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 86 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痛失一瓶醬料後,東宮專業蹭飯小分隊氣氛低迷。

  這幾日分的醬越來越少了,吃慣了前幾日的口味,再蘸那一點點醬,真覺得這饅頭吃得沒滋沒味兒的。

  於是百姓們發現太子一行人那朝氣蓬勃的精氣神兒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蔫頭耷腦,神情沮喪。

  看來行刺一事還是讓他們心裡有根刺吧。

  尤其是太子,這些時日勞心考力,卻被偽裝成百姓的刺客刺殺,應當是十分難過的吧。⑦⑧中文全網更新最快 ωωω.七8zω.cδм

  太子確實是很難過。

  「都是孤的錯。」他嘆道,「若不是為了保護孤,清章也不會將醬瓶投擲出去以救孤。」

  大家想到以後的日子只能啃白饅頭,回程路上又得吃水煮干饃,就紛紛沉默。

  「殿下,這不是您的錯。」謝珣受不了他們這幅怨婦模樣了,站出來寬慰道。

  「嗯。」太子點頭,神情瑟瑟然,「伯淵啊,你說,這損失了一瓶,你就只剩下三瓶了。」

  謝珣直覺有點不對勁兒,蹙眉看向太子,正欲答話,忽然感受到了一圈人飽含希冀的眼神。

  太子見他不吭聲,繼續感嘆,一邊搖頭一邊道:「三瓶,只有三瓶了,那么小的三瓶……」

  謝珣:……

  這是在套他話嗎?

  難不成他還會把醬瓶子藏起來晚上偷摸摸蘸饅頭吃?!

  「咳,內子並未想到我會將這拌飯醬分享給大家食用,所以只做了我一個人的量,按一個月的量來算的話綽綽有餘。」謝珣無語道。

  太子贊同地點頭:「啊,確實是,表妹也不會想到這點。」雖然表面贊同,但內心無比感嘆,姜舒窈又不是沒見過東宮這群人(包括他在內)的厚臉皮,為啥這點都想不到?看來還是他們行事太克制了,未曾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謝珣眉頭抽了抽:「殿下,慎言,內子與您並非表哥表妹的關係。」

  太子嘻嘻哈哈道:「弟妹,弟妹總行了吧。」他站起來摟過謝珣的肩,「伯淵,咱倆誰跟誰啊,不必拘謹。」

  謝珣:……算了。

  太子與同僚們都是青年才俊中拔尖兒的那群人,於政事上大有所為,可為何平素行事會如此跳脫,時常讓他生出無力之感,有種下半輩子要和他們共事會帶不動他們的錯覺。

  一群人苦哈哈地把拌飯醬吃完了,連瓶身上的附著也沒有放過,這邊事畢,在此處停留三日整歇,大家就準備回京復命了。

  來時趕路,回時也不能耽擱,只是不需要那麼著急了。

  這次河堤貪污一案,太子一黨辦事可謂盡善盡美,加固了河堤、收了民心、抓住了貪官污吏,當然,還順便把一群刺客捆吧捆吧往京中押去了。

  因著太子險些遇刺,太子不敢再輕車簡從了,由駐紮在州府附近的小將親自率軍護送他們回城。

  這邊日子苦哈哈,度日如年,而姜舒窈的日子一如既往的安寧平和。

  自從周氏跟著她學廚以後,兩人每日琢磨吃食,得閒出府逛一逛,十分自在,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摸著空蕩蕩的床板,才會想起在外吃苦辦公的夫君。

  想到這裡,姜舒窈十分愧疚,畢竟督管修築河堤是個苦差事,更可能會遇到危險,她怎麼著也得惦記著他吧。

  就在她愧疚到達了頂峰時,一封加急信送到了謝國公府。

  徐氏最先收到消息,聽到「加急」二字就是一激靈,再聽是走太子的路加急送過來的,更是慌了神。

  謝理也失了往日的鎮定,他是官場老油條了,第一反應就是思考河堤貪污一案的背後利益關係,此事牽涉眾多,更何況還有太子在場,多少人都盯著他們的,莫非……

  而且家信送到的同時,還有太子的口信:莫要聲張。

  他手一抖,茶盞差點掉了。

  「你送給弟妹去,此時不必告訴母親。」他沉思一番,肅容道。

  徐氏慌張地點點頭,定了定神,匆匆忙忙往三房趕去。

  姜舒窈正在想著謝珣呢,就看到徐氏急急忙忙地走了過來,發著抖把信遞給她。

  「這信是太子派人加急送來的,太子還說莫要聲張。」徐氏托盤而出,好讓姜舒窈在拆信前心裡有個底兒。

  姜舒窈心一沉,想到自己這些時日小日子過得舒坦,毫不惦記夫君,更是心裡刺痛。

  她深呼吸幾口氣,顫抖著手拆開信,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密密麻麻的、擠過來及過去的、你一句我一句的筆跡不一的字跡。

  ……???

  姜舒窈懵了,仔仔細細一看,在第一行找到了謝珣的字跡。

  說了些敘家常的話,問她是否安好,他一切都好,很快就會歸京。寫到這兒,筆鋒一轉,正欲寫下一些細膩的少男思念心思時,突然頓住。

  接著,就是一行瀟灑的字體闖入眼裡。

  「弟妹可安好?」

  姜舒窈那個緊張迷惑的心思被砸了個七零八碎,耐著性子看完了太子的絮絮叨叨,無非就是他們有多悽苦,遇到了刺客有多心驚膽戰,重點是醬沒了以後有多可憐巴巴。

  後面就是藺成了,也是套了會兒近乎,七拐八拐提到了醬上面。後面接著跟著各種字跡,有自稱是她隔房四舅母的侄子的,有自稱是她母親在江南時閨中密友的兒子的,一個家信,硬生生被他們糟蹋成了同學錄。

  到最後,信紙寫滿了,寫不下了的也會在犄角旮旯也擠出了一行字。

  千言萬語,總結下來就是六個字:感謝東宮有你。

  姜舒窈讀完信,表情比拆開信前還要沉重。

  太子的「莫要聲張」,應該也是覺得此事做的太過於丟人了吧。

  徐氏嚇得不敢呼吸了,小聲道:「弟妹,可、可是有什麼噩耗……」

  姜舒窈回神,搖搖頭:「並不是。」

  徐氏見她表情依舊沉重,咽了咽口水:「那你為何這幅神情?」

  姜舒窈嘆口氣,目光眺望遠方:「我只是在努力壓制下那些大逆不道的想法罷了。」比如,東宮這套班底,太子這個位置能坐穩嗎?太子此次險些遇刺,東宮官員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平常不靠譜的行事作風呢?

  在東宮眾人踏上回程路的第二日,姜舒窈的「愛心包裹」成功抵達。

  謝珣收到她送來的包袱時,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一群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人圍住了。

  「咦,怎麼包袱這麼大,裡面包的可是個木匣子?」

  「若是裝醬料瓶,怕是得有十瓶了吧!」

  「嘶——」有人倒抽一口涼氣。

  「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兒。」藺成得意洋洋,「就知道醬瓶醬瓶,你難道就沒想過有比醬瓶更好的東西嗎?」

  他搖搖摺扇,風流倜儻,仿佛當代謀士:「比如說,醬罐!」

  眾人發出沒見識的讚嘆:「藺兄高見,藺兄高見!」

  謝珣撥開他們,面上一派冷淡漠然,實際內心的小人在跳腳了——煩死啦煩死啦。

  他將包袱放在桌上,小心地拆開,裡面果然是一個木匣子。

  他的手放在木匣子的鎖扣上,所有人的眼神跟著移過來。

  謝珣:「……這是我夫人寄給我的物什,我現在要打開了,你們是不是該迴避一下?」

  確實是不太好,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默默地走出房間,給謝珣留下一排蕭瑟的背影。

  謝珣這才將木匣子打開,最上面一層放著兩張信,一張是敘話的,一張是叮囑。

  謝珣先拿起敘話的那張信仔細地讀了一遍,姜舒窈的字依舊難看,但在謝珣眼裡,確是十分可愛。她寫信不像常人那般喜歡咬文嚼字,而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張信讀完,仿佛是她站在他面前說了會兒話一般。

  謝珣臉上露出笑意,多日的疲憊在此刻散得一乾二淨。

  謝珣少年初識情滋味,難免青澀,將一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

  在屋外等著的一行人沒耐心了:「怎麼這麼久?」

  「要不,去看看?」有人提議。

  他們點點頭,偷偷地探出腦袋,就見到謝珣正捏著信細細地讀著,笑時如雲銷雨霽,眼眸燦若星辰,全然不似往的冷臉。

  剛才氣勢洶洶準備繼續用一張厚臉皮闖天下的眾人咽了咽口水。

  「那什麼,誰剛才說要去問問他的?」

  在最前面的那個人立刻後退三步,站在第二位的人一臉懵,醒神後跟著撤退,然後就輪到第三個人一臉懵……

  負責護送他們回京的小將軍踏入客棧,就看到了這詭異的一幕——一群人在走廊上打著圈轉悠,不知道在幹什麼。

  他抱胸,臉上露出費解的神色。京里那群貴公子一個個長得人模狗樣的,怎麼跟腦子不好使似的?

  謝珣讀完家信,才拿起第二張信來讀。

  這張信就寫的公事公辦多了,叮囑送來的醬和燻肉的簡易做法。

  燻肉?

  謝珣放下信,打開匣子底層,果然見到了一大盒切好了的燻肉。

  燻肉經過醃製、蒸煮、熏制,只要放於乾燥的地方,伏天也能十日不生蚊蠅。

  謝珣想了想,把醬料罐拿出來,然後把木匣子和好,放到陰涼處。

  暫時還是不要讓外面打圈的人知道的好,否則不知道又得鬧出什麼啼笑皆非的事來。

  他抱著醬料罐出了屋門,正你追我我追你不亦樂乎的眾人紛紛頓住。

  他們視線下移,看到了謝珣手裡的罐子,露出滿足的神色。

  一群人老老實實跟在謝珣背後下樓,小將軍已率著副將們坐了下來,行伍出身的他們身上帶著與京中捧著長大的貴公子們完全是兩個樣。

  「明日一早咱們就啟程。」小將軍連六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京里來的文臣,「莫要拖沓,若是啟程時有人未至,我們也照樣趕路。」

  這話一說出口,剛才還笑嘻嘻準備打招呼的人笑臉就僵住了。

  連六說完,也不理他們,吩咐小二上菜,囑咐道:「要肉。」

  東宮眾人自不可能和其他兵將們坐一起,最後只能和連六同坐一桌。

  飯菜自然緊著這桌,小二噔噔瞪擺上來幾碗燉肉。

  連六一日不吃肉心裡就燒得慌,見燉肉來了,咽了咽口水,想著要多搶點肉,而且要只吃肉,其餘的米啊羹啊他根本吃不下去。

  正欲動作,被人攔下:「太子殿下還未來。」

  他一愣,太子居然要和下屬們一同用膳?

  還未消化這個事實,就看到東宮那群嬌生慣養的貴公子舉舉手,對小二道:「給我拿兩個饅頭。」

  「我也要,拿三個,大的!」

  「直接給我們上一籃吧!」

  他:……到底誰才是嬌生慣養的那個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