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舞文。”
陶墨側過身子看他。
顧射把頭髮湊到鼻端嗅了一下:“舞文。”
陶墨向他挪了一下。
顧射抬手攬住他,兩個人額頭抵著額頭,不動了。
四月二十七的夏夜,下弦月彎彎地掛在天上,既象微翹的嘴角,又象魘足的眼睛。
不用說,次日清晨,陶墨又頂了一頸子紅印去見皇上。
皇上看到陶墨這個樣子,不由得表情一抽。陶墨也有點尷尬,畢竟,這已是連續三天這樣了。
好在黃公公很有眼色,立刻問陶墨今天可有什麼安排?
陶墨趕緊開口邀請皇上赴家宴。
皇上顯然非常意外,但他並沒有多問,就答應了。
陶墨立即出去,叫郝果子告訴顧射準備接駕。
回到房中,皇上問:“丹陽可有什麼景物好的所在?”
陶墨想起龍王廟,清明那天和顧射一起走在田間所見的美景實在是讓他記憶深刻,就領皇上去了。
走了沒多遠,黃公公道:“這不是去殷家壩於家的路麼?”。
陶墨也想起來了,皇上去過殷家壩的。
他不禁羞愧起來:“微臣太無能了。”
皇上微笑道:“無妨,上次去的是於家,沒有去龍王廟。於家和龍王廟還是不一樣的。”
陶墨感激地謝皇上:“皇上太聖明了。”
這麼聖明的皇上,國家治理得好,又平易寬容,若是不跟他搶弦之,就完美了。
但是,人無完人,總的來說皇上還是個好皇上。
就在陶墨的感激中,龍王廟到了。
陶墨一下車就傻了,桃花杏花李花全都落了,藍天萬里無雲,深深淺淺的水田全都變成了一面面鏡子,折射著陽光刺人的眼。
別說美景,簡直連眼睛都睜不開。
“這——”
黃公公忍著笑:“敢問陶大人,美景在何處?”
陶墨尷尬道:“清明那天來勸農的時候,真的很美。”
皇上從車上下來,似笑非笑地掃了陶墨一眼,就進龍王廟去了,陶墨連忙跟上。
皇上回頭問:“陶愛卿,你可知罪?”
陶墨心虛地:“微臣知罪。”
皇上眯起眼睛:“該怎麼罰你呢?”
陶墨不敢說話。
進到龍王廟裡,廟祝迎上來。因為皇上等人穿著常服,廟祝只認識一面之緣的縣令,就跟陶墨打招呼:“陶大人來了。”
陶墨問:“怎麼只有你一個?”
廟祝道:“日常就小老兒一個,灑掃兼上香。有個節會,自會有信眾來幫忙。”
陶墨一看這情形,頭愈發痛起來,只好問:“可有乾淨的房間?能暫坐的。”
皇上抬手止住他:“不必了,剛從馬車上下來,不想再去屋子裡邊。你給我講解講解就好。”
陶墨其實對這龍王廟並不知道什麼,上次來,只許了願、寫了紅布條,聽了皇上的話,求助地看向廟祝。
廟祝雖然不知皇上的來歷,但也看出此人尊貴,忙道:“小廟的壁畫是極好的,這壁畫是開國那年,一位路過的畫師畫的,雖說丹陽出才子,可此後丹陽多少才子?都贊它呢!”
皇上和陶墨便去看,陶墨一看那幅觀音像就痴了,那觀音身披輕紗,白紗隨風飄蕩,就像活的一般,端的是線條流暢飄逸,用筆如神。
皇上見陶墨痴痴不語,一攬陶墨的肩膀:“弦之畫得比這如何?”
陶墨如夢初醒,忙轉身弓腰:“風神不同,無法相比。”
皇上訕訕地放下手,冷哼了一聲道:“世人多信神佛,神佛真的能庇佑世人麼?”
陶墨道:“大約無力左右自己命運的人,總會希望這世上有神明慈悲。”
“那你呢?”
陶墨遲疑道:“微臣不信,但微臣希望有。就像這庭間的許願樹,人都說將願望寫在紅布條上,繫到樹枝上,願望就能成真。微臣雖不信,微臣也寫了。”
“哦?”皇上來了興趣,“去看看。”
兩人來到樹下,皇上問:“你寫的是哪個?”
陶墨把自己寫的那兩個找出來給皇上看。
皇上看了笑起來:“有意思。你是忠君愛民的痴情人了。弦之寫的是哪個?”
“弦之沒有寫,他不信。”
“弦之倒是我的知己了。不過我今天要和你一樣,雖不信,也還要寫。”
陶墨忙問守在檐下的廟祝,廟祝去把賣剩下的紅布條拿了出來,又獻上筆墨紙硯。
陶墨給皇上磨了墨,在一旁等著伺候他寫,卻不料皇上道:“你走開些,不許你看。”
陶墨呆呆道:“皇——你總是要走的,布條還在這裡。”
皇上又氣又笑:“那也是我走了你才能看。”
陶墨“噢”了一聲,退到廟祝身邊。
廟祝問道:“陶大人,你不是和顧公子成親了麼?這又是誰?”
陶墨看了一眼皇上,又看黃公公,看他們都不想露行跡的樣子,只好說:“是上司。”
廟祝“哦”了一聲,不再說話。
陶墨側過身子看他。
顧射把頭髮湊到鼻端嗅了一下:“舞文。”
陶墨向他挪了一下。
顧射抬手攬住他,兩個人額頭抵著額頭,不動了。
四月二十七的夏夜,下弦月彎彎地掛在天上,既象微翹的嘴角,又象魘足的眼睛。
不用說,次日清晨,陶墨又頂了一頸子紅印去見皇上。
皇上看到陶墨這個樣子,不由得表情一抽。陶墨也有點尷尬,畢竟,這已是連續三天這樣了。
好在黃公公很有眼色,立刻問陶墨今天可有什麼安排?
陶墨趕緊開口邀請皇上赴家宴。
皇上顯然非常意外,但他並沒有多問,就答應了。
陶墨立即出去,叫郝果子告訴顧射準備接駕。
回到房中,皇上問:“丹陽可有什麼景物好的所在?”
陶墨想起龍王廟,清明那天和顧射一起走在田間所見的美景實在是讓他記憶深刻,就領皇上去了。
走了沒多遠,黃公公道:“這不是去殷家壩於家的路麼?”。
陶墨也想起來了,皇上去過殷家壩的。
他不禁羞愧起來:“微臣太無能了。”
皇上微笑道:“無妨,上次去的是於家,沒有去龍王廟。於家和龍王廟還是不一樣的。”
陶墨感激地謝皇上:“皇上太聖明了。”
這麼聖明的皇上,國家治理得好,又平易寬容,若是不跟他搶弦之,就完美了。
但是,人無完人,總的來說皇上還是個好皇上。
就在陶墨的感激中,龍王廟到了。
陶墨一下車就傻了,桃花杏花李花全都落了,藍天萬里無雲,深深淺淺的水田全都變成了一面面鏡子,折射著陽光刺人的眼。
別說美景,簡直連眼睛都睜不開。
“這——”
黃公公忍著笑:“敢問陶大人,美景在何處?”
陶墨尷尬道:“清明那天來勸農的時候,真的很美。”
皇上從車上下來,似笑非笑地掃了陶墨一眼,就進龍王廟去了,陶墨連忙跟上。
皇上回頭問:“陶愛卿,你可知罪?”
陶墨心虛地:“微臣知罪。”
皇上眯起眼睛:“該怎麼罰你呢?”
陶墨不敢說話。
進到龍王廟裡,廟祝迎上來。因為皇上等人穿著常服,廟祝只認識一面之緣的縣令,就跟陶墨打招呼:“陶大人來了。”
陶墨問:“怎麼只有你一個?”
廟祝道:“日常就小老兒一個,灑掃兼上香。有個節會,自會有信眾來幫忙。”
陶墨一看這情形,頭愈發痛起來,只好問:“可有乾淨的房間?能暫坐的。”
皇上抬手止住他:“不必了,剛從馬車上下來,不想再去屋子裡邊。你給我講解講解就好。”
陶墨其實對這龍王廟並不知道什麼,上次來,只許了願、寫了紅布條,聽了皇上的話,求助地看向廟祝。
廟祝雖然不知皇上的來歷,但也看出此人尊貴,忙道:“小廟的壁畫是極好的,這壁畫是開國那年,一位路過的畫師畫的,雖說丹陽出才子,可此後丹陽多少才子?都贊它呢!”
皇上和陶墨便去看,陶墨一看那幅觀音像就痴了,那觀音身披輕紗,白紗隨風飄蕩,就像活的一般,端的是線條流暢飄逸,用筆如神。
皇上見陶墨痴痴不語,一攬陶墨的肩膀:“弦之畫得比這如何?”
陶墨如夢初醒,忙轉身弓腰:“風神不同,無法相比。”
皇上訕訕地放下手,冷哼了一聲道:“世人多信神佛,神佛真的能庇佑世人麼?”
陶墨道:“大約無力左右自己命運的人,總會希望這世上有神明慈悲。”
“那你呢?”
陶墨遲疑道:“微臣不信,但微臣希望有。就像這庭間的許願樹,人都說將願望寫在紅布條上,繫到樹枝上,願望就能成真。微臣雖不信,微臣也寫了。”
“哦?”皇上來了興趣,“去看看。”
兩人來到樹下,皇上問:“你寫的是哪個?”
陶墨把自己寫的那兩個找出來給皇上看。
皇上看了笑起來:“有意思。你是忠君愛民的痴情人了。弦之寫的是哪個?”
“弦之沒有寫,他不信。”
“弦之倒是我的知己了。不過我今天要和你一樣,雖不信,也還要寫。”
陶墨忙問守在檐下的廟祝,廟祝去把賣剩下的紅布條拿了出來,又獻上筆墨紙硯。
陶墨給皇上磨了墨,在一旁等著伺候他寫,卻不料皇上道:“你走開些,不許你看。”
陶墨呆呆道:“皇——你總是要走的,布條還在這裡。”
皇上又氣又笑:“那也是我走了你才能看。”
陶墨“噢”了一聲,退到廟祝身邊。
廟祝問道:“陶大人,你不是和顧公子成親了麼?這又是誰?”
陶墨看了一眼皇上,又看黃公公,看他們都不想露行跡的樣子,只好說:“是上司。”
廟祝“哦”了一聲,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