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多年來,陳長生是最接近完全解讀前陵碑的那個人。

  問題在於,他沒有辦法看到那座失落的碑,那麼他極有可能永遠只能無限地接近真實,卻無法觸碰到真實。

  ……

  ……

  看著湖水裡漸漸成形的星空,陳長生本能里察覺到,這片星空是殘缺的。

  他知道缺少的,便是斷碑的碑文。

  他沉默思索,不得其解,神遊萬里,不見其碑。

  漸漸的,他的心神變得越來越混亂,直至有些渾渾噩噩。

  就在此時,他腰畔那柄短劍劇烈地顫抖起來!

  ……

  ……

  一塊黑石出現在荒原上。

  荒原上覆蓋著雪,那些雪亦是星輝。

  陳長生此時已然物我兩忘,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自己身體裡的變化。

  那片清澈的湖,在天空里吸收著無數光線,凝聚著無數道光線,無比透亮。

  如果從湖水的上方望下去,這片湖水,就像一個很大的玻璃珠。

  弧形的水面極為光滑,可以放大景物。

  湖水下方那塊黑石,被放大了無數倍。

  在凌煙閣里,陳長生觸到這塊黑石的時候,有過一次神遊物外的體驗,他知道這塊黑石決非凡物,甚至有可能是逆天改命的關鍵,他曾經進行過仔細地觀察,卻始終沒有在黑石上找到任何特別的地方。

  那塊黑石不大,可以一手握住,溫潤光滑,表面連絲最細的裂紋都沒有。

  他這時候睜開眼睛,一定會非常吃驚。

  原來只有放大無數倍,才能看到黑石上原來有無數道極細的紋路。

  那些紋路非常複雜,繁如水痕,沒有任何的規則,絕對不可能是人工雕刻而成。

  如果仔細望去,或者可以發現那些線條,就像是天書碑上的碑文!

  ……

  ……

  黑石忽然變得明亮起來,就像在凌煙閣時那樣。

  黑石表面那些細密的線條,也隨之明亮起來。

  投影到湖水中,變成明亮的光線。

  然後,這些光線就像別的天書碑碑文一般,不斷凝聚收縮,變成無數個光點。

  每個光點都是一顆星辰,無數個光點合在一處便是一小片星空。

  殘缺的星空,就這樣被補滿了。

  嗡的一聲!

  陳長生識海劇震。

  湖水裡的無數顆星辰,同時大放光明,最後凝聚成一道極粗的光柱,落在了幽府的大門上!

  前些天在洗塵樓里,他的幽府之門被推開半扇,今夜在星輝光柱的衝擊下終於完全開啟!

  ……

  ……

  第232章 煙花盛景不夜天

  灑落天書陵的星光與此時向陳長生幽府里灌涌的星光互相輝映。星光落在他的身上和斷碑上,如雪一般,他的神識順風雪而遁,不知去了何處。星光也落在別處,比如照晴碑上,碑面上的那些線條越來明亮,不時閃耀,仿佛有水銀在裡面流動。

  不見照晴碑,卻能見碑文,無知無覺間,陳長生的真元像那些水銀在碑文上流動一般,在經脈里開始流動,那些本有些枯萎的河流溪澗,隨著真元的滋潤,逐漸變得生機盎然起來,最終,那些清水向著斷崖下方的深淵裡墜落,看似與以往相同,隱約間卻似乎多出了某種希望。

  深淵再如何深不見底,只要水流永遠不竭地傾瀉而下,那麼想必總有一天會被填滿吧?

  星光也落在第二座天書碑上,線條顯現而明暗不定,仿佛神識飄於虛空之間,難測其方位。陳長生的神識隨之而動,去了萬里之外的某條江畔,倏然再歸引江碑前,來回之間,一種難以言說的規則已經烙印在他的心靈里。

  星光落在前陵十七座天書碑上,無數前賢曾經發現的無數種解碑的方法,如雪一般落下,如葉一般飄零,在他識海里一一呈現,然後開始在身體裡開始發揮作用,他的經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潤,他的神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養,他的氣息在不斷提升。

  時間緩慢地流逝,他在斷碑前閉著眼睛,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

  ……

  星光照亮京都,甘露台依然在燃燒,只是散發的光線是寒冷的,仿佛是冰焰一般。

  聖后娘娘站在美麗到難以形容的冰焰之中,看著天書陵方向沉默不語,那塊碑早就已經不在天書陵里,為什麼陳長生卻還能把那片星空填滿?

  天書陵籠罩在雪般的星光里,碑廬四周一片安靜,苟寒食、莊換羽、唐三十六等年輕的觀碑者,看著碑面上那些在線條里流動的水銀,神情各異,他們並不能確定今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知道這件事情肯定與陳長生有關。

  苟寒食忽然抬頭,望向東南隅那片繁複的星域,片刻後抬步向碑廬里走去。折袖緊隨其後向碑廬里走了過去。隨後,唐三十六、七間等人未作猶豫,也隨之進了碑廬,然後消失,去往屬於自己的天書碑前。

  他們不知今夜天書陵為何會亮若白晝,但知道很多年前王之策破境時京都的異象。

  他們清晰地察覺到,今夜的星光要比平日濃郁很多,即便是他們自己的命星,都要比往常要活躍很多,仿佛在等待著自己。對於修道者來說,怎能錯過這樣的機會,尤其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在觀碑二十餘日之後,都已經到了破境的關鍵時刻,必須抓住所有的機會與天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