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本來也不準備做什麼大事。

  雖然作為一個男人來說,葉離肯定也有過建功立業的想法,但是他這身體實在吃不消啊,所以還是別想了吧。

  但是這位穿越者卻說不準想要出出風頭、奪奪嫡、當個皇帝什麼的。否則他這麼攪風攪雨的是想做什麼?

  如果讓那個穿越者知道了葉離的存在,他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

  會覺得高興?因為見到了老鄉?可更大的可能是感到威脅。而且對方的身份還遠遠地高於現在的葉離,也就是說葉離是處於劣勢的。

  所以,他還是不要冒頭比較好。

  葉離並不知道,他以為的那位穿越者其實知道他的存在,並且正在找他。

  坐了這麼久的馬車,葉離總算是來到邊關了。

  這裡和京城當然不能比,這兒沒有京城那麼繁華,民風也更彪悍,路上能看到很多大大咧咧的婦人和年輕姑娘,一點也不像京城中的婦人和小姐那樣忌諱拋頭露臉。

  葉離和王志遠一樣住在軍中,葉離激發身體潛力的時間一過,身體頓時就變得病怏怏起來了。當然沒有到之前王君秀那個臥病在床的程度那麼嚴重,卻也體力不濟,需要小心調養身體。

  葉離盡力調養身體,離京的時候,他讓王志遠去買回來了很多藥材,這些藥材都帶到了邊關來,所以一時之間,葉離也不缺藥吃。

  在邊關的日子,剛開始葉離覺得十分無聊,後來,為了給自己找點事做,葉離就開始學起了騎馬、拳法、箭術等等,在軍營裡面,學這些的條件很充足,想怎麼學就能怎麼學,雖然他現在身體不怎麼樣,但他別的不多,就是時間多,所以他就慢慢學,覺得累了就休息休息。

  這些東西他就算學了之後在這裡沒什麼用,但是以後就說不定了,光是用毒並不一定就可以自保,萬一以後他毒藥用完了呢,或者他毒藥根本沒有來得及做呢?

  所以他還是學點兒防身的功夫比較好,反正在軍營裡面,有王志遠給他撐腰,他想學什麼不能學?幹嘛要浪費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軍營裡面有練過拳的,有練過刀的,有練過槍的,有練過戟的,他就都學了,還有騎馬,要是在別的地方,哪裡來這麼多匹馬給人騎給人挑?

  一匹馬值多少錢,不管在古代,在現代,價值都是不菲的,葉離以前在現代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學習騎馬。現在他卻可以隨便騎。

  不過一天裡頭,葉離最多也就花一個多時辰來學這些,而且還不能一次就學一個多時辰,不然他體力上面根本就吃不消,而其他的時間,他就學些別的東西,比如如何硝制皮革之類很有地方特色,在京城基本學不到的東西。

  反正有人會的東西他就都學點,以後說不定就能用上了。

  遼國和良國的和談順利結束之後,遼人就回去了。

  至於遼國二皇子耶律哲彥提出的那三道問題,前兩道難題聽說都被解出來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也都流傳到四方各地去了,至於第三道難題,良朝對外宣布是解答出來了,可是答案是什麼卻沒傳出來。

  所以有不少人都認為這道難題良國根本還沒有解答出來,只是礙於面子這麼公告天下而已。

  邊關說太平也不太平,大規模的進犯是沒有的,現在良國和遼國已經簽訂了和平條約。但總有小規模的亂民來騷擾邊關,這些亂民很多都是遼國的軍人偽裝的,但是他們不穿上遼國士兵的衣服,只說自己是平民百姓。

  葉離給王志遠下的‘九月斷腸’已經到了最後一個月,把解藥給王志遠喝下的同時,他在解藥當中下了新的毒藥。

  葉離是不可能這麼輕易放過王志遠的,即使他其實挺無辜的,但是王志遠卻擁有可以報復他的實力。

  王志遠他的女人和兒子都是死在葉離的毒藥之下,這一點葉離在第一次見到王志遠的時候就清清楚楚地告訴過他了,如果不是葉離用王志遠的姑媽陳氏作為威脅,恐怕王志遠當時就想殺了他了。

  所以葉離為了之後的安穩生活考慮,他也是不會這麼輕易就將王志遠身上的毒給解掉的。

  但是葉離也不能毒死王志遠,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葉離用毒藥控制著王志遠,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王志遠當然是不願意受制於人的,尤其還是受制於他的仇人。

  王志遠也想過不少辦法,不過都被葉離一一化解。

  後來,王志遠倒是沒有心思去想這些了,因為戰爭爆發了。

  在來到邊關生活之後,葉離其實一直關注著遼國的那位二皇子耶律哲彥。

  葉離認為對方肯定不會就這麼默默無聞下去的,他肯定是會做些什麼的。

  所以,葉離在聽說耶律哲彥在遼國大出風頭之後,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反而覺得這是一件十分順理成章、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在遼國的朝堂上,原本占據有利地位的大皇子耶律元基卻被二皇子耶律哲彥給迎頭趕上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未來的奪嫡就會在大皇子和二皇子兩人之間展開了。

  接著,遼國的大批軍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擊了邊關。

  在遼國和良國簽訂了和平條約之後,邊關的這些將士難免就鬆懈了下來,尤其是這麼一年多兩年的時間下來,遼國的軍隊確實沒有再攻擊過來,最多只有些許騷擾罷了。

  安逸使人鬆懈,所以一下子良國的軍隊就敗了下來。

  葉離也不是沒有想過耶律哲彥這位穿越者會攻擊良國,良國和遼國看起來是簽訂了和平條約,但是這條約隨時可能被撕破,尤其是穿越者,穿越過來哪有不打仗的啊?打仗就能夠立下功績,所以如無意外,耶律哲彥是肯定會帶兵打仗的。

  王志遠率兵抵擋,互有勝負,但整體來說,卻仍舊是且戰且退。

  王志遠從一名小兵做到如今的大將軍,要是沒人賞識,他是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他受李老將軍賞識,還從李老將軍那兒學了很多兵法,如果王志遠只有一身武藝,只會殺敵,不會帶兵打仗,不懂兵法,他也只能當兵,不能為將。所以王志遠才能夠在兩年之前大勝遼國軍隊。

  不過王志遠的帶兵風格沿襲著李老將軍的帶兵風格,他打得很‘穩’,可是耶律哲彥的領兵風格卻是‘奇’,他總是會用出人意料,‘新’、‘奇’、‘詭’相結合的方式擊敗良國的軍隊。

  而耶律哲彥因此聲勢越來越大,逐漸超過了遼國的大皇子耶律元基,然後被遼國的皇帝正式封為了遼國的太子。

  葉離作為王志遠的軍師,是一直跟在王志遠的身邊看著他如何領兵打仗的。

  他也真的在王志遠和其他將領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第111章 番外:如果沒有葉離(上)

  牡丹宴賞花。

  石桌邊上坐著兩位年輕婦人,其中一位身著紅色繡著桃花鳳仙裙的婦人用一條精緻的湖月色帕子遮住嘴巴,輕聲對身旁的另一位婦人道,“你瞧,那位就是王大將軍新娶的夫人!”

  另一位婦人身上穿著繡竹梅蘭襴邊的洋縐裙,她如雲的黑鬢里插著一支白玉釵,她眼睛一亮,就朝著交好婦人所指的那位王夫人看了過去。

  這位王夫人穿著身穿鵝黃色的立領中衣,一頭秀髮烏黑亮澤,袖口伸出來的一雙芊芊玉手膚如凝脂,膚色白皙紅潤,她生了一雙溫婉如水的黑眸,如今這雙黑眸亮晶晶的,整張臉上似乎都寫滿了幸福小女人的字樣,看得牡丹宴上諸多女子都羨慕不已。

  其實除了坐在石桌邊上的兩位年輕婦人在討論王夫人,這牡丹宴上的諸多女子又有幾個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位王夫人身上。

  “聽說這位王夫人嫁過人的,是個寡婦。”

  “我也沒看出來她長得有多漂亮啊。怎麼王大將軍就惦記著她?”

  這話就顯得酸溜溜的了,楚氏雖然長相稱不上傾國傾城,但也明眸皓齒,是一位佳人。

  她們早就想要瞧一瞧,這位王大將軍新娶的寡婦是怎樣一個絕色,能把王大將軍迷得神魂顛倒,也不顧忌對方寡婦的身份,就將其娶回家了。

  那位王大將軍連這寡婦生的別人的孩子也一塊兒領進了家門。

  這樁婚事在整個京城可是穿得沸沸揚揚,幾乎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

  要知道當初看上王大將軍的京城閨秀可也是不少的,王大將軍無父無母,無妻無妾、無子無女,三十歲了仍舊潔身自好,又剛剛在邊關打完勝仗,回到京城之後就立刻被皇上嘉獎賞賜升官,王大將軍這樣的條件是很不錯的,他完全可以娶上一位名門閨秀。

  但他卻偏偏娶了一位寡婦。

  這位女子只是京城一個從五品文官的嫡女,就算她不是寡婦,也不怎麼配得上王大將軍,何況她還剛死了丈夫?

  聽說這位楚氏曾經在十多年前向當時還是無名小子的王大將軍施過恩,王大將軍因此就一直把這恩情記在心裡,未曾忘過。王大將軍這次回到京城之後,聽說楚氏死了丈夫,就派人去楚府提親了。

  幾個月前,王大將軍和楚氏成親當日的場面真是又風光又熱鬧,就是沒有十里紅妝,七八里也是有的。

  京城不少閨秀都羨慕楚氏的好運氣,她們當中很多人每年也捐錢做善事,怎麼就沒人想要報答她們呢?

  楚玉瑤嘴角掛著淺淡又和煦的笑容,像是半點都不知道這牡丹宴上的人都在注視著她,她是笑著和這幾個月交好的李老將軍的孫媳婦凌玥郡主說話,凌玥郡主性格慡朗很好相處,再加上李老將軍對志遠有恩,所以他們一家都和李老將軍家更為親近。

  凌玥郡主頭上簪著一朵碗大的牡丹花,襯得整個人都更為美艷動人,她笑著對楚玉瑤道,“你看看這些婦人,她們哪個不羨慕你有個好夫君?”

  楚玉瑤笑著,她知道凌玥郡主的脾性,凌玥郡主最不耐煩那些裝腔作勢、扭扭捏捏之人,說話越是誠懇直接,凌玥郡主就越是喜歡,於是,楚玉瑤就道,“我也覺得我夫君很好。”

  凌玥郡主一聽,眼睛就亮了起來,“你這話我喜歡,我也覺得我夫君很好呢。”

  一場牡丹花宴下來,楚玉瑤收穫了諸多京城貴婦人的羨慕嫉妒恨,她風波不驚般地淺笑著,似乎這些注目不能干擾她分毫,不少如凌玥郡主般慡朗大氣的貴婦都對楚玉瑤生出了不少好感。

  楚玉瑤坐著馬車回到了府中,志遠正在教導修兒習武,這父子二人和樂融融,看得楚玉瑤心滿意足。

  吃晚飯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晚飯,這是她十年來幻想過千百遍次的場面,如今她的幻想終於變成了現實,他們一家三口團聚在一起,再也不會分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