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但兩個孩子實在是太令人省心了,一歲半,身體健康,走路已經很穩當,已經能說完整的短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晏晏感覺自己也沒費什麼心,就每晚講講故事,和寶寶聊天,寶寶不到一歲就聽見了寶寶喊“媽媽”。
某天晚上講睡前故事的時候,思源突然來了一句話,讓晏晏半天緩不過神。
“媽媽為什麼只有天黑了才會出現?”
晏晏出門時,孩子通常還沒醒,白天都交由專門請的育兒保姆照顧,她忙起來,常常是□□點才回家,晚的時候甚至要十二點,兩個孩子都睡了才到。
哄了思危思源睡下,晏晏回臥室躺在床上時還有些神思恍惚。
“我是不是應該多花些時間在孩子身上?”
她問霍予安。
霍予安將嬌妻摟進懷裡:“翡麗已經是一家組織架構非常完善的公司了,作為領導者,只需要把控大方向,不必事事操心。”
晏晏覺得自己管的似乎是有些細碎了,倒未必見得對翡麗好。
從第二天起,她改了工作方式,準時朝九晚五,早上給兩個孩子吃完早飯才走,下午五點準時回家,陪思危思源玩識字遊戲和簡單加減法。
不過玩遊戲的時候她有種很詭異的感覺。
因為不管教什麼,都是一教就會。
頭一天教認了十個字,第二天想著重複問了一遍,竟然全部記得。
簡單的加減法這種,兩個孩子簡直無師自通。
“思危一個蘋果,思源一個蘋果,你們都把蘋果給媽媽,媽媽幾個蘋果?”
霍思源用一種有點複雜的眼神看了一眼自己的媽:“兩個。”
晏晏總覺得那是一種有點憐憫“你為什麼要問這麼弱智的問題”的眼神。
霍思危和霍思源都不是特別活潑好動,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一個地方專注地玩拼圖或者積木很久不動,晏晏猜想或許是因為早慧的緣故,買了一些益智玩具給他們。
才兩歲多一點,霍思源竟然就能輕而易舉地把九連環解開,對著教了一遍的世界地圖能說出每個國家的名字,晏晏試著問了下思危,也能做到同樣的事。
“不行了,教他們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晏晏一本正經地和霍予安講,“你趕快設計一套培養方案,別把能天才少年耽擱了。”
霍予安並不是特別意外,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請了教識字、算術、英語的幼教來每天上課。
晏晏緩了口氣,沒想到教自己兒子能教出這麼大壓力來。
兩個孩子大概上了半個月課,晏晏心血來潮想考考他們,看他們學的怎麼樣。
居然已經能簡單的兒童讀物,加減乘除毫無障礙,指著空調可以準確發音“Air Conditioner”。
晏晏覺得自己兩歲多的時候比起霍思危和霍思源可能像個智障。
晚上抓著霍予安逼問,才知道他小時候也學這麼快,甚至更快更多。
“有的孩子是後來居上型,在長期的學習生涯中會更優秀,你看你考了狀元,而我只是第三。”霍予安安慰晏晏。
戰戰兢兢埋頭苦學的狀元和拿了offer一身輕鬆高考著玩兒的第三,晏晏想了想,覺得好像沒什麼好高興的。
孩子長到四歲多的時候,性格和相貌上的不同愈發明顯起來。
雖然異卵雙胞胎有七分像,但很明顯霍思危更像霍予安,不太喜歡笑,安靜沉穩,眼神清冷,樣貌是偏英氣的“俊”,霍思源則是跟小姑娘似的漂亮,五官柔和,不愛說話,不過常露出溫溫和和的笑。
霍思危學鋼琴,霍思源學小提琴,霍思危是力求演奏完美,按鍵的時機和力度精準無誤,霍思源思路很奇怪,拉著拉著會問起小提琴的發聲原理。
家庭教師的課一直上著,原本家教的計劃是六歲前教到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差不多,但兩個孩子都學得太快了,求知慾又格外旺盛,只能不停教新東西,過了五歲生日,竟然已經可以解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完解方程後,數學家教辭職了,並建議晏晏和霍予安把兩個孩子送去上小學。
“你幾歲上學的?”晏晏狐疑地問霍予安。
霍予安如實回答:“我是正常年齡,只比同級生略小一歲。”
“但按思危思源這學習速度……應該跳個好幾級才行,你這種天才兒童和同齡人待在一起不會感到焦慮嗎?”
霍予安笑了:“不會,看他們犯傻覺得很有趣,待在學校觀察人類行為是非常好玩的事,尤其是小學階段,初高中其實還好,因為12歲的人和18歲的人的差距沒有6歲的和12歲的大。”
晏晏:……絕了。
她把兄弟倆送進了海市以精英教育著稱的培風私立小學,據說培風小學對招收的學生要進行面試和筆試,要求孩子識字超過五百,可以進行簡單加減運算,可以用英文進行簡單問好,同時對孩子的父母有要求,必須是本科211以上學歷,有收入良好的工作。
兄弟倆九月入學,尚未滿六歲,比同級生普遍小一歲。
晏晏去開開學典禮的家長會,班級里孩子的家長果然都是社會精英階層,行長的兒子、某集團老總的女兒、某名校教授的兒子,進行家委會競選時簡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某天晚上講睡前故事的時候,思源突然來了一句話,讓晏晏半天緩不過神。
“媽媽為什麼只有天黑了才會出現?”
晏晏出門時,孩子通常還沒醒,白天都交由專門請的育兒保姆照顧,她忙起來,常常是□□點才回家,晚的時候甚至要十二點,兩個孩子都睡了才到。
哄了思危思源睡下,晏晏回臥室躺在床上時還有些神思恍惚。
“我是不是應該多花些時間在孩子身上?”
她問霍予安。
霍予安將嬌妻摟進懷裡:“翡麗已經是一家組織架構非常完善的公司了,作為領導者,只需要把控大方向,不必事事操心。”
晏晏覺得自己管的似乎是有些細碎了,倒未必見得對翡麗好。
從第二天起,她改了工作方式,準時朝九晚五,早上給兩個孩子吃完早飯才走,下午五點準時回家,陪思危思源玩識字遊戲和簡單加減法。
不過玩遊戲的時候她有種很詭異的感覺。
因為不管教什麼,都是一教就會。
頭一天教認了十個字,第二天想著重複問了一遍,竟然全部記得。
簡單的加減法這種,兩個孩子簡直無師自通。
“思危一個蘋果,思源一個蘋果,你們都把蘋果給媽媽,媽媽幾個蘋果?”
霍思源用一種有點複雜的眼神看了一眼自己的媽:“兩個。”
晏晏總覺得那是一種有點憐憫“你為什麼要問這麼弱智的問題”的眼神。
霍思危和霍思源都不是特別活潑好動,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一個地方專注地玩拼圖或者積木很久不動,晏晏猜想或許是因為早慧的緣故,買了一些益智玩具給他們。
才兩歲多一點,霍思源竟然就能輕而易舉地把九連環解開,對著教了一遍的世界地圖能說出每個國家的名字,晏晏試著問了下思危,也能做到同樣的事。
“不行了,教他們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晏晏一本正經地和霍予安講,“你趕快設計一套培養方案,別把能天才少年耽擱了。”
霍予安並不是特別意外,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請了教識字、算術、英語的幼教來每天上課。
晏晏緩了口氣,沒想到教自己兒子能教出這麼大壓力來。
兩個孩子大概上了半個月課,晏晏心血來潮想考考他們,看他們學的怎麼樣。
居然已經能簡單的兒童讀物,加減乘除毫無障礙,指著空調可以準確發音“Air Conditioner”。
晏晏覺得自己兩歲多的時候比起霍思危和霍思源可能像個智障。
晚上抓著霍予安逼問,才知道他小時候也學這麼快,甚至更快更多。
“有的孩子是後來居上型,在長期的學習生涯中會更優秀,你看你考了狀元,而我只是第三。”霍予安安慰晏晏。
戰戰兢兢埋頭苦學的狀元和拿了offer一身輕鬆高考著玩兒的第三,晏晏想了想,覺得好像沒什麼好高興的。
孩子長到四歲多的時候,性格和相貌上的不同愈發明顯起來。
雖然異卵雙胞胎有七分像,但很明顯霍思危更像霍予安,不太喜歡笑,安靜沉穩,眼神清冷,樣貌是偏英氣的“俊”,霍思源則是跟小姑娘似的漂亮,五官柔和,不愛說話,不過常露出溫溫和和的笑。
霍思危學鋼琴,霍思源學小提琴,霍思危是力求演奏完美,按鍵的時機和力度精準無誤,霍思源思路很奇怪,拉著拉著會問起小提琴的發聲原理。
家庭教師的課一直上著,原本家教的計劃是六歲前教到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差不多,但兩個孩子都學得太快了,求知慾又格外旺盛,只能不停教新東西,過了五歲生日,竟然已經可以解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完解方程後,數學家教辭職了,並建議晏晏和霍予安把兩個孩子送去上小學。
“你幾歲上學的?”晏晏狐疑地問霍予安。
霍予安如實回答:“我是正常年齡,只比同級生略小一歲。”
“但按思危思源這學習速度……應該跳個好幾級才行,你這種天才兒童和同齡人待在一起不會感到焦慮嗎?”
霍予安笑了:“不會,看他們犯傻覺得很有趣,待在學校觀察人類行為是非常好玩的事,尤其是小學階段,初高中其實還好,因為12歲的人和18歲的人的差距沒有6歲的和12歲的大。”
晏晏:……絕了。
她把兄弟倆送進了海市以精英教育著稱的培風私立小學,據說培風小學對招收的學生要進行面試和筆試,要求孩子識字超過五百,可以進行簡單加減運算,可以用英文進行簡單問好,同時對孩子的父母有要求,必須是本科211以上學歷,有收入良好的工作。
兄弟倆九月入學,尚未滿六歲,比同級生普遍小一歲。
晏晏去開開學典禮的家長會,班級里孩子的家長果然都是社會精英階層,行長的兒子、某集團老總的女兒、某名校教授的兒子,進行家委會競選時簡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