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照唐老太爺的吩咐,嚴禁任何人與他說話,祠堂里除了一個負責灑掃庭院的啞仆,再也沒有人。

  也就是從那一天起,唐三十六就不說話了。

  所謂無聲的反抗,沒有誰能做的比他更徹底。

  無法知曉外界的消息,不知道父親的病如何,母親又如何,當然是很令人焦慮的事情。

  但也給了唐三十六足夠多的時間來思考以及修行。

  或者是因為祠堂太過安靜,沒有任何人打擾的緣故,或者是因為父親的病情加重,眼看著便要不治的原因,他只用了半天時間,便思考清楚了之前兩年前都沒想明白的事——老太爺這樣做的原因。

  唐老太爺當家的數百年裡,最出名的事情是什麼?

  是他的眼光。

  無論是當年的蘇離還是後來的王破,都已經證明了唐老太爺擁有一雙能夠識人的慧眼。

  後來唐老太爺把黃紙傘送給將入周園的陳長生,自然不會只是因為陳長生與唐三十六之間的友誼,而是因為唐老太爺像看重蘇離與王破一般看重陳長生,而且這筆投資加強唐家與國教之間的關係有很大的好處。

  為什麼他會忽然改變主意?

  首先,唐老太爺與商行舟是真正的同道中人,之間有維繫了數百年的隱秘友誼。

  最初他默許唐三十六與陳長生交好,暗中幫助國教學院,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陳長生是商行舟的學生。

  如今陳長生與商行舟師徒陌路,唐老太爺自然就要考慮應該支持哪一邊。

  從唐家內部來看,唐老太爺要解決的問題是繼承權的歸屬。

  商行舟和朝廷支持二房。

  陳長生和國教毫無疑問支持長房。

  在天書陵之變里,唐家二爺的表現非常出眾,而且唐三十六更清楚,二叔的冷酷強硬,要遠比父親當初的溫和之道,更得老太爺的欣賞,更關鍵的是他父親已經病重,無病可醫,如果選擇長房,便等是選擇唐三十六。

  一個年富力強、手段強大的兒子,一個頗具潛力、但羽翼未豐的孫子,怎麼選?

  往過往的歷史裡望去,往舊紙書上隨便掃兩眼,便知道應該怎麼選。

  第841章 我以祠堂做牌場

  選擇後者,唐家極有可能會贏來一場動盪,甚至可能分裂,而最終還是前者獲勝的機會較大。

  那麼這道選擇題就非常簡單了。

  唐老太爺決定支持商行舟,自然就要放棄陳長生。

  唐老太爺決定把唐家傳給二房,自然就要開始打壓長房。

  如果唐三十六是個庸碌之輩,或者這件事情會相對簡單些。

  但他不是,而且他有一個朋友,是當代的教宗陛下。

  所以唐老太爺只能把他關進祠堂。

  他有可能被幽禁一輩子,直到數十年或者百年後變成一個滿頭白髮的瘋子。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當商行舟重新收服國教,除掉陳長生之後,他會被賜上一碗毒藥。

  是的,毒藥,匕首,白綾,土坑,不管是哪種手段,終究就是一死。

  如果是前些年,唐三十六當然不認為老太爺會這樣做。

  現在的他早就已經明白,所謂慈祥的祖父只是一種假象,或者說幻覺。

  唐老太爺把他抱在膝蓋上,說著那些久遠的故事,描繪著未來的華彩,無比寵溺,這當然是愛。

  但他愛的並不是他懷裡、膝上的這個小男孩,而是唐家的未來。

  現在,唐老太爺替唐家安排好了新的未來,也有了一個新的孫子。

  那麼,為了唐家的未來,他當初有多麼寵愛唐三十六,現在便有多麼冷酷。

  從想明白這件事情的那一瞬間起,唐三十六便再也沒有指望過祖父能放自己出來。

  他不想被幽禁在祠堂里一輩子,也不想無聲無息地死去。

  他想要離開這裡,但他沒有做過任何嘗試。

  因為在他被關進祠堂後的第二天,便有很多父親的忠心下屬試圖把他救走。

  那些人都死了,事後,長房死了更多人。

  他只能更加沉默。

  無論是牆外扔進來的石頭裡夾著的紙條,還是盛菜的碟子底部刻著的暗記,他都只能假裝看不到。

  漸漸的,再沒有頑童往牆裡扔石頭,也沒有風箏在天上出現。

  祠堂的正門,也已經很久沒有開過。

  ……

  ……

  哪怕保養的再好,很長時間沒有開啟的門再次打開的時候,總會發出一些難聽的吱吱聲。

  祠堂的正門開了,一道寒冷的冬風夾雜著雪花飄了進來。

  唐三十六坐在蒲團上盯著最上面那排牌位某處,沒有回頭。

  那位唐家老供奉走到他的身後,說道:「老太爺有話對你說。」

  沒有什麼久別之後的閒敘,沒有噓寒問暖,就連前情提要都沒有。

  老供奉看著他的後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你需要查清楚二爺有沒有下毒,有沒有與魔族勾結這兩件事情。」

  「你有一個時辰,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唐家都是你的。」

  唐三十六沒有轉身,依然靜靜看著陰暗的祠堂里那些像牌子兒一樣的牌位。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終於說話了。

  時隔半年時間第一開口,他的聲音有些微啞,而且發音有些生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