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久以後,他抬起頭來,目光閃動。

  「先告訴我,我究竟是誰。」

  「凡有所相,皆是虛幻,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見本相,亦非實相,色名兩空,全不羈心……你我自身是誰,究竟有這麼重要嗎?」

  易天行很執拗地注視著菩薩堅毅如金剛光毫的眸子,不讓分毫。

  「對於我,很重要。」

  ……

  「那好,我們可以開始講下一段經文了。」普賢菩薩,合什贊道。

  「妙智清淨日,大悲圓滿輪。能竭煩惱海,願賜少觀察。妙智清淨月,大慈無垢輪。一切悉施安,願垂照察我。」

  很奇怪,起頭說經的卻是一直安靜侍坐在旁的葉相僧。

  易天行微感古怪,扭頭望了他一眼。

  普賢菩薩說道:「善知識熟讀萬卷佛經,可知此為何段經文?」

  易天行盤膝坐在羊毛氈上,微微閉眼,在腦海中翻著自己曾經看過的無數經卷,靈光一閃,記了起來。

  「這是華嚴經。」

  「不錯,華嚴經何卷?」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善知識辯才無礙,明慧過人,善哉善哉。」

  易天行有些恍惚,接著說道:「請菩薩繼續講經。」

  「既然身行,何須口言?」普賢菩薩似笑非笑望著他。

  「誰身行了什麼玩意兒?」

  「五十三參中,善財童子最後參訪的是哪兩位?」

  易天行的冷汗一下出來了:「五十二參,參文殊菩薩,五十三參,參普賢菩薩。」

  他此時的面前,便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這一世里的肉身,這代表著什麼?

  知道他有所明悟,普賢菩薩與葉相僧對視一眼,微微而笑。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出自華嚴經,講述遠古時,一位福德長者的幼子,喜好真理,想學習菩薩的大德行,所以在文殊菩薩的指引下,四處拜訪善知識,最終得悟大乘教義,成就一顆菩提心。

  在這童子的修行路中,一共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參訪的對象有船工,有醫生,有教師,有村婦,各行各業的人,也有極尊貴的文殊普賢、彌勒觀音等大菩薩,參訪對象不分僧俗男女,長幼內外,尊卑,最終得成大道。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的聲音再一次響起,室內的酥油燈溫暖昏黃。

  「你生在何處?」

  「高陽縣城。」

  「生後遇何人?」

  「爺爺。」

  易天行像沒有思維一樣愣愣應道,心裡在數著數,這是第一個,慈悲。

  「又遇何人?」

  「蕾蕾她媽。」

  易天行右指微屈數著,這是第二個,善良。

  「又遇何人?」

  「蕾蕾。」

  易天行的指頭半天沒有收攏,因為他不知道這個女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教會了自己什麼東西,或許……她教會自己的東西太多了。

  「又遇何人?」

  「古老太爺。」

  易天行癟癟嘴,心想這老頭子雖然百無一處,但好象對老祖宗還挺知恩圖報的……嗯,這是第四個了。

  「又遇何人?」

  「袁野。」

  這是忠誠。

  「肖勁松。」

  這是安於本分。

  「斌苦大師。」

  斌苦老和尚教了自己什麼玩意兒?易天行冥思苦想,不知所以。

  「老祖宗。」

  啊,老猴講了自己不講理和打架,這也算善知識嗎?

  「葉相僧。」

  嗯,那時候他還不是文殊菩薩。

  「秦梓兒。」此為執著。

  「周逸文。」此為殉道。

  「秦童兒。」此為守護。

  ……

  「鍾姓團支書。」

  「胡云,何偉?」

  ……

  「食堂的大嬸?」

  「管廁所的老頭兒?」

  ……

  易天行很生氣。

  他覺得自己口中說出的將將好五十一個人名,是被面前這二位菩薩硬生生逼出來的,罵咧咧道:「屁咧!難道我這也叫五十三參?像你們這樣用精神壓力逼供,就算是耶穌基督也能湊齊五十三個老師,變成善財童子轉世!」

  說是如此說,他心裡卻有些隱隱的恐懼。

  他今時今日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一生中所遇見的這些人或事,不論他們所行是惡是善,但從他們的角度上看去,卻都有著自己的理由,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即便是最初的秦梓兒,包括後來的小周周,都是為了自己心中所以為的善,在做著那些事情——簡直是另一種形式的高大全,難怪自己對生活的看法是光明的、正面的、積極的、主動的、進取的……(語出李大善人)……難道,自己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參訪善知識的故事?

  普賢菩薩卻不理他,自顧著與葉相再次相視一笑,似乎甚是欣慰。

  「哪有你們這樣不負責任的老師?哪有像你們這樣逼著人承認自己是善財童子的?」易天行可憐說道。

  兩個菩薩不理他,只顧著扮深沉。

  易天行傻了。

  他呆呆地坐了半天,忽然抱頭於地痛哭,慘嚎道:「我不要當善財童子,那也太沒名氣了!」

  善財童子?果然是一個非著名少年神仙妖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