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

  因為距離夜空更近,平日裡有星星的時候,天書陵峰頂應該比地面亮些,但今夜雲多無星,這裡的夜色於是比京都別的地方更加深沉,神道前方那片由清光凝成的畫面,也就被襯托的更加清楚,能夠看到哪怕最細微的畫面。

  在先前那段時間裡,陳長生在上面看到了國教學院,看到了那個和唐三十六很像的中年男人,他不知道那人是誰,但能大概猜到,只是現在的他怎麼也想像不到那對叔侄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情,也不知道汶水唐家的人來京都準備做些什麼。

  天海聖后應該知道很多,但她並不在意。

  她事先就想到,唐家肯定會來人,唐家也應該來人,被她用無上的威權壓制在汶水畔兩百餘年的那個老人家怎麼會錯過今夜的機會?

  該來的人好像都已經來了。

  「不該來人的,也來了。」

  天海聖后的視線離開了夜色里的畫面,投向了遠方。

  這裡所說的遠方,是極為遙遠的它方。

  先前無論是朱洛與觀星客、無窮碧與別樣紅,還是十七路反王、四大世家的出現,都沒能讓她臉上的情緒有絲毫變化。

  然而,當她此時望向那個遙遠的地方時,神情終於變得凝重了數分。

  京都在大陸的中央,距離這裡最遙遠的地方,或者是大西洲,或者是南海里的諸島,或者是雪老城北方的無盡雪原。

  或者就是那片雲墓。

  雲墓里有座孤峰,孤峰外三百里有座人煙稀疏的小鎮,鎮名西寧。

  小鎮外有間舊廟,廟後有條小溪,都說那條溪是從雲墓里的那座孤峰流出來的。

  不知何時,溪畔多了一個僧侶。

  那僧侶穿著件黑色的僧衣,上面滿是灰塵與裂縫,卻自有一種飄然脫塵的感覺。

  那僧侶容顏清俊,看不出來具體的年歲,大概中年,眼角有幾道淡淡的皺紋,眼神寧靜湛然,有無窮的悲憫與愛、仿佛能夠看到無限遠的地方,能夠看見所有。

  那僧侶把雙腳伸進微涼的溪水裡,發出一聲嘆息。

  這聲嘆息里的情緒異常複雜。

  他的這雙腳已經走了數十萬里路,太累了。

  他和他的族人離開這個大陸已經近千年,太久了。

  那僧侶的臉上流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小溪上方的天空里忽然落下雨來。

  雲墓是所有雲的歸宿,也是所有水的源頭,這裡距離雲墓很近,這雨便是最新的雨。

  數萬里外的京都也開始下雨,如煙般的雨絲穿透夜色,灑落在街巷與山陵之間。

  南城一條普通的直街上,飄落的雨絲微微變形,光線在其間折射往返。

  一位道人從雨夜裡走了出來,平空走了出來。

  他站在秋雨里的夜街上,卻給人一種感覺,並不在此地。

  他在某處,在世間的任何一處,真實的位置不停地變化著,根本無法確定。

  細雨落地無聲,普通的街巷兩側,世人正在沉睡,沒有一個人醒來。

  只有他是醒著的。

  道人望向更南方的那座山陵,神情平靜。

  在那座山陵的峰頂,天海聖后正靜靜看著夜色里的她。

  陳長生也在看著那名道人。

  他默默地喊了聲師父,但沒有喊出聲。

  因為那名道人沒有看他,只是看著天海聖后。

  他想起來,在西寧鎮舊廟生活的十餘年裡,師父往往也只是看著師兄,不會看自己,好像師父的眼裡,從來沒有他的存在。

  「娘娘,退位吧。」那名道人看著天書陵說道。

  第637章 朕偏偏不

  「為什麼?」

  「六百七十七年三百六十四天前,你私離百草園,與師弟及我相見,當時你說,若我們能助先帝登基,你會如何。兩百一十四年六十九天前,先帝眼疾加重,無力視物,決意讓你代為批改奏摺,詢問師兄與我的意見,當時你說只是暫代,這一暫便是兩百一十四年六十九天。二十年前,先帝回歸星海之前,你對先帝說只垂簾一年,便會將皇位交還給陳氏,然而……」

  「你的意思是朕應該依循當初的承諾,把皇位傳給……這些廢物當中的一個?」

  天海聖后看著已經進入京都的十五座輦,看著輦上的那些陳氏皇族的王爺們,臉上流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

  「這是很好的理由,所謂蒼生大義,看起來似乎確實要比個人的承諾更加重要,而且你還會說,要為天海家的存續考慮。」

  道人站在雨里看著天書陵,平靜說道:「但這些理由放在二十年前可以用,現在則不行了,因為我已經替你考慮好了。」

  天海聖后收回視線,望向夜色里的畫面,說道:「那在你看來,朕的皇位應該傳給誰?」

  那名道人就在畫面里,應該是京都南城的街上,卻又仿佛同時出現在別處。

  沒有人能夠確定他現在的真實位置,因為他並沒有真實的位置,他就像微雨里的燕子,看似在雨中,或者可能在雨之上。

  他說道:「大周皇位當然應該傳給娘娘你和先帝唯一的兒子。」

  陳長生就在天海聖后的身後,但她沒有轉身,淡然說道:「傳給這個要死的小傢伙?」

  「先帝有很多兒子,但娘娘你只有這一個兒子,他是理所當然的太子,他的身體裡除了陳氏皇族的血,也流淌著天海一氏的血,登基之後,自然也會照拂母家,由他繼承大寶,相信皇族不會有意見,天海家也不會有意見,這樣豈不完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