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轉身,沒有再回望;路,始終在她腳下。

  作者有話要說:  題解:霒,雲遮日

  寧世的身世,不知道夠不夠悽美。QWQ

  突然發現這一章的字數真好,5555字~2333~

  各位小夥伴,求評論求收藏~QAQ~

  ☆、拾捌·雿·瀕臨「崩潰」

  一世流離三生顛沛,輾轉擺渡於大千世界的娑婆,生死長夜、無相無作,只為看一場彈指天荒的夢。一夢三生,主觀的意識終於回歸,暗如沉墨的「黃泉」托起他的身軀,沙加慢慢從黑水中坐起,帶起一身淌瀉的黑淚。

  方才那是?

  結跏趺坐好,他皺了皺眉,不知為何與他毫無關聯的片段畫面會闖入他腦海中。

  “記憶,那是我的記憶。也是我母親的。”

  清冷的聲音適時傳來,飄飄蕩蕩,帶著虛緲的回音,仿佛看透他所想一般。沙加抬頭,只見黑水無際延展,磅礴浩瀚如汪洋,極目眺望也不見盡頭;水中隱隱有幽暗的紅光沖天,似亡者無法超度的悽厲而惡毒的怨念,在此間徘徊不去。而寧世便站在茫茫的黑海中,恍如獨游於塵世彼岸痴等的幽魂。

  “在這座雨山中死去的人,他們的記憶與思念都會匯集到這片「黃泉」之中。”她涉水緩緩行來,仿如跋涉過弱水三千,“我是「雨山巫女」,我能看到這水中所有的記憶,包括你的。”

  “呵……”他笑得閒適而愜意,“不經過允許,隨便窺視別人的記憶,是件很不禮貌的事。”

  “你不也一樣?”

  寧世停住了腳步,緩緩抬頭望向他,淡冽的目光在蒼白晦暗的臉色的襯托下極其清澈而坦然。

  他一時無言以對,索性便沉默著。黑水的表面籠罩著一層煙似的紅光,照亮了地底的黑暗,只是這樣混沌的而陰鬱的光明,更讓人覺得壓抑而絕望。

  寧世也無別的言語,只站在原地。二人似遙遙相望又似目空一切。地底之下沒有時間的概念,瞬息可以延綿萬年,滄海桑田也能在頃刻之間。

  仿佛逾越了亘古蹉跎的歲月,沙加首先開口打破了沉默:“「雨山巫女」都能讀取逝者的記憶嗎?還是,這只是你的特殊能力?”

  “我不知道。”寧世語氣一如她恆久不變的淡然目光般聽不出喜樂,“從我懂事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這些。她們說,我是從「黃泉」中誕生的孩子,所以能看到死者的過去,也能和她們說話。”

  沙加心照不宣,她口中的「她們」,指的便是歷代的「雨山巫女」。

  “就像你一樣……”寧世淡淡道,抬步向他靠近。

  他失笑:“一樣,又不一樣。”

  她停步,默然望著他,仿佛等待著沙加的解釋。

  “我佛相好莊嚴,光明巍巍。然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他輕吟淺笑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注1】我所見者,是佛,亦不是佛。”

  她微微頷首,似在沉吟。仔細思索良久,她慢慢地搖了搖頭:“不懂。”

  沙加的笑如這一向僵著的氣氛一般,微微尷尬地凝在臉上。待繼續開口解釋,卻見寧世別過臉去,頗有幾分意興闌珊之意:“你講得再多,也是白費唇舌,我還是不懂。”

  “你是不懂,還是不想懂?”他悠悠然問道。

  “不懂,也不想懂。”

  沙加只覺太陽穴有點抽疼,對面那人不是什麼「雨山巫女」,而是最頑劣且不知上進的學生。

  “我看得到你的記憶,你的過去,你的思想。可是,對你,我都不懂……”她款款行來,裙裾拂黑水依稀帶起水波疊漾,斂裾整衿,她跪坐於他身旁輕輕啟唇,“你什麼都明白,做什麼都有道理……只是,為什麼,你每次,都會選擇死?”

  他卻是笑了:“身為「雨山巫女」的你問我這樣的問題,倒是讓我很意外。”

  “我跟你們不一樣。這是我唯一的路。”她轉目,一瞬不瞬地望向他,“況且,我也不算死。只是消失了。”

  她有著一雙純粹卻深邃如黑潭的眼,這樣近的距離,他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映在那一泓水眸中的面容。

  “我知道,人都怕死。”她收回目光,失神地看著漂浮於水中的緋色暗花袖邊,“就算是選擇來山中自殺的人,也跟你不一樣。你,”她抬眼,覷了他一眼又即刻垂下,“你很平靜。”

  “死亡,並不是終結,只是變化的一種。”沙加的嘴角不自覺揚起:“就像花開花落,不過是由花瓣變成了塵土;冬雪春雨,終究匯集成川流大海。一切的一切,不過是因果循環的變化,無消亦無長。看透了這一點,便覺得,死亡,也不覺得可怕。”

  “變化?”她沉吟,仿佛細細咀嚼話中的滋味,不久便回答道,“我明白了。當某一天,我會融化在這片黑水中,會從「我」變成「黃泉」。這是我的死亡,也是我的變化,對嗎?”

  似有細密的針點在心尖密密麻麻地扎過,即使痛,也不是那樣的明顯;不經意擦看時,才恍然驚覺滿心的瘡痍與淋淋的血痕。

  他微微忡怔,竟不知如何接話。

  “但是,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她又問道,深陷的眼瞳目光灼灼,直透人心,“不怕死亡,與在所有選項中選擇死亡,有著本質的區別。比如,”她稍稍停頓,“你代替了她。為什麼?”

  “呵……”他無奈,“你一定要追根究底嗎?”

  “……我想知道,但你也可以不說。”她靜【和諧】坐在他身旁,通情達理非常。

  木欒子數珠自指尖撥過,輕觸間有鈍然的響聲。他不說話了,只瞑目觀想。寧世也再無言語,只是坐在他身側,雙手自然交疊放在腿上,垂目注視身前那方純黑的深水。

  四周很靜,靜得如同置身與真空的黑洞中,那是不忍擾亂的孤獨與偷安;四周也很吵,林林總總的記憶在腦海中喧譁,那是閉目塞聽也隔絕不了的吶喊和執念。

  沙加微微惻然。他一時有些分不清這種哀憐是對這裡徘徊不去的亡魂還是對固守百年寂寞的「雨山巫女」。

  浮世蹁躚,苦海沉淪;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如何救拔,是當捨身。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他心念一動,不自覺低低開口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起先是低沉吟誦,繼而他的聲音愈加嘹亮,似梵音微妙,清徹遠揚。紙上經文被他信口讀來,一字一偈都那麼絲絲入扣,照本宣科的默誦成了聲情並茂的現身說法。佛音震顫中,那狂亂而無聲的喧囂漸漸偃息,平靜安寧的喜樂難得地在這篇黑暗中降臨。

  “……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