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

  說現實一點,別人的孩子死不完,我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最重要。

  張良將撤退回來的漢軍和曹軍分立於南北翼,避免兩邊看對方不順眼,而逕自殺了起來。劉邦來到夏侯惇的帳前,說些道謝的話,就將他們送回三國時代。縱然劉邦敬佩夏侯惇的英勇,但畢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點讓劉邦的心裡還是有些疙瘩,下意識不願對夏侯惇太過親切。

  也許這正是三國演義的效應吧,鮮少有人會去探討東漢末期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暴政橫加四海,盜匪四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正是一個王朝滅亡的前兆。就算能臣曹操取而代之,推翻暴政有何不可!秦朝官員的漢高祖劉邦不也是起兵反抗秦朝,唐朝的李淵和李世民父子本是隋朝的大臣,一樣率兵推翻隋朝。

  為何歷史對曹操與這幾位名君的評價卻大相逕庭呢?!若說是奸臣,歷史上的開國帝王,那個不是心機重﹑城府深﹑計謀多,才能龍袍加身,登上帝位呢?!

  至於趙子龍,劉邦拿著兩隻木杯,跟趙雲豪意萬丈地乾杯,激動地四手相握,不能自己。

  “皇上,敵軍尚未消滅,為何現在就要我們回去呢?”趙雲不解地說。

  “你們的舞台是在三國時期,而非這個年代,你們能幫我打破僵局,我已經很感謝了,剩下的就讓姬軒轅和蚩尤為自己打造歷史吧。”

  “遵命!下臣的祖先不知積了多少陰德,今生才有幸能見到皇上一面!”趙子龍激動地泛著淚光。

  “能見到忠勇之將趙子龍,更是我的榮幸呀;劉邦激亢地抓握他的肩膀。“把部隊整理好,送你們回去了。”

  趙雲使勁扭動著身軀,一轉身,大聲喊著。“整頓軍容!”

  士兵們整齊不紊地排好隊伍,大地揚起陣陣沙土。

  “皇上,請保重!”趙雲依依不捨地走到部隊前方。眾將士激動地垂下淚珠,凝看身穿戎裝的漢高祖。

  “將軍,請珍重;劉邦深吸了口氣,萬分不舍地雙手一揚,綻放出一道光芒把眾將士團團籠罩。

  過了許久,當光輝消失時,這群流芳百世的將士已經煙消雲散,只留上孤寂的一片黃土。

  姬軒轅氣喘噓噓地跑了過來,想拜託劉邦留下趙雲,但是晚來了一步,趙子龍已經回到未來,只能重重嘆了一氣,扼腕不已。

  劉邦轉身見到姬軒轅,知道他的心思,既勸解又激勵地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屬舞台,他們的舞台在未來,不在此地。他們能幫我們打開僵局就應該滿足了,再來要看盟主的表現了。”

  姬軒轅心想他的話有道理,於是收起嘆息之情,抖起精神說。“開軍事會議;

  劉邦這才露出笑容。

  同時,項羽也將王翦和樂毅送回未來。

  王翦,是秦朝的大將,而秦軍是楚國項羽的死對頭,楚漢相爭時的項羽,悄悄進入另一個時代項羽的腦海,攪起惶惶然的迷思,讓他不知該如果面對秦國大將王翦。而樂毅是燕國人,項羽對他沒有什麼感情。

  因此,他只對他們說聲謝謝而已,懶得跟這些人多費唇舌,就送他們回去。

  這四支軍隊在原來的時空幽幽甦醒過來,每個人皆是揉著青筋猛跳的太陽穴,頭痛不已,對於數千年前的大戰彷佛南柯一夢,似真若假,似清還朦。

  他們告訴自己那只是一場夢,但是有些士兵失蹤,甚至莫名其妙地受傷卻是不爭的事實,可是又無法仔細回憶當時的事情。

  隔天,那份景象更加模糊不清。再過了兩天,幻魔錄已經完全消除他們那段記憶,連認為那是夢境也不覆見,只以為失蹤與受傷是前幾天戰爭的緣故,而不是在數千年前的一場大戰。

  項羽趁劉邦把趙雲和夏侯惇送回過去,以及聯軍休憩的當下,派兵進攻聯軍,希望能把陣地往前推展到原來的地方。

  張良想到項羽可能會突擊,因此在陣前安排的藤牌隊。

  老二率領長槍部隊衝到敵陣前面,然後全軍蹲了下來,老三的弓箭部隊則從後方射出箭矢。聯軍的藤牌隊,紛紛舉起藤牌擋住急馳而來的箭頭,後方的弓箭部隊同樣朝敵人射箭。

  才獲得片刻休息的大地,如今萬箭齊飛,殺聲憾地,哀聲遍野,汩汩鮮血再次滋潤乾涸的大地。

  過了一會兒,兩邊的弓箭部隊分別往兩側移開,兩軍再次交鋒廝殺。

  畢竟兩方都已倦累,項羽看到將聯軍擊退了兩百公尺,挽回一點頹勢,才下令停止追擊,張良也下令停止反攻。這時,所有人才能獲得渴求的喘息機會。

  連續幾天的廝殺下來,九黎的部隊已經發生兵力嚴重不足,因此不敢冒然前進,等待聯軍有所的動作,才能見隙插針。另一方面,蚩尤決定放棄疆疑城,讓老九率兵回來,以彌補兵力的不足。畢竟涿鹿比僵疑更為重要。項羽和范增心想這樣也好,只要能擊敗聯軍,疆疑城還是能夠再次奪回,因此並沒有阻止。

  當老九一離開疆疑城,趕赴涿鹿,張良早先所埋伏的部隊立即占領疆疑城,切斷九黎部落的北翼。

  聯軍這一方面則讓士兵養精蓄銳,等待另一次異類的攻擊行動,打算一舉攻下敵人的第二道防線。

  接連三天,兩軍處於對峙的狀況,只有零星的衝突發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