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單看那張嘴就令人毛骨驚然。尤其口輪匝肌,極其發達、原始,表示善於咀嚼,具有粉碎一切的霸氣,加之粗狀的脖子和強硬的喉節,完全呈現出一股占有和撕碎一切的力量感。這與他死氣沉沉的右眼正好一致。

  下巴雖然後削,但寬闊有力,一副殘忍的樣子。下巴的緊硬也體現了他的控制能力不強,缺乏自我約束,蠢蠢欲動。動物本能極其旺盛。

  面孔中有多處凹陷面,這使緊繃著的面頰肌顯得更加突出,面孔右邊一條很深的皺紋意味著這是在竭力控制狂怒時習慣性繃緊嘴唇造成的。

  結論:

  這張臉完全與張君作為一個殘酷無情的殺人狂的名聲相一致。

  這是一種性格乖張、充滿憤怒、沒有任何修養的面孔。如果與之相處,誰也不能隨隨便便。他生性多疑,自以為聰明,且常常為證明其聰明而殘酷行事。這是一個多重性格和人格分裂的人,冷酷、憤怒、急躁、性慾旺盛和工於心計,同時夾雜著乞憐、痛苦和缺乏安全感的惡魔。

  請你一步一步仔細觀察陳世清的臉:

  1、凸出的下眼皮使他的凝視神態增強。稍微下垂的上眼皮同樣增強他的凝視,但其效果又傾向於掩飾眼神。

  2、僵硬有力的下巴、繃緊的嘴唇、圓潤的面頰結合起來,傳達了放肆的肉慾之情。

  3、蛋卵形的面頰和表情結合表達一種純粹的貪圖感官享樂的傾向。

  以上是初步印象。

  觀察他的正面相,可以看出他是個陰沉的、自我中心的、強硬的、不可捉摸的、善於克制的人。

  他的右臉和左臉區別很大。

  陳世清的右臉表現一種兇狠、陰沉、霸道、強硬、復仇而困惑的跡象,完全是邪惡的樣子。

  左臉則表現出一種創傷、奸滑、假笑、玩世不恭而又可憐巴巴的跡象,是個陰險之徒。

  將左眼和右眼相比較,可以發現:右眼表現出封閉、絕望和堅定;左眼則表現為貪婪、狡黠和閃爍不定。總的來說,一雙眼睛透出一股冷酷無情的氣息,充滿對人世間的反感。特別是右眼,有一種殺人成性的無所謂態度。

  此人鼻子較結實,右鼻孔的肌肉顯得僵硬,而左鼻孔的肌肉則極其緊張,這也是一種心理激烈衝突的表現形式,而且對比形成的反差也很明顯,說明其人內心的冷酷、絕望造成了強烈的玩世不恭的生存態度。

  嘴唇輪廓不分明,上下唇都豐滿、結實。嘴角緊繃、強烈地表現了性渴望、欲求不滿。帶著一種奇怪的冷笑神情,整個嘴部給人一種難以捉摸的樣子,幾乎是殘忍的樣子。下巴顯然就象那些善於運動的人所特有的形狀,透出一種堅定氣息,表明這是個爭強好勝、身手靈活而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

  結論:

  陳世清肯定不是善良之輩。

  他嘴角四周的口輪匝肌習慣朝左上拉緊形成的一種弄虛作假的笑意,肯定不是那種處在歡樂之中的人流露出來的自然放鬆的表情。

  這是一個謹慎的、具有控制力的、性慾強烈的人,一個難於接近、善於自我保護而又兇殘冷酷的人,一個自我中心主義者。多重人格分裂造成強烈內心衝突的人。

  陳世清是個巨大的危險人物,他可以悄無聲息地實施偷襲。對人世沒有任何留戀,絕望而又兇殘。此人毫無人性和愛,為了保護自己他什麼都可以做。

  悍匪涉嫌五大死罪

  靜升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們,根據報刊披露的事實結合我國刑法的規定,認為張君涉嫌觸犯五大死罪。

  1.涉嫌搶劫罪(刑法第263條)

  張君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多次組織參與持槍搶劫銀行、金鋪,搶劫數額巨大且致人死亡。刑法第263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和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運輸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2、涉嫌故意殺人罪

  張君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殺害胡夢廉夫婦、計程車司機等20餘人。

  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涉嫌非法買賣、儲存槍枝彈藥、爆炸物罪

  刑法第125條: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枝、爆炸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4、涉嫌搶劫槍枝彈藥罪

  根據刑法第127條第2款規定:搶劫槍枝彈藥,爆炸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5、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張君等人組成犯罪集團,張君系首犯。根據刑法第26條之規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犯罪學專家:張匪犯罪七大特點

  “重慶警方運用高科技手段,大智大勇,偵破張君一案,真是大快人心!”西南政治大學從事犯罪心理學教學和研究的魯正新副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