光轉向了神情頗為失落的孫策:“大哥,你就是太耿直了啊!”

  “發現了,”孫策沉聲道:“剩下的人交給我就行了,一天之內,保管讓他們全部改口。”

  孫策說完,沒等沈嫻阻攔,便握著劍氣勢洶洶地離開了。

  賈詡:“……我總感覺要鬧出人命。”

  第178章177

  荀諶和沮授的書信寫好後,沈嫻過了一眼覺得沒什麼大問題,就派人給郭嘉和賈詡他們送去玩挑錯。收到信後,賈詡興趣缺缺,郭嘉懶得動彈,司馬懿左看右看心中猶豫,實在是搞不准這兩位大佬的心思,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越眾而出攬下這活。他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待著比較好,現在這時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啊。

  沈嫻完全不知道三位謀士不約而同地集體消極怠工,她抱著貂蟬送來的劉曦,一邊哄小祖宗乖乖地自己玩,一邊凝神看地圖,研究長安城外的局勢。

  若是萬一,萬一荀諶和沮授真的在信里夾帶私貨了,郭嘉他們也沒檢查出來,沈嫻就得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了。

  沈嫻毫不懷疑張郃是否會被說服,有荀諶出馬,這位可是空口套白狼,給袁紹說回來一個州的人,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沈嫻研究了一會兒,忽然聽到門外有守城的士兵來報,說是斥候在城外發現了大軍集結的痕跡,到底是荀攸的人還是張郃的人目前還不清楚,至於是來投誠的還是來打仗的也不清楚,已經派人繼續深入探查了。

  來傳遞消息的小哥看起來很窘迫,沈嫻想了想,覺得可能是這消息實在是太模糊了的緣故,她倒是不著急,一邊下令再探,一邊讓守城的士兵們準備好,如果真是來打仗的,至少別讓人突然襲擊得手忙腳亂。

  不過……信使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這才多長時間就送到張郃手裡啦?想起郭嘉的工作效率,沈嫻心中直犯嘀咕。

  沒事,郭嘉不靠譜,還有賈詡呢,文和特靠譜。

  沈嫻安慰自己。

  沈嫻正準備起身去看看謀士們在幹嗎,她懷裡的劉曦忽然咿咿呀呀地伸出手使勁兒地往地圖上指。

  “幹嗎?”沈嫻抱著劉曦走到了地圖前,她戳戳劉曦的小嫩臉:“你要指點江山嗎?”

  劉曦一言不發,她顫巍巍地指著地圖,舉起胳膊掄圓畫了一圈,把地圖整個圈進去了。

  掄完之後,劉曦開心了,她咯咯笑著拍手,張嘴去咬沈嫻的衣領。

  “這個不能吃啊。”沈嫻無奈地把劉曦的小臉蛋推開了:“你才多大?牙都沒有的小東西什麼都想啃一啃,走走走,帶你去找你爹玩。”

  走到半路,正遇上往這邊來的郭嘉等人,大家一交談,發現都是聽到了斥候傳來的消息,不放心想去城樓上看看情況的。於是幾人一合計,乾脆一同前往城門口。

  “你帶著她沒事嗎?”郭嘉身上沾了寒氣,不敢隨便抱劉曦,只解下了沈嫻的鳳凰佩,用一根手指吊在劉曦眼前一上一下地抻動,引得劉曦的大眼睛滴溜溜直轉悠。

  “沒事。”沈嫻給劉曦的襁褓外面裹了一件厚厚的披風,劉曦只露出了半張小臉,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我身邊是最安全的。”

  真要出點什麼事,沈嫻也有把握帶著劉曦安全離開。但要是把劉曦寄託別人那裡,她就總會擔心。

  沈嫻和郭嘉說話的時候,劉曦積蓄了半天的力量,忽然抬手對著玉佩狠狠一抓。

  小寶寶看著張牙舞爪頗有氣勢,其實就是紙老虎一張,手勁兒軟綿綿的,準頭也不夠,一下子打在她爹的下巴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