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晏回被絞得額角青筋直跳,深深喘了幾下,如此境況再能忍得他就是神仙,只好低聲說:“當真慢不了,再慢朕就得瘋了……你且忍忍。”
“那好吧……”唐宛宛委屈兮兮應了聲,望著眼前的人又流了一兜眼淚。即便她初次聽到陛下上戰場那時都沒這麼能掉眼淚,那時她是一宮之主,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遇事得扛著,想說句軟話都不知道該跟誰說。
這會兒卻不一樣了,連陛下欺負自己唐宛宛都覺得安穩,這些日子所有積在心底的委屈都有了著落,眼淚就止不住了。
晏回眼裡全是笑意,貼在她耳畔低語,唇間氣息炙熱:“宛宛你小點兒聲,外頭都是些血氣方剛的年輕小伙,別讓他們聽著。”
——明明是陛下你太過分!唐宛宛瞪他一眼,想要伸手捂住嘴,又被晏回攥住了手,溢出喉的低吟聲都被他捲入舌中,只剩誘人的甜膩的鼻音,聽著更撩人了。
“宛宛。”晏回心口炙熱,低聲喚她:“你能來,我真歡喜。”
聽了這話,唐宛宛晃晃悠悠飄在半空中的神思瞬間回來了,抬頭瞪著他忿忿道:“那陛下先前還凶我!訓了我一路呢,多少將士都聽著我挨訓,丟死人了。”
晏回唇角一翹,聞言又笑:“那你凶回來。”
他還有太多的心裡話想說,可看著她,晏回又覺得言語無用,什麼話都不用說。宛宛為什麼千里迢迢地趕來,自己為什麼捨不得訓她,都是出自同一個理由。
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大抵就是如此,所有的底線都能一破再破,想把自己的心肝脾肺都掏出來給她。
腎得自己留著。
被醬醬釀釀地欺負了半個時辰,晏回解了燃眉之急,隨後便是長久的溫存。
唐宛宛一路舟車勞頓,這十多天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見著人心安下來了,方才又累著了,這會兒她困得厲害。也不知陛下怎麼有那麼多話要問,問的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你怎麼來的,走了多久?”
“劉家將送我們來的,初五離開京城,總共走了十一天。”唐宛宛答。
晏回闔眼算了下,比自己來邊關時還要快四天,那就是日行二百多里,一路上幾乎沒有歇息,興許是一路野外紮營過來的,連行宮都沒住。
仿佛心尖尖上被人攥了一把,澀成一團,晏回親親她的眼睛,又問:“朝中老臣就沒人說你?”
唐宛宛笑得有點狡黠:“他們不知道呀,我扮成劉家二夫人跟著跑來的,只有劉家幾個嫂嫂和儀衛隊知道我的身份。不過方才陛下訓我訓得挺大聲的,一路上那麼多人都聽到了,興許已經露餡了。”
晏回沒當回事,“露餡就露餡吧,衣裳帶夠了沒有?”
“帶了,冬天的絨衣帶了,過年的新衣也帶了,連明年春天的衣裳都帶足了。”
晏回笑了笑:“帶多了,年前就能回京。”
唐宛宛掀起眼皮兒斜了他一眼,小聲哼哼:“再也不信陛下了,你說到了邊關只是坐鎮後方,結果親自上戰場了,快把我嚇死了。”
好嘛,他食言一回,怕是她要記三五個月了。不知是太久沒見她還是怎麼的,連這麼個斜眼,晏回都覺得頗有風情,軟下身段哄著:“再也不食言了,年前肯定能回,咱不留在這破地方過年。”
唐宛宛半眯著眼應了一聲。
“臉瘦了,沒以前好看了。”
即便唐宛宛已經困得不行,聽見這話也唰得睜開了眼,氣鼓鼓地瞪著他:“陛下你良心都被狗吃了,我這明明是想你想瘦的!一路上走這麼急,我哪有心思梳妝打扮?你還嫌我變醜了,你才丑了呢,鬍子沒刮,臉都變糙了。”
晏回哭笑不得,他不過是隨口感慨了一句,想說她像以前那樣臉上有點肉好看,意思還沒說明白就得來了這麼一頓呲兒。只是這會兒看她親得厲害,就算她嘴巴再不討喜,晏回也不覺惱,能聽見她的聲音,能瞧見她的人,便已是最大的歡喜,哪裡還捨得跟她鬧。
晏回甚至不知道自己先前那三個月是怎麼熬過來的,仿佛跟行屍走肉似的,喜怒哀樂通通都沒了,除了發號施令,多的話一句都不想說。
收再多的信都沒用,只有這樣抱在懷裡才能踏實。她一來,晏回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活了。
“陛下。”
晏回心中難以平靜,低聲應了聲:“怎麼了?”
“有飯沒有?我快要餓死了。”唐宛宛抬起臉委屈兮兮地說:“我晌午就沒吃飯,早上也只喝了一口粥,都餓得前胸貼肚皮了。”
“沒吃飯你怎麼不說?”
唐宛宛瞠大眼睛,仿佛在為陛下怎麼能說出這麼不知恥的話而震驚,“我剛進來沒說兩句話,陛下就壓住我了,我什麼都沒來得及說!”
“是朕不好。”晏回笑了笑,拿絨被把她嚴嚴實實裹了一圈,叫人去備熱水了。
唐宛宛洗完澡,濕著頭髮走到桌前,晏回拿過塊干布巾給她擦,一邊說:“不能這麼晾著,小心中了頭風。”
瞧見桌上擺開八個熱菜,雖份量不多,一樣一個小碟,做得倒挺精細,唐宛宛還有點驚詫:“原來軍營中伙食這麼好,還有肉啊。”
“別想太美。”晏回低笑一聲:“你頭天來,給你吃這麼一回好的,趕明兒就天天吃饅頭窩窩頭了。”
邊關真是冷,方才從食盒裡拿出來的米飯還是熱乎的,這會兒已經半溫不涼了。唐宛宛扒了一口米飯,喜滋滋地回他:“啃饅頭我也樂意。”
就算邊關苦寒,身為帝王,伙食也不會有晏回嘴上說的那麼差,冬天時令蔬果少,肉卻不會少,專門這麼說就為了唬她。
唐宛宛這反應愣是把晏回給逗笑了,在舌尖咂摸了兩圈,尋思著她這話沒說全,說全了應該是“只要能跟陛下在一起,啃饅頭我也樂意”。
晏回自己把這口糖給補全了。
夜已深,晏回緊緊摟著她,新送過來的一床被子被兩人嫌棄了,孤獨地躺在一邊。
唐宛宛翻來覆去怎麼都睡不著。冬日寒風呼嘯的聲音,帳外守衛低語的聲音,火爐的嗶啵聲通通都離得遠了,唯有此處安寧。
這是陛下呆的地方,她聽到什麼都覺得歡喜極了。
晏回也睡不著,哪怕知道明天還有要緊事,也闔不上眼。兩人就這麼無聲地對視著,也不說話,黑暗中只能瞧清彼此眉眼的輪廓。
唐宛宛一會兒捏捏他的手指,一會兒撓撓他的掌心,一會兒蹭蹭他下巴上的胡茬,一會兒戳戳他的胸口,磨人得厲害。她自己玩了一會兒,不知怎的又笑出了聲,埋在他懷裡輕輕叫了一聲:“陛下。”
“嗯?”
“陛下!”
“朕聽著呢。”
“陛下!”
“怎麼了,你直說就是。”
唐宛宛埋在他胸口笑成了一朵花兒,“沒事兒,就想叫叫你。”
*
也就是從十月中旬開始,匈奴忽然發現敵人的政策變了,其攻勢比先前兇猛了許多。
初時匈奴兵還當是盛朝換了將領,暗中觀察了幾日卻發現都是熟面孔,沒添新的火器,也沒換將領。至於主帥,穿著一身烏漆墨黑的盔甲高高坐在城樓之上,身後是烈烈鼓風的赤金龍紋旗,除了盛朝的皇帝再不作他想。
都是先前打過交道的,那怎麼忽然就變厲害了呢?
匈奴單于大惑不解,抓了幾個小兵問話,對方答:“我們陛下趕著回京過年。”
單于和他的十幾個兒子正兒八經地議了議,心說倒是有些道理。中原人一向把過年看得很重,將士肯定要回去過年,興許很快就要走了,那攻下平城指日可待。
可沒過兩日,單于又發現了一件奇事。每天一到半下午,匈奴兵戰意正盛的時候,盛朝的軍隊就鳴金收兵了,飛快地退回了城裡。十幾門火炮在城門口一字擺開,黑黝黝的洞口足有一掌寬,頗有震懾力。
平城是通往中原的門戶,北面陰山,東面行山,皆是天險阻隔。而平城恰恰是兩山之間唯一的一條通道,只要攻破這座城,便可南下直入中原。匈奴攻這座城已有一個半月了,愣是沒攻下來,就是因為這十幾門火炮,盛朝將士不敵之時就退回城裡,把火炮列在城門口,匈奴兵一見火炮,恁是有滔天的戰意也得認慫。
可先前那一個半月,兩方常常要打到傍晚才各自收兵,夜裡還得防著盛朝將士派兵偷襲。這會兒一到半下午,盛朝將士就抄傢伙回營了,怎麼忽然變懶了呢?
此情此景連著幾回,匈奴軍摸不著頭腦,遂大聲喊話,問盛朝將士為何如此。
“那好吧……”唐宛宛委屈兮兮應了聲,望著眼前的人又流了一兜眼淚。即便她初次聽到陛下上戰場那時都沒這麼能掉眼淚,那時她是一宮之主,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遇事得扛著,想說句軟話都不知道該跟誰說。
這會兒卻不一樣了,連陛下欺負自己唐宛宛都覺得安穩,這些日子所有積在心底的委屈都有了著落,眼淚就止不住了。
晏回眼裡全是笑意,貼在她耳畔低語,唇間氣息炙熱:“宛宛你小點兒聲,外頭都是些血氣方剛的年輕小伙,別讓他們聽著。”
——明明是陛下你太過分!唐宛宛瞪他一眼,想要伸手捂住嘴,又被晏回攥住了手,溢出喉的低吟聲都被他捲入舌中,只剩誘人的甜膩的鼻音,聽著更撩人了。
“宛宛。”晏回心口炙熱,低聲喚她:“你能來,我真歡喜。”
聽了這話,唐宛宛晃晃悠悠飄在半空中的神思瞬間回來了,抬頭瞪著他忿忿道:“那陛下先前還凶我!訓了我一路呢,多少將士都聽著我挨訓,丟死人了。”
晏回唇角一翹,聞言又笑:“那你凶回來。”
他還有太多的心裡話想說,可看著她,晏回又覺得言語無用,什麼話都不用說。宛宛為什麼千里迢迢地趕來,自己為什麼捨不得訓她,都是出自同一個理由。
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大抵就是如此,所有的底線都能一破再破,想把自己的心肝脾肺都掏出來給她。
腎得自己留著。
被醬醬釀釀地欺負了半個時辰,晏回解了燃眉之急,隨後便是長久的溫存。
唐宛宛一路舟車勞頓,這十多天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見著人心安下來了,方才又累著了,這會兒她困得厲害。也不知陛下怎麼有那麼多話要問,問的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你怎麼來的,走了多久?”
“劉家將送我們來的,初五離開京城,總共走了十一天。”唐宛宛答。
晏回闔眼算了下,比自己來邊關時還要快四天,那就是日行二百多里,一路上幾乎沒有歇息,興許是一路野外紮營過來的,連行宮都沒住。
仿佛心尖尖上被人攥了一把,澀成一團,晏回親親她的眼睛,又問:“朝中老臣就沒人說你?”
唐宛宛笑得有點狡黠:“他們不知道呀,我扮成劉家二夫人跟著跑來的,只有劉家幾個嫂嫂和儀衛隊知道我的身份。不過方才陛下訓我訓得挺大聲的,一路上那麼多人都聽到了,興許已經露餡了。”
晏回沒當回事,“露餡就露餡吧,衣裳帶夠了沒有?”
“帶了,冬天的絨衣帶了,過年的新衣也帶了,連明年春天的衣裳都帶足了。”
晏回笑了笑:“帶多了,年前就能回京。”
唐宛宛掀起眼皮兒斜了他一眼,小聲哼哼:“再也不信陛下了,你說到了邊關只是坐鎮後方,結果親自上戰場了,快把我嚇死了。”
好嘛,他食言一回,怕是她要記三五個月了。不知是太久沒見她還是怎麼的,連這麼個斜眼,晏回都覺得頗有風情,軟下身段哄著:“再也不食言了,年前肯定能回,咱不留在這破地方過年。”
唐宛宛半眯著眼應了一聲。
“臉瘦了,沒以前好看了。”
即便唐宛宛已經困得不行,聽見這話也唰得睜開了眼,氣鼓鼓地瞪著他:“陛下你良心都被狗吃了,我這明明是想你想瘦的!一路上走這麼急,我哪有心思梳妝打扮?你還嫌我變醜了,你才丑了呢,鬍子沒刮,臉都變糙了。”
晏回哭笑不得,他不過是隨口感慨了一句,想說她像以前那樣臉上有點肉好看,意思還沒說明白就得來了這麼一頓呲兒。只是這會兒看她親得厲害,就算她嘴巴再不討喜,晏回也不覺惱,能聽見她的聲音,能瞧見她的人,便已是最大的歡喜,哪裡還捨得跟她鬧。
晏回甚至不知道自己先前那三個月是怎麼熬過來的,仿佛跟行屍走肉似的,喜怒哀樂通通都沒了,除了發號施令,多的話一句都不想說。
收再多的信都沒用,只有這樣抱在懷裡才能踏實。她一來,晏回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活了。
“陛下。”
晏回心中難以平靜,低聲應了聲:“怎麼了?”
“有飯沒有?我快要餓死了。”唐宛宛抬起臉委屈兮兮地說:“我晌午就沒吃飯,早上也只喝了一口粥,都餓得前胸貼肚皮了。”
“沒吃飯你怎麼不說?”
唐宛宛瞠大眼睛,仿佛在為陛下怎麼能說出這麼不知恥的話而震驚,“我剛進來沒說兩句話,陛下就壓住我了,我什麼都沒來得及說!”
“是朕不好。”晏回笑了笑,拿絨被把她嚴嚴實實裹了一圈,叫人去備熱水了。
唐宛宛洗完澡,濕著頭髮走到桌前,晏回拿過塊干布巾給她擦,一邊說:“不能這麼晾著,小心中了頭風。”
瞧見桌上擺開八個熱菜,雖份量不多,一樣一個小碟,做得倒挺精細,唐宛宛還有點驚詫:“原來軍營中伙食這麼好,還有肉啊。”
“別想太美。”晏回低笑一聲:“你頭天來,給你吃這麼一回好的,趕明兒就天天吃饅頭窩窩頭了。”
邊關真是冷,方才從食盒裡拿出來的米飯還是熱乎的,這會兒已經半溫不涼了。唐宛宛扒了一口米飯,喜滋滋地回他:“啃饅頭我也樂意。”
就算邊關苦寒,身為帝王,伙食也不會有晏回嘴上說的那麼差,冬天時令蔬果少,肉卻不會少,專門這麼說就為了唬她。
唐宛宛這反應愣是把晏回給逗笑了,在舌尖咂摸了兩圈,尋思著她這話沒說全,說全了應該是“只要能跟陛下在一起,啃饅頭我也樂意”。
晏回自己把這口糖給補全了。
夜已深,晏回緊緊摟著她,新送過來的一床被子被兩人嫌棄了,孤獨地躺在一邊。
唐宛宛翻來覆去怎麼都睡不著。冬日寒風呼嘯的聲音,帳外守衛低語的聲音,火爐的嗶啵聲通通都離得遠了,唯有此處安寧。
這是陛下呆的地方,她聽到什麼都覺得歡喜極了。
晏回也睡不著,哪怕知道明天還有要緊事,也闔不上眼。兩人就這麼無聲地對視著,也不說話,黑暗中只能瞧清彼此眉眼的輪廓。
唐宛宛一會兒捏捏他的手指,一會兒撓撓他的掌心,一會兒蹭蹭他下巴上的胡茬,一會兒戳戳他的胸口,磨人得厲害。她自己玩了一會兒,不知怎的又笑出了聲,埋在他懷裡輕輕叫了一聲:“陛下。”
“嗯?”
“陛下!”
“朕聽著呢。”
“陛下!”
“怎麼了,你直說就是。”
唐宛宛埋在他胸口笑成了一朵花兒,“沒事兒,就想叫叫你。”
*
也就是從十月中旬開始,匈奴忽然發現敵人的政策變了,其攻勢比先前兇猛了許多。
初時匈奴兵還當是盛朝換了將領,暗中觀察了幾日卻發現都是熟面孔,沒添新的火器,也沒換將領。至於主帥,穿著一身烏漆墨黑的盔甲高高坐在城樓之上,身後是烈烈鼓風的赤金龍紋旗,除了盛朝的皇帝再不作他想。
都是先前打過交道的,那怎麼忽然就變厲害了呢?
匈奴單于大惑不解,抓了幾個小兵問話,對方答:“我們陛下趕著回京過年。”
單于和他的十幾個兒子正兒八經地議了議,心說倒是有些道理。中原人一向把過年看得很重,將士肯定要回去過年,興許很快就要走了,那攻下平城指日可待。
可沒過兩日,單于又發現了一件奇事。每天一到半下午,匈奴兵戰意正盛的時候,盛朝的軍隊就鳴金收兵了,飛快地退回了城裡。十幾門火炮在城門口一字擺開,黑黝黝的洞口足有一掌寬,頗有震懾力。
平城是通往中原的門戶,北面陰山,東面行山,皆是天險阻隔。而平城恰恰是兩山之間唯一的一條通道,只要攻破這座城,便可南下直入中原。匈奴攻這座城已有一個半月了,愣是沒攻下來,就是因為這十幾門火炮,盛朝將士不敵之時就退回城裡,把火炮列在城門口,匈奴兵一見火炮,恁是有滔天的戰意也得認慫。
可先前那一個半月,兩方常常要打到傍晚才各自收兵,夜裡還得防著盛朝將士派兵偷襲。這會兒一到半下午,盛朝將士就抄傢伙回營了,怎麼忽然變懶了呢?
此情此景連著幾回,匈奴軍摸不著頭腦,遂大聲喊話,問盛朝將士為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