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長生沒有說話,直接走到碑廬外的樹林邊,掀起衣衫的前襟,就這樣坐了下來。

  就像前面二十餘天那樣,他再次開始觀碑,還是坐在原來的地方,那塊青石很乾淨,已經變得光滑。

  「你這是在做什麼?」唐三十六走到他身前,吃驚問道。

  折袖和苟寒食等人也走了過來。

  陳長生沉默片刻後說道:「我覺得解碑的方法不對,打算重新再解一次。」

  此言一出,碑廬四周一片譁然。

  人們很詫異,很震驚,很不解,很茫然。

  陳長生究竟要做什麼?

  蘇墨虞問道:「為什麼?」

  陳長生沒有回答。

  關飛白神情微寒問道:「到底為什麼?」

  他還是沒有回答。

  苟寒食沒有問,應該是隱約明白了。

  莊換羽在遠處微諷說道:「矯情。」

  鍾會沒有說話,身旁一名槐院少年書生冷笑說道:「裝什麼裝?就算你了不起,何至於非要坐在這裡羞辱大家?」

  陳長生沒有理會這些議論,對唐三十六等人說道:「今天的晚飯,看來要你們自己做了。」

  ……

  ……

  就像聖后娘娘說的那樣,一日看盡前陵碑,只有周獨夫真正地看懂了那些碑。除了天賦與悟性,最重要的是性情。周獨夫狂傲囂張,為了問個究竟,哪怕把天穹掀開又如何?陳長生哪有這樣的氣魄?

  然而她不知道,陳長生的性情雖然平穩,但非常在意順心意。他想要問個究竟的渴望,或許表現出來的很淡然,實際上同樣強烈,如野火一般。

  當他在照晴碑前再次坐下的消息傳到京都後,所有人都傻了。

  聖后娘娘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

  ……

  有人想看看陳長生到底在弄什麼玄虛,卻被年光逐走,不讓他們打擾。

  唐三十六提著食盒,給他送來了晚飯。

  陳長生繼續觀碑。

  他看星光灑落,石碑如覆雪一般。

  他想起荀梅筆記里的一句話,又想起入天書陵之初,苟寒食說過的一句話。

  天書碑是某個世界的碎片。

  既然這些天書碑曾經是一體的,那麼單獨去解每一座碑,是不是錯的?

  是不是應該,把這十七座碑聯繫在一起理解?

  他靜靜看著廬下的照晴碑,卻仿佛同時看著折桂碑、引江碑……

  十七座石碑,同時出現在他的眼前。

  ……

  ……

  第228章 應作如是觀(下)

  千年之前,世間本沒有前陵十七碑的說法,後來忽然出現,自然有其意義,陳長生現在要做的事情,便是找到這個意義。當然他也想過,這個意義極有可能隨著那塊遺失的天書碑消失,再也無法找到,但如果他現在明明已經知道自己解開天書碑的過程並不完滿,卻連試著尋找失去的那一部分的舉動都沒有,那麼他的心意上的殘缺將永遠無法補足,這是他無法接受的事情。

  照晴碑、貫雲碑、折桂碑、引江碑、雞語碑、東亭碑……前陵十七碑,同時出現在他的眼裡。

  他的視野正中是照晴碑,其餘十六座天書碑在四周,不停地移動,試圖組合在一起。只是那些碑文是如此的玄妙複雜,那些線條是如此的繁複難解,線與線之間沒有任何天然存在的線,痕跡與痕跡之間沒有任何可以尋找到的痕跡,無論他如何組合,都看不到任何這些碑文原本一體的證據。

  他甚至有種感覺,就算那塊斷碑復原如初,然後讓自己看到上面的碑文,依然無法將所有碑文拼起來。

  數百年來,始終沒有人發現前陵十七碑的玄機,或者已經說明他的嘗試必然徒勞,他靜靜地坐在碑廬外,不知何時已經閉上了眼睛,十七座天書碑依然在他的識海里不停快速移動組合,沒有一刻停止,這讓他的神識消耗的越來越快,臉色越來越蒼白。

  天書陵外的世界同樣安靜,京都里的萬家燈火已然熄滅大半,只有那些王公貴族的府邸以及皇宮、離宮這兩處最重要的地方還燈火通明,陳長生決意重解前陵碑的消息,讓很多人無比吃驚,即生嘲弄,也讓有些人徹夜難眠。

  時間緩慢而堅定地流逝,夜空里燦爛的繁星漸漸隱去,黎明前的黑暗過後,晨光重臨大地,不知不覺間,陳長生已經在碑廬前坐了整整一夜,天書陵里以及天書陵外有很多人也等了他整整一夜。

  晨光熹微,觀碑者陸續從山道上行來,看著坐在樹前閉目不語的陳長生,神情各異,或者佩服,或者嘲弄,或者有一種難以言明的解脫感。昨夜情形特異,年光可以將所有的觀碑者逐走,但總不能一直這樣做。於是林間漸漸變得熱鬧起來。

  有人看著陳長生搖搖頭便去了自己的碑前,有的人則是專門留在碑廬周圍,就想看看陳長生最後能悟出些什麼,他們幸災樂禍地想著,陳長生昨日解盡前陵碑,明明可以瀟灑離去,卻偏要再次留下,極有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草屋裡的人們也來到了碑廬前。唐三十六端著一鍋稀飯。這位含著金匙出生的汶水貴公子明顯沒有做過任何家務,粥水一路潑灑,鞋上都淋著不少,看著有些狼狽不堪,折袖提著小菜與饅頭,七間則是拿著碗筷。

  陳長生睜開眼睛,接過粥食,向七間道了聲謝,然後開始吃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