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龍檢察官頓了頓,看到高大成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望著他,連忙問道:“高醫師,你現在有什麼想法啊?趕快告訴我吧,就別再賣關子了。”

  高大成收回了笑容,一字一頓地說:“我認為,這並不是一樁殉情事件。”

  “哦?!你的意思是……”

  “事實上,這是一樁謀殺案!”高大成答道,臉色變得很嚴肅。

  “啊?!為什麼這麼說?”龍檢察官的表情也變得與高大成同樣嚴肅。

  在車廂里,警方找到了美工刀、藍波刀一類的刃器,這些刀具大概都是吳藝榕買來企圖自殺的工具。另外,她服下了安眠藥,身上又有多處刀傷,血也流了不少,因此在被人發現時意識不清。但是初步檢驗過楊培雯的屍體,我發現她的身上並沒有任何刀傷!甚至根本一點外傷都沒有!

  為什麼沒有任何刀傷,反而會判定為謀殺呢?

  這就表示,楊培雯的死因並不是刀傷,而是其它的原因。因為吳藝榕服用了安眠藥,所以楊培雯可能也服用了安眠藥。成人跟青少年,致死安眠藥劑量不同,當然並不是吳藝榕這種非醫學專業的人所熟悉的。而如果吳藝榕有長期服用安眠藥習慣的話,那麼她在服用的過程中,體內會產生安眠藥的耐藥性,足以令她睡眠的安眠藥劑量也會慢慢增加。

  也就是說,如果是殉情,當然有可能表示兩人吞下的安眠藥劑量雖然相同,但造成的效果不同,讓楊培雯死了,但吳藝榕卻甦醒過來。

  所以我決定,對楊培雯的屍體進行仔細檢查,看她是否真的是因為安眠藥用藥過量致死。

  結果,我發現了讓我極其意外的答案——楊培雯的死因居然是窒息!

  經過簡單檢查,楊培雯的牙齦呈粉紅色的出血現象,這就可以確定死亡原因是窒息。但是奇怪的是,她的屍體頸部,卻連一絲勒痕也沒有!”

  “沒有勒痕,卻造成窒息?”龍哲敘驚問道。

  讀者推理時間

  * 無形的窒息?!

  致命的情況所引發的無情兇殺案,這一段不為社會接受的師生同性戀,究竟是兩廂情願的殉情還是單方面因愛生恨的情殺案件呢

  根據高大成法醫的驗屍結果,沒想到被害者死因竟是沒有勒痕的窒息!

  * 仔細對照一下車內陳屍圖與窒死因圖

  您發現現場楊培文死亡的真正致命原因與兇器了嗎?

  * 染血的房車

  * 遭勒死時會有較明顯勒痕。

  例如手指,繩索或鐵絲的痕跡

  * 遭悶死時則無明顯外傷,

  但口鼻內可能會有兇器的殘留物

  * 如果您還是無法推敲出來,就讓我們繼續聽聽高法醫精湛的推理吧!

  我想,這顯示在楊培雯吞服安眠藥之後,有人用棉被、枕頭一類的軟物,悶住了她的口鼻,讓她窒息而死。高大成說出最後的結論。

  高醫師,你確定?

  當然。

  你知道嗎?在車內的證物清單中,確實有一塊枕頭。龍檢察官的語氣非常謹慎。

  本書全部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重返刑案現場

  作者:既 晴 高大成

  死前的擁抱

  案件發生的第四天。龍哲敘接到了醫院打來的電話。經過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吳藝榕的神志已經清醒過來,身體恢復情況也非常良好,以她目前的精神狀況可以接受警方與檢方的訊問了。

  龍哲敘馬上通知了張振益,叫他也一起去醫院對吳藝榕進行偵迅調查。

  在吳藝榕父親的陪同下,他們兩人來到了豐原醫院特護ICU病房。看到吳藝榕原本蒼白、瘦弱的臉孔比入院初時有生氣一些,也更紅潤了一些。但她的情緒仍然很不穩定,據醫生說,她常常出現歇斯底里的情況。為了避免她再次二度自殘,所以銳利的危險物品都嚴格管制,不准近身。就連吳藝榕的雙手,也被柔軟的布條小心地捆綁在了加護病床的欄杆上。

  “吳小姐,我想請你描述一下,上周三下午,你到學校去接楊培雯放學,之後所發生的事情。”龍哲敘的語氣非常平和,他擔心吳藝榕的情緒如果受到刺激,那就無法進行此次的訊問了。

  “我接她一起去吃晚餐。”吳藝榕的聲音虛浮,但眼睛卻很是有神, “我們還開車去兜風。”

  “根據楊培雯母親的證詞,那天是溜冰課。”張振益插嘴問道。

  “嗯。”吳藝榕微弱的點點頭。

  “你在說謊!”張振益聲音陡然提高。我們詢問過溜冰場以及其它學生的家長,他們都證實了你在前一天,臨時取消了當天的溜冰課。

  張振益與龍哲敘都掙大了眼睛,等待著吳藝榕的解釋。

  可吳藝榕只是微弱的搖了搖頭,輕描淡寫地說了聲:“我不記得了。”

  “也就是說,只有楊家不知道你取消溜冰課的事情。”張振益繼續追問。

  “我說過,我不記的了”!吳藝榕的聲音大了一點。

  聽了這樣的回答,張振益頓時無名火起,想要厲聲怒斥吳藝榕在避實就虛。但龍哲敘則示意讓張振益坐下,因為他不想破壞吳藝榕好不容易才穩定下來的情緒,他決定換個話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