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我只能悶悶地說“好”,其實我懂寧姑的意思,無非是以後我要稱呼曾經的純姨為“純母妃”。
他們的矛盾延伸到景嘉二十五年,戛然而止,因為她懷孕了,所以過去的一切,她都放下了,僅僅是為了肚子裡面那個還未出生的小不點兒。母后的所有精力似乎都放在了照顧她這上頭,將傅姑姑遣到了她的身邊,為的就是防止出什麼意外。
而在景嘉二十五年,我的生活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變化在於我開始跟隨著老師上課了。老師是父王親自為我選的,是當朝文臣之首——詩相。
選老師的那一日,父王與母后坐在鳳棲宮裡商量著要選誰作為我的老師,父王說:“你覺得他怎麼樣?儘管有些事上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才華倒是真的。”
“這些事,全憑大王做主,妾身沒有什麼意見。”母后的神色有些許的波動,但是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古井無波,“其實若是可以,妾身是不希望醉兒與他扯上什麼關係的,但是既然大王是為了醉兒好,那妾身也沒什麼意見,只是妾身希望,他不要來打擾到醉兒的生活。”
“嗯,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明日便讓他過來給醉兒上課。”
第二日一早,我便見到了那個傳說中文采奕奕的詩相——詩孟,也是我的老師。他身著一身黑色的官服,烈夙的官服一向是沉穩而內斂的風格,穿在他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俊朗。
“之前聽聞王子博覽群書,不知道王子可能理解這些書中講了些什麼?”
“讀過了自然懂。”
這樣霸氣而又自信的話語,先前我是從來不說的,以致使得有些宮人以為烈夙的三王子內向得很,可是在他的面前,我卻不由自主地說出了口,而且,極為自然,沒有什麼障礙。比起以前,我的表現更加能夠博得眾人的好感,但是詩相卻越來越……看上去似乎沒什麼變化,但是若是在休息之餘細看時,便會發現他常常在走神,就像我跟著蒼黛母妃學習時一樣,不知道他是想到了什麼,有時也會上著上著就突然沒了言語,而那段時間,外界相傳孝端後——也就是我的母后,重病在身。
“王子今日來得挺早啊。”
我低下頭,略微恭敬地道:“老師來得也挺早,學生自然不能落於老師之後。”細細想來,自他不是我的老師之後,似乎我與他之間便很少存在這樣溫和而又包含尊敬的對話了,尤其是繼位之後。
“不知道王后娘娘的病如何了,微臣聽人說甚是嚴重,不知可有好轉?”他的語氣有些小心翼翼,我不禁有些疑惑,即便是在朝堂上,我也見過他與父王針鋒相對的風采,可是對著我,尤其是母后,則顯得低聲下氣。
“多謝老師的關心,母后的病已經有所好轉,接下來好好休養幾日,便可痊癒。”我雖然疑惑,但是仍然回答了他的問題。
放課後,我經常會先去安菥宮看看肚子越來越大的蒼黛母妃,也許會在安菥宮跟父王一起用過晚膳,再回到鳳棲宮陪母后。對於蒼黛母妃肚子裡的那個小不點兒,其實我也有些期待,因為母妃說,再過幾個月,就會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跟在我身邊,我就不會是烈夙王宮裡最小的王子。更何況,這個小不點兒的到來,讓父王與蒼黛母妃的關係變得更好了,因而,我對那個小不點兒,是真的喜歡。
景嘉二十六年,再過幾日,蒼黛母妃肚子裡的那個小不點兒就要出來,以後會長大,然後叫我很多聲“王兄”,我就覺得無端的自豪感充斥在心裡,所以每日我往安菥宮跑得便更勤快了,惹得母后經常說,乾脆讓我安家落戶在安菥宮算了。對於外界驚疑的反應,我則是不想理會。
現在想起來,那算是我生命中第一個恐怖的夜晚。那天不知道是為什麼蒼黛母妃的臉色顯得有些鐵青,我便沒有纏著她,自己在一邊畫著畫,後來就是突如其來的尖叫聲,然後就是不斷進進出出的人群,我還能清楚地看到父王焦急的臉色,摻雜著一絲後悔和愧疚。
我站在一旁,此時此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烈夙的三王子站在那裡,我看到宮人們捧著一盆又一盆的熱水進去,然後又捧著一盆又一盆的血水出來,紅艷艷的。黃福海告訴我,那是蒼黛母妃流的血。我覺得很可怕,那麼多血,她流了那麼多血。
後來我覺得很睏倦,但是我睡不著,她還在裡面掙扎,只是聲音顯得比之前嘶啞多了,最後是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將我吵醒,那個時候,我迷迷糊糊地依著黃福海在打著瞌睡。接著她便睡著了,睡了幾天後,太醫告訴我們,她永遠地睡著了,再也醒不過來了。而那個一出生便伴隨著啼哭聲的嬰兒,只有父王一個人日日夜夜地抱著,不停地抱著,仿佛這樣,就可以讓那個人醒過來一樣,我對那個所謂的弟弟,並沒有什麼好感,因為我的潛意識裡告訴我,蒼黛母妃是因為生了他,所以才醒不過來的,所以我恨他,不想見到他,但是他是蒼黛母妃的兒子,看著他的眼睛,似乎也可以看到母妃一樣。這便是景嘉二十二年到景嘉二十六年烈夙王宮裡,我的身邊發生的事。
我叫慕醉,那個弟弟叫慕清。
慕醉(二):景嘉二十七年至景嘉三十八年
景嘉二十六年,蒼黛夫人逝世,父王的心性大變,常常會一個人抱著我的弟弟坐在安菥宮裡,而曾經輝煌一時的安菥宮,由此變得蕭條沒落,但是父王不允許人打掃,說至少這樣,安菥宮裡還是蒼黛母妃走的模樣。
我的弟弟,初看時會覺得,這個孩子非常的有靈性,因而在宮裡,大多數人都喜愛他,包括曾經誇讚了我的那些人,尤其是父王,他對弟弟的疼愛更是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一個君王,會手把手地給一個孩子穿衣洗澡,父王他似乎將所有的疼愛放到了弟弟身上。
即便慕清如何的有靈性,如何的乖巧,我都不喜歡他,那種厭惡他奪走了蒼黛母妃的恨意,像是瘋糙一樣在我心裡紮根生長,但是我克制的很好,因為父王的態度,更因為他還是她遺留下的唯一的血脈。
就這樣,在壓抑的氣氛中,烈夙迎來了景嘉二十七年,在她死後一年,我發現了一件令我震驚的事情,關於我的母后。
那天是個陰天,父王依舊是在處理完政事後,抱著慕清往安菥宮而去,我站在逸韻殿的台階上,看著他們倆往安菥宮過去,身後跟著黃福海,“三王子,您看著這天兒也不太好,不如趕緊回鳳棲宮吧,今日娘娘見您到現在尚未回去,一定是著急了。”
是的,那天真的很晚了,已經是亥時了,拿以前比,真的晚了,我聽從了黃福海的建議,因為不想讓母后擔心,特意加快了腳步,幾乎是往鳳棲宮跑去,只是,若是我知道那天我會看見那件事,我想我會寧可待在逸韻殿的角落裡不願回到鳳棲宮。
鳳棲宮裡懸著重重的簾幔,那天出奇地沒有發現除傅姑姑之外的侍女。隔著那重重的簾幔,我聽到了不同於父王的聲音,低低的喘息聲在寂靜的鳳棲宮顯得很突出,那是一個男子的聲音,我聽得很清楚,好像是——詩孟的聲音。
曾經很多次,我聽過他的聲音,不僅僅是在他上課時,還有他在朝堂上與父王爭辯時意氣風發的聲音,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他的聲音還會這麼的有磁性,而這麼有磁性的聲音,會出現在我母后的寢宮裡!
我看了一眼已經傻眼的黃福海,就往外跑了出去,至於跑到了哪裡,事後我冷靜下來時,我才意識到,那是安菥宮的庭院裡,而正殿裡,還亮著燭光,那是父王抱著弟弟坐在裡面,我停下了往前邁的步伐,現在走進去,只會讓父王察覺到不對勁兒,那母后……呵,母后?她什麼時候給過我一個母親所應該給的關愛,甚至連一絲微笑都沒有,這樣的母親,我親愛的母親,為什麼要做出這種事?
天公真是不作美,知道我沒處可去,卻還要在這個關頭下雨,那是景嘉二十七年的第一場雨,冷得我心裡發冷。
等到黃福海找到我時,據說我已經燒得迷迷糊糊,昏睡了五六天才醒過來,而醒過來時,我看到母后發紅的雙眼,只覺得沉默。那之後的烈夙三王子更加的沉默寡言,甚至有人會說,因為發燒,燒壞了腦子,通常這個時候,我只會在心裡笑笑,麵皮上卻是什麼表情都沒有,就像是那場大雨,帶走了我的表情一樣。至於作為我老師的詩孟,我也向父王謅了個理由,不願再跟著他學習,另外請了一位老師。
大概是景嘉二十九年,父王不再像以往那樣抱著慕清待在安菥宮裡,經常往宮外跑,我不清楚他要出宮做什麼,連那個他素來放在心尖兒上的兒子都不管,許多次我從昭陽殿出來時,都能看到慕清那雙咕嚕咕嚕的眼睛,真的是該死的像蒼黛母妃。
他們的矛盾延伸到景嘉二十五年,戛然而止,因為她懷孕了,所以過去的一切,她都放下了,僅僅是為了肚子裡面那個還未出生的小不點兒。母后的所有精力似乎都放在了照顧她這上頭,將傅姑姑遣到了她的身邊,為的就是防止出什麼意外。
而在景嘉二十五年,我的生活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變化在於我開始跟隨著老師上課了。老師是父王親自為我選的,是當朝文臣之首——詩相。
選老師的那一日,父王與母后坐在鳳棲宮裡商量著要選誰作為我的老師,父王說:“你覺得他怎麼樣?儘管有些事上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才華倒是真的。”
“這些事,全憑大王做主,妾身沒有什麼意見。”母后的神色有些許的波動,但是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古井無波,“其實若是可以,妾身是不希望醉兒與他扯上什麼關係的,但是既然大王是為了醉兒好,那妾身也沒什麼意見,只是妾身希望,他不要來打擾到醉兒的生活。”
“嗯,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明日便讓他過來給醉兒上課。”
第二日一早,我便見到了那個傳說中文采奕奕的詩相——詩孟,也是我的老師。他身著一身黑色的官服,烈夙的官服一向是沉穩而內斂的風格,穿在他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俊朗。
“之前聽聞王子博覽群書,不知道王子可能理解這些書中講了些什麼?”
“讀過了自然懂。”
這樣霸氣而又自信的話語,先前我是從來不說的,以致使得有些宮人以為烈夙的三王子內向得很,可是在他的面前,我卻不由自主地說出了口,而且,極為自然,沒有什麼障礙。比起以前,我的表現更加能夠博得眾人的好感,但是詩相卻越來越……看上去似乎沒什麼變化,但是若是在休息之餘細看時,便會發現他常常在走神,就像我跟著蒼黛母妃學習時一樣,不知道他是想到了什麼,有時也會上著上著就突然沒了言語,而那段時間,外界相傳孝端後——也就是我的母后,重病在身。
“王子今日來得挺早啊。”
我低下頭,略微恭敬地道:“老師來得也挺早,學生自然不能落於老師之後。”細細想來,自他不是我的老師之後,似乎我與他之間便很少存在這樣溫和而又包含尊敬的對話了,尤其是繼位之後。
“不知道王后娘娘的病如何了,微臣聽人說甚是嚴重,不知可有好轉?”他的語氣有些小心翼翼,我不禁有些疑惑,即便是在朝堂上,我也見過他與父王針鋒相對的風采,可是對著我,尤其是母后,則顯得低聲下氣。
“多謝老師的關心,母后的病已經有所好轉,接下來好好休養幾日,便可痊癒。”我雖然疑惑,但是仍然回答了他的問題。
放課後,我經常會先去安菥宮看看肚子越來越大的蒼黛母妃,也許會在安菥宮跟父王一起用過晚膳,再回到鳳棲宮陪母后。對於蒼黛母妃肚子裡的那個小不點兒,其實我也有些期待,因為母妃說,再過幾個月,就會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跟在我身邊,我就不會是烈夙王宮裡最小的王子。更何況,這個小不點兒的到來,讓父王與蒼黛母妃的關係變得更好了,因而,我對那個小不點兒,是真的喜歡。
景嘉二十六年,再過幾日,蒼黛母妃肚子裡的那個小不點兒就要出來,以後會長大,然後叫我很多聲“王兄”,我就覺得無端的自豪感充斥在心裡,所以每日我往安菥宮跑得便更勤快了,惹得母后經常說,乾脆讓我安家落戶在安菥宮算了。對於外界驚疑的反應,我則是不想理會。
現在想起來,那算是我生命中第一個恐怖的夜晚。那天不知道是為什麼蒼黛母妃的臉色顯得有些鐵青,我便沒有纏著她,自己在一邊畫著畫,後來就是突如其來的尖叫聲,然後就是不斷進進出出的人群,我還能清楚地看到父王焦急的臉色,摻雜著一絲後悔和愧疚。
我站在一旁,此時此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烈夙的三王子站在那裡,我看到宮人們捧著一盆又一盆的熱水進去,然後又捧著一盆又一盆的血水出來,紅艷艷的。黃福海告訴我,那是蒼黛母妃流的血。我覺得很可怕,那麼多血,她流了那麼多血。
後來我覺得很睏倦,但是我睡不著,她還在裡面掙扎,只是聲音顯得比之前嘶啞多了,最後是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將我吵醒,那個時候,我迷迷糊糊地依著黃福海在打著瞌睡。接著她便睡著了,睡了幾天後,太醫告訴我們,她永遠地睡著了,再也醒不過來了。而那個一出生便伴隨著啼哭聲的嬰兒,只有父王一個人日日夜夜地抱著,不停地抱著,仿佛這樣,就可以讓那個人醒過來一樣,我對那個所謂的弟弟,並沒有什麼好感,因為我的潛意識裡告訴我,蒼黛母妃是因為生了他,所以才醒不過來的,所以我恨他,不想見到他,但是他是蒼黛母妃的兒子,看著他的眼睛,似乎也可以看到母妃一樣。這便是景嘉二十二年到景嘉二十六年烈夙王宮裡,我的身邊發生的事。
我叫慕醉,那個弟弟叫慕清。
慕醉(二):景嘉二十七年至景嘉三十八年
景嘉二十六年,蒼黛夫人逝世,父王的心性大變,常常會一個人抱著我的弟弟坐在安菥宮裡,而曾經輝煌一時的安菥宮,由此變得蕭條沒落,但是父王不允許人打掃,說至少這樣,安菥宮裡還是蒼黛母妃走的模樣。
我的弟弟,初看時會覺得,這個孩子非常的有靈性,因而在宮裡,大多數人都喜愛他,包括曾經誇讚了我的那些人,尤其是父王,他對弟弟的疼愛更是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一個君王,會手把手地給一個孩子穿衣洗澡,父王他似乎將所有的疼愛放到了弟弟身上。
即便慕清如何的有靈性,如何的乖巧,我都不喜歡他,那種厭惡他奪走了蒼黛母妃的恨意,像是瘋糙一樣在我心裡紮根生長,但是我克制的很好,因為父王的態度,更因為他還是她遺留下的唯一的血脈。
就這樣,在壓抑的氣氛中,烈夙迎來了景嘉二十七年,在她死後一年,我發現了一件令我震驚的事情,關於我的母后。
那天是個陰天,父王依舊是在處理完政事後,抱著慕清往安菥宮而去,我站在逸韻殿的台階上,看著他們倆往安菥宮過去,身後跟著黃福海,“三王子,您看著這天兒也不太好,不如趕緊回鳳棲宮吧,今日娘娘見您到現在尚未回去,一定是著急了。”
是的,那天真的很晚了,已經是亥時了,拿以前比,真的晚了,我聽從了黃福海的建議,因為不想讓母后擔心,特意加快了腳步,幾乎是往鳳棲宮跑去,只是,若是我知道那天我會看見那件事,我想我會寧可待在逸韻殿的角落裡不願回到鳳棲宮。
鳳棲宮裡懸著重重的簾幔,那天出奇地沒有發現除傅姑姑之外的侍女。隔著那重重的簾幔,我聽到了不同於父王的聲音,低低的喘息聲在寂靜的鳳棲宮顯得很突出,那是一個男子的聲音,我聽得很清楚,好像是——詩孟的聲音。
曾經很多次,我聽過他的聲音,不僅僅是在他上課時,還有他在朝堂上與父王爭辯時意氣風發的聲音,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他的聲音還會這麼的有磁性,而這麼有磁性的聲音,會出現在我母后的寢宮裡!
我看了一眼已經傻眼的黃福海,就往外跑了出去,至於跑到了哪裡,事後我冷靜下來時,我才意識到,那是安菥宮的庭院裡,而正殿裡,還亮著燭光,那是父王抱著弟弟坐在裡面,我停下了往前邁的步伐,現在走進去,只會讓父王察覺到不對勁兒,那母后……呵,母后?她什麼時候給過我一個母親所應該給的關愛,甚至連一絲微笑都沒有,這樣的母親,我親愛的母親,為什麼要做出這種事?
天公真是不作美,知道我沒處可去,卻還要在這個關頭下雨,那是景嘉二十七年的第一場雨,冷得我心裡發冷。
等到黃福海找到我時,據說我已經燒得迷迷糊糊,昏睡了五六天才醒過來,而醒過來時,我看到母后發紅的雙眼,只覺得沉默。那之後的烈夙三王子更加的沉默寡言,甚至有人會說,因為發燒,燒壞了腦子,通常這個時候,我只會在心裡笑笑,麵皮上卻是什麼表情都沒有,就像是那場大雨,帶走了我的表情一樣。至於作為我老師的詩孟,我也向父王謅了個理由,不願再跟著他學習,另外請了一位老師。
大概是景嘉二十九年,父王不再像以往那樣抱著慕清待在安菥宮裡,經常往宮外跑,我不清楚他要出宮做什麼,連那個他素來放在心尖兒上的兒子都不管,許多次我從昭陽殿出來時,都能看到慕清那雙咕嚕咕嚕的眼睛,真的是該死的像蒼黛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