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可是將軍沒有。”馬良笑道,又滿斟一杯:“將軍,請。”
劉備嘆了一口氣,接過飲下。但聽馬良又問:“中策為何?”
“要有奇謀…”
“那是下策。”馬良笑了起來。忽然覺得眼前的年長將軍傻得可愛。他滿斟了一杯酒,看著劉備滿飲,不依不撓又問:“下下策呢?”
“還有下下策?!”劉備瞪大了眼問。見馬良忍笑點點頭,他負氣地搶過馬良手中酒壺,替自己斟滿,仰頭一飲而盡:“季常!你為什麼如此為難孤呢?備智術短淺,所以到今日還沒有一個立足之地。季常何不賜教於我?!”
馬良凝望劉備半晌。在月光朦朧之下,劉備已經有些醉了,看著面前俊秀的年輕臉龐,怔怔發楞。直到馬良溫聲道:“我哪裡答得上來呢?自有高士為將軍解答。我只是要確認,將軍有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
“我…怎能不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我要做一方之主,才能將季常留在我身邊啊…”劉備醉得晃了一下,以手扶住几案,然後唱了起來:“有子同席,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君子…溫其如玉…彼美…季常。德音不忘…”
馬良覺得劉備真是醉了。他又好笑又著惱,拍案而起:“聽說將軍不愛讀書,怎麼現下出口成詩,如此文采華美?!”
“你不知道…當年在曹公那兒,他總愛拉著我,跟那些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日子久了,孤不風雅起來也不行…”
“那我現下告訴將軍!”馬良湊到劉備跟前,狠狠一字一句:“這種胡話你可不能對尊兄說!當了一國之主也不可以!否則他生氣起來…”
“怎麼不可以?!”劉備醉眼朦朧,扯住了馬良袖子:“我還想當皇帝呢!”
“將軍現下無有寸土,還想當皇帝?!”
“是啊…豈不聞,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馬良深感無力。沒有想到劉備醉了會是這個樣子。先吟詩經,現在還吟起曹操的詩了。
“季常,你說…孤要是當了皇帝,你當什麼呢?嗯…季常生得美,有過張放…又溫潤如玉,你當侍中可好?”
“……!!!”馬良只覺腦中熱血上涌,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眼看著劉備身子一歪,斜倒在案上,終於昏睡過去。他深呼吸了幾下,勉強平息怒氣,這才站了起來,繞過几案來到劉備身邊。
“哼,原來不是把我當張良,而是張放!”他氣得想要踢劉備一腳。但出於自幼良好的教養,他忍住了。於是他除下劉備的頭冠,扔在地上,踢了一腳,算是代替。怔了片刻,想想還是不解氣,正要再解劉備腰上玉佩,卻聽身後一人朗聲笑道:“好了阿良,手下留情。”
* * *
素衣綸巾,身長八尺,面容英偉之人從桂樹叢後轉了出來,笑意盎然。月色朦朧之下彷佛月神下凡。
“尊兄!”馬良回頭,衝到白衣人跟前:“都是你教我醉之以酒,以觀其性。看看我都觀出了什麼來!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哈哈哈哈哈…”諸葛亮朗聲大笑,聲振街坊:“這有什麼?齊桓公也好色。然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阿良不覺得,劉將軍好德有過於好色?”
“尊兄你!”馬良幾乎氣得跺腳:“再好色也不該調戲臣下!哪有古來帝王像他這樣…桓公也不會這樣!”
“這足以證明,劉將軍比桓公還有膽量。”諸葛亮總結道。
馬良只覺完全無法理解。氣急之下,口不擇言:“別要只是有色膽!我覺得尊兄你要考慮清楚。既然他比齊桓公還大膽,他才不管你管仲不管仲--”
“阿良!”諸葛亮冷然瞧了馬良一眼。後者登時乖乖閉上嘴。
諸葛亮緩步來到劉備身邊,垂頭看著醉眠的中年將軍,沉吟片刻,道:“夜晚風涼,不能讓劉將軍這麼躺在這兒。我們得扶他進去。”
馬良一臉不甘願,噘嘴站在原地不動。像個孩子似的。
見此,諸葛亮笑道:“好歹上次你醉酒他親自送你回家啊。我們雖不必送他回府,但扶他一下也是應該的。”
“要扶你自己扶吧…”馬良還在生氣,低聲道。
諸葛亮望著自家義弟半晌,搖頭笑了笑。他身長八尺,身材偉岸,又長於農耕勞動,彎腰輕而易舉地就攙起劉備,讓同樣身材壯實的將軍靠在自己身上。
其時三人在這楚館小院的月色下,都沒有想到他們無心之言,皆一語成讖。馬良後來果然在劉備稱帝後,當了侍中,掌管皇帝衣食起居,照料劉備,笑為他置酒布菜。他是劉備與諸葛亮的得力助手,曾經出使東吳。後隨軍參與夷陵之戰,入武陵策反五溪蠻率兵助戰,然後率領蠻兵一舉奪下荊南三郡,使得漢軍士氣大振。
然而在火燒連營,劉備敗退後,馬良率領五溪蠻孤軍守著武陵,誓不降吳,最終城破之時,他亦以一介文士,大漢侍中的身分戰死沙場。留下諸葛亮獨挑大樑,扶保漢室。其時,馬良只有三十六歲。諸葛亮四十二歲。劉備為馬良與眾將軍之死悲慟不已,隔年病逝白帝城。
此刻,諸葛亮攙著劉備,一步步往楚館而去。劉備幾乎將重量都倚在他身上,醉夢裡說著胡話:“嗯…季常的尊兄…臥龍先生…會是孤的張良嗎?我遇到了馬良,會不會遇到張良呢?”
諸葛亮停步頓了一頓,微笑:“會的。”
“孤…若得幾座城池,作為弱國之主,應該怎麼做,才可以戰勝曹操呢?”
諸葛亮一面扶著他走,一面笑答:“首先,使國政聖明,使百姓與君王一心。其次是,要具備智慧、勇敢、誠實、仁善、嚴格的人作為將領。其三,嚴明軍制及糧草的掌管。其四,作戰必具有天時,待天下有變。其五必占地利。這便是孫子所言:道、將、法、天、地。”
“唔…善。戰勝敵人的上策是什麼?”
“上兵伐謀,即以智慧挫敗敵人的作戰謀略。兵不血刃,全人之國。”
“其次呢…”
“其次伐交,破壞敵人的外交。”
“下策呢…”
“伐兵。打敗敵人的軍隊。”
“季常說,還有下下策…”
“攻城。”
“嗯…臥龍先生…”劉備低聲呢喃。
“我在。”諸葛亮微笑。
“……”馬良在旁看著,忍不住以手扶額。尊兄啊…你真要把自己賠進去了麼?
他站在花木之間,猶豫片刻,仍是跑上去,幫著諸葛亮攙住劉備另一隻臂膀,入了楚館,交給劉備帶來的隨從。隨從們在一陣驚愕之後,忙將自家主公弄上車,回府去了。
劉備嘆了一口氣,接過飲下。但聽馬良又問:“中策為何?”
“要有奇謀…”
“那是下策。”馬良笑了起來。忽然覺得眼前的年長將軍傻得可愛。他滿斟了一杯酒,看著劉備滿飲,不依不撓又問:“下下策呢?”
“還有下下策?!”劉備瞪大了眼問。見馬良忍笑點點頭,他負氣地搶過馬良手中酒壺,替自己斟滿,仰頭一飲而盡:“季常!你為什麼如此為難孤呢?備智術短淺,所以到今日還沒有一個立足之地。季常何不賜教於我?!”
馬良凝望劉備半晌。在月光朦朧之下,劉備已經有些醉了,看著面前俊秀的年輕臉龐,怔怔發楞。直到馬良溫聲道:“我哪裡答得上來呢?自有高士為將軍解答。我只是要確認,將軍有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
“我…怎能不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我要做一方之主,才能將季常留在我身邊啊…”劉備醉得晃了一下,以手扶住几案,然後唱了起來:“有子同席,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君子…溫其如玉…彼美…季常。德音不忘…”
馬良覺得劉備真是醉了。他又好笑又著惱,拍案而起:“聽說將軍不愛讀書,怎麼現下出口成詩,如此文采華美?!”
“你不知道…當年在曹公那兒,他總愛拉著我,跟那些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日子久了,孤不風雅起來也不行…”
“那我現下告訴將軍!”馬良湊到劉備跟前,狠狠一字一句:“這種胡話你可不能對尊兄說!當了一國之主也不可以!否則他生氣起來…”
“怎麼不可以?!”劉備醉眼朦朧,扯住了馬良袖子:“我還想當皇帝呢!”
“將軍現下無有寸土,還想當皇帝?!”
“是啊…豈不聞,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馬良深感無力。沒有想到劉備醉了會是這個樣子。先吟詩經,現在還吟起曹操的詩了。
“季常,你說…孤要是當了皇帝,你當什麼呢?嗯…季常生得美,有過張放…又溫潤如玉,你當侍中可好?”
“……!!!”馬良只覺腦中熱血上涌,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眼看著劉備身子一歪,斜倒在案上,終於昏睡過去。他深呼吸了幾下,勉強平息怒氣,這才站了起來,繞過几案來到劉備身邊。
“哼,原來不是把我當張良,而是張放!”他氣得想要踢劉備一腳。但出於自幼良好的教養,他忍住了。於是他除下劉備的頭冠,扔在地上,踢了一腳,算是代替。怔了片刻,想想還是不解氣,正要再解劉備腰上玉佩,卻聽身後一人朗聲笑道:“好了阿良,手下留情。”
* * *
素衣綸巾,身長八尺,面容英偉之人從桂樹叢後轉了出來,笑意盎然。月色朦朧之下彷佛月神下凡。
“尊兄!”馬良回頭,衝到白衣人跟前:“都是你教我醉之以酒,以觀其性。看看我都觀出了什麼來!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哈哈哈哈哈…”諸葛亮朗聲大笑,聲振街坊:“這有什麼?齊桓公也好色。然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阿良不覺得,劉將軍好德有過於好色?”
“尊兄你!”馬良幾乎氣得跺腳:“再好色也不該調戲臣下!哪有古來帝王像他這樣…桓公也不會這樣!”
“這足以證明,劉將軍比桓公還有膽量。”諸葛亮總結道。
馬良只覺完全無法理解。氣急之下,口不擇言:“別要只是有色膽!我覺得尊兄你要考慮清楚。既然他比齊桓公還大膽,他才不管你管仲不管仲--”
“阿良!”諸葛亮冷然瞧了馬良一眼。後者登時乖乖閉上嘴。
諸葛亮緩步來到劉備身邊,垂頭看著醉眠的中年將軍,沉吟片刻,道:“夜晚風涼,不能讓劉將軍這麼躺在這兒。我們得扶他進去。”
馬良一臉不甘願,噘嘴站在原地不動。像個孩子似的。
見此,諸葛亮笑道:“好歹上次你醉酒他親自送你回家啊。我們雖不必送他回府,但扶他一下也是應該的。”
“要扶你自己扶吧…”馬良還在生氣,低聲道。
諸葛亮望著自家義弟半晌,搖頭笑了笑。他身長八尺,身材偉岸,又長於農耕勞動,彎腰輕而易舉地就攙起劉備,讓同樣身材壯實的將軍靠在自己身上。
其時三人在這楚館小院的月色下,都沒有想到他們無心之言,皆一語成讖。馬良後來果然在劉備稱帝後,當了侍中,掌管皇帝衣食起居,照料劉備,笑為他置酒布菜。他是劉備與諸葛亮的得力助手,曾經出使東吳。後隨軍參與夷陵之戰,入武陵策反五溪蠻率兵助戰,然後率領蠻兵一舉奪下荊南三郡,使得漢軍士氣大振。
然而在火燒連營,劉備敗退後,馬良率領五溪蠻孤軍守著武陵,誓不降吳,最終城破之時,他亦以一介文士,大漢侍中的身分戰死沙場。留下諸葛亮獨挑大樑,扶保漢室。其時,馬良只有三十六歲。諸葛亮四十二歲。劉備為馬良與眾將軍之死悲慟不已,隔年病逝白帝城。
此刻,諸葛亮攙著劉備,一步步往楚館而去。劉備幾乎將重量都倚在他身上,醉夢裡說著胡話:“嗯…季常的尊兄…臥龍先生…會是孤的張良嗎?我遇到了馬良,會不會遇到張良呢?”
諸葛亮停步頓了一頓,微笑:“會的。”
“孤…若得幾座城池,作為弱國之主,應該怎麼做,才可以戰勝曹操呢?”
諸葛亮一面扶著他走,一面笑答:“首先,使國政聖明,使百姓與君王一心。其次是,要具備智慧、勇敢、誠實、仁善、嚴格的人作為將領。其三,嚴明軍制及糧草的掌管。其四,作戰必具有天時,待天下有變。其五必占地利。這便是孫子所言:道、將、法、天、地。”
“唔…善。戰勝敵人的上策是什麼?”
“上兵伐謀,即以智慧挫敗敵人的作戰謀略。兵不血刃,全人之國。”
“其次呢…”
“其次伐交,破壞敵人的外交。”
“下策呢…”
“伐兵。打敗敵人的軍隊。”
“季常說,還有下下策…”
“攻城。”
“嗯…臥龍先生…”劉備低聲呢喃。
“我在。”諸葛亮微笑。
“……”馬良在旁看著,忍不住以手扶額。尊兄啊…你真要把自己賠進去了麼?
他站在花木之間,猶豫片刻,仍是跑上去,幫著諸葛亮攙住劉備另一隻臂膀,入了楚館,交給劉備帶來的隨從。隨從們在一陣驚愕之後,忙將自家主公弄上車,回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