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賈寶玉勉強站定了,衝著賈環道:“環兄弟,此處多番還托你照應。”
賈環微微猶豫了一下。他並沒有比眾人知道這消息早多少,賈元春的下落更是一無所知,這會兒見賈寶玉對她卻念念不忘,多少有些感慨,也就點點頭道:“你且去吧。”
說罷果然叫停了眾人的悲泣,叫清算了一番人手,又妥當安置了主子們,倒算是井井有條。
卻說賈寶玉這邊,他飛馬疾馳,苦苦求見皇帝,皇帝自然是避而不見的。外頭風雨交加,他跪在養心殿門口,寒意侵體,久而久之,竟然連心都涼了下來。
一把傘忽然撐在了他的頭頂。
賈寶玉迷迷瞪瞪間抬頭,見是薛寶釵,她神色肅穆,沒有看他,反而是轉身,輕微地對著身後點了點頭。
他這才看到後頭有貴妃儀仗。
宮裡只有兩個貴妃,賈元春已經被廢,這眼前的,就只能是剩下的穆貴妃了。
賈寶玉嘴唇動了動,剛想說話,那儀仗邊又動了,隔著雨幕,依稀看到一個身影緩緩地被扶入了養心殿之中。
“……穆貴妃此番前來,絕不是為元春姐姐求情的,”薛寶釵淡淡地說,“寶玉,回去吧。現在賈家只剩下你了。”
賈寶玉在外頭跪了這麼久,這會兒終於徹底的感覺到了什麼是心如死灰。
原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是真的可以轉瞬即逝的;一個俏生生的、花朵一般嬌嫩鮮妍的生命,在這樣的大雨之下也會零落成泥。原來他賈寶玉自以為脫離凡塵,超然物外,在真正的皇權富貴前,也只有痛哭的份。
他避開了薛寶釵的手,伏倒在地,失聲痛哭。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出自高鶚續的《紅樓夢》第一百五回
注2:部分同1,關於元春的部分則是清康熙廢董靜妃的聖旨
☆、第一百零九章 海上仙方
“張大人在皇上面前為你求了情, ”薛寶釵彎腰將傘塞到了賈寶玉的手中, “你若再為元春求情, 皇上可能連這點兒情分都不講了。回去吧。”
賈寶玉怔怔地道:“我姐姐……到底犯了何事?”
薛寶釵搖搖頭, 她漆黑的睫毛在雨水之中沾染上了水珠,看著有些不動聲色的憐憫, “這話,我不能說。你只要知道, 將她當成一個死人, 從今往後,再也不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她,就好了。”
她站起身,忽地撞入一人的懷中,頭頂的雨幕被一柄油紙傘遮擋在外。水瀾垂眸看她, 彎了彎嘴角, 說:“雪中送炭, 寶姑娘好膽色。”
薛寶釵從傘下退出去,任由自己被大雨打濕, 恭恭敬敬地道:“九殿下過獎。”
水瀾“嘖”了一聲, 頗有些不耐煩地直接把人拽回來,“沒看到外頭下著雨?”
薛寶釵說:“您比暴雨更讓我望而卻步。”
“……”
……
等賈寶玉回去, 便覺得身上不大好,不過這會兒諸人都只是巴巴地盼著他能頂事兒,賈環雖好,在王夫人、賈母等人眼裡卻不慎名正言順, 到底還是事事盼著賈寶玉頂上。
賈寶玉強打起精神,叫了父親幾個幕僚過來問話,依著他們的意思,自己斟酌著裁度了些府內事務,又聽說孫家派人來取銀子。
他問道:“哪個孫家?”
“便是那個孫紹祖,”賈環一面說著,走進門來,“二姐姐先頭訂婚的那糟心玩意兒,不給,打發他去,咱們家這時候哪裡拿得出五千兩銀子來。”
賈寶玉點點頭,正要使喚人,卻見屋子裡頭空空蕩蕩的,那些下人們也有不少趁著亂,卷了財物走的,一時手邊連個使喚得趁手些的也無。他搖了搖頭,又問大房處如何。
賈環看著他,道:“鳳姐姐一直病著——不瞞你說,她是裝的,這會兒大房不過是大伯被拘了去,上上下下的,總算也還安穩。倒是隔壁寧府,我同老太太略說了說,先頭彼此間有些齟齬——這你也是知道的,還是為了你的事兒呢,這會兒總也計較不起來,老太太便派了些人伏侍,正住在惜春隔壁。”
賈寶玉點點頭,又搖搖頭,瞧著四壁,頗有些心生茫然,賈環便一樁一樁的細細給他說道起來,“史家派人來過了,只說給雲兒指了親事,是擺明了要與咱們劃清了界限;薛家呢,不聞不問的,也不見他們說什麼,不過我依稀記著太太還欠著薛姨媽銀子,這會兒不聞不問已是厚道;林家聽聞林姑媽哭得昏過去了兩回,醒來時便托人往咱們這兒送了一萬兩銀子,你且拿著裁度。其餘人家便沒有什麼好說的了,總歸是那些,獨善其身的,落井下石的,雪中送炭的——這個倒少。”
賈寶玉點點頭,才處理了兩件事務,便聽傳召。他急急忙忙地收拾著去了。
到底皇帝一時雷霆之怒,也不至於血流成河,除卻一個下落不明的賈元春外,賈政、賈赦等人,雖有惡跡,到底還托著祖上榮光,皇帝也不便趕盡殺絕,遂抄了家之後,將眾人放還,此後流放的流放,復職的復職,竟是不聞不問了。
唯獨一個賈寶玉得以留存,不知道到底算幸還是不幸。當初皇帝原給他的是個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還親自叫他跟著主管修撰前朝史書的張大人學習請教,賈寶玉雖然不學無術,但是近年來卻尤其的刻苦發奮,那位張大人很是賞識他,在皇帝面前說了不少的好話,皇帝顧念著修史乃是本朝大事,此番抄家,竟然也沒有罷免了他。
幸就幸在賈家有他頂著,而不幸,則不幸在當年如此紈絝的一個少年,居然要用他單薄的肩膀扛起整個風雨飄搖之中的賈府,這是賈府之不幸,亦是賈寶玉之不幸。
林家內,眾人聽說了這個下場,都是默然。
林如海此番倒也少不了奔走斡旋的,畢竟是妻子的親兄長,他也做不到眼睜睜見著他們去死。這會兒喝了口茶,嘆口氣道:“皇上突發雷霆之怒,原是宮中庶人賈元春壞事,那十八皇子也不知如何了,竟再未聽聞。”
賈敏勉強道:“留著小命便罷了,罷了。”
她也還記得自己上花轎的時候是親兄長背著的,賈政堵著林如海進門也是盡心盡力。可惜三兄妹那毫無城府的過去是曇花一現,餘下的大半輩子都你不聞我不問,如今到頭來,他們這把年紀了還要被派往海疆,許是今生再難得以相見。
只是再盛大的宴席,終有散場一日。她身在席間,尚且清醒,賈家的眾人,卻仿佛活在夢裡。如今兩別,不是意外,而是這多年來積累下的惡果。
賈敏沒有再說話了。
林琯玉則悄然起身,出了這院子。
外頭花景闌珊,草木森森,仿佛幾天前的那一場暴雨,徹徹底底的將料峭的寒春吹去了,只留下漫長、幽深的夏日。
黛玉趴在窗前,瞧著外頭的一叢紫藤。
林琯玉進屋的時候,聽見她悶悶的咳嗽聲,忽地一瞥,瞧見帕子上頭嫣紅的一點兒血跡,心下一驚,故作無事地笑道:“你這病何時才能好?我都等不及,要叫你替我堵著門去了——昭昭堵門,你作詩刁難就是了。”
賈環微微猶豫了一下。他並沒有比眾人知道這消息早多少,賈元春的下落更是一無所知,這會兒見賈寶玉對她卻念念不忘,多少有些感慨,也就點點頭道:“你且去吧。”
說罷果然叫停了眾人的悲泣,叫清算了一番人手,又妥當安置了主子們,倒算是井井有條。
卻說賈寶玉這邊,他飛馬疾馳,苦苦求見皇帝,皇帝自然是避而不見的。外頭風雨交加,他跪在養心殿門口,寒意侵體,久而久之,竟然連心都涼了下來。
一把傘忽然撐在了他的頭頂。
賈寶玉迷迷瞪瞪間抬頭,見是薛寶釵,她神色肅穆,沒有看他,反而是轉身,輕微地對著身後點了點頭。
他這才看到後頭有貴妃儀仗。
宮裡只有兩個貴妃,賈元春已經被廢,這眼前的,就只能是剩下的穆貴妃了。
賈寶玉嘴唇動了動,剛想說話,那儀仗邊又動了,隔著雨幕,依稀看到一個身影緩緩地被扶入了養心殿之中。
“……穆貴妃此番前來,絕不是為元春姐姐求情的,”薛寶釵淡淡地說,“寶玉,回去吧。現在賈家只剩下你了。”
賈寶玉在外頭跪了這麼久,這會兒終於徹底的感覺到了什麼是心如死灰。
原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是真的可以轉瞬即逝的;一個俏生生的、花朵一般嬌嫩鮮妍的生命,在這樣的大雨之下也會零落成泥。原來他賈寶玉自以為脫離凡塵,超然物外,在真正的皇權富貴前,也只有痛哭的份。
他避開了薛寶釵的手,伏倒在地,失聲痛哭。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出自高鶚續的《紅樓夢》第一百五回
注2:部分同1,關於元春的部分則是清康熙廢董靜妃的聖旨
☆、第一百零九章 海上仙方
“張大人在皇上面前為你求了情, ”薛寶釵彎腰將傘塞到了賈寶玉的手中, “你若再為元春求情, 皇上可能連這點兒情分都不講了。回去吧。”
賈寶玉怔怔地道:“我姐姐……到底犯了何事?”
薛寶釵搖搖頭, 她漆黑的睫毛在雨水之中沾染上了水珠,看著有些不動聲色的憐憫, “這話,我不能說。你只要知道, 將她當成一個死人, 從今往後,再也不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她,就好了。”
她站起身,忽地撞入一人的懷中,頭頂的雨幕被一柄油紙傘遮擋在外。水瀾垂眸看她, 彎了彎嘴角, 說:“雪中送炭, 寶姑娘好膽色。”
薛寶釵從傘下退出去,任由自己被大雨打濕, 恭恭敬敬地道:“九殿下過獎。”
水瀾“嘖”了一聲, 頗有些不耐煩地直接把人拽回來,“沒看到外頭下著雨?”
薛寶釵說:“您比暴雨更讓我望而卻步。”
“……”
……
等賈寶玉回去, 便覺得身上不大好,不過這會兒諸人都只是巴巴地盼著他能頂事兒,賈環雖好,在王夫人、賈母等人眼裡卻不慎名正言順, 到底還是事事盼著賈寶玉頂上。
賈寶玉強打起精神,叫了父親幾個幕僚過來問話,依著他們的意思,自己斟酌著裁度了些府內事務,又聽說孫家派人來取銀子。
他問道:“哪個孫家?”
“便是那個孫紹祖,”賈環一面說著,走進門來,“二姐姐先頭訂婚的那糟心玩意兒,不給,打發他去,咱們家這時候哪裡拿得出五千兩銀子來。”
賈寶玉點點頭,正要使喚人,卻見屋子裡頭空空蕩蕩的,那些下人們也有不少趁著亂,卷了財物走的,一時手邊連個使喚得趁手些的也無。他搖了搖頭,又問大房處如何。
賈環看著他,道:“鳳姐姐一直病著——不瞞你說,她是裝的,這會兒大房不過是大伯被拘了去,上上下下的,總算也還安穩。倒是隔壁寧府,我同老太太略說了說,先頭彼此間有些齟齬——這你也是知道的,還是為了你的事兒呢,這會兒總也計較不起來,老太太便派了些人伏侍,正住在惜春隔壁。”
賈寶玉點點頭,又搖搖頭,瞧著四壁,頗有些心生茫然,賈環便一樁一樁的細細給他說道起來,“史家派人來過了,只說給雲兒指了親事,是擺明了要與咱們劃清了界限;薛家呢,不聞不問的,也不見他們說什麼,不過我依稀記著太太還欠著薛姨媽銀子,這會兒不聞不問已是厚道;林家聽聞林姑媽哭得昏過去了兩回,醒來時便托人往咱們這兒送了一萬兩銀子,你且拿著裁度。其餘人家便沒有什麼好說的了,總歸是那些,獨善其身的,落井下石的,雪中送炭的——這個倒少。”
賈寶玉點點頭,才處理了兩件事務,便聽傳召。他急急忙忙地收拾著去了。
到底皇帝一時雷霆之怒,也不至於血流成河,除卻一個下落不明的賈元春外,賈政、賈赦等人,雖有惡跡,到底還托著祖上榮光,皇帝也不便趕盡殺絕,遂抄了家之後,將眾人放還,此後流放的流放,復職的復職,竟是不聞不問了。
唯獨一個賈寶玉得以留存,不知道到底算幸還是不幸。當初皇帝原給他的是個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還親自叫他跟著主管修撰前朝史書的張大人學習請教,賈寶玉雖然不學無術,但是近年來卻尤其的刻苦發奮,那位張大人很是賞識他,在皇帝面前說了不少的好話,皇帝顧念著修史乃是本朝大事,此番抄家,竟然也沒有罷免了他。
幸就幸在賈家有他頂著,而不幸,則不幸在當年如此紈絝的一個少年,居然要用他單薄的肩膀扛起整個風雨飄搖之中的賈府,這是賈府之不幸,亦是賈寶玉之不幸。
林家內,眾人聽說了這個下場,都是默然。
林如海此番倒也少不了奔走斡旋的,畢竟是妻子的親兄長,他也做不到眼睜睜見著他們去死。這會兒喝了口茶,嘆口氣道:“皇上突發雷霆之怒,原是宮中庶人賈元春壞事,那十八皇子也不知如何了,竟再未聽聞。”
賈敏勉強道:“留著小命便罷了,罷了。”
她也還記得自己上花轎的時候是親兄長背著的,賈政堵著林如海進門也是盡心盡力。可惜三兄妹那毫無城府的過去是曇花一現,餘下的大半輩子都你不聞我不問,如今到頭來,他們這把年紀了還要被派往海疆,許是今生再難得以相見。
只是再盛大的宴席,終有散場一日。她身在席間,尚且清醒,賈家的眾人,卻仿佛活在夢裡。如今兩別,不是意外,而是這多年來積累下的惡果。
賈敏沒有再說話了。
林琯玉則悄然起身,出了這院子。
外頭花景闌珊,草木森森,仿佛幾天前的那一場暴雨,徹徹底底的將料峭的寒春吹去了,只留下漫長、幽深的夏日。
黛玉趴在窗前,瞧著外頭的一叢紫藤。
林琯玉進屋的時候,聽見她悶悶的咳嗽聲,忽地一瞥,瞧見帕子上頭嫣紅的一點兒血跡,心下一驚,故作無事地笑道:“你這病何時才能好?我都等不及,要叫你替我堵著門去了——昭昭堵門,你作詩刁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