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你這個妖孽,若留你在世,大唐將又多了一個禍星!”李賢他猙獰的面孔變得如惡魔一般,那張我所熟悉的英俊臉龐在嘶吼中扭曲變形。
“太子,太子殿下!”遠處急急地跑來幾個官員,拉住李賢,“太子萬不可衝動!”
“終有一日,我會親手殺了你這個妖人!”在眾人的規勸中,李賢惡狠狠地丟下一句警告,而後悻悻地被眾人勸走了。
“崇儼,委屈你了。”我這時才由樹林深處轉出。
“為娘娘效命,是崇儼的福份,無所謂委屈。”明崇儼躬身施禮。
“不,確是要委屈你了。”一股詭幻的笑意自我心間盪出。我的手撫著身前的一株美人蕉,我總覺得這蕉如血,格外刺目,紅到似要燒起來,終將燃成彌天大火,彌天大禍。
殺氣如銀瓶乍破,剎那間晶瑩滿地,搖曳不定,水光離合。一線銀光破空划過,宛如流雲舒捲,一葉輕羽飄零而下,倏忽即滅。
我閉上眼睛,不想看見隨後濺上蕉木的那抹殷紅。這一刻,我冰涼的手仍有玉石的溫度,心境鎮靜得有如神祗。
四周寂靜無聲,一聲沉沉的倒地悶響,明崇儼倒在血泊中,他輕輕闔眼,只留給我一句似禪語的話:“皇后娘娘,知而難行, 是文人。行而不知, 是匠人。知行合一, 方為天人……”
風吹過,微明月光映出一張少年的臉,不過十八九歲的模樣,面色蒼白得猶如冬日初雪,鳳眸星目,俊美非常。他沉黑衣袂烈烈飛揚,猶如碩大的黑色羽翼,永遠沉如夜色。
“皇后娘娘,明崇儼已伏誅。”少年的聲音平靜如水,目不斜視,仿佛滿地殷紅的鮮血與他全無關係。
“素玉,辛苦你了。”看著他逆光的身影,我微微笑了,他是我最得力的影子,不枉我十數年的心血栽培。旁人只嘆他劍法高絕,唯有我知,當年的小小內侍,今日的絕世高手。數年苦練,落英幾繽紛,這其中的苦痛,非常人可懂。
“知行合一, 方為天人……多謝你贈我這最後一句……”望著明崇儼的屍身,我的嘴角微微一動,牽出一絲微笑,“死得其所……”
夜風緩送,婆娑樹影張牙舞爪地在暗夜中伸展開來。湖面亦被吹得宛如冰紋琉璃花開葉落,湖水順延而下,徐徐流淌,靜靜地蜿蜒盤旋,拐了一個彎,又拐了一個彎。
分離
調露元年,深受李治與我寵信的術士明崇儼遇刺身亡。
一日之內,這則消息鋪天蓋地,全城震動,不論何處,人們都在竊竊私語,解讀這件事背後的涵義。
信奉鬼神的人說,明崇儼為奉迎帝後,役使鬼神過於苛刻,因此被鬼神所殺。但亦有人認為,明崇儼的死與太子有關。太子嫉恨明崇儼,所以暗暗將他誅殺。於是對李賢的怨懟與指責紛沓而來,種種流言蜚語,圍聚在京師上空,久久不散。
李治下令嚴查兇手,明崇儼被追贈為侍中,他的兒子也受惠被封為秘書郎。
這個冬天似乎格外漫長,反常的嚴寒籠罩京師,白雪紛揚,無休無止,仿佛某種預兆。
我披了件三彩舊錦地袍上,斜倚在綠雲圍花軟榻上,懶懶地翻閱著手中的奏疏。青銅鎏金爐的跳躍的火焰里細微地閃出了撲朔迷離的灩灩光亮。太息香一陣又一陣地在這溫暖的屋子裡左右遷延,遲疑低回。
“如今宮人皆傳明崇儼是太子所殺,好端端的宮中,怎會有人信如此傳言?”上官婉兒跪伏著為我烹茶,她輕挽青絲,著一襲碧綠色廣袖長裙,腰上佩環輕響,望之動人。
我亦不抬首,只問道:“怎麼,你不信太子會殺明崇儼?”
上官婉兒不語。
我轉口再問:“那麼,你認為太子有資格登上九五之位麼?”
“說到九五之位,原本沒人比太子更有資格,若非皇后娘娘的私心……”上官婉兒一咬牙,毅然說道。
“並不是私心。”我亦未動怒,“太子想要的天下太大,我只能給他一個王座,而不是整個大唐。”
“我……不明白。”上官婉兒睜大眼望著我。
“太子想要的,會令我失去很多。”我神情凝重,想到明崇儼臨死的那句話,“知而難行, 是文人。行而不知, 是匠人。知行合一, 方為天人”。事到如今,恐怕再也容不得誰守住國土安穩過日子了。誰是文人,誰是匠人,誰是天人,很快便能見分曉了。
“造化弄人……”上官婉兒靜坐著,頭垂得極低,看不清神情,“皇后娘娘,婉兒從未求過你什麼,如今只求你放太子一條生路!他……”
“婉兒,”我伸手輕撫案几上一隻青釉斛,輕輕打斷她的話,“你可記得當日我對你說過什麼?”
“記得,您問我,想不想多些日子留在您身邊……”她幽幽回道,忽又抬頭請求,“但是……”
“愚蠢!”我冷厲地開口,劈手將案上的青釉斛擲了出去。
上官婉兒不避不閃,那斛險險擦著她的額頭掠過,墜地碎裂,發出巨大的聲響,那碎裂的餘音在空蕩的殿內久久迴響,似永不停絕。
“你在執著什麼?那可笑的情感麼?!我早告訴過你,友情親情愛情,只是浮華的幻影,用以蒙蔽敵人,甚至欺騙自己!太子會對你真心麼?!他允諾你什麼?情感,地位,財富,抑或是永遠?!你可知東宮有官員曾上書諫言,勸太子不要縱情聲色,因為太子寵幸一個叫趙道生的男奴,甚至與他同床共枕,宛如一對親密愛侶!”我面無表情地說著,語調中儘是看透冷酷後的殘忍,“明崇儼被殺後,我下令徹查太子府,結果從東宮馬坊里搜出了數百具甲冑!私藏甲冑,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可見太子對我的不滿與憎惡已到了何等程度!換言之,太子在必要之時,是不惜與我兵戎相見的!何時起,我們母子之間竟到了這般田地?!”
我緩緩起身,揮揮衣袖,爐中裊裊太息暗香,並不濃郁,卻清冷得令人膽寒,在我袖中悠然穿行。
我憐憫地望了眼已委頓於地的上官婉兒:“我知你不信,但是,往往不願意相信的,才是真相……”
“真相?”上官婉兒顫聲道,她的額頭被我方才所擲的青釉斛擦傷,裂開的傷口正細細地往外淌著血。
我俯身遞去一方絲帕:“從他選擇欺騙你的那刻起,就已不再愛你了。”
上官婉兒兩眼空洞,顯是被我這一句話劈得神智不清。
“這是我給你的最後機會,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徐徐說道,再無責備,只在嘆息中轉身朝殿外走去。
“啊,啊,啊——”片刻之後,殿內傳來尖利的女子嚎叫聲,令人聞之毛骨悚然,卻又莫名地感到心酸。
我心中有瞭然一切的悲憫,或許,如此的發泄,對她才是有益的。但我不能,我必須永遠維持面具般的從容平穩,不能踏錯半步。
我獨自沐雪而走,步履不疾不徐,雪光映著我的倒影,飄飄悠悠,宛如恍惚出竅的魂靈冷眼旁觀這悽惶的人世。
********************************************
明崇儼被殺一案遠沒有結束,東宮搜出的那幾百件甲冑,很快便將這樁普通的謀殺案,轉而定性為謀反案。
不日,在我的精心挑選之下,由薛元超與裴炎這兩位我親自提拔上來的宰相,會同剛由宰相降為御史大夫高智周來審理此案,三司會審大唐太子是否犯有叛國罪。
李治無法接受李賢謀反的結果,病情驟然加重,纏綿病榻,再也起不了身。甚至連突厥使節前來進貢,他亦無法召見。
“突厥使節還未走?”我低頭翻看案上的奏疏。
“是。”上官婉兒在旁為我研磨,“使節等不到陛下的召見,便奉上貢品,在驛館等候。”
“突厥使節?或許我是該見見他們了……”我心中隱隱記起了什麼,卻又不分明。
我抬頭凝視上官婉兒若即若離的容顏。她逆著光,面上一片跌宕縱橫。那日被我砸破的傷口已癒合,只留下一個淺粉色的疤痕,如一片曉霞將散。她便用胭脂仿畫,形如梅花,望之驚艷,愛不釋手。
宮女皆愛美,見了她的妝容,便競相模仿。一個女人,在面上留下一道疤,竟然能被他人競相模仿,聽起來似乎很可笑。唯有我知道,這是一個恣意愛過女子的傷疤。她在愛中受傷,極近瘋癲,無可釋懷,流血流淚,終於淡卻,從此冷心冷麵。
梅苑中,白梅靜開,冷冷的美,沒有喧譁,唯有縷縷香霧染指,誰解梅之寂寞魂?
“太子,太子殿下!”遠處急急地跑來幾個官員,拉住李賢,“太子萬不可衝動!”
“終有一日,我會親手殺了你這個妖人!”在眾人的規勸中,李賢惡狠狠地丟下一句警告,而後悻悻地被眾人勸走了。
“崇儼,委屈你了。”我這時才由樹林深處轉出。
“為娘娘效命,是崇儼的福份,無所謂委屈。”明崇儼躬身施禮。
“不,確是要委屈你了。”一股詭幻的笑意自我心間盪出。我的手撫著身前的一株美人蕉,我總覺得這蕉如血,格外刺目,紅到似要燒起來,終將燃成彌天大火,彌天大禍。
殺氣如銀瓶乍破,剎那間晶瑩滿地,搖曳不定,水光離合。一線銀光破空划過,宛如流雲舒捲,一葉輕羽飄零而下,倏忽即滅。
我閉上眼睛,不想看見隨後濺上蕉木的那抹殷紅。這一刻,我冰涼的手仍有玉石的溫度,心境鎮靜得有如神祗。
四周寂靜無聲,一聲沉沉的倒地悶響,明崇儼倒在血泊中,他輕輕闔眼,只留給我一句似禪語的話:“皇后娘娘,知而難行, 是文人。行而不知, 是匠人。知行合一, 方為天人……”
風吹過,微明月光映出一張少年的臉,不過十八九歲的模樣,面色蒼白得猶如冬日初雪,鳳眸星目,俊美非常。他沉黑衣袂烈烈飛揚,猶如碩大的黑色羽翼,永遠沉如夜色。
“皇后娘娘,明崇儼已伏誅。”少年的聲音平靜如水,目不斜視,仿佛滿地殷紅的鮮血與他全無關係。
“素玉,辛苦你了。”看著他逆光的身影,我微微笑了,他是我最得力的影子,不枉我十數年的心血栽培。旁人只嘆他劍法高絕,唯有我知,當年的小小內侍,今日的絕世高手。數年苦練,落英幾繽紛,這其中的苦痛,非常人可懂。
“知行合一, 方為天人……多謝你贈我這最後一句……”望著明崇儼的屍身,我的嘴角微微一動,牽出一絲微笑,“死得其所……”
夜風緩送,婆娑樹影張牙舞爪地在暗夜中伸展開來。湖面亦被吹得宛如冰紋琉璃花開葉落,湖水順延而下,徐徐流淌,靜靜地蜿蜒盤旋,拐了一個彎,又拐了一個彎。
分離
調露元年,深受李治與我寵信的術士明崇儼遇刺身亡。
一日之內,這則消息鋪天蓋地,全城震動,不論何處,人們都在竊竊私語,解讀這件事背後的涵義。
信奉鬼神的人說,明崇儼為奉迎帝後,役使鬼神過於苛刻,因此被鬼神所殺。但亦有人認為,明崇儼的死與太子有關。太子嫉恨明崇儼,所以暗暗將他誅殺。於是對李賢的怨懟與指責紛沓而來,種種流言蜚語,圍聚在京師上空,久久不散。
李治下令嚴查兇手,明崇儼被追贈為侍中,他的兒子也受惠被封為秘書郎。
這個冬天似乎格外漫長,反常的嚴寒籠罩京師,白雪紛揚,無休無止,仿佛某種預兆。
我披了件三彩舊錦地袍上,斜倚在綠雲圍花軟榻上,懶懶地翻閱著手中的奏疏。青銅鎏金爐的跳躍的火焰里細微地閃出了撲朔迷離的灩灩光亮。太息香一陣又一陣地在這溫暖的屋子裡左右遷延,遲疑低回。
“如今宮人皆傳明崇儼是太子所殺,好端端的宮中,怎會有人信如此傳言?”上官婉兒跪伏著為我烹茶,她輕挽青絲,著一襲碧綠色廣袖長裙,腰上佩環輕響,望之動人。
我亦不抬首,只問道:“怎麼,你不信太子會殺明崇儼?”
上官婉兒不語。
我轉口再問:“那麼,你認為太子有資格登上九五之位麼?”
“說到九五之位,原本沒人比太子更有資格,若非皇后娘娘的私心……”上官婉兒一咬牙,毅然說道。
“並不是私心。”我亦未動怒,“太子想要的天下太大,我只能給他一個王座,而不是整個大唐。”
“我……不明白。”上官婉兒睜大眼望著我。
“太子想要的,會令我失去很多。”我神情凝重,想到明崇儼臨死的那句話,“知而難行, 是文人。行而不知, 是匠人。知行合一, 方為天人”。事到如今,恐怕再也容不得誰守住國土安穩過日子了。誰是文人,誰是匠人,誰是天人,很快便能見分曉了。
“造化弄人……”上官婉兒靜坐著,頭垂得極低,看不清神情,“皇后娘娘,婉兒從未求過你什麼,如今只求你放太子一條生路!他……”
“婉兒,”我伸手輕撫案几上一隻青釉斛,輕輕打斷她的話,“你可記得當日我對你說過什麼?”
“記得,您問我,想不想多些日子留在您身邊……”她幽幽回道,忽又抬頭請求,“但是……”
“愚蠢!”我冷厲地開口,劈手將案上的青釉斛擲了出去。
上官婉兒不避不閃,那斛險險擦著她的額頭掠過,墜地碎裂,發出巨大的聲響,那碎裂的餘音在空蕩的殿內久久迴響,似永不停絕。
“你在執著什麼?那可笑的情感麼?!我早告訴過你,友情親情愛情,只是浮華的幻影,用以蒙蔽敵人,甚至欺騙自己!太子會對你真心麼?!他允諾你什麼?情感,地位,財富,抑或是永遠?!你可知東宮有官員曾上書諫言,勸太子不要縱情聲色,因為太子寵幸一個叫趙道生的男奴,甚至與他同床共枕,宛如一對親密愛侶!”我面無表情地說著,語調中儘是看透冷酷後的殘忍,“明崇儼被殺後,我下令徹查太子府,結果從東宮馬坊里搜出了數百具甲冑!私藏甲冑,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可見太子對我的不滿與憎惡已到了何等程度!換言之,太子在必要之時,是不惜與我兵戎相見的!何時起,我們母子之間竟到了這般田地?!”
我緩緩起身,揮揮衣袖,爐中裊裊太息暗香,並不濃郁,卻清冷得令人膽寒,在我袖中悠然穿行。
我憐憫地望了眼已委頓於地的上官婉兒:“我知你不信,但是,往往不願意相信的,才是真相……”
“真相?”上官婉兒顫聲道,她的額頭被我方才所擲的青釉斛擦傷,裂開的傷口正細細地往外淌著血。
我俯身遞去一方絲帕:“從他選擇欺騙你的那刻起,就已不再愛你了。”
上官婉兒兩眼空洞,顯是被我這一句話劈得神智不清。
“這是我給你的最後機會,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徐徐說道,再無責備,只在嘆息中轉身朝殿外走去。
“啊,啊,啊——”片刻之後,殿內傳來尖利的女子嚎叫聲,令人聞之毛骨悚然,卻又莫名地感到心酸。
我心中有瞭然一切的悲憫,或許,如此的發泄,對她才是有益的。但我不能,我必須永遠維持面具般的從容平穩,不能踏錯半步。
我獨自沐雪而走,步履不疾不徐,雪光映著我的倒影,飄飄悠悠,宛如恍惚出竅的魂靈冷眼旁觀這悽惶的人世。
********************************************
明崇儼被殺一案遠沒有結束,東宮搜出的那幾百件甲冑,很快便將這樁普通的謀殺案,轉而定性為謀反案。
不日,在我的精心挑選之下,由薛元超與裴炎這兩位我親自提拔上來的宰相,會同剛由宰相降為御史大夫高智周來審理此案,三司會審大唐太子是否犯有叛國罪。
李治無法接受李賢謀反的結果,病情驟然加重,纏綿病榻,再也起不了身。甚至連突厥使節前來進貢,他亦無法召見。
“突厥使節還未走?”我低頭翻看案上的奏疏。
“是。”上官婉兒在旁為我研磨,“使節等不到陛下的召見,便奉上貢品,在驛館等候。”
“突厥使節?或許我是該見見他們了……”我心中隱隱記起了什麼,卻又不分明。
我抬頭凝視上官婉兒若即若離的容顏。她逆著光,面上一片跌宕縱橫。那日被我砸破的傷口已癒合,只留下一個淺粉色的疤痕,如一片曉霞將散。她便用胭脂仿畫,形如梅花,望之驚艷,愛不釋手。
宮女皆愛美,見了她的妝容,便競相模仿。一個女人,在面上留下一道疤,竟然能被他人競相模仿,聽起來似乎很可笑。唯有我知道,這是一個恣意愛過女子的傷疤。她在愛中受傷,極近瘋癲,無可釋懷,流血流淚,終於淡卻,從此冷心冷麵。
梅苑中,白梅靜開,冷冷的美,沒有喧譁,唯有縷縷香霧染指,誰解梅之寂寞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