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孟韋也是從小學琴的吧?”
“是啊,從小就學,很小很小的時候。”方孟韋往回彈音階,漸次升高音調,“請先生到家裡教,父親有時候指點我幾句,大部分時候都是不聽我彈琴的。”
七八九歲時候的孩子,有幾個坐得住的呢,方步亭讓兩個兒子都學鋼琴,然而卻不似別家裡的大人,日日盯著,恨鐵不成鋼。他們哥倆,學便學了,不願意練,就不練。
總算方孟韋從小就聽話,一日日地堅持下來。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能夠堅持那麼多年,時至今日想起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日的景象——
那時候家裡還住在南京,鋼琴也是擺在客廳的一側,十歲的方孟韋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在反反覆覆地彈著一首練習曲。
一遍也不敢偷懶。
他突然覺得有些不自在,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抬頭,便見方步亭正站在樓梯的半中央,怔愣地看著他。
他以為他彈得不好,惹父親不高興了。卻又立刻地發現,父親不是在看他,儘管他可以正對著父親的目光,可是父親明明白白地是透過了他,在看別的人。
方步亭的失態轉瞬即逝,很快就恢復一貫的溫潤卻不容置疑的語氣,“練完了?”
“嗯。”
“多和老師請教,技巧是夠了,可是太刻意,不走心裡去。”方步亭的聲音越來越輕,輕到最後,方孟韋覺得,父親並不是在說他。
“上大學之後就不大彈了,後來又進了三青團,中央黨部,輾轉幾個部門工作。哪兒還有一點兒以前的心情?”方孟韋道,“不過倒是木蘭也開始學琴了。”
“大爸多好啊。”木蘭也湊去鋼琴前面,“你不彈,大爸從來不說,我不彈琴,我爸就凶得要命。”
凶,也挺好的。
方孟韋知道,謝培東什麼都不怕,無欲無求,唯一最在乎的,就是這個女兒了。
“你大爸不是不說,是懶得凶我,我彈得不好,不入耳。”方孟韋笑笑,“我還沒有到那個水平。”
木蘭想起以前明台和她說的話,“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你若是從中得到了些許的意趣和歡欣,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其他的都是虛名。”
她擠開方孟韋,“我也好久沒有彈琴了。”
方孟韋立在鋼琴邊上,明鏡側身坐在沙發上,索菲亞坐在地毯上,明安在擺弄著小火車。
木蘭指落,音符如山澗的清泉緩緩流下,帶著舒適的春日泥土草木的香味。
帶著午後陽光的慵懶氣息。
這首曲子,明鏡太熟悉了,太熟悉了。
恍惚之間,她仿佛回到了十餘年前的時光之中。還是在這座屋子裡,沙發還是原來的沙發,鋼琴還是原來的鋼琴。
院子裡青草萋萋,繁花盛開。
午後的陽光透過明誠新買的紗簾灑下,光影一跳一跳的。二十歲的青年坐在鋼琴前,慢慢悠悠地彈著一首小調子。
明鏡懶懶靠著沙發的扶手看報紙,樂聲太柔和了,或是這樣的天氣剛剛好,讓人打盹兒,她的呼吸慢慢綿長起來。
明樓站在另一側的畫架旁,手癢,拿起調色盤,給一副半成品的畫添足,左右添了幾筆,不甚滿意,歪著腦袋眯著眼睛打量自己的大作。
明台咋咋呼呼的聲音遠遠地闖了進來,他從院子裡一路跑過來,使勁地敲著落地窗,明樓不理他。
琴聲停了,明誠開了窗扇,明台幾步就躍到了明鏡的沙發背後。十幾歲的少年,長手長腳,活力十足,穿著T恤和短褲,一身泥點,夾著個看不清面目的足球,“大姐!大姐!”
“你又去哪裡野回來了,那麼髒!”是明樓訓斥的聲音。
“好了好了你別罵他了,我去拿身乾淨的衣服給他。”明誠從來都偏袒明台。
明鏡睜開眼睛,看見的是那張笑得跟只哈巴狗兒一樣的年少無憂的臉龐。
“我們踢足球呢!我進了兩個球!我的下午茶呢!我吃完還去!”明台的臉離她很近很近,眼神清澈見底。
像罩著個昂貴的水晶罩子,透明晶瑩而美好至極。
她伸手出來,想給明台擦擦臉上的汗水。
水晶罩子突然破了,突然之間粉碎無蹤。
明台的臉突然消失了。
畫架之前也沒有人,鋼琴之前也沒有人了。
一曲畢。
“大姐,您怎麼了?”
木蘭一轉身,就見明鏡臉上兩行眼淚,有些慌張,“您怎麼突然難過起來了?”
方孟韋也才看見明鏡如此反應,“您……”
“沒什麼。”明鏡回過神來,擦擦臉上的淚水,“彈得真好……阿誠教你的吧?”
“是黎先生……我是說是明台先生教我的。”木蘭有些侷促地站起來,“這首曲子怎麼了?明台先生說,是他們幾個朋友胡亂填的……”
方孟韋卻想起了什麼。
明鏡道:“這個……其實是阿誠寫的。以前他常在家裡彈,我一時間……有些情難自禁了,不好意思,嚇著你們了。”
“這曲子叫什麼?”方孟韋問道。
“是啊,從小就學,很小很小的時候。”方孟韋往回彈音階,漸次升高音調,“請先生到家裡教,父親有時候指點我幾句,大部分時候都是不聽我彈琴的。”
七八九歲時候的孩子,有幾個坐得住的呢,方步亭讓兩個兒子都學鋼琴,然而卻不似別家裡的大人,日日盯著,恨鐵不成鋼。他們哥倆,學便學了,不願意練,就不練。
總算方孟韋從小就聽話,一日日地堅持下來。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能夠堅持那麼多年,時至今日想起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日的景象——
那時候家裡還住在南京,鋼琴也是擺在客廳的一側,十歲的方孟韋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在反反覆覆地彈著一首練習曲。
一遍也不敢偷懶。
他突然覺得有些不自在,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抬頭,便見方步亭正站在樓梯的半中央,怔愣地看著他。
他以為他彈得不好,惹父親不高興了。卻又立刻地發現,父親不是在看他,儘管他可以正對著父親的目光,可是父親明明白白地是透過了他,在看別的人。
方步亭的失態轉瞬即逝,很快就恢復一貫的溫潤卻不容置疑的語氣,“練完了?”
“嗯。”
“多和老師請教,技巧是夠了,可是太刻意,不走心裡去。”方步亭的聲音越來越輕,輕到最後,方孟韋覺得,父親並不是在說他。
“上大學之後就不大彈了,後來又進了三青團,中央黨部,輾轉幾個部門工作。哪兒還有一點兒以前的心情?”方孟韋道,“不過倒是木蘭也開始學琴了。”
“大爸多好啊。”木蘭也湊去鋼琴前面,“你不彈,大爸從來不說,我不彈琴,我爸就凶得要命。”
凶,也挺好的。
方孟韋知道,謝培東什麼都不怕,無欲無求,唯一最在乎的,就是這個女兒了。
“你大爸不是不說,是懶得凶我,我彈得不好,不入耳。”方孟韋笑笑,“我還沒有到那個水平。”
木蘭想起以前明台和她說的話,“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你若是從中得到了些許的意趣和歡欣,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其他的都是虛名。”
她擠開方孟韋,“我也好久沒有彈琴了。”
方孟韋立在鋼琴邊上,明鏡側身坐在沙發上,索菲亞坐在地毯上,明安在擺弄著小火車。
木蘭指落,音符如山澗的清泉緩緩流下,帶著舒適的春日泥土草木的香味。
帶著午後陽光的慵懶氣息。
這首曲子,明鏡太熟悉了,太熟悉了。
恍惚之間,她仿佛回到了十餘年前的時光之中。還是在這座屋子裡,沙發還是原來的沙發,鋼琴還是原來的鋼琴。
院子裡青草萋萋,繁花盛開。
午後的陽光透過明誠新買的紗簾灑下,光影一跳一跳的。二十歲的青年坐在鋼琴前,慢慢悠悠地彈著一首小調子。
明鏡懶懶靠著沙發的扶手看報紙,樂聲太柔和了,或是這樣的天氣剛剛好,讓人打盹兒,她的呼吸慢慢綿長起來。
明樓站在另一側的畫架旁,手癢,拿起調色盤,給一副半成品的畫添足,左右添了幾筆,不甚滿意,歪著腦袋眯著眼睛打量自己的大作。
明台咋咋呼呼的聲音遠遠地闖了進來,他從院子裡一路跑過來,使勁地敲著落地窗,明樓不理他。
琴聲停了,明誠開了窗扇,明台幾步就躍到了明鏡的沙發背後。十幾歲的少年,長手長腳,活力十足,穿著T恤和短褲,一身泥點,夾著個看不清面目的足球,“大姐!大姐!”
“你又去哪裡野回來了,那麼髒!”是明樓訓斥的聲音。
“好了好了你別罵他了,我去拿身乾淨的衣服給他。”明誠從來都偏袒明台。
明鏡睜開眼睛,看見的是那張笑得跟只哈巴狗兒一樣的年少無憂的臉龐。
“我們踢足球呢!我進了兩個球!我的下午茶呢!我吃完還去!”明台的臉離她很近很近,眼神清澈見底。
像罩著個昂貴的水晶罩子,透明晶瑩而美好至極。
她伸手出來,想給明台擦擦臉上的汗水。
水晶罩子突然破了,突然之間粉碎無蹤。
明台的臉突然消失了。
畫架之前也沒有人,鋼琴之前也沒有人了。
一曲畢。
“大姐,您怎麼了?”
木蘭一轉身,就見明鏡臉上兩行眼淚,有些慌張,“您怎麼突然難過起來了?”
方孟韋也才看見明鏡如此反應,“您……”
“沒什麼。”明鏡回過神來,擦擦臉上的淚水,“彈得真好……阿誠教你的吧?”
“是黎先生……我是說是明台先生教我的。”木蘭有些侷促地站起來,“這首曲子怎麼了?明台先生說,是他們幾個朋友胡亂填的……”
方孟韋卻想起了什麼。
明鏡道:“這個……其實是阿誠寫的。以前他常在家裡彈,我一時間……有些情難自禁了,不好意思,嚇著你們了。”
“這曲子叫什麼?”方孟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