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范栩垂眸應是:“駕馬車,不用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
蕭衍極為滿意地點了點頭:“那咱們就夜訪大理寺,看看子商這些年都乾的怎麼樣。”
姜彌的臉色晦暗如陰霾,卻不再置喙,或許他已經察覺出來,蕭衍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由他牽著鼻子走的傀儡帝王。他言笑晏晏,風輕雲淡,內里卻極為強硬。
內侍官將御輦牽過來,蕭衍轉身走了幾步,看向一直靠在牆邊的我,“皇后?”我連忙跟上他,蕭衍先踩著榻階上了御輦,從裡面朝我伸出手,清雋秀昳的容顏上被宮燈耀出一層薄薄的光暈,看上去瑰美異常。車架穩穩噹噹地向前行進,我沒忍住,說:“總得不著你的消息,我以為你出事了,才……才調兵的,想著殊死一搏總比坐以待斃強。”
他目光柔軟地凝視著我,輕輕說:“別怕,我不會怪你的。畢竟這麼長時間,偌大的長安城,我有那麼多的親人,只有你是真心掛懷我的安危,派了太醫,一遍又一遍的遣人來問,還想法設法讓大哥帶雲紅纓來找我。”他的眼中若行雲有影,透出幾許淒清與嘲弄。
我心裡頓覺不是滋味,“那……為何我派去的人都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了?”
他拉過我的手,深為愧疚地說:“只有這樣,才能讓舅舅深信不疑,我已遭遇不測,危在旦夕,是以刻意封鎖消息,不讓探病之人回來。他城府深沉,太難騙了,所以要騙他之前得先騙你,我若連你都瞞著,才有可能會讓他相信,我是真的不行了。”
我低下頭,輕輕捂住肚子,囁嚅道:“又利用我,別的時候也就算了,我現在不能擔驚受怕。”他探頭看我:“孝鈺,你說什麼?”
大理寺近在咫尺,幾乎能看見宮燈灼耀下,身穿冕冠朝服的官吏已齊齊等在那裡,候著接駕。
我拿不定主意,既想快些告訴他,又怕在這個關口會擾亂他。遲疑間,他伸手從我袖中將露出一角的黃錦詔書抽出來,展開掃了一眼,笑道:“還真是厲害,模仿其我的筆跡來足以以假亂真,舅舅怕是叫你騙過了吧。”
“其實……也沒那麼難騙,就是表現的淡定些,沉穩些,慢條斯理地給他看,他不太會想到我敢偽造聖旨。”
蕭衍愣了愣,笑道:“我從前沒看出,你還有勇有謀呢。”
我靠在他身邊,悵惘道:“我以為你……,那還有什麼可怕的,腦筋反而清醒得很。”轆轤聲中,馬車穩穩噹噹地停下。
連檐端樓下,十數層雲階,姜子商領著大理寺的大小官吏早已恭候在那裡。
“朕今日要借大理寺一用,審一樁陳年舊案。”他看向姜子商,後者一改往日玩世不恭,沉靜異常,仿佛早已料到什麼。蕭衍看著他有些不忍之色,柔緩道:“你有親人牽涉其中,不宜審理,朕已召回顧長青,將他官復原職,以御史台大夫的身份審理此案。”
姜子商躬身:“臣遵旨,公堂已收拾妥當,夜間風涼,陛下快些進來吧。”
蕭衍未動,目光垂落到姜子商身上,略微出神,而後才緩緩一笑:“好。”
雖然當年意清先後供職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卿,但我還真未在成年以後來過這裡。依照禮制我是不能公然在朝臣面前拋頭露面的,蕭衍讓人在公堂里設了一架菡萏薄絹屏風,擺放在溝鑿曲水前。
多日未見,顧長青神采依舊,只是人看上去好像消瘦了許多,難道辭官之後還另有磋磨力氣的地方麼?
他在公堂正中,向坐於旁側的蕭衍施禮後,朗聲道:“臣既奉陛下之命審案,那麼當先申明公堂的規矩,不論尊卑,不論長幼,不得隨意打斷本官審案。”
說罷,命人將意清和宋靈均帶了上來。
隔著薄絹屏風,我望著意清消瘦的側面,愣怔出神。聽顧長青問:“你們二人劫掠朝廷欽犯季康子,可認罪?”
宋靈均挽著臂紗,輕俏道:“刑部大牢跟鐵桶似得,我和意清才有幾個人?劫得了天牢嗎?”
“那你說,季康子是怎麼逃出去的?”
宋靈均譏誚地掃了一眼姜彌,“姜相特意將季叔叔從天牢裡帶出來,恨不得敲鑼打鼓地引著我們來劫,這要是不劫,豈不是太不給姜相面子了。”
姜彌在剔紅太師椅上坐得穩穩噹噹,眼皮上翻瞥了宋靈均一眼,像是根本沒把她放在眼裡,連話都懶得說。
顧長青看了看姜彌,也並不問他,只接著問宋靈均:“那你們為何要營救季康子,可是與他勾結,意圖不軌?”
宋靈均剛要說話,意清拉了她一把,不急不緩地說:“我們營救季叔叔,是因為他是當年尹氏逆案的重要證人,也是直接當事人,當年的舊人死的死,散的散,若是連他也遭遇了不測,還有誰能說得清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聽得尹氏逆案四個字,顧長青歪頭看了看蕭衍,躊躇著,蕭衍視線平直,淡然道:“既已說出了緣由,顧卿順著審下去便是,不必看朕,公堂之上你說了算。”
顧長青將視線收回來,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話也格外擲地有聲:“你既然口口聲聲說他是證人,那麼本官問你,他是何事的證人?”
蕭衍極為滿意地點了點頭:“那咱們就夜訪大理寺,看看子商這些年都乾的怎麼樣。”
姜彌的臉色晦暗如陰霾,卻不再置喙,或許他已經察覺出來,蕭衍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由他牽著鼻子走的傀儡帝王。他言笑晏晏,風輕雲淡,內里卻極為強硬。
內侍官將御輦牽過來,蕭衍轉身走了幾步,看向一直靠在牆邊的我,“皇后?”我連忙跟上他,蕭衍先踩著榻階上了御輦,從裡面朝我伸出手,清雋秀昳的容顏上被宮燈耀出一層薄薄的光暈,看上去瑰美異常。車架穩穩噹噹地向前行進,我沒忍住,說:“總得不著你的消息,我以為你出事了,才……才調兵的,想著殊死一搏總比坐以待斃強。”
他目光柔軟地凝視著我,輕輕說:“別怕,我不會怪你的。畢竟這麼長時間,偌大的長安城,我有那麼多的親人,只有你是真心掛懷我的安危,派了太醫,一遍又一遍的遣人來問,還想法設法讓大哥帶雲紅纓來找我。”他的眼中若行雲有影,透出幾許淒清與嘲弄。
我心裡頓覺不是滋味,“那……為何我派去的人都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了?”
他拉過我的手,深為愧疚地說:“只有這樣,才能讓舅舅深信不疑,我已遭遇不測,危在旦夕,是以刻意封鎖消息,不讓探病之人回來。他城府深沉,太難騙了,所以要騙他之前得先騙你,我若連你都瞞著,才有可能會讓他相信,我是真的不行了。”
我低下頭,輕輕捂住肚子,囁嚅道:“又利用我,別的時候也就算了,我現在不能擔驚受怕。”他探頭看我:“孝鈺,你說什麼?”
大理寺近在咫尺,幾乎能看見宮燈灼耀下,身穿冕冠朝服的官吏已齊齊等在那裡,候著接駕。
我拿不定主意,既想快些告訴他,又怕在這個關口會擾亂他。遲疑間,他伸手從我袖中將露出一角的黃錦詔書抽出來,展開掃了一眼,笑道:“還真是厲害,模仿其我的筆跡來足以以假亂真,舅舅怕是叫你騙過了吧。”
“其實……也沒那麼難騙,就是表現的淡定些,沉穩些,慢條斯理地給他看,他不太會想到我敢偽造聖旨。”
蕭衍愣了愣,笑道:“我從前沒看出,你還有勇有謀呢。”
我靠在他身邊,悵惘道:“我以為你……,那還有什麼可怕的,腦筋反而清醒得很。”轆轤聲中,馬車穩穩噹噹地停下。
連檐端樓下,十數層雲階,姜子商領著大理寺的大小官吏早已恭候在那裡。
“朕今日要借大理寺一用,審一樁陳年舊案。”他看向姜子商,後者一改往日玩世不恭,沉靜異常,仿佛早已料到什麼。蕭衍看著他有些不忍之色,柔緩道:“你有親人牽涉其中,不宜審理,朕已召回顧長青,將他官復原職,以御史台大夫的身份審理此案。”
姜子商躬身:“臣遵旨,公堂已收拾妥當,夜間風涼,陛下快些進來吧。”
蕭衍未動,目光垂落到姜子商身上,略微出神,而後才緩緩一笑:“好。”
雖然當年意清先後供職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卿,但我還真未在成年以後來過這裡。依照禮制我是不能公然在朝臣面前拋頭露面的,蕭衍讓人在公堂里設了一架菡萏薄絹屏風,擺放在溝鑿曲水前。
多日未見,顧長青神采依舊,只是人看上去好像消瘦了許多,難道辭官之後還另有磋磨力氣的地方麼?
他在公堂正中,向坐於旁側的蕭衍施禮後,朗聲道:“臣既奉陛下之命審案,那麼當先申明公堂的規矩,不論尊卑,不論長幼,不得隨意打斷本官審案。”
說罷,命人將意清和宋靈均帶了上來。
隔著薄絹屏風,我望著意清消瘦的側面,愣怔出神。聽顧長青問:“你們二人劫掠朝廷欽犯季康子,可認罪?”
宋靈均挽著臂紗,輕俏道:“刑部大牢跟鐵桶似得,我和意清才有幾個人?劫得了天牢嗎?”
“那你說,季康子是怎麼逃出去的?”
宋靈均譏誚地掃了一眼姜彌,“姜相特意將季叔叔從天牢裡帶出來,恨不得敲鑼打鼓地引著我們來劫,這要是不劫,豈不是太不給姜相面子了。”
姜彌在剔紅太師椅上坐得穩穩噹噹,眼皮上翻瞥了宋靈均一眼,像是根本沒把她放在眼裡,連話都懶得說。
顧長青看了看姜彌,也並不問他,只接著問宋靈均:“那你們為何要營救季康子,可是與他勾結,意圖不軌?”
宋靈均剛要說話,意清拉了她一把,不急不緩地說:“我們營救季叔叔,是因為他是當年尹氏逆案的重要證人,也是直接當事人,當年的舊人死的死,散的散,若是連他也遭遇了不測,還有誰能說得清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聽得尹氏逆案四個字,顧長青歪頭看了看蕭衍,躊躇著,蕭衍視線平直,淡然道:“既已說出了緣由,顧卿順著審下去便是,不必看朕,公堂之上你說了算。”
顧長青將視線收回來,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話也格外擲地有聲:“你既然口口聲聲說他是證人,那麼本官問你,他是何事的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