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想陸明熙卻是顆暖不熱的石頭,崔家姑娘本就體格弱些,幾番蹉跎下來,崔玉娘最終香消玉殞。

  至於當初相中了崔玉娘的那位王家表哥,正是王家這一代的宗子,和玉娘不能成就姻緣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娶了文家的姑娘。

  玉娘的死訊傳過去時,渤海王家正自大擺筵席,慶祝嫡系第三位健健康康的嫡孫出生。

  之所以著意強調“健健康康”四字,實在是王家之前,雖然總體看,比崔家嫡系的情況要好些,可比起旁枝而言,依舊不夠興旺,到了崔玉娘的表哥這一輩,也是只得了兩個嫡子罷了,偏是身體也都不大好。

  當初娶文氏時還曾頗不開心,以為降低了門第,這會兒卻全變成了慶幸——

  這世上,還有什麼比開枝散葉、壯大家族更要緊的事?

  更甚者酒席上也不知是哪個人多嘴,眾人忽然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事實,那就是王家祖上若是娶得崔家姑娘,那一輩的孩子成活率就極低,更甚者即便活下來,也都是身子骨弱的緊。

  而若是娶了別家的女子的話,情形就恰好相反。

  雖然考慮著崔王兩家世代姻親,當時就有王家的主事人申飭了亂說話的後輩,把這事壓了下來。

  可流言蜚語還是漸漸傳了出來,人們暗地裡都說,崔家嫡系怕是被詛咒了……

  等到崔琳琅長大,為了彌補當初因崔玉娘而造成的崔王兩家的裂痕,崔老太爺就提出,把唯一的嫡孫女崔琳琅嫁給王家這一輩的王梓雲,不想卻被王家直接拒絕,更甚者便是崔老太爺想要給孫子求娶的王家女孩兒,也被拒絕,卻是轉頭就嫁給了崔家旁系。

  當時就把崔老太爺給氣的病了,他身子骨本來也不好,這一病,就沒有起來,而崔浩的父親則在守孝時染了病氣,不久後也跟著乃父撒手西歸。

  可憐延陵崔家聲名赫赫,嫡系一脈卻只剩下崔浩崔琳琅兄妹倆。

  要說崔浩身上也有舉人的身份,只身子骨太弱,老太爺唯恐唯一的骨血折損在科舉的路上,便壓著他,沒讓他進一步科舉,畢竟崔老太爺和兒子都是名滿天下的當朝大儒,有他們撐著,崔浩便是在家當個富家翁也無妨,真想科舉,大可待娶妻生子,嫡系有後,不想這就撒手西歸。

  原來有老爺子坐鎮,崔家自然無事,等崔家兩代全都沒了,旁系聲勢日漸鼎盛之下,兄妹倆的日子卻是越來越難熬。

  崔浩有兩位老爺子教導,說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也不為過,他幼有大志,不過是身體不好,也只能閒雲野鶴,眼下看嫡系陷入這樣朝夕傾頹的危局中,如何肯接受這樣的現實?

  左思右想之下,終是下定決心,想要重振崔家嫡系,眼下唯有科舉一途。

  眼瞧著三年守孝期已滿,崔浩決定即刻上京,正好崔二娘也要跟著兒子一塊兒到帝都來,索性帶上兩人。

  仔細斟酌之後,更是以為,想要兄妹二人多些保障,自然以送到陸閣老家最佳。

  又擔心多年不來往,崔老夫人心生嫌隙,左思右想之下,就決定先下手為強,崔老夫人理虧之下,自然會對兄妹倆全力相幫……

  “你說,你祖父和父親,都已經,不在了?”再沒想到,竟聽到了這樣一番話,崔老夫人當即呆了,若非平日裡藥膳養的老夫人身體好的多了,這會兒好險沒昏過去。

  等好容易接受了這個事實,老夫人已是淚雨滂沱,伸手把崔浩兄妹攬入懷中,嗚咽出聲——

  早知道如此,即便拼著被大哥打一頓,也得回娘家見他一面啊。

  如何能想到,竟是早在三年前,兄長侄兒已是並皆故去。這輩子便是想讓他們指著自己鼻子罵一頓,也是不可能了。

  看老夫人哭的天昏地暗,崔浩崔琳琅二人的乳娘也就是之前那位名叫阿蘭的孫媽媽卻是不住沖兩人使眼色,被崔浩瞪了一眼,才不甘心的垂下頭。

  外面的人早覺出裡面不對勁,待得嗚嗚咽咽的哭泣聲傳出,更是嚇得魂兒都要飛了,轉身飛奔出去,正碰上換好衣服迴轉的陸瑄。

  看侍候的人臉色不對,陸瑄也驚得了不得,幾乎是一溜煙的衝進老祖宗的房間,待得瞧見抱在一起哭成淚人般的三人,眉頭皺的幾乎能夾死一隻蒼蠅。

  那孫媽媽剛想上前打招呼,卻被一臉寒霜的陸瑄嚇得又呆站在那裡,一動不敢動了。

  陸瑄的存在感實在太強,先是崔浩,然後是崔琳琅,都漸漸止住眼淚,被陸瑄這麼冷眼瞧著,兩人不免有些坐立不安。

  崔浩輕咳了聲,低聲道:

  “你就是姑母留下的瑄表弟吧?方才,是我思慮不周,才惹得姑婆這般難過……”

  直覺眼前這表弟別看年紀小,怕是不甚好惹。

  “瑄哥兒……”崔老夫人伸出雙手,臉上的淚水怎麼也擦不淨。

  陸瑄忙快步上前,單膝跪倒,握住老夫人的手:

  “祖母,是我,我在呢,你放心,有什麼事,交給我就好。”

  語氣沉穩而篤定,仿佛這世上就沒有什麼事可以難倒他一般。

  崔琳琅微微抬眸,瞥了陸瑄一眼,又收回視線。

  “你去,置辦一桌祭品來……你舅父,和外祖父,已是俱於三年前故去了……”口中說著,眼中卻是又墮下淚來。

  “祖母放心,我會親自去做,再請廣善寺的主持和尚幫他們做一場法事……”

  從未謀面的外祖、舅舅,陸瑄心裡也沒有多親近,卻是見不得祖母傷心成這樣。

  崔浩微微嘆了口氣。

  之前只覺這位表弟眸色清絕,一身的桀驁之氣,讓人不敢接近,這會兒溫聲細語,卻是再孝順不過的溫良少年。只可惜這麼多年不來往,表兄弟之間難免有些隔閡……

  姑姑留下的這個表弟,是個好的。只可惜姑姑沒有這個福分。

  又由崔玉娘的早逝聯想到崔家嫡系受了詛咒之說,一時只覺前路茫然……

  許是痛痛快快哭了一場,老夫人便有些疲倦,依舊強撐著吩咐人給兄妹倆準備好院子,又叫來鄭氏,看還差什麼,讓她幫兄妹倆一道備齊。

  鄭氏一一應了下來。

  很快,陸明熙和梅氏也聯袂而至。

  因是到了年關,家裡事務繁多,梅氏又跑到梅老姨娘那裡哭訴了好幾次,終是得了陸明熙的允准,“病”可以好了。

  聽說崔家來人,還是崔老夫人嫡親的侄孫子、侄孫女,梅氏第一感覺是憤怒——

  憑什麼趕走了梅家的女兒,崔家的兒子女兒倒是一窩蜂擠過來了。

  有心託病不理,不想卻聽下人說,陸明熙甫一下了早朝,甚至不及換衣服,便要趕過去,即便再是不願,也不敢拿大,終是半路上截住陸明熙,兩人一道過來了。

  甫一進房間,正好瞧見老夫人哭的聲噎氣短的模樣。陸明熙腳步就滯了一下。

  從記事起,陸明熙就鮮少見嫡母哭過,唯二的兩次,一次是父親去世後一周年,嫡母牽著自己的手去祠堂祭祀,路上忽然淚灑當場;第二次則是玉娘的葬禮上,嫡母冷冷的瞧了自己一眼,拐過頭瞧見牙牙學語的陸瑄時,突然就淚落不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