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把參星觀內所聞講給了他聽,又說:“如果真有誰從六年前就開始謀劃這件事,這心思就太深了。我們之前就懷疑楚王不簡單,既不站在我這邊,又不站在秦家那邊,好像樂見我們斗似的。這個人會不會是他?朝廷剛剛內鬥休戰沒幾日,現在是趁虛而入的最佳時機。”

  魏嘗神情凝重起來,恰見林有刀捧著軍報上前,便一把拿過,轉身到了裡屋燭下開始翻看。

  薛瓔快步跟上。

  他一目十行瀏覽下來,目光微微一緊,指著其中一封說:“這裡有問題。”

  薛瓔順他所指看去,這封軍報,講的是南面一個諸侯國的軍情。

  早在前一陣秦家顯出敗象後,大陳上下各諸侯國就紛紛派兵趕往長安支援“做戲”,前幾天戰事結束後,這些做戲的士兵們也就陸續返回國都,眼下離得近的已經到了封地,還有一部分遠的尚在半道。

  而魏嘗所指的這封軍報顯示,這個諸侯國的兵馬,相較來時傷損了不少。

  他說:“八百人。這支軍隊從未與叛軍正面交鋒,這個傷損數量不正常。”他說著繼續翻看別的軍報,“還有這個,六百,這個,七百,這個,一千一……”

  薛瓔看得觸目驚心。

  這些數目都不大,看起來並不能對誰造成威脅,但那麼多支軍隊裡都少了一小部分,說明什麼?說明有人打通了這些諸侯國,集結了他們的力量。

  如果這個人是楚王,那就真的太可怕了。

  魏嘗擱下軍報,快速判斷:“楚國與南邊幾個諸侯國的軍隊都還沒回到封地,他們打算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殺一個回馬槍,朝長安來。”

  薛瓔竭力鎮定下來,說:“如果你是楚王,對你來說,什麼才是最合適的時機?”

  “楚國地處南面,由南至北攻向都城,最好的時機,就是長安北面被堵,腹背受敵。”

  “那些憑空消失的士兵……”

  “對,”魏嘗肯定了她的猜測,“他們偷偷繞去了北邊,去堵長安的後路。”

  薛瓔翻開案上一張羊皮地圖,一眼盯住北邊一點:“衛國?”

  “嗯,”魏嘗目色漸深,“他們要占領衛國要塞。”

  薛瓔飛快下結論:“後路不能丟。”

  之前跟秦家對抗的時候,衛國雖未像平陽侯國那樣直接參與作戰,卻保持了中立,這無異於是給薛瓔的重要助力。

  如果與楚王註定要來上一戰,那麼現在,這條後路絕對不能丟。

  “薛瓔,”魏嘗艱難地吞咽了一下,“我們又要準備打仗了。”

  她沉默片刻,點點頭,扭頭吩咐林有刀:“把傅將軍……”

  “不用。”魏嘗打斷她,“他爹不是剛咽氣麼?叫他安心守個靈吧,眼下當務之急是秘密攔截這支赴北的聯軍,我去就可以。”

  薛瓔目光微微一閃,盯住了他。

  “反正你也不太想理我,我出去辦趟差剛好……”他有點苦澀地笑了笑,“再說了,衛國……還有誰比我熟麼?”

  第70章

  公事公辦, 從用人之道上講,薛瓔沒理由駁回他的提議。且不說傅洗塵剛剛喪父,未必在最佳狀態, 攔截這支聯軍需要秘密行動, 以擅長詭變,狡詐者為宜, 魏嘗本身就比他適合許多。

  更何況,都城之內的確無人比他更熟悉衛國的一草一木。即便是身為衛人的衛颺, 也因常年居於長安, 不如他了解那裡的大河大山。

  但從私心上來講, 薛瓔又生出猶豫來。心底那道坎一時跨不過,要她如何若無其事派他出去辦差?

  她注視他片刻,喉嚨底有點發梗。

  魏嘗卻飛快理清了思路, 道:“衛國疲軟整整三十年,戰力弱到不堪一擊,對方不會花太多兵馬在奪取要塞上,何況這批散軍意欲繞背奇襲, 數目太多容易及早暴露。所以,我也不需要太多人手,保證行蹤隱秘更要緊。你給衛王發封密函, 要他準備接應,我到了以後就地取材。”

  他這是要借用衛人的兵馬。或者,嚴格意義上講也不能說是借。

  軍情緊急,倆人發現異動的時辰有點晚, 眼下沒有太多猶豫的餘裕,既然他的計劃已然周全,薛瓔也只能點點頭,暫且顧全大局,示意可以。

  就這樣吧,天大的溝壑,回來再填吧。

  魏嘗起身匆匆離去,臨到門檻前卻驟然一停,記起上回他深夜離府辦差,她在他唇上落下的一吻。

  薛瓔望著他挺直的背脊,和那隻扶在門框上的手,似乎知道他在等什麼。

  更漏點滴,四下忽然變得異常安靜。五個數過去,她沒動,十個數過去,她還是沒動。

  她好像自己跟自己倔上了。

  十五個數過去,薛瓔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正準備起身上前,魏嘗卻嘆了口氣,一腳跨過門檻,轉眼消失在夜幕里。

  她默在原地,沒有追上去。

  *

  魏嘗秘密領兵北上後,薛瓔也立即向衛王發出密函,並召集了心腹朝臣議事。秦家剛剛被剷平,朝中尚未來得及整頓,眼下形勢並不穩健,所以戰事徹底爆發前,她不能將內情昭告於朝堂。

  魏嘗似乎註定一直辦著見不得光的事。

  接連幾天,薛瓔一邊對接從他那處來的軍報,一邊密切關注南邊的情形,極力穩住長安情勢,直到七日後,得到一個意料之中的好消息。

  魏嘗順利與衛人的兵馬接上了頭,截到那支聯軍,一路誘敵深入龍虎峽,致使對方悄無聲息全軍覆沒在了那處。

  戰事講究起勢,這番快准狠的秘密行動無疑替朝廷醞釀了一個絕佳的勢頭。薛瓔得到消息後鬆了口氣,命人傳信給魏嘗,叫他把衛國那邊安排妥當後就回來。

  聯軍就那麼一支,再多沒有了,即便有,要想再次繞背也幾乎不可能,衛國的形勢已經穩下,他該儘快回來坐鎮長安。

  信件傳出,薛瓔又開始揀起心裡那樁事思量,不料兩天後夜裡,瞧見林有刀連滾帶爬似的飛奔到她屋裡,說衛國出事了。

  她驀地起身,問他詳情。

  林有刀奔得口乾舌燥,道:“是魏中郎將不見了!那邊的弟兄說,魏中郎將收到您的信件後,當夜就秘密入了一趟衛王宮,與衛王交代過後事宜,叫羽林衛們在城外等他,可他們直到天亮也沒見他回。”

  薛瓔心頭猛地一跳:“問過衛王了嗎?”

  “問過,衛王說他交代完事就離開了,按時辰算,夜裡就該與城外的羽林衛接上了頭。”

  她語速飛快:“與他隨行的羽林衛呢?”

  “沒有。”林有刀搖搖頭,“魏中郎將要求他們不許隨行,他是孤身入的衛王宮。”

  薛瓔面上焦色一點點淡了下去,最終化作一聲嘆息。

  在跟她鬧不愉快的時候主動接手差事,繼而在塵埃落定,不影響大局的節骨眼一夕之間失蹤,這是又在故技重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