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簡羊將軍來到七丈台上,他親手把死去的小鳥放在銅盆里,侍衛把銅盆放在堞牆上,被將軍制止了,將軍讓他端著銅盆,讓早晨的陽光照著銅盆里的泉水,他說,如果是從糙原上飛來的鳥,等陽光把冷水曬暖了,鳥就復活了。將軍在七丈台上瞭望長城外面連綿的山巒,蒼老的臉上有一種罕見的脆弱表情,他說,長城該竣工了,這鳥一定會在竣工日復活,它會引我回到糙原,我該回一趟家了,看看我的父母,看看我的妻子,還有四個孩子!
侍衛端著銅盆站在風中,他想告訴將軍,即使死鳥復活,大燕嶺長城與月牙關長城仍然相隔百里,隔著一片荒涼的沙漠,兩段長城的合龍竣工仍然遙遙無期,所有還鄉的願望都是水中撈月,將軍呀,也許你會老死在大燕嶺。可是他不敢說,將軍近來思鄉心切,喜怒無常,他天天幻想大燕嶺長城在一夜之間封台竣工,自己可以策馬回返家鄉,他每天睜開眼睛都問,今天能竣工嗎?侍衛起初用各種措辭向他說明一個道理,長城不是一日之功,每次都引來將軍的咆哮,還挨了好幾個耳光,侍衛學聰明了,後來每次回答將軍的問題時,總是說,快竣工了,快了。
簡羊將軍撫摸著頭上的九龍金盔,抬眼看了看台下的工地,對侍衛說,今天能竣工嗎?
侍衛躲開他熱切的目光,看著水裡的小鳥,說,快了,今天不行就明天,將軍,快竣工了。
鳥在水中等待重生,而一個意外的悲傷的早晨還是來臨了。太陽升起來,簡羊將軍發現大燕嶺的悲傷也在噴薄而出。往日高亢嘹亮的號子聲在這個早晨沉寂下去,挑夫的籮筐在山路上發出孤獨的呻吟,砌工的瓦刀和石匠們鑿釺的聲音聽起來是那麼沉悶,簡羊將軍聽得焦躁不安,從勞動的聲音中,他感受不到長城竣工前的喜悅。他來到瞭望台上,看見山上山下涌動著築城的人群,磚窯里火光熊熊,挑土抬石的人遍布山樑,石匠們在遠處的石場上揮舞著鐵錘和釺棒,簡羊將軍第一次從他們勞動的身影中發現了疲憊,發現了憂傷,他摘下頭上的那頂九龍金盔,更悉心地傾聽,聽見盔中有風聲,風中有隱隱約約的哭泣聲,他眺望磚窯,那哭泣聲在窯火的火光里飄蕩,他轉向石場,那哭泣聲便在石頭叢中輕輕地迴響。將軍在七丈台上焦躁不安,他對侍衛說,今天我怎麼聽不見築城號子?倒像有人在哪兒哭,哭個不停。侍衛說,將軍,這麼大的風呀,是風把號子聲吹走了,你聽見的哭聲也是風,大燕嶺的工匠沒有誰敢哭,敢哭的一定是風。
將軍在疑慮中敲響了烽火台上的銅鐘,監吏們都戰戰兢兢地上來了,上來就發出一片整齊的祝賀聲,快了,快竣工了!將軍說,築城號子都不喊了,快個狗屁!他問工地上昨天是不是死了好多人,大家不敢盲目應對,縮在後面的蘆席吏被人推到前面來了,那蘆席吏掌管大燕嶺所有的蘆席事務,由於職位特殊,他最清楚死人的數字,蘆席吏有點茫然地揣摩將軍的用意,說,昨天就拿出去五條蘆席呀,一共才死了五個人!看看將軍面孔鐵青,又多嘴道,前一陣鬧瘟疫時人死得多,一天死七八十,蘆席都不夠用了,白天死的有蘆席捲,夜裡死的就沒有蘆席捲了。將軍揮揮手不讓他說了,轉臉質問負責膳食的糧糙官,工匠們一定吃不飽肚子,築城號子才喊不動了,你是不是又剋扣了灶上的糧食,背了麥子去窯子裡嫖jì了?糧糙官嚇得面孔發白,連連擺手,賭咒發誓他拿了官糧去嫖jì的錯誤只犯了一次,民工們的伙食標準已經從每天一干兩稀提高到兩干一稀,稀粥可以喝五碗,乾飯可以盛兩大碗。將軍冷笑一聲,吼起來,既然吃了那麼多,怎麼號子都喊不動了?都像個啞巴一樣幹活,這大燕嶺長城什麼時候竣工?
眾官吏這時候才發現貌似粗獷的將軍對勞動的聲音那麼敏感,他們紛紛表態,要讓大燕嶺的築城號子重新喊起來,燒磚吏保證出磚時所有的磚工喊起《出磚謠》,搬運吏保證自己的挑夫運磚運石上山時要唱〈〈上山謠〉〉,採石吏說他分管的石匠們做的是細工,不宜歌唱,但他保證讓他們手裡的鐵釺和錘子敲出最歡樂的節奏。
一個名叫上官青的捕吏垂手站在角落裡,他以為將軍的憤怒與己無關,他只管抓捕逃跑的工匠,管不了工匠的喉嚨,正要偷偷地退下七丈台呢,將軍喝住了他,你往哪兒跑?今天大燕嶺死氣沉沉,你也脫不了干係!將軍把上官青拉到堞牆邊,告訴他風聲中有人在哭,上官青說他聽見的是風聲,聽不見誰的哭聲,將軍讓他站到堞牆上聽,上官青不敢違抗,讓人扶著站到堞牆上,還是搖頭,說,將軍,是風太大,你把飛沙的聲音聽成人的哭聲啦。將軍揮起他的九龍金盔把他從牆上打了下來,你自己長了付豬耳朵,竟然敢不相信我的耳朵?將軍憤怒地說,國王都記得簡羊將軍從糙原上來,你們這幫蠢材不記得,我聽得見帳篷外面敵人拉弓的聲音,聽得見十里外狼群的腳步,五十里外馬蹄的聲音,我聽得見百里外暴風雨的聲音,我說大燕嶺有人在哭,一定有人在哭!是誰在哭,你給我去把他找出來!
上官青沒有料到他上七丈台接受的是一個如此艱巨的使命,他從來都是追捕人的,這個倒霉的早晨,他不得不去追捕一個莫須有的聲音。
追捕
大燕嶺人海茫茫,上官青奉命帶著一群捕吏在勞動的人海里追捕一個聲音。
誰在哭?
誰哭了?你們這裡誰哭了?你哭過嗎?
你們這裡有沒有人哭?誰哭過給我站出來!
大多數工匠們木然地瞪著上官青,他們的眼神在提出各種各樣的反詰,誰哭了?你們看看我們的臉,臉上只有汗,哪兒有淚?誰瘋了才哭,白白挨上七七四十九鞭,挨完了鞭子還要多抬七七四十九筐石頭,誰想死了才會哭呢!我們為什麼要哭?天生是窮人,抬石築城是我們的命,一把骨頭累散架了,睡一夜明天就拼好了,還是幹活,有什麼可哭的?病號棚子裡垂死的人們也坦然地面對這次追查,他們用劇烈的咳嗽和嘴角的血絲告訴上官青,我有痰,有血,有熱度,就是沒有眼淚!流眼淚乾什麼用?大燕嶺死人就那麼幾種死法,逃役的被你們捕吏抓回來,示眾吊死,身子單薄的人鬥不過石頭城磚,吐血吐死,運氣不好的人染了黑臉病,發燒燒死,幾個倔強而悲觀的人跑到懸崖上,跳崖摔死,就那麼幾種死法,死都不怕了,還有什麼可怕的,不知道害怕的人,哪兒有什麼眼淚!
有幾個工匠在上官青的盤問下承認自己面容悲戚,但拒不承認自己哭過。一個來自邊遠的蒼蘭郡的少年挑夫說他是想哭,但他摸索了一套方法,可以有效地制止眼淚,他還誠實地吐出舌頭給上官青看,說他一旦想哭就咬住自己的舌頭,把舌頭咬出血,疼了就不哭了,上官青檢查了少年挑夫的舌頭,發現那舌頭果然被咬得血肉模糊的。還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是上官青追查重點,他們明明神情落寞,眼睛浮腫,別人卻作證,說兄弟倆的眼睛不是哭腫的,反而是笑腫的。上官青就讓那兄弟倆來笑給他看。兄弟倆來了,站在一起,像兩隻比翼之鳥向對方展開了雙臂,上官青叫起來,你們這是幹什麼?準備上絞頭架呢?旁邊有人對上官青說,別急,等一會兒他們就能笑了。捕吏們原以為有什麼好戲看,等半天卻是一場孩子氣的鬧劇。原來兄弟倆是雙胞胎,想起老母親病在家裡無人照管,一個傷心,另一個一定會落淚,為了避免這種局面,他們就互相胳肢撓癢,藉助這個簡單的方法,每一次兄弟倆都能成功地破涕而笑。當著一群捕吏的面,那兄弟倆在互相胳肢之後,果然齊聲狂笑起來,笑得上官青他們毛骨聳然,上去強行把兄弟倆拉開,一人賞了一個耳光。
捕吏們怎麼也抓不到那哭聲,都有點消沉,有的人開始輕聲議論起簡羊將軍最近的精神狀態來,上官青很惱怒,說,下級不准議論上級!將軍說了,他聽見有人在哭一定有人在哭,九龍金盔戴在將軍頭上,他的腦袋就比我們高明,別說要找哭聲,就是他要找風聲,我們也只好去找!
他們來到石場上,終於有監工報告,早晨有一個尋夫的女子在石場哭過。是運石頭的牛車從採石坑捎來的女子,那女子背著塊石頭在路上爬,車夫看她可憐,就讓她上了牛車。上官青看那監工說得吞吞吐吐的,就罵起來,這把年紀話也說不清,上了車以後呢,那女子怎麼了?
怎麼都不是我的責任,是採石坑那邊的責任!監工首先撇清了自己,才肯把話說下去,那女子奇怪,爬上了牛車還馱著那石頭,還有一隻青蛙,跟著她跳上了牛車,車夫讓她鬧懵了,說石頭可以帶上來,青蛙不能上車,那女子為青蛙求情呢,說他們一個尋夫,一個尋子,青蛙是來尋子的!
什麼青蛙?青蛙尋什么子?上官青大叫起來,說清楚呀,青蛙往哪兒去了?誰是那青蛙的兒子?
青蛙那么小,我也不知道它跳哪兒去了,我的眼睛主要管石工的,不管青蛙,青蛙的兒子是誰,我就更不知道了。監工看上官青滿面怒意,趕忙補充道,那女子是尋萬豈梁的,是他媳婦,我瞥見個背影,背著塊石頭爬,一邊爬一邊哭呢。
我看你就是那青蛙的兒子,否則不會這麼笨!上官青尖銳地打擊著監工的自尊心,自己笑起來,他的眼睛開始向石場四周的糙棚和石頭掃射,那女子呢,她從哪兒來?
從青雲郡來,是萬豈梁的媳婦,說是走了一個秋天,走了一千里路才到了大燕嶺。
那萬豈梁呢,把萬豈梁叫過來!
叫不過來了,萬豈梁死啦!監工說,夏天山崩死在斷腸岩的,不是死了十六個青雲郡人嗎,萬豈梁也在裡面,讓石頭活埋了!
監工從腰後的布袋裡找出一塊竹片來,給上官青看,那竹片上糙糙地刻著幾個字:青雲郡,萬豈梁,採石場,兩干兩稀。人的籍貫、姓名、勞役地點和每日的定糧都標示得清清楚楚,但那姓名上已經劃了個紅叉,捕吏們看見那紅叉,都皺起了眉頭,七嘴八舌地說,已經死了嘛,還跑來幹什麼?把她領到野墳去,挖根骨頭給她,再給七個刀幣,打發走!監工收起布袋,面露難色,說,是按規矩打發她走的,她拿了這人牌可以去領七個刀幣,可她不要牌子,只要人,我哪兒有人給他,連骨頭也沒有,這萬豈梁的屍骨不在野墳里,他死在斷腸岩嘛,屍骨現在都埋在城牆下面了,除非把城牆拆了,否則我哪兒有骨頭挖給她?她在石場上哭,哪能讓她在石場哭,讓上面聽到是我的責任嘛,我就把她攆到別處去哭了!
你個自私自利的東西,別處也是大燕嶺,都不讓哭的!上官青憤怒地叫起來。
侍衛端著銅盆站在風中,他想告訴將軍,即使死鳥復活,大燕嶺長城與月牙關長城仍然相隔百里,隔著一片荒涼的沙漠,兩段長城的合龍竣工仍然遙遙無期,所有還鄉的願望都是水中撈月,將軍呀,也許你會老死在大燕嶺。可是他不敢說,將軍近來思鄉心切,喜怒無常,他天天幻想大燕嶺長城在一夜之間封台竣工,自己可以策馬回返家鄉,他每天睜開眼睛都問,今天能竣工嗎?侍衛起初用各種措辭向他說明一個道理,長城不是一日之功,每次都引來將軍的咆哮,還挨了好幾個耳光,侍衛學聰明了,後來每次回答將軍的問題時,總是說,快竣工了,快了。
簡羊將軍撫摸著頭上的九龍金盔,抬眼看了看台下的工地,對侍衛說,今天能竣工嗎?
侍衛躲開他熱切的目光,看著水裡的小鳥,說,快了,今天不行就明天,將軍,快竣工了。
鳥在水中等待重生,而一個意外的悲傷的早晨還是來臨了。太陽升起來,簡羊將軍發現大燕嶺的悲傷也在噴薄而出。往日高亢嘹亮的號子聲在這個早晨沉寂下去,挑夫的籮筐在山路上發出孤獨的呻吟,砌工的瓦刀和石匠們鑿釺的聲音聽起來是那麼沉悶,簡羊將軍聽得焦躁不安,從勞動的聲音中,他感受不到長城竣工前的喜悅。他來到瞭望台上,看見山上山下涌動著築城的人群,磚窯里火光熊熊,挑土抬石的人遍布山樑,石匠們在遠處的石場上揮舞著鐵錘和釺棒,簡羊將軍第一次從他們勞動的身影中發現了疲憊,發現了憂傷,他摘下頭上的那頂九龍金盔,更悉心地傾聽,聽見盔中有風聲,風中有隱隱約約的哭泣聲,他眺望磚窯,那哭泣聲在窯火的火光里飄蕩,他轉向石場,那哭泣聲便在石頭叢中輕輕地迴響。將軍在七丈台上焦躁不安,他對侍衛說,今天我怎麼聽不見築城號子?倒像有人在哪兒哭,哭個不停。侍衛說,將軍,這麼大的風呀,是風把號子聲吹走了,你聽見的哭聲也是風,大燕嶺的工匠沒有誰敢哭,敢哭的一定是風。
將軍在疑慮中敲響了烽火台上的銅鐘,監吏們都戰戰兢兢地上來了,上來就發出一片整齊的祝賀聲,快了,快竣工了!將軍說,築城號子都不喊了,快個狗屁!他問工地上昨天是不是死了好多人,大家不敢盲目應對,縮在後面的蘆席吏被人推到前面來了,那蘆席吏掌管大燕嶺所有的蘆席事務,由於職位特殊,他最清楚死人的數字,蘆席吏有點茫然地揣摩將軍的用意,說,昨天就拿出去五條蘆席呀,一共才死了五個人!看看將軍面孔鐵青,又多嘴道,前一陣鬧瘟疫時人死得多,一天死七八十,蘆席都不夠用了,白天死的有蘆席捲,夜裡死的就沒有蘆席捲了。將軍揮揮手不讓他說了,轉臉質問負責膳食的糧糙官,工匠們一定吃不飽肚子,築城號子才喊不動了,你是不是又剋扣了灶上的糧食,背了麥子去窯子裡嫖jì了?糧糙官嚇得面孔發白,連連擺手,賭咒發誓他拿了官糧去嫖jì的錯誤只犯了一次,民工們的伙食標準已經從每天一干兩稀提高到兩干一稀,稀粥可以喝五碗,乾飯可以盛兩大碗。將軍冷笑一聲,吼起來,既然吃了那麼多,怎麼號子都喊不動了?都像個啞巴一樣幹活,這大燕嶺長城什麼時候竣工?
眾官吏這時候才發現貌似粗獷的將軍對勞動的聲音那麼敏感,他們紛紛表態,要讓大燕嶺的築城號子重新喊起來,燒磚吏保證出磚時所有的磚工喊起《出磚謠》,搬運吏保證自己的挑夫運磚運石上山時要唱〈〈上山謠〉〉,採石吏說他分管的石匠們做的是細工,不宜歌唱,但他保證讓他們手裡的鐵釺和錘子敲出最歡樂的節奏。
一個名叫上官青的捕吏垂手站在角落裡,他以為將軍的憤怒與己無關,他只管抓捕逃跑的工匠,管不了工匠的喉嚨,正要偷偷地退下七丈台呢,將軍喝住了他,你往哪兒跑?今天大燕嶺死氣沉沉,你也脫不了干係!將軍把上官青拉到堞牆邊,告訴他風聲中有人在哭,上官青說他聽見的是風聲,聽不見誰的哭聲,將軍讓他站到堞牆上聽,上官青不敢違抗,讓人扶著站到堞牆上,還是搖頭,說,將軍,是風太大,你把飛沙的聲音聽成人的哭聲啦。將軍揮起他的九龍金盔把他從牆上打了下來,你自己長了付豬耳朵,竟然敢不相信我的耳朵?將軍憤怒地說,國王都記得簡羊將軍從糙原上來,你們這幫蠢材不記得,我聽得見帳篷外面敵人拉弓的聲音,聽得見十里外狼群的腳步,五十里外馬蹄的聲音,我聽得見百里外暴風雨的聲音,我說大燕嶺有人在哭,一定有人在哭!是誰在哭,你給我去把他找出來!
上官青沒有料到他上七丈台接受的是一個如此艱巨的使命,他從來都是追捕人的,這個倒霉的早晨,他不得不去追捕一個莫須有的聲音。
追捕
大燕嶺人海茫茫,上官青奉命帶著一群捕吏在勞動的人海里追捕一個聲音。
誰在哭?
誰哭了?你們這裡誰哭了?你哭過嗎?
你們這裡有沒有人哭?誰哭過給我站出來!
大多數工匠們木然地瞪著上官青,他們的眼神在提出各種各樣的反詰,誰哭了?你們看看我們的臉,臉上只有汗,哪兒有淚?誰瘋了才哭,白白挨上七七四十九鞭,挨完了鞭子還要多抬七七四十九筐石頭,誰想死了才會哭呢!我們為什麼要哭?天生是窮人,抬石築城是我們的命,一把骨頭累散架了,睡一夜明天就拼好了,還是幹活,有什麼可哭的?病號棚子裡垂死的人們也坦然地面對這次追查,他們用劇烈的咳嗽和嘴角的血絲告訴上官青,我有痰,有血,有熱度,就是沒有眼淚!流眼淚乾什麼用?大燕嶺死人就那麼幾種死法,逃役的被你們捕吏抓回來,示眾吊死,身子單薄的人鬥不過石頭城磚,吐血吐死,運氣不好的人染了黑臉病,發燒燒死,幾個倔強而悲觀的人跑到懸崖上,跳崖摔死,就那麼幾種死法,死都不怕了,還有什麼可怕的,不知道害怕的人,哪兒有什麼眼淚!
有幾個工匠在上官青的盤問下承認自己面容悲戚,但拒不承認自己哭過。一個來自邊遠的蒼蘭郡的少年挑夫說他是想哭,但他摸索了一套方法,可以有效地制止眼淚,他還誠實地吐出舌頭給上官青看,說他一旦想哭就咬住自己的舌頭,把舌頭咬出血,疼了就不哭了,上官青檢查了少年挑夫的舌頭,發現那舌頭果然被咬得血肉模糊的。還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是上官青追查重點,他們明明神情落寞,眼睛浮腫,別人卻作證,說兄弟倆的眼睛不是哭腫的,反而是笑腫的。上官青就讓那兄弟倆來笑給他看。兄弟倆來了,站在一起,像兩隻比翼之鳥向對方展開了雙臂,上官青叫起來,你們這是幹什麼?準備上絞頭架呢?旁邊有人對上官青說,別急,等一會兒他們就能笑了。捕吏們原以為有什麼好戲看,等半天卻是一場孩子氣的鬧劇。原來兄弟倆是雙胞胎,想起老母親病在家裡無人照管,一個傷心,另一個一定會落淚,為了避免這種局面,他們就互相胳肢撓癢,藉助這個簡單的方法,每一次兄弟倆都能成功地破涕而笑。當著一群捕吏的面,那兄弟倆在互相胳肢之後,果然齊聲狂笑起來,笑得上官青他們毛骨聳然,上去強行把兄弟倆拉開,一人賞了一個耳光。
捕吏們怎麼也抓不到那哭聲,都有點消沉,有的人開始輕聲議論起簡羊將軍最近的精神狀態來,上官青很惱怒,說,下級不准議論上級!將軍說了,他聽見有人在哭一定有人在哭,九龍金盔戴在將軍頭上,他的腦袋就比我們高明,別說要找哭聲,就是他要找風聲,我們也只好去找!
他們來到石場上,終於有監工報告,早晨有一個尋夫的女子在石場哭過。是運石頭的牛車從採石坑捎來的女子,那女子背著塊石頭在路上爬,車夫看她可憐,就讓她上了牛車。上官青看那監工說得吞吞吐吐的,就罵起來,這把年紀話也說不清,上了車以後呢,那女子怎麼了?
怎麼都不是我的責任,是採石坑那邊的責任!監工首先撇清了自己,才肯把話說下去,那女子奇怪,爬上了牛車還馱著那石頭,還有一隻青蛙,跟著她跳上了牛車,車夫讓她鬧懵了,說石頭可以帶上來,青蛙不能上車,那女子為青蛙求情呢,說他們一個尋夫,一個尋子,青蛙是來尋子的!
什麼青蛙?青蛙尋什么子?上官青大叫起來,說清楚呀,青蛙往哪兒去了?誰是那青蛙的兒子?
青蛙那么小,我也不知道它跳哪兒去了,我的眼睛主要管石工的,不管青蛙,青蛙的兒子是誰,我就更不知道了。監工看上官青滿面怒意,趕忙補充道,那女子是尋萬豈梁的,是他媳婦,我瞥見個背影,背著塊石頭爬,一邊爬一邊哭呢。
我看你就是那青蛙的兒子,否則不會這麼笨!上官青尖銳地打擊著監工的自尊心,自己笑起來,他的眼睛開始向石場四周的糙棚和石頭掃射,那女子呢,她從哪兒來?
從青雲郡來,是萬豈梁的媳婦,說是走了一個秋天,走了一千里路才到了大燕嶺。
那萬豈梁呢,把萬豈梁叫過來!
叫不過來了,萬豈梁死啦!監工說,夏天山崩死在斷腸岩的,不是死了十六個青雲郡人嗎,萬豈梁也在裡面,讓石頭活埋了!
監工從腰後的布袋裡找出一塊竹片來,給上官青看,那竹片上糙糙地刻著幾個字:青雲郡,萬豈梁,採石場,兩干兩稀。人的籍貫、姓名、勞役地點和每日的定糧都標示得清清楚楚,但那姓名上已經劃了個紅叉,捕吏們看見那紅叉,都皺起了眉頭,七嘴八舌地說,已經死了嘛,還跑來幹什麼?把她領到野墳去,挖根骨頭給她,再給七個刀幣,打發走!監工收起布袋,面露難色,說,是按規矩打發她走的,她拿了這人牌可以去領七個刀幣,可她不要牌子,只要人,我哪兒有人給他,連骨頭也沒有,這萬豈梁的屍骨不在野墳里,他死在斷腸岩嘛,屍骨現在都埋在城牆下面了,除非把城牆拆了,否則我哪兒有骨頭挖給她?她在石場上哭,哪能讓她在石場哭,讓上面聽到是我的責任嘛,我就把她攆到別處去哭了!
你個自私自利的東西,別處也是大燕嶺,都不讓哭的!上官青憤怒地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