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林琯玉道:“我先頭知道他奉二殿下的命養了一群不務正業的地痞無賴在家,現在看看還真是一群好漢。”齡官往外看了一眼,失笑道:“他素來鬥雞走馬的,和這些人也玩得好,前兒也不知道發了什麼瘋,說要結交,得,那就結交了罷。他們瞧著不正經,個個在我們這兒還是老老實實的。”
說罷領了兩人到前頭去,果然,她一走到,那些人紛紛正色地喊:“嫂子過來,可是有什麼事兒?”
黛玉“噗哧”一聲笑了。她近來病中抑鬱,笑的時候不多,這一笑許些個男子都紅了臉。林琯玉忙把她往後一遮,卻見那些紅了臉的反倒都低下了頭,像是有些不好意思。
“……”這些畫風清奇的潑皮無賴們都這麼羞澀的嗎?
齡官卻像是見慣了,只是笑道:“我無事,是這兩位小公子有事呢。”
林琯玉想了想,問他們:“你們知不知道城裡有個孫家,有個叫孫紹祖的?”
在場可真是什麼人都有,頓時有人應聲說:“我認得,可是在兵部候缺的那位?我平常沒少在酒樓賭場裡碰見他,是個心黑的,老子上回輸了他一筆銀子,他折了錢算,一個月活生生給我漲了兩倍的銀子,榮國府放的利銀尚且沒這麼多呢!”
林黛玉和林琯玉的臉色都變了,這兩人對視一眼,黛玉出聲問:“榮國府如何放貸,何時放貸,你且細細說來。”
“他家放了許多年了,按月收銀子的,”不料在座眾人還真有不少借過賈家的錢的,“他家的錢啊,利息高,只是來錢快,你當天借,現成就能拿到手。我們還好些,不怎麼去借,他家最喜歡找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戶,誰家碰上個天災人禍的,急著用錢,就去他家借,只是倘或延期了,嗬,上回那個趙老頭的家都給官府的人抄了,賣了閨女才還上的銀子呢。”
林琯玉道:“那怎麼還有人管他們借錢?”
“他家來錢快啊,”有人道,“都是直接從他家管家女婿那兒拿的現銀,紅白喜事最是費錢的時候,去他家鋪子裡借錢自然便宜。而且聽說他家的那位賈貴妃的兒子要被封太子呢,這麼好的前途,誰不巴巴地湊上去啊,這才只是借銀子呢,有的是人送銀子!”
林家姐妹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
林琯玉還記得正事,叮囑他們去孫紹祖家鬧一場,也無需太過,把人綁了打一頓,就說有個大人物被他搶了心愛的女子,叫他麻溜地去退婚。她就不信了,賈赦得了這麼一個畫出來的大餅,還真願意為了幾千兩銀子賣女兒。
隨後兩人出門。
“賈家怎麼辦?”林琯玉說,“管家女婿……約莫是那個周瑞家的女婿了。”
“這事兒,和母親說一說吧,”出人意料的,黛玉並沒有對此太過上心,“也找人偷偷地和賈貴妃傳個信兒,倘或她都管不了,咱們再不忍心看,也無濟於事。”
……
賈家完全沒有在意自家放貸的事情,畢竟放了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出過事兒。這會兒,他們正鉚勁兒往宮裡傳消息,想同賈元春問皇上對於小十八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賈元春卻全然沒有半分喜悅之情,對此閉口不提,只是提點家中眾人,近日不可張揚。
原因無他,她比誰都知道,這個孩子配不上這個位置。他還這么小,不存在德行是否有虧的問題,但是他的身份,註定了他只能當個閒散的親王,最好一輩子都不引起皇室中人的注意才好。她雖然對太子感情微妙,但是她也不能保證,這個男人在他的儲君之位被威脅的時候能做出什麼來。
將士們凱旋歸來,皇帝自然要大擺慶功宴,一些有頭有臉的王公貴族都受邀入宮,連女眷們也不例外。而賈元春抱著兒子,幾乎是坐立不安。
幸虧她坐得高,賈母和王夫人都不能近她的身,否則她可能根本無法掩飾自己的神色了。
同樣坐立不安的還有林琯玉。
按理說,她已經行過及笄禮,這會兒應當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過一來京中的風俗沒有那麼嚴苛,二來皇帝對她的事跡很感興趣,三來,卻是因為王頎。
平安州此役,雖然明面上是王子騰領兵,真正立功的,卻是王頎。皇帝倒是笑問他要什麼獎賞,他當時只是笑道:“您已經賞了我的父親,再賞我又是個什麼道理?我也沒有什麼想要的——官位用不著,我這個年紀,當幾品官都是扎了老輩人的眼睛,錢財——我也用不著。倒是許久沒見琯琯了,您便施恩,這番慶功宴,叫林大人帶上她來也就罷了。”
皇帝哭笑不得,“那女孩子有什麼了不得的,叫你這樣惦記?”
王頎沒回答他,默默地笑了。
他才從平安州回來,跟著王子騰叩見皇帝的時候,身上還有些邊疆未曾退下去的殺伐之氣,這會兒換回了錦衣玉帶,笑起來卻依稀還是跟在皇帝身邊長大的那個少年。
皇帝感慨道:“朕年輕的時候——”
他搖搖頭,不說話了。
皇帝其實不老,但是最近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竟然叫他隱隱生出些疲憊來。
因而在宴席上,他還特地召見了一回林琯玉,笑眯眯地賜了她一些東西,還誇她說:“朕的皇兒這麼多,都沒有琯琯如此英姿,林卿是個博學多識之人,生出的女兒竟然也是巾幗不讓鬚眉。”
所以林琯玉回到席上之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噓寒問暖就沒有停過。
黛玉咳了兩聲,才小聲笑道:“這下好了,你王姐姐還是你王姐姐,你自個兒成了‘英姿颯爽’的小哥哥了。”
林琯玉撫了撫她的背,把她面前的酒盞拿走了,“他聽到,又該——”
話說到這裡,才覺得不自在起來。王頎回京有一會兒了,兩人還沒見上面。聽說他受了傷,到底傷在哪裡,她卻半點也不知道。他回來的路上,也沒有給她送過信。
她捏著酒盞好一會兒,又來了個不知道是哪家夫人,拉住了她的手就是一頓猛夸,林琯玉心不在焉地敷衍走了她,終於覺得煩躁,在下一輪誇讚來臨之前就溜了。
這宮裡她來得不少,方才吃了兩杯酒,有些上頭,不由地就往太液池邊走。池邊果然吹著冷風,她扶住欄杆,垂下頭去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卻忽然在那池子的倒影里,看到有一人悄無聲息地走上前來。
她下意識把手摸到腰間去,這是之前林如海被暗殺那次造成的影響,這會兒誰鬼鬼祟祟靠近她,都要承擔被她卸了胳膊的風險。
不過她還沒來得及動手,有人把她的手一按,懶洋洋說:“怎麼變得這麼警惕了?”
她莞爾,放下了手,回身一把揪住了來人的領子,“王姐姐,今兒你倒不怎麼怕我動手?”
她揪領子可真是毫不留情,王頎咳了一聲,失笑道:“這麼久不見,你怎麼光想著動手了?”說罷把她的手拉下去,解開了自己的斗篷給她,“大冷天的,穿這麼少,等著我來送衣裳?”
說罷領了兩人到前頭去,果然,她一走到,那些人紛紛正色地喊:“嫂子過來,可是有什麼事兒?”
黛玉“噗哧”一聲笑了。她近來病中抑鬱,笑的時候不多,這一笑許些個男子都紅了臉。林琯玉忙把她往後一遮,卻見那些紅了臉的反倒都低下了頭,像是有些不好意思。
“……”這些畫風清奇的潑皮無賴們都這麼羞澀的嗎?
齡官卻像是見慣了,只是笑道:“我無事,是這兩位小公子有事呢。”
林琯玉想了想,問他們:“你們知不知道城裡有個孫家,有個叫孫紹祖的?”
在場可真是什麼人都有,頓時有人應聲說:“我認得,可是在兵部候缺的那位?我平常沒少在酒樓賭場裡碰見他,是個心黑的,老子上回輸了他一筆銀子,他折了錢算,一個月活生生給我漲了兩倍的銀子,榮國府放的利銀尚且沒這麼多呢!”
林黛玉和林琯玉的臉色都變了,這兩人對視一眼,黛玉出聲問:“榮國府如何放貸,何時放貸,你且細細說來。”
“他家放了許多年了,按月收銀子的,”不料在座眾人還真有不少借過賈家的錢的,“他家的錢啊,利息高,只是來錢快,你當天借,現成就能拿到手。我們還好些,不怎麼去借,他家最喜歡找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戶,誰家碰上個天災人禍的,急著用錢,就去他家借,只是倘或延期了,嗬,上回那個趙老頭的家都給官府的人抄了,賣了閨女才還上的銀子呢。”
林琯玉道:“那怎麼還有人管他們借錢?”
“他家來錢快啊,”有人道,“都是直接從他家管家女婿那兒拿的現銀,紅白喜事最是費錢的時候,去他家鋪子裡借錢自然便宜。而且聽說他家的那位賈貴妃的兒子要被封太子呢,這麼好的前途,誰不巴巴地湊上去啊,這才只是借銀子呢,有的是人送銀子!”
林家姐妹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
林琯玉還記得正事,叮囑他們去孫紹祖家鬧一場,也無需太過,把人綁了打一頓,就說有個大人物被他搶了心愛的女子,叫他麻溜地去退婚。她就不信了,賈赦得了這麼一個畫出來的大餅,還真願意為了幾千兩銀子賣女兒。
隨後兩人出門。
“賈家怎麼辦?”林琯玉說,“管家女婿……約莫是那個周瑞家的女婿了。”
“這事兒,和母親說一說吧,”出人意料的,黛玉並沒有對此太過上心,“也找人偷偷地和賈貴妃傳個信兒,倘或她都管不了,咱們再不忍心看,也無濟於事。”
……
賈家完全沒有在意自家放貸的事情,畢竟放了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出過事兒。這會兒,他們正鉚勁兒往宮裡傳消息,想同賈元春問皇上對於小十八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賈元春卻全然沒有半分喜悅之情,對此閉口不提,只是提點家中眾人,近日不可張揚。
原因無他,她比誰都知道,這個孩子配不上這個位置。他還這么小,不存在德行是否有虧的問題,但是他的身份,註定了他只能當個閒散的親王,最好一輩子都不引起皇室中人的注意才好。她雖然對太子感情微妙,但是她也不能保證,這個男人在他的儲君之位被威脅的時候能做出什麼來。
將士們凱旋歸來,皇帝自然要大擺慶功宴,一些有頭有臉的王公貴族都受邀入宮,連女眷們也不例外。而賈元春抱著兒子,幾乎是坐立不安。
幸虧她坐得高,賈母和王夫人都不能近她的身,否則她可能根本無法掩飾自己的神色了。
同樣坐立不安的還有林琯玉。
按理說,她已經行過及笄禮,這會兒應當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過一來京中的風俗沒有那麼嚴苛,二來皇帝對她的事跡很感興趣,三來,卻是因為王頎。
平安州此役,雖然明面上是王子騰領兵,真正立功的,卻是王頎。皇帝倒是笑問他要什麼獎賞,他當時只是笑道:“您已經賞了我的父親,再賞我又是個什麼道理?我也沒有什麼想要的——官位用不著,我這個年紀,當幾品官都是扎了老輩人的眼睛,錢財——我也用不著。倒是許久沒見琯琯了,您便施恩,這番慶功宴,叫林大人帶上她來也就罷了。”
皇帝哭笑不得,“那女孩子有什麼了不得的,叫你這樣惦記?”
王頎沒回答他,默默地笑了。
他才從平安州回來,跟著王子騰叩見皇帝的時候,身上還有些邊疆未曾退下去的殺伐之氣,這會兒換回了錦衣玉帶,笑起來卻依稀還是跟在皇帝身邊長大的那個少年。
皇帝感慨道:“朕年輕的時候——”
他搖搖頭,不說話了。
皇帝其實不老,但是最近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竟然叫他隱隱生出些疲憊來。
因而在宴席上,他還特地召見了一回林琯玉,笑眯眯地賜了她一些東西,還誇她說:“朕的皇兒這麼多,都沒有琯琯如此英姿,林卿是個博學多識之人,生出的女兒竟然也是巾幗不讓鬚眉。”
所以林琯玉回到席上之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噓寒問暖就沒有停過。
黛玉咳了兩聲,才小聲笑道:“這下好了,你王姐姐還是你王姐姐,你自個兒成了‘英姿颯爽’的小哥哥了。”
林琯玉撫了撫她的背,把她面前的酒盞拿走了,“他聽到,又該——”
話說到這裡,才覺得不自在起來。王頎回京有一會兒了,兩人還沒見上面。聽說他受了傷,到底傷在哪裡,她卻半點也不知道。他回來的路上,也沒有給她送過信。
她捏著酒盞好一會兒,又來了個不知道是哪家夫人,拉住了她的手就是一頓猛夸,林琯玉心不在焉地敷衍走了她,終於覺得煩躁,在下一輪誇讚來臨之前就溜了。
這宮裡她來得不少,方才吃了兩杯酒,有些上頭,不由地就往太液池邊走。池邊果然吹著冷風,她扶住欄杆,垂下頭去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卻忽然在那池子的倒影里,看到有一人悄無聲息地走上前來。
她下意識把手摸到腰間去,這是之前林如海被暗殺那次造成的影響,這會兒誰鬼鬼祟祟靠近她,都要承擔被她卸了胳膊的風險。
不過她還沒來得及動手,有人把她的手一按,懶洋洋說:“怎麼變得這麼警惕了?”
她莞爾,放下了手,回身一把揪住了來人的領子,“王姐姐,今兒你倒不怎麼怕我動手?”
她揪領子可真是毫不留情,王頎咳了一聲,失笑道:“這麼久不見,你怎麼光想著動手了?”說罷把她的手拉下去,解開了自己的斗篷給她,“大冷天的,穿這麼少,等著我來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