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一直默然不語的太后點了點頭,順水推舟道:“如此很好,你是有分寸之人,你做事,哀家很放心。”
一面說,一面行到元妃身邊,攜了元妃的手,聲音中帶著脈脈溫意:“行了,事情已經交代清楚,哀家也該走了,你千萬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別讓哀家憂心。”
聞言元妃鳳眸斜斜一動,不置可否地道:“讓太后擔心,是臣妾的不是,只要皇后肯還臣妾一個公道,臣妾自然別無所求。”
皇后淡淡一笑,看元妃一眼,示意她放心,方向太后道:“兒媳恭送母后。”
太后點了點頭,再無二話,目光在黛玉身上流轉而過,見她盈盈而立,嬌弱似柳,別有一番溫婉明艷,心中不由自主漫生出幾許嘆息,幾許歉疚,然而想起元妃的攛掇,終於還是硬下心腸,起身而去,一眾侍從見狀,忙追了上去。
黛玉立於原地,一動也不動,耳聽得腳步聲漸去漸遠,面色哀戚如暗夜,原本自己將希望全寄托在太后身上,以為只要能取得太后的信任,便能支撐到李稹回來。
到如今才知,世事豈能盡如人意,而她的心,也一點一點沉下去,仿佛一塊寒冰,不能被溫暖半分。
舉目四望,再無人可依,縱然北王爺有維護自己之心,但到底能力難及,回天無力,那麼,接下來,必定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吧?
第40章:溶歸
太后一走,合殿中便以皇后的身份最為尊貴,皇后一掃之前的抑鬱之色,鳳眸中寒光輕漾,連帶著聲音也染上了神采飛揚之意:“落胎一事,已經牽扯夠久了,既然太后將責任交給本宮,本宮自當盡心處置,才對得起太后。”
她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事,立刻抬首看了水溶一眼,語重心長地道:“從方才進殿,北王爺不問緣由,便執意站在林郡主那邊,內中玄機,本宮並不清楚,只是想提醒王爺一聲,去年除夕宮宴上,本宮曾提議將林郡主許給王爺,郡主毫無熱心之態,看來在郡主心裡,未必有多重視王爺,而如今,為了郡主一人,王爺置朝務不顧,執意留在這裡,當真值得嗎?何況,朝政之上,北王爺地位顯赫,今日之事,卻只涉及後宮,王爺聲譽清白,何苦一定要摻和進來?”
水溶默然不語,心中思緒卻清晰無比,不由自主想起剛才在殿外,避開眾人與黛玉傾談的情形。
因彼此熟絡,形勢又危險,水溶無暇多說什麼,只望著黛玉,詢問道:“這件事情,姑娘已經牽扯進去,只怕極難脫身,不知姑娘心中,有什麼打算嗎?”
黛玉聞言,唇角微彎,然而那笑是極苦澀的,不答反問道:“倘若王爺是我,將如何應對?”
水溶眉心擰起,一臉焦灼,卻是無法可想,無言以對。
如此過了許久,黛玉復又開口,語氣惆悵而忐忑:“我已經想得很清楚,事到如今,雖然皇上態度不明,但只有他能還我清白,所以,我必須學會等候時機,在這之前,只要能以情說服太后,便能穩住形勢,可是,元妃以死相逼,又要與太后單獨說話,這樣一來,多半會將局勢扭轉,我當真不知道,是否能支撐到皇上回來。”
聞言水溶一時無言,許久,閉了眼睛,感嘆道:“我總以為,雖然後宮是波雲詭譎之地,但有皇上一力相護,你定能平安無事,卻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黛玉唇際泛出一抹苦笑,悵然道:“我也沒有想到,自己竟會落到這個地步。”嘆了一口氣,看著重重疊疊的宮殿樓閣,聲音飄忽起來:“這些日子,雖然我一直住在宮裡,卻還是覺得,總有一天我能走出去自由呼吸,到如今才知道,後宮的日子艱難到無法想像的地步,只怕,我的人生,要終結在這個地方了。”
水溶聽了,想也不想便斷然道:“林姑娘何必說喪氣話?有我在,定然會護姑娘平安的。”
黛玉輕輕搖頭,澀聲道:“王爺待我之心,我很明白,但以王爺之力,如何能與皇后抗衡?”
水溶抬眸看著她的側臉,劍眉輕軒,欲要表明心跡,卻因明白此刻黛玉心情煩亂,只得止住了。
這般心念一轉,候醒過神來,水溶慢慢抬起頭來,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樣,許久,面無表情地道:“這裡的形勢,看來已經一觸即發,臣突然想起有要事,想先走一步,還請皇后應允。”
聽了他的回答,皇后臉上的喜色無法抑制,立刻頷首道:“識時務為俊傑,北王爺果然是難得的聰明人。”
雪雁卻是臉色巨變,只當水溶要一走了之,心慌意亂之下,也顧不得什麼,不假思索地道:“王爺一向清正端方,是非分明,如今,王爺明知道我們姑娘是被冤枉的,卻要選擇離開,對我們姑娘的生死置之不顧,莫非王爺竟是鐵石心腸?王爺……”
“雪雁,你失儀了,”黛玉蹙緊眉心,連忙喝止,“王爺不欠我任何東西,他肯幫我是出自好心,不幫我理所當然,你怎麼能任性妄言?”
聽得黛玉開口,雪雁雖然依舊心有不甘,卻不敢再說,黛玉沉吟須臾,行到水溶面前,欠身道:“今日王爺到此,為我說盡好話,我感激不盡,卻無以為報,另有一件事情,想託付王爺。”
說到這裡,抬手指一指雪雁,接著話頭道:“我與湄郡主見過幾次面,倒還投緣,雪雁是我近身侍婢,跟隨我多年,性情一向純良,如果我平安無事,自然不必麻煩王爺,但倘若我有什麼不測,還請王爺念在湄郡主的情面上,看顧一二。”
聽得黛玉滿口感激之言,又以雪雁相托,水溶知她也誤解了,心中不由有些苦澀,卻不便當場解釋,只含糊“嗯”了一聲,應道:“小王明白了,郡主放心吧。”
話音未落,雪雁已經搖了搖頭,大聲道:“我寧願與姑娘同生共死,王爺的好意,我無福消受。”
她目光清寒,似有若無地從水溶身上掃過,一字字地道:“以前我總以為,王爺是與眾不同的人物,到如今才知,原來一切都是錯覺,王爺與那些見風使舵、膽小怕事的凡夫俗子,沒有任何區別。”
她這番話,語調並不高,然而言語中蘊著的輕視和冷淡,叫人無法忍耐。
水溶顏面大失,縱然定力好,卻也不由得臉色漲紅,唇動了一下,想說什麼,卻又止住,只深深看黛玉一眼,旋即向皇后行了禮,徑直舒袍而去。
見他身影消失,皇后便欣然一笑,環視房中,徐聲道:“看來,今日之事,離塵埃落定也不遠了。
說到這裡,眸光輕轉,落到元妃身上,溫然道:“妹妹是當事人,本宮自當詢問妹妹的意見,再作決斷,不知元妃心裡,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交代?”
聽得皇后開口詢問,元妃神色一斂,聲音冷如寒冰徹骨:“臣妾的意見,早已經向娘娘說明,無論林郡主說多少花言巧語,臣妾心中都覺得,是林郡主害死了臣妾腹中的孩子,此仇不共戴天。”
一面說,一面行到元妃身邊,攜了元妃的手,聲音中帶著脈脈溫意:“行了,事情已經交代清楚,哀家也該走了,你千萬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別讓哀家憂心。”
聞言元妃鳳眸斜斜一動,不置可否地道:“讓太后擔心,是臣妾的不是,只要皇后肯還臣妾一個公道,臣妾自然別無所求。”
皇后淡淡一笑,看元妃一眼,示意她放心,方向太后道:“兒媳恭送母后。”
太后點了點頭,再無二話,目光在黛玉身上流轉而過,見她盈盈而立,嬌弱似柳,別有一番溫婉明艷,心中不由自主漫生出幾許嘆息,幾許歉疚,然而想起元妃的攛掇,終於還是硬下心腸,起身而去,一眾侍從見狀,忙追了上去。
黛玉立於原地,一動也不動,耳聽得腳步聲漸去漸遠,面色哀戚如暗夜,原本自己將希望全寄托在太后身上,以為只要能取得太后的信任,便能支撐到李稹回來。
到如今才知,世事豈能盡如人意,而她的心,也一點一點沉下去,仿佛一塊寒冰,不能被溫暖半分。
舉目四望,再無人可依,縱然北王爺有維護自己之心,但到底能力難及,回天無力,那麼,接下來,必定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吧?
第40章:溶歸
太后一走,合殿中便以皇后的身份最為尊貴,皇后一掃之前的抑鬱之色,鳳眸中寒光輕漾,連帶著聲音也染上了神采飛揚之意:“落胎一事,已經牽扯夠久了,既然太后將責任交給本宮,本宮自當盡心處置,才對得起太后。”
她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事,立刻抬首看了水溶一眼,語重心長地道:“從方才進殿,北王爺不問緣由,便執意站在林郡主那邊,內中玄機,本宮並不清楚,只是想提醒王爺一聲,去年除夕宮宴上,本宮曾提議將林郡主許給王爺,郡主毫無熱心之態,看來在郡主心裡,未必有多重視王爺,而如今,為了郡主一人,王爺置朝務不顧,執意留在這裡,當真值得嗎?何況,朝政之上,北王爺地位顯赫,今日之事,卻只涉及後宮,王爺聲譽清白,何苦一定要摻和進來?”
水溶默然不語,心中思緒卻清晰無比,不由自主想起剛才在殿外,避開眾人與黛玉傾談的情形。
因彼此熟絡,形勢又危險,水溶無暇多說什麼,只望著黛玉,詢問道:“這件事情,姑娘已經牽扯進去,只怕極難脫身,不知姑娘心中,有什麼打算嗎?”
黛玉聞言,唇角微彎,然而那笑是極苦澀的,不答反問道:“倘若王爺是我,將如何應對?”
水溶眉心擰起,一臉焦灼,卻是無法可想,無言以對。
如此過了許久,黛玉復又開口,語氣惆悵而忐忑:“我已經想得很清楚,事到如今,雖然皇上態度不明,但只有他能還我清白,所以,我必須學會等候時機,在這之前,只要能以情說服太后,便能穩住形勢,可是,元妃以死相逼,又要與太后單獨說話,這樣一來,多半會將局勢扭轉,我當真不知道,是否能支撐到皇上回來。”
聞言水溶一時無言,許久,閉了眼睛,感嘆道:“我總以為,雖然後宮是波雲詭譎之地,但有皇上一力相護,你定能平安無事,卻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黛玉唇際泛出一抹苦笑,悵然道:“我也沒有想到,自己竟會落到這個地步。”嘆了一口氣,看著重重疊疊的宮殿樓閣,聲音飄忽起來:“這些日子,雖然我一直住在宮裡,卻還是覺得,總有一天我能走出去自由呼吸,到如今才知道,後宮的日子艱難到無法想像的地步,只怕,我的人生,要終結在這個地方了。”
水溶聽了,想也不想便斷然道:“林姑娘何必說喪氣話?有我在,定然會護姑娘平安的。”
黛玉輕輕搖頭,澀聲道:“王爺待我之心,我很明白,但以王爺之力,如何能與皇后抗衡?”
水溶抬眸看著她的側臉,劍眉輕軒,欲要表明心跡,卻因明白此刻黛玉心情煩亂,只得止住了。
這般心念一轉,候醒過神來,水溶慢慢抬起頭來,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樣,許久,面無表情地道:“這裡的形勢,看來已經一觸即發,臣突然想起有要事,想先走一步,還請皇后應允。”
聽了他的回答,皇后臉上的喜色無法抑制,立刻頷首道:“識時務為俊傑,北王爺果然是難得的聰明人。”
雪雁卻是臉色巨變,只當水溶要一走了之,心慌意亂之下,也顧不得什麼,不假思索地道:“王爺一向清正端方,是非分明,如今,王爺明知道我們姑娘是被冤枉的,卻要選擇離開,對我們姑娘的生死置之不顧,莫非王爺竟是鐵石心腸?王爺……”
“雪雁,你失儀了,”黛玉蹙緊眉心,連忙喝止,“王爺不欠我任何東西,他肯幫我是出自好心,不幫我理所當然,你怎麼能任性妄言?”
聽得黛玉開口,雪雁雖然依舊心有不甘,卻不敢再說,黛玉沉吟須臾,行到水溶面前,欠身道:“今日王爺到此,為我說盡好話,我感激不盡,卻無以為報,另有一件事情,想託付王爺。”
說到這裡,抬手指一指雪雁,接著話頭道:“我與湄郡主見過幾次面,倒還投緣,雪雁是我近身侍婢,跟隨我多年,性情一向純良,如果我平安無事,自然不必麻煩王爺,但倘若我有什麼不測,還請王爺念在湄郡主的情面上,看顧一二。”
聽得黛玉滿口感激之言,又以雪雁相托,水溶知她也誤解了,心中不由有些苦澀,卻不便當場解釋,只含糊“嗯”了一聲,應道:“小王明白了,郡主放心吧。”
話音未落,雪雁已經搖了搖頭,大聲道:“我寧願與姑娘同生共死,王爺的好意,我無福消受。”
她目光清寒,似有若無地從水溶身上掃過,一字字地道:“以前我總以為,王爺是與眾不同的人物,到如今才知,原來一切都是錯覺,王爺與那些見風使舵、膽小怕事的凡夫俗子,沒有任何區別。”
她這番話,語調並不高,然而言語中蘊著的輕視和冷淡,叫人無法忍耐。
水溶顏面大失,縱然定力好,卻也不由得臉色漲紅,唇動了一下,想說什麼,卻又止住,只深深看黛玉一眼,旋即向皇后行了禮,徑直舒袍而去。
見他身影消失,皇后便欣然一笑,環視房中,徐聲道:“看來,今日之事,離塵埃落定也不遠了。
說到這裡,眸光輕轉,落到元妃身上,溫然道:“妹妹是當事人,本宮自當詢問妹妹的意見,再作決斷,不知元妃心裡,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交代?”
聽得皇后開口詢問,元妃神色一斂,聲音冷如寒冰徹骨:“臣妾的意見,早已經向娘娘說明,無論林郡主說多少花言巧語,臣妾心中都覺得,是林郡主害死了臣妾腹中的孩子,此仇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