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想著不然自己主動退出算了。剛要張口,不妨袁明玉已是有了決斷,回頭吩咐丫鬟:

  “把娘親幫我和妹妹準備的筆墨送回去吧。”

  “啊?”蘊寧一時有些愣怔,剛想勸阻,那邊兒袁明秀抿嘴一笑,跟著道:

  “我手指有些痛呢,今兒個怕是彈不了古琴了……”

  “可不,二姐姐這一說,我才發現,妹妹的胳膊也是有些痛呢……”袁明芳邊說邊狡黠的沖蘊寧眨眨眼睛,“五妹妹,我胳膊痛,你是不是得安慰下?不用藥,再送我一盒胭脂就好……”

  “各位姐姐,莫要如此……”蘊寧如何不懂她們這麼做的原因?分明是打定了主意要陪著自己一起出醜。只喪父的緣故,幾人姻緣原就有些艱難,再因為自己……

  心頭卻是一陣陣的發熱。

  卻被旁邊的趙氏一把攬在懷裡,點了點蘊寧挺翹的鼻子,笑著道:

  “她們是姐姐,照顧妹妹可不是該當的?有寧姐兒這麼好的妹妹,可不也是她們的福氣?再沒有什麼比你們姐妹相親相愛更好的了。”

  語氣里滿是感慨——

  寧姐兒這孩子,真是貼心的緊呢。瞧瞧身上這身中規中矩的茜色衣裙,明顯是精心選擇的,唯恐搶了姐姐們的風頭,才刻意如此打扮。才多大點兒啊,就這麼體貼人,這樣善良的女孩子,讓人如何捨得不疼她?

  ☆、98

  潦水盡而寒潭清, 煙光凝而暮山紫。時序已近中秋,帝都已是滿眼秋色, 占地足有上千畝之多的靜怡園卻似是被造化遺忘的一個世外桃源, 依舊繁花似錦,奇花異草參差錯落, 再有遠遠近近大片大片深深淺淺穠艷的酡紅楓葉, 令人甫一步入園中,就覺得如入仙境相仿, 哪裡還有半分秋意蕭瑟之感?

  靜怡園已是讓人心曠神怡,靜怡園的主人更是蜚聲大正, 可不正是當朝楊皇后的母族、承恩公楊家?

  說起楊皇后, 也是頗令人唏噓。

  楊皇后和今上乃是患難夫妻, 兩人感情一直甚篤。今上登基後更勵精圖治,說是兢兢業業、宵衣旰食也不為過。

  是以三個兒子皆為皇后所出。

  不幸的是,長子次子俱是未滿周歲, 便即夭折,好在後來又有了照明太子, 不獨異常健康,更兼聰慧過人,本以為定能順利成長, 再不想前年上竟是一病不起,即便皇上皇后以免除三年賦稅甚至以自己壽命向上天祈求,依舊沒有保住太子的性命。

  那之後楊皇后就再未出現在人前,聽說是日日跪在佛前, 為往生的三個兒子祈禱……

  皇上心疼皇后之下,楊家盛寵日隆。

  更別說即便沒有皇后這個因素,楊家也是大正一等一的功勳世家——

  當初跟隨□□起事,楊家本就是從龍老臣,更有承恩公楊忠明,說是皇朝股肱也不為過,當年若非楊忠明拼死護佑,皇上想要承襲大統,怕是會經歷更多的波折。

  眼下承恩公雖是故去,楊家當家人楊皇后的兄長太子少保、副都御史楊立德在朝中威望卻是不遜於乃父。

  即便嫡親的外甥、照明太子仙逝,可楊皇后母儀天下這麼多年,卻也不是擺設,立嗣一事上,即便比不得權勢日重的太后,分量可也不會輕了。

  以上種種令得身為皇后母族的楊家,就成了諸多權貴趨之若鶩的地方——

  不管將來哪個能成為嗣子進而承繼大統,都無法否認楊皇后才是嫡母,更必須得認下楊家這個外家,皇朝以孝治天下,只要不犯謀逆之類的大錯,楊家至少還可保兩朝的榮華富貴。

  是以靜怡園這會兒可不是權貴雲集?便是各藩王世子的車駕也先後蒞臨。

  只楊家僕人什麼樣的陣仗沒見過,想當初皇上身體好時,可也不止一次駕臨靜怡園,殷勤接待來客之下,並不見絲毫惶恐。

  以致蒞臨的賓客紛紛讚嘆不已——

  這才是世家大族的煌煌氣象。

  又一輛馬車過來,楊家僕人忙迎上去,車上的人卻是擺了擺手:

  “忙你們的去吧,我們等個人,待會兒自己過去。”

  那家僕瞄了瞄車上的徽章,注意到上面篆刻的“胡”字時,神情一凜,再瞧見馬車旁威嚴肅立的一干侍衛,便彎腰退了下去——

  這輛車子,赫然正是太后母族,太子太師胡寧珍的家眷。

  作為太后的母族,胡家也曾風光無限,只他們家自來陰盛陽衰,大事上拿主意的往往是女性,比方說當初可不就是聽了太后的話,擁戴慶王,處處和今上對著幹,據說還曾密謀過直接囚禁今上,待得今上站穩腳跟,自然和他家感情日漸淡薄,雖是逢年過節,看在太后的面上,也會有賞賜,卻也不過是個面子情罷了。更甚者,胡家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後輩,一直吃老本之下,自然無法和風光無限的楊家相提並論。

  只是自打照明太子亡故、皇后一心向佛,皇上纏綿病榻,宮中胡太后權勢日重,連帶著宮外的胡家也跟著水漲船高,重新尋回了昔日的榮光。

  “咱們就在這兒等著嗎?”看楊家僕人退下去,車上身著煙霞色褙子,織錦長裙的少女道,又往外探了探頭,“對了,蓉姐姐這些日子可見過明珠那丫頭,也不知她什麼時候到……這兩次詩社集會,她可是都缺席了呢。”

  自打去年斗花盛會上大出風頭,程明珠可不已是隱然成了帝都上層貴女中才女的代表?

  更是雅集詩社的核心人物之一。

  車上這兩位可也是詩社中人。穿了煙霞色衣裙的少女全名何容薰,乃是禮部尚書的女兒,至於旁邊的那位“蓉姐姐”,則是當今太后的侄孫女胡敏蓉。

  這會兒在這兒,可不是為了等著其他詩社成員?

  “武安侯府的人還沒到呢,薰兒這麼著急做什麼?再等會兒吧。”坐在中央身著華麗孔雀錦長裙,生了張容長臉、杏核眼的胡敏蓉眼睛閃了閃,“倒是你剛才說,這次盛會,楊家修雲公子也會現身……此事可真?”

  提到“楊修雲”這個名字時,胡敏蓉不自覺坐直,分明頗為在意。

  “自然假不了。乃是我親眼所見呢。”何容薰連連點頭,“蓉姐姐也聽說過修雲公子的名號嗎?都說人如其名,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那般淡雅如流雲的公子呢……”

  說起這楊修雲,可不也是大大的有名?

  五歲那年,便入宮做了太子伴讀,被當朝太傅親口讚譽為靈氣逼人、更兼滿懷正氣,他日必為國之棟樑。

  這般的家世和才學,更兼和太子一起長大,假以時日自然前途坦蕩,青雲直上。

  可世事難料,兩年前太子薨逝,聽說楊修雲打擊過大之下,大病一場,病好後,便外出雲遊,甚至連去年的斗花盛會都沒有露面……

  而何容薰之所以確知楊修雲回了帝都,可不是因為當初身為禮部尚書的父親也曾有機會給太子授課,楊修雲身為伴讀,自然尊何尚書為師:

  “……那日我正好在家,聽下人說,楊公子過府拜望父親,我還以為聽岔了呢,就偷偷跑過去看,才發現可不正是楊家世兄?楊世兄雖是瘦了些,風華氣度卻是更勝從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