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位小主子遠道而來,病成這般,您就一點兒不心疼不成?”

  “當初崔家把玉娘小姐交到您手上,可結果怎麼樣呢?玉娘小姐才多大啊,我們這些奴才就再也見不到她了……”

  口中說著,已是嗚咽出聲。

  聽她口口聲聲提到侄女兒玉娘,崔老夫人眼睛也開始酸澀,眼睛漸漸濕潤,是啊,瑄哥兒今年十七歲,玉娘她已經走了十五年了啊……

  “可您瞧瞧,表少爺這是什麼態度啊?兩位小主子好歹也是他嫡親的表兄妹啊,見到表妹沒說兩句呢就夾槍帶棒,更是連自己表哥這會兒怎麼樣了都不肯問一句,明明身上流淌著崔家的血液,眼裡卻是一點兒沒有外家啊……”

  還要再說,卻被崔老夫人厲聲打斷:

  “住口!”

  情緒有些激動,老夫人胸口不住起伏,視線從崔琳琅身上掠過,最終定在坐在上首神情不悅的老夫人面上,一字一句道:

  “崔家果然沒落了,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是哪個主子教出了你這等狂悖的奴才?”

  老夫人聲音一下轉厲,地上跪著的僕婦嚇得一哆嗦——

  早年崔家三娘待字閣中時,因為身子骨太過柔弱,從來都是默然無語,好在胸中錦繡、筆下珠華,實為崔家女子中翹楚,才不致在眾多崔家後輩中泯然眾人矣。

  可饒是如此,當年曾經侍候過崔老夫人的老人中,對這個小姐的態度依舊是恭敬有餘,敬畏不足。

  方才說話的這僕婦,當初就曾是崔老夫人跟前的小丫鬟,後來又做了崔浩崔琳琅兄妹的奶娘,自以為勞苦功高,且對崔老夫人的印象依舊是當初崔家那個體弱多病的嬌柔小姐,再加上於兩個小主子而言,眼下確然是前所未有的危機,便有些按捺不住,再不想多年未見之下,當年柔若嫩柳的崔家三娘,竟有了今日這般讓人膽顫的威勢,一時嚇得頭都不敢抬。

  “三娘這是不高興了?”那滿頭白髮的夫人下頜微微揚起,聲音不高,卻是字字如冰,“還是說三妹以為,阿蘭說的不是事實?”

  阿蘭正是方才那個僕婦的名字。

  說著冷笑一聲,揮手讓房間裡侍候的下人全都退下,這才繼續道:

  “若非有崔家為你遮風擋雨,犯了七出中‘無子’罪名的三娘能在陸家屹立至今?”

  “你在崔家處境艱難,為了求得崔家助力,又替你那庶子求娶玉娘,堂堂崔家嫡女下嫁陸家庶子,於崔家而言本就是一種恥辱,可大哥心疼你沒有仗恃之下,依舊同意了這樁婚事,可結果如何?”

  聲音陡的揚高:

  “玉娘雙十年華,就死在這裡!現在浩哥兒、琳琅兄妹來投,嫡親的表兄妹何嘗有過一句關心的話語?這般行徑,和陌生人又有何疑?玉娘若然地下有知,知道兒子竟是這般,能不為之傷心流淚?”

  還要再說,卻被崔老夫人直接打斷:“夠了!”

  “當初是我沒有護好玉娘,這件事上,於崔家而言,我確實問心有愧。”

  “只一點兒,玉娘要同二姐說個明明白白。有人欠崔家的話,那也是我,崔玉娘。”

  “至於瑄哥兒,他不欠崔家一絲一毫!玉娘早死,瑄哥兒就成了沒娘的孩兒,正需要外家扶持時,崔家在哪裡?這會兒您口口聲聲玉娘的孩子如何,您心裡真的曾把玉娘的孩子放在心裡?還是說,您現在看重的也不是玉娘的孩子,而是陸閣老的兒子?”

  最後一句話無疑說的極重,崔二娘再也坐不下去,“騰”的一下站起身形,怒極反笑:

  “你這是什麼意思?不歡迎浩哥兒琳琅兄妹?既如此,我們走就是。”

  說著,轉身就要招呼崔琳琅:

  “去叫人來,抬上你哥哥,咱們走。”

  本以為聽說一行人要走,崔老夫人這會兒定會慌張無措,畢竟之前,初見娘家人時,崔老夫人激動的樣子,分明早就盼著娘家來人。

  不想崔老夫人卻是一旁冷眼瞧著,根本動都不曾動一下,更甚者一句挽留的話都不曾說。

  那崔二娘登時漲紅了一張臉,萬不得已,只得起身往外走,方才還口口聲聲讓抬上崔浩,這會兒卻是根本提都不提。

  沒想到多年不見的姐妹甫一見面就鬧成了這般,崔琳琅明顯有些反應不過來,一直到崔二娘漸漸走遠,才意識到什麼,額頭頓時沁出一層薄汗:

  “一切都是我和阿兄的錯,三姑婆切莫要因為我們兩個就和二姑婆離了心。”

  “本不是一條心,又何來離心之說?”口裡雖是這般說,眼圈卻有些發紅,畢竟是多年的姐妹,說沒有感情那是假的,甚至說多年不見之下,即便覺得對方說話做事有些過分,老夫人也認了,可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拿自己唯一的孫子來說事。

  不管是誰,只要想打陸瑄的主意,都是老夫人無法容忍的事。

  一聲虛弱的咳嗽聲從裡間傳來,隨之一個清瘦的俊秀男子從裡間緩緩挪了出來。

  “阿兄——你怎麼起來了?這會兒感覺如何?”崔琳琅忙起身快步上前,小心攙住男子。

  “我無事。”崔浩溫和的看了紅著眼睛的妹妹一眼,扶著門框又往前走了幾步,來至老夫人身前,“二姑婆的話是有些過了,還請三姑婆莫要放在心上才是。”

  這個侄孫年紀不大,倒是個頗有心胸、通達事理的。再加上一張和長兄有五分相似的臉,崔老夫人也是心酸不已,招呼崔琳琅扶著崔浩坐下:

  “說吧,崔家嫡脈這邊,出什麼事了?”

  ☆、165

  身為崔家人, 再沒人比崔老夫人更明白,自家人骨子裡有多傲。

  自己的婚事也就罷了, 當初陸宗甫乃是少年英才, 小小年紀就蜚聲大正,至於自己, 則不獨年歲上要比陸宗甫年長, 容貌亦不出眾,更甚者身體病弱之下, 被認定是短命的相。獨守閨中將近二十載,鮮有媒人上門提親, 甚至父兄已經做好了留自己一輩子在崔家的打算。

  也因此, 當初這樁婚事最大的阻力反而是陸家。

  到了侄女兒崔玉娘時卻又不同。再是陸家嫡脈唯一的兒子, 依舊改變不了陸明熙妾生子的身份。

  更甚者,家裡已是給崔玉娘看好了另一家,那就是名聲僅次於崔家的渤海王家。

  要說崔王兩家聯姻已是由來已久。

  推溯崔家興盛的根源, 可不就是因為第一代先祖娶了王家得了□□賜了玉蟬的那個姑娘為妻?

  待得崔家興起,漸漸的更成為世家之首, 兩家聯姻日益頻繁,到得最後,為了維持血脈存正, 崔家更是默認了這樣一條家規,那就是家中嫡子娶妻的話,務必以王家嫡脈的姑娘為第一人選。王家沒有合適的姑娘了,再相看其他人家。

  雖然沒有強制執行, 但這麼多年來,崔王兩家嫡脈的聯姻卻是越來越頻繁。

  基於此,崔家老爺自然更加屬意把女兒嫁到王家去。

  不想崔玉娘卻是寧死不從,彼時老夫人一則心疼侄女兒,二則也有些私心,就幫了崔玉娘一把,令得侄女兒最終得償所願,嫁於陸明熙為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