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須臾皇上寫好,要了梯子來,掛到高高的樹枝上。

  陶墨扶著梯子,看著皇上下來,剩了最後一檔,皇上卻一腳踩空了,眼看就要摔倒,陶墨忙伸手去扶。

  卻不料有人比他更快,已搶上前來,將皇上抱住。

  陶墨定睛一看,竟然是老廟祝!他心中詫異,不由得看了一眼侍衛總領等人,心想難道這老廟祝也身懷絕技?竟然比皇上的侍衛總領還快!

  但老廟祝站定以後,仍是那幅老態龍鐘的樣子,他就迷惑了。

  皇上看了老廟祝一眼:“老人家手腳倒快啊!”

  老廟祝唯唯喏喏,也不知道在囁嚅些什麼。

  陶墨怕他話都說不清的樣子惹皇上生氣,把救駕有功變成有罪了,忙打岔道:“廟裡香火如此冷清,這些年是如何支持下來的?”

  老廟祝卻直起了腰,清清楚楚地說道:“一年兩三次節會,就夠日常花銷了。再者十年一大汛、五年一小汛,攢的香火錢足夠修繕廟宇。”

  “十年一大汛、五年一小汛?”陶墨不懂,“是什麼?”

  “就是說這長江和周邊的各條河,十年就有一次大汛,堤壩倒塌、房屋沖毀、農田被淹;五年就有一次小汛,比之大汛危害小些。每到這種時候,百姓就會來龍王廟上香祈福,小廟也就能收到香火錢了。”

  “堤壩倒塌、房屋沖毀、農田被淹?那人呢?”

  第78章 第78章 百合 7

  “當然家破人亡。”

  陶墨緊皺眉頭不語。

  皇上笑道:“陶大人又憂國憂民了。”

  陶墨道:“我以為水可以飲用、可以洗衣、可以澆田,卻不知還可以為害。”

  “那你準備如何?”

  “等皇——你走了,我要治水。”

  皇上點頭,卻又問道:“怎麼個治法?”

  陶墨毫不思索:“弦之總有辦法的!”

  皇上斜眼看他:“你跟弦之成親,原來是為了讓他替你治理丹陽縣的。”

  陶墨漲紅了臉:“我——我自己不懂。”

  “那,你懂什麼?”皇上似笑非笑。

  “我——”陶墨語結。

  皇上一笑:“我要看美景,你帶我到這破地方來,我還沒罰你……”

  陶墨急忙要跪,卻被皇上架住:“行了行了,想想下午去哪裡?”

  陶墨尷尬道:“我只到過這裡和觀音廟。”

  “那你素日都做什麼?”

  “就——就忙縣衙那些事。”

  老廟祝插話道:“陶大人來丹陽才四個月,把丹陽的火災治理了,又把匡家的滅門案查明了,著實忙得很。”

  皇上淡淡道:“你倒象陶大人的師爺。”

  老廟祝道:“不敢。但陶大人做的這些事,丹陽百姓無論男女老少,都銘記在心的。”

  皇上看陶墨:“你這是得了民心了。”

  陶墨頓時來了勇氣,一挺胸道:“微臣一直銘記八個字:‘奉公守法、忠君愛民’!”

  皇上忍不住笑了:“好個奉公守法,忠君愛民!你可別只記著其它三個,把忠君給忘了。”

  陶墨莫名其妙:“怎會?我還不夠忠君麼?”

  他心想:九王造反的時候,正因他一力支持皇上,顧射才會去幫助皇上,他怎會還不夠忠君呢?

  皇上點點頭:“你以前是忠君的,就怕以後變心了。”

  陶墨想到皇上對顧射的心思,臉色不由得一變,心想皇上若是一意要與他搶奪顧射,那也說不得,只好不忠君了。

  便小聲道:“皇上也要體恤臣子,臣子才不會變心。”

  皇上臉色一變:“你這是威脅?”

  陶墨不語。

  皇上一甩袖,就出去了。黃公公看了陶墨一眼,嘆了口氣,也跟出去。

  過了一會,看見陶墨出來,黃公公小聲責備道:“怎麼現在才出來?”

  陶墨無辜地:“紅布條的錢得結了啊!”

  黃公公恨鐵不成鋼:“那能值多少錢?”

  “就算是一文,也得給啊!”

  “……”黃公公被噎,轉而又問:“那也花不了這麼長時間啊!”

  “我給了一枚大錢,廟祝找零頭找了半晌。”

  “給了一枚大錢還要找?”黃公公簡直不能想像。

  “我的薪俸本來就沒有多少。”

  黃公公閉上眼揮揮手,示意陶墨上車。

  陶墨上車一看,皇上閉著眼睛坐在那裡,臉色鐵青,連他瞅都不瞅。

  陶墨再看看自己那厚軟的“專座”,還是決定在車門口坐下。那裡沒有鋪椅墊,是光木板。

  皇上緩緩睜開眼睛,看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

  回到縣城,陶墨已經被顛得痛狠了,下唇都咬出血來。

  車子停下,陶墨忍著痛下了車,儘量保持行動的正常。

  皇上一邊下車,一邊淡淡地問:“皇上還算體恤臣子吧?”

  陶墨恭敬行禮:“皇上覺得算,那就算。”

  皇上冷哼一聲:“少伶牙俐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