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我想要你。”他輕輕說道,眸中星芒點點,他並非桃源中不知魏晉的世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而樂,只嚮往桃園的靜謐與安寧。
他有著俗世里最耀眼的光芒,那便是野心。
一個僧人,竟妄想得到太后,如此的出言不遜、膽大妄為,我卻沒有半分惱意,玩味地問道:“我再給你一次機會,我可以封你為白馬寺主持,亦可賜你數名如花美眷。”
“媚娘,你可記得感業寺最初一遇?”清遠笑得如天邊的流雲,“香靄撩人,氤氳水霧,玉肌乍露,無氣不馥……”
“唉……我到底是老了……”悽苦女尼,跌落塵埃,狼狽不堪,唯有清泉可洗滌,而他纖塵白衣,高高在上……迷濛的記憶如蜻蜓點水,自我心湖層層漾開。
清遠微涼的手指輕輕撫過我的眉眼:“那時你嬌艷無雙的容顏一直留在我心底,而今,當再次看見你時,亦是別有光彩。歲月停駐了最好的光陰在你臉上,你不會老去,這是一種天賦的容光……”
“呵呵……”我曼聲笑道,“你可知為何宮中的人皆蒼老得慢些?因為早已沒了心,沒了喜怒哀樂,連皺紋都生得少了,所以面上便沒有了雕琢與滄桑的痕跡……”
“那麼,太后,貧僧要的賞賜……”清遠側頭望著我,輕甩衣袖,神姿清雅,風儀無雙。
我掩口輕譏:“佛家說,四大皆空,大師如此糾結名利,倒也真不怕污了身上這純白僧袍。”
“四大皆空,在貧僧眼裡,那便是空。”清遠笑得狂傲。
對於他的放肆,我淡然以對:“待我大饗萬象神宮後,再來答覆你。”
垂拱五年正月,我大饗萬象神宮,接受群臣朝賀,身披大裘冕,戴通天冠,附蟬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執鎮圭行初獻之禮。皇帝為亞獻,太子為終獻。
先祭祀昊天上帝,依次是大唐高祖、太宗、高宗三聖,而後來到神皇父親魏國先王武士彠的靈前祭拜,最後才是到五方帝座。
禮畢,我登則天門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永昌。並於次日布政於明堂,頒九條政令訓誡百官。
朝臣心中自然有非議。只是那血雨腥風的慘狀猶在眼前,誰敢多言?於是紛紛上表慶賀,以示忠誠。
賀曰:“至德配天,化及糙木。天不愛寶,洛出瑞圖;……陛下恭承天命,因順子來,建立明堂,式尊顯號,成之匪日,功若有神,萬國咸歡,百靈同慶。”
夜幕沉沉,了無人聲,花錦茵縟,溫暖舒適。
我輕輕睜開雙眼,略偏頭去,枕畔之人,依然靜靜睡著。面如冠玉,眉若點漆,薄唇細抿,雋美無雙的容顏……
他是誰?
我有瞬間的恍惚,眼前的一切,依然蒼白如夢。
我起身,抬手撥開銀色妝花紗幔,微薄燭火淌入。
琉璃香爐里燃的合歡香靜靜流淌,細細地鑽肺滲腑,引得人昏沉欲睡。
清涼月光流淌,碧綃紗帳在夜風中靜靜翻飛,如綠波滾動,應接不暇。
我起身走到窗錢,手觸碰到凝霜的窗欞,一道寒烈之氣立即颼颼地由指尖滑進我的心底。
重重宮闕,巍峨不凡,無窮無盡,籠在晨霧之中,沉寂如睡。
一襲纏枝蓮花細紋中衣,輕輕披上我的肩膀:“睡不著麼?”
我輕輕回身,清遠立在我的身後,寬大的白色寢衣輕擺,猶如一捧隨時會融化的春雪,直要融入無暇月華中去。他回身輕輕撥弄琉璃香爐,合歡香頓時浮動滿殿,幽幽地襲上身來。目眩神迷,如此異香,極易使人產生幻覺。
如此良辰美景,我口中說的卻是大煞風景的話語:“我命你修撰的《大雲經疏》,修成了麼?”
“已成。”清遠垂目誦吟道,“經曰:即以女身,當王國土……今神皇王南閻浮提天下也……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所有國土,悉來承奉,無違拒者……此明當今大臣及百姓等,盡忠赤者,即得子孫昌熾……皆悉安樂……如有背叛作逆者,縱使國家不誅,上天降罰並自滅……”
“很好。”我微微蘊起笑意,雲淡風輕地說道,“我明日便立即頒行天下,命各州都要建一座大雲寺,寺內各藏一本《大雲經》,由高僧開壇講解。”
“如此仍不夠。你可記得隋煬帝麼?”清遠抬手輕輕撫上我的臉,“隋朝雖滅,但那樣地寶藏卻仍下落不明。世人皆傳,誰得此寶藏,便是天命所歸。”
“時至今日,怕是尋不得了吧?”我自然明白清遠言下之意。
“你可知李淳風?他占卜問卦,世間幾乎無他不知之事,”清遠展顏一笑,“貞觀年間,他向太宗皇帝獻了《推背圖》,本是閒雲野鶴,前幾日卻到了白馬寺……”
“這個人,我不想見他。”正是這個李淳風當年預言,大唐三世之後,有個女主武王將取天下,且將屠殺李氏子孫,累我險些丟了性命。
“好,不見便不見。”清遠悠然一笑,伸手輕挑起我的一縷髮絲,慢慢纏於指上,而後放在唇邊輕吻。
如此調情,即使再木訥的女子也不免意亂神迷吧?必然的艷情瀰漫開來,烈如鳩酒,妖麗絕色。
清遠俯身將我打橫抱起,合歡香若有若無瀰漫著某種令人心顫的氣息。我昏然欲睡,神志中唯有一絲清明警醒著我,不可沉溺這虛幻的迷戀溫存。只是那修長冰涼的指尖溫柔地撫著我的身軀,寸寸流連,好似看得見清波蕩漾,春風吹皺一池春水。從此不知愁不知苦不知恨,唯有將前塵遺忘。
月光靜泊如水,夜風薄涼輕撫,如銀蝶飛舞,嬉戲流連於雕欄樹梢之上。
他的吻輕輕落下,我徐徐闔上眼。
午夜夢回,蝕骨的空虛,有他,我不會太寂寞。
********************************************
瞬時,東起渤海,西止蔥嶺,南抵交趾,北至大漠,處處梵音高唱,《大雲經疏》如同飛雪一般傳遍大唐每一個角落。
天下人都知,太后即彌勒下生,當代李唐為塵世之主。
絲弦聲動,錦瑟流光。
琴音起勢平緩而溫柔,緩緩雄強,深遠、含蘊,有不動聲色的狠戾,有某種隱忍的妖嬈。
如同幽曇,在月華下華麗地開了又壯烈地謝了,惋惜之聲追不上它凋落的步伐。琴音點點碎濺,唯剩淒風冷雨漫過悠長的曲廊。
白須鶴髮的李淳風依然矍鑠,望之仍是仙風道骨,他將目光由清遠身上收回,轉而凝望著我,“數十年了,貧道仍能再見太后,確是造化弄人。”
我沒有心思與他寒暄:“道長知道煬帝寶藏的下落?”
“我曾求天占卜,”李淳風兀自緩緩說道,“張家的女子三代傾國,前有張麗華,陳覆滅。後有您的母親,隋滅亡,而這第三個……”
“呵呵,自古紅顏傾國,那皆是天大的笑話!帝王將相,皆是無恥之徒!”似聽見什麼可笑之言,我揚眸低笑,“山河破滅,不去勵國圖志,只知將罪責推於薄命紅顏,倒也真是滑稽!”
“太后,貧道雖不才,但占卜卻從未失手。如今,恐怕這第三個亦要應驗了。”李淳風依然淺笑如水,平靜的語氣里隱藏驚雷,“建萬象神宮、修撰《大雲經疏》,太后是想自己登基稱帝吧?只是女子稱帝,怕是為律法所不容吧?”
我大笑起來,語氣有不容置疑的堅定:“如今,我就是律法。”
“太后,坐擁江山,並非樂事,而瘋狂殺戮,亦非聖人所為。”李淳風仍在勸誡,“自古女子為陰,不可能稱帝……”
“功成名就方可談厭倦。歷史的波光詭譎,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一江暗流洶湧的春水,從來是功名與醜惡共浴,恐怕連道長都無法否認,在那些所謂聖人明君的寶座下,一樣是屍骨如山。”我薄薄輕笑,慨然說道,“高祖李淵,晉陽起兵,他是隋朝的逆臣賊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兵變,骨肉相殘,天下側目。但他們同樣建立了太平盛世,後世依然尊他們為明君聖主。成王敗寇就此蓋棺定論。堂而皇之地逆天,我要的不止是凡人的江山。若女子不能稱帝,那我便要逆轉這一切,或許,這才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功績。”
“太后慧眼,貧道慚愧。”李淳風長聲嘆息,他徐徐跪伏於地,“那煬帝寶藏,早在數十年前,您的母親,便已將它留給了你。”
“母親?”我微一遲疑,回身大步走入內室。
烏木長匣,匣上墨漆盡退,再不復當年的古瑟黝亮。
他有著俗世里最耀眼的光芒,那便是野心。
一個僧人,竟妄想得到太后,如此的出言不遜、膽大妄為,我卻沒有半分惱意,玩味地問道:“我再給你一次機會,我可以封你為白馬寺主持,亦可賜你數名如花美眷。”
“媚娘,你可記得感業寺最初一遇?”清遠笑得如天邊的流雲,“香靄撩人,氤氳水霧,玉肌乍露,無氣不馥……”
“唉……我到底是老了……”悽苦女尼,跌落塵埃,狼狽不堪,唯有清泉可洗滌,而他纖塵白衣,高高在上……迷濛的記憶如蜻蜓點水,自我心湖層層漾開。
清遠微涼的手指輕輕撫過我的眉眼:“那時你嬌艷無雙的容顏一直留在我心底,而今,當再次看見你時,亦是別有光彩。歲月停駐了最好的光陰在你臉上,你不會老去,這是一種天賦的容光……”
“呵呵……”我曼聲笑道,“你可知為何宮中的人皆蒼老得慢些?因為早已沒了心,沒了喜怒哀樂,連皺紋都生得少了,所以面上便沒有了雕琢與滄桑的痕跡……”
“那麼,太后,貧僧要的賞賜……”清遠側頭望著我,輕甩衣袖,神姿清雅,風儀無雙。
我掩口輕譏:“佛家說,四大皆空,大師如此糾結名利,倒也真不怕污了身上這純白僧袍。”
“四大皆空,在貧僧眼裡,那便是空。”清遠笑得狂傲。
對於他的放肆,我淡然以對:“待我大饗萬象神宮後,再來答覆你。”
垂拱五年正月,我大饗萬象神宮,接受群臣朝賀,身披大裘冕,戴通天冠,附蟬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執鎮圭行初獻之禮。皇帝為亞獻,太子為終獻。
先祭祀昊天上帝,依次是大唐高祖、太宗、高宗三聖,而後來到神皇父親魏國先王武士彠的靈前祭拜,最後才是到五方帝座。
禮畢,我登則天門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永昌。並於次日布政於明堂,頒九條政令訓誡百官。
朝臣心中自然有非議。只是那血雨腥風的慘狀猶在眼前,誰敢多言?於是紛紛上表慶賀,以示忠誠。
賀曰:“至德配天,化及糙木。天不愛寶,洛出瑞圖;……陛下恭承天命,因順子來,建立明堂,式尊顯號,成之匪日,功若有神,萬國咸歡,百靈同慶。”
夜幕沉沉,了無人聲,花錦茵縟,溫暖舒適。
我輕輕睜開雙眼,略偏頭去,枕畔之人,依然靜靜睡著。面如冠玉,眉若點漆,薄唇細抿,雋美無雙的容顏……
他是誰?
我有瞬間的恍惚,眼前的一切,依然蒼白如夢。
我起身,抬手撥開銀色妝花紗幔,微薄燭火淌入。
琉璃香爐里燃的合歡香靜靜流淌,細細地鑽肺滲腑,引得人昏沉欲睡。
清涼月光流淌,碧綃紗帳在夜風中靜靜翻飛,如綠波滾動,應接不暇。
我起身走到窗錢,手觸碰到凝霜的窗欞,一道寒烈之氣立即颼颼地由指尖滑進我的心底。
重重宮闕,巍峨不凡,無窮無盡,籠在晨霧之中,沉寂如睡。
一襲纏枝蓮花細紋中衣,輕輕披上我的肩膀:“睡不著麼?”
我輕輕回身,清遠立在我的身後,寬大的白色寢衣輕擺,猶如一捧隨時會融化的春雪,直要融入無暇月華中去。他回身輕輕撥弄琉璃香爐,合歡香頓時浮動滿殿,幽幽地襲上身來。目眩神迷,如此異香,極易使人產生幻覺。
如此良辰美景,我口中說的卻是大煞風景的話語:“我命你修撰的《大雲經疏》,修成了麼?”
“已成。”清遠垂目誦吟道,“經曰:即以女身,當王國土……今神皇王南閻浮提天下也……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所有國土,悉來承奉,無違拒者……此明當今大臣及百姓等,盡忠赤者,即得子孫昌熾……皆悉安樂……如有背叛作逆者,縱使國家不誅,上天降罰並自滅……”
“很好。”我微微蘊起笑意,雲淡風輕地說道,“我明日便立即頒行天下,命各州都要建一座大雲寺,寺內各藏一本《大雲經》,由高僧開壇講解。”
“如此仍不夠。你可記得隋煬帝麼?”清遠抬手輕輕撫上我的臉,“隋朝雖滅,但那樣地寶藏卻仍下落不明。世人皆傳,誰得此寶藏,便是天命所歸。”
“時至今日,怕是尋不得了吧?”我自然明白清遠言下之意。
“你可知李淳風?他占卜問卦,世間幾乎無他不知之事,”清遠展顏一笑,“貞觀年間,他向太宗皇帝獻了《推背圖》,本是閒雲野鶴,前幾日卻到了白馬寺……”
“這個人,我不想見他。”正是這個李淳風當年預言,大唐三世之後,有個女主武王將取天下,且將屠殺李氏子孫,累我險些丟了性命。
“好,不見便不見。”清遠悠然一笑,伸手輕挑起我的一縷髮絲,慢慢纏於指上,而後放在唇邊輕吻。
如此調情,即使再木訥的女子也不免意亂神迷吧?必然的艷情瀰漫開來,烈如鳩酒,妖麗絕色。
清遠俯身將我打橫抱起,合歡香若有若無瀰漫著某種令人心顫的氣息。我昏然欲睡,神志中唯有一絲清明警醒著我,不可沉溺這虛幻的迷戀溫存。只是那修長冰涼的指尖溫柔地撫著我的身軀,寸寸流連,好似看得見清波蕩漾,春風吹皺一池春水。從此不知愁不知苦不知恨,唯有將前塵遺忘。
月光靜泊如水,夜風薄涼輕撫,如銀蝶飛舞,嬉戲流連於雕欄樹梢之上。
他的吻輕輕落下,我徐徐闔上眼。
午夜夢回,蝕骨的空虛,有他,我不會太寂寞。
********************************************
瞬時,東起渤海,西止蔥嶺,南抵交趾,北至大漠,處處梵音高唱,《大雲經疏》如同飛雪一般傳遍大唐每一個角落。
天下人都知,太后即彌勒下生,當代李唐為塵世之主。
絲弦聲動,錦瑟流光。
琴音起勢平緩而溫柔,緩緩雄強,深遠、含蘊,有不動聲色的狠戾,有某種隱忍的妖嬈。
如同幽曇,在月華下華麗地開了又壯烈地謝了,惋惜之聲追不上它凋落的步伐。琴音點點碎濺,唯剩淒風冷雨漫過悠長的曲廊。
白須鶴髮的李淳風依然矍鑠,望之仍是仙風道骨,他將目光由清遠身上收回,轉而凝望著我,“數十年了,貧道仍能再見太后,確是造化弄人。”
我沒有心思與他寒暄:“道長知道煬帝寶藏的下落?”
“我曾求天占卜,”李淳風兀自緩緩說道,“張家的女子三代傾國,前有張麗華,陳覆滅。後有您的母親,隋滅亡,而這第三個……”
“呵呵,自古紅顏傾國,那皆是天大的笑話!帝王將相,皆是無恥之徒!”似聽見什麼可笑之言,我揚眸低笑,“山河破滅,不去勵國圖志,只知將罪責推於薄命紅顏,倒也真是滑稽!”
“太后,貧道雖不才,但占卜卻從未失手。如今,恐怕這第三個亦要應驗了。”李淳風依然淺笑如水,平靜的語氣里隱藏驚雷,“建萬象神宮、修撰《大雲經疏》,太后是想自己登基稱帝吧?只是女子稱帝,怕是為律法所不容吧?”
我大笑起來,語氣有不容置疑的堅定:“如今,我就是律法。”
“太后,坐擁江山,並非樂事,而瘋狂殺戮,亦非聖人所為。”李淳風仍在勸誡,“自古女子為陰,不可能稱帝……”
“功成名就方可談厭倦。歷史的波光詭譎,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一江暗流洶湧的春水,從來是功名與醜惡共浴,恐怕連道長都無法否認,在那些所謂聖人明君的寶座下,一樣是屍骨如山。”我薄薄輕笑,慨然說道,“高祖李淵,晉陽起兵,他是隋朝的逆臣賊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兵變,骨肉相殘,天下側目。但他們同樣建立了太平盛世,後世依然尊他們為明君聖主。成王敗寇就此蓋棺定論。堂而皇之地逆天,我要的不止是凡人的江山。若女子不能稱帝,那我便要逆轉這一切,或許,這才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功績。”
“太后慧眼,貧道慚愧。”李淳風長聲嘆息,他徐徐跪伏於地,“那煬帝寶藏,早在數十年前,您的母親,便已將它留給了你。”
“母親?”我微一遲疑,回身大步走入內室。
烏木長匣,匣上墨漆盡退,再不復當年的古瑟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