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八方風雨是人類世界最頂尖的強者,單以實力境界論並不在五聖人之下,周園開啟之事雖然重要,但由朱洛一人坐鎮足矣,有這位世間至強者之一看著,除非魔君或黑袍親至,不然根本不會出任何問題。

  朱洛沒有望向陳長生,而是看著林後的雪山高峰,披散在肩上的長髮與遠處的雪峰一道燃燒著,給人一種格外狂野的感覺。

  「梅里砂老糊塗了?居然讓你這麼一個小孩子做國教學院的院長。」

  聽著這句話,林外變得愈發安靜,很多人望向陳長生,眼光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情緒,有同情憐憫,自然也有嘲諷與幸災樂禍。

  雖然有那夜召喚天書陵星光的功績,但陳長生畢竟才十五歲,如此年齡便做了國教學院的院長,一時間不知惹來世間多少議論與責難,只不過沒有誰敢在公開場合下對教宗大人的決定提出質疑。

  朱洛雖是八方風雨,也不便在大庭廣眾之下挑戰教宗大人的意志,所以他說的是梅里砂,當然誰都知道他真正想說的是誰。

  梅里砂是教樞處大主教,國教六巨頭之一,與朱洛的身份地位剛好相仿,朱洛語帶嘲諷說上兩句,談不上挑釁國教,也不是欺凌弱小。

  辛教士走到陳長生身邊,輕聲說了幾句話。陳長生這才知曉,朱洛作為天涼郡第二世家的家主,自數百年前起,便與起於天涼郡的陳氏皇族相近相親。因為聖后當朝執政、鎮壓皇族,這位絕世強者向來與京都關係惡劣,與離宮也極為冷淡,反而與梅里砂代表的國教舊勢力非常親近,與梅里砂更是老友。按道理來說,他應該對陳長生照拂有加才是。

  為何這位絕世強者會出言為難自己?

  陳長生很認真地想了想,才明白朱洛嘲諷的是主教大人,並不是自己,無論年齡還是輩份實力,在朱洛眼裡,他當然就是個小孩子。

  在世人眼中,國教學院早已衰敗,陳長生做這個院長,也只是徒有其名,沒見百花巷深處那座學院現在只有三兩個學生?但對於朱洛這種前輩高人來說,國教學院的意義卻遠非如此,想當年國教學院在那位院長的領導下真可謂是無限風光,即便是最近數年的離山劍宗也無法完全比擬,想著這樣一座學院居然讓陳長生這樣一個少年做了院長,朱洛自然會有些感慨或者說不舒服的情緒。像他這樣的大人物,自然也想不到,自己隨口一句話,會給陳長生帶來多大的壓力,會給那些看客帶來怎樣的期待。

  晚林外一片安靜,人們看著陳長生,想知道他會怎麼回答朱洛的質疑,或嘲弄或憐憫,擔心他的人極少。就在這時,陳長生想起在大朝試頒榜時,教宗大人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低頭,方能承其冠。

  於是他微微躬身,然後低頭。

  他向草廬下的朱洛再行一禮,沒有說話,轉身走回馬車。

  這是什麼?這是無視?場間再次發生微微的騷動,心想陳長生這下只怕要把朱洛得罪慘了,世人皆知,在大陸所有的巔峰強者里,朱洛的性情最是冷厲,他會怎樣教訓陳長生?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洛並未生氣,也沒有再說什麼,用兩根手指拾起酒囊湊到唇邊長飲一口,然後望著山上漸顯的星辰沉默不語。

  他那句話是對離宮說的,是對梅里砂說的,也是對教宗大人說的,是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意,卻唯獨不是對陳長生說的。

  陳長生自然不需要回答。

  不回答,便是最好的回答。

  辛教士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著陳長生低聲說道:「進城歇息?」

  陳長生搖搖頭,說道:「不進漢秋城,就在車上等著吧。」

  ……

  ……

  看似漫長的一夜,波瀾不驚地過去,隨著晨光的到來,陸續有人從官道上不停前來,更多的人則是從漢秋城裡趕到場間。

  梅里砂在數十位教士的拱衛下來到場間。陳長生才知道原來今年主持周園開啟一事的是他老人家,只是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來的,為何沒有與自己一行人同道而行,別的宗派學院的修道者看著這位主教大人,反應各不相同,有人想著昨夜朱洛說的那句話,下意識里望向草廬下。

  濃春的微風在草廬里外穿行,帶著輕薄的衣袂,朱洛閉著眼睛,半倚在欄畔,仿佛已經醉死了過去,不願醒來。

  梅里砂看著那邊,笑著搖了搖頭,然後示意入園儀式開始。

  每隔十年,周園開啟一次,開園時間為百日,百日之後,所有人都必須出來,不然會被周園裡變化的空間亂流直接撕成碎片,這是很多年前,已經被證明了數次的鐵律。周園裡可能有周獨夫的傳承,也有很多當年曾經敗在他手下的強者的傳承,這也是已經被證明了的事實。

  進入周園可以說是探險,也可以說是試煉,人類世界為此定下的規矩非常簡單,無論是誰在周園裡拾到什麼寶物或者功法,只要能夠成功地帶出周園,那麼便歸屬於那名修行者所在的宗派或學院,在周園裡可以彼此搶奪,除了嚴禁殺死競爭對手,不限制使用任何手段。

  當年曾經有人質疑過,這樣的規則會不會太過殘酷血腥,受聖人所託制訂規則的天機閣解釋道,如果不能在周園裡直面慘澹的遭遇及淋漓的鮮血,將來面對冷酷嗜殺的魔族強者,終究也是死,那麼何必浪費資源?人類想要在這片大陸上存續下去,便必須對承載將來重任的年輕人們狠心一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