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明明只不好意思地笑,其實這樣原汁原味古典春節的準備工作還蠻有意思的。

  除夕夜裡, 王允、王夫人、李明明一起守歲。

  李明明穿白色衫子、繡梅花大紅裙子,挽著紅梅映雪披帛,梳著時下流行的四環拋髻, 又故技重施地在眉心畫了一朵花鈿,只不過穿李千金的時候畫的是單瓣牡丹,此時為了應景,畫的是梅花。整個人看起來又艷麗, 又雅重。

  幾番唐穿下來,李明明已經能把唐朝仕女扮得非常好了。

  王夫人笑道,“這樣打扮起來,阿釧倒有些先時舊姓女的風範。”

  您真有眼力!李明明暗自給王夫人點讚。要說穿的這幾個女孩子,真正“好風儀”的,數崔鶯鶯——拜鄭氏的嚴格管教所賜。李千金到底商家女出身,她媽又不大管她。而王寶釧的問題是,出生得太晚了,到這個時候,舊士族土崩瓦解,那些講究也就煙消雲散了。此時,李明明身上這點崔鶯鶯的禮儀,就顯得格外古雅。

  還沒開吃,便有宮使來了,賜了宮裡的屠蘇酒什麼的,東西都是平常過節的東西,不過是表達個寵信——其實,以王允的身份,當參加宮中大宴,但今年王寶釧回來,皇帝便特下恩旨,讓他在家享受天倫之樂。於有的人,去參加皇宮大宴,是面子,於王允,不去,是榮耀。畢竟不是誰都能讓皇帝這麼惦記著、這麼體貼著。

  送走宮使,一家人團團坐定,說了吉祥話,李明明先飲屠蘇酒——唐朝風俗,屠蘇酒從座中最小的那個飲起。

  李明明皺眉皺鼻子,好難喝!唐朝人這味覺審美啊,真是一言難盡。

  次及王夫人,最後是王允連飲三杯。①

  李明明很狗腿地笑道,“阿耶趕緊吃口菜壓一壓!”

  王允夫婦沒兒子,往年王允去宮中參加宴會,只余王夫人自己在家守歲,別提多淒涼了。今年王允在家,又有李明明。李明明是個活潑的,心裡又老替王寶釧愧疚,彩衣娛親起來不遺餘力。王夫人這一餐飯吃下來,臉上始終掛著笑意。便是王允也難得的眼角含笑。

  吃了飯,李明明拉起王允,“阿耶,我們去放爆竹!”

  被女兒拉著手,王允一愣,到底握著李明明的手一起到了院子裡。王夫人在後面笑道,“多大了,還愛玩這個!”

  話說這唐朝爆竹是真爆竹啊——把竹子扔到火堆里,聽啪啪地響聲兒。

  李明明也沒想用火·藥做個真鞭炮什麼的,一是沒空,一是怕惹事——李明明穿越以後是越發謹慎了。

  直鬧到後半夜,李明明勸王允和王夫人好賴歇一會子去,元日還有大朝會呢。

  李明明回到自己的房間,梳洗了,可能是過了困,竟然睡不著。

  想了想,到底沒忍住,戳系統君:“如琢,你睡了嗎?”不知從幾時起,李明明不管趙如琢叫老趙了。

  “唐朝過新年了呢,挺好玩的,可惜你不在這裡。”

  等了一會,沒見趙如琢回復,李明明知道他這是睡著了,不由得心裡湧起一股落寞。

  “新年快樂,如琢。”

  李明明滿腦子亂想,想想穿越任務,想想趙如琢,想想遠在異時空的父母,許下自己的新年願望,果真平安相守才是福氣啊。

  很快王夫人派來的婢子僕婦便來敲門了。如今李明明也是外命婦,得“按品大妝”,去參加大朝會。年輕人熬一晚上不算什麼,李明明吃了兩塊糕點、小半碗粥,略墊一墊,便去給二老拜年,然後便一起騎馬坐轎,出了門。

  李明明一品國夫人,有自己的儀仗。這種時候,不能省,都擺開,跟在王夫人後面,一家三口浩浩蕩蕩地朝著皇城進發。

  好在長安城的街道寬啊,不然,非得交通堵塞不可。李明明掀開一點轎帘子,到處都是燈籠火把,可以想像,如果從高處看,長安城得是一種什麼樣的繁華景象——可惜,這已經是大唐王朝最後的繁華了。

  李明明是頭一回參加命婦大朝會,王夫人則是老手了,早教了李明明注意事項。李明明打定主意:就跟著媽混!宮斗宅斗小說里,這種大聚會都是事情多發場合,別熬命熬出來的那點功績名聲,一個不慎,參加個新年派對敗沒了!

  然而,李明明多慮了,打量的有之,好奇的有之,找茬的,真沒有!

  開始是按照程序,聽女官莊嚴肅穆地念賀表什麼的,後來開宴,李明明這邊是親媽,對面是二姊寶銀,再隔了幾個位子是大姊寶金……

  李明明也跟陌生人寒暄說話,大家都很客氣。混到這個級別的命婦,多少都有些政治素養,不會無緣無故招惹麻煩。政敵陣營的夫人們,也犯不著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裡給人家給自己找不自在——關鍵,這是在宮裡。

  趙如琢一覺醒來便看見留言板在閃,看見李明明的話,先是微笑,繼而便覺得有些抱歉起來,實在是李明明那字裡行間的寂寞透過留言板都滲透了出來。

  明知道唐朝過年呢,昨天怎麼就睡著了呢?趙如琢暗自責備自己。每逢佳節倍思親什麼的,她肯定是想家了。

  趙如琢打開監控,李明明正給王夫人夾菜,又不時跟寶銀聊兩句,笑眯眯的,看起來心情很好的樣子。

  趙如琢笑笑,放下心來,並暗自囑咐自己,下回再過節可別忘了。

  趙如琢還是很靠譜的,說不忘,就不忘。

  上元節,李明明披著裘皮斗篷,頭上帶著風帽子,先去王允及王夫人處報備了,然後便領著一群婢子僕婦並護衛的男僕出了門。

  趙如琢停下手裡的活兒,滿眼笑意地在監控里看她逛街。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②”,滿街的火樹銀花、紅男綠女,滿耳的鐘鼓絲竹、喧喧嚷嚷,又有倡優雜技、胡兒百戲,當真繁華熱鬧得一塌糊塗。

  現代人看的節目特效再炫目,總缺那麼兩分人氣兒,李明明怎能不被這樣的氣氛感染。

  李明明給趙如琢留言,“休息一會,別擼代碼了,看看大唐的街景吧,真好!”

  “你在前面十字路口往左拐,有那種旋轉木馬似的燈輪子!”趙如琢把監控比例尺調小,給李明明指路。

  李明明一怔,啊,他在呢,當下嘴角就翹起來了。

  經過賣面具的小攤兒,李明明買了個崑崙奴的面具戴上。

  李明明:“好看吧?”

  趙如琢:“……”

  李明明:“你肯定沒看過《大明宮詞》!裡面太平公主和薛紹的孽緣就始於這樣一張崑崙奴面具。”

  趙如琢還真看過,當時班裡男生還為是周迅漂亮還是陳紅好看有分歧。倒是李明明,當時才小學生,能看出什麼孽緣不孽緣的。

  趙如琢不自覺地笑了,嘴上卻道,“好,好,你戴上最好看,可別亂掀別人的面具啊。”

  李明明笑眯眯的,“行吧。”

  李明明正心裡甜絲絲的呢,轉眼便被塞了一嘴狗糧,前面寶銀和魏虎手牽著手正逛著,兩口子臉湊得很近,正在說什麼,像是阿姊撒嬌,姊夫正在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