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王大奶奶跟您想法是差不多的,再說,王大爺不是翰林那。”

  王大爺也沒有考秀才,等王翰林不在了,他們家和自己家的情況,那就是反轉了,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杜家是上升階段。王大奶奶答應的可能性很大!

  “娘,我就先試探試探,不行了再說。”杜榆最後說道。

  “你這還懷著身子呢,哪裡能隨便出去?這事兒還是以後再說吧。”

  “好姑娘很多人都想著搶,咱們就該好好的先下手為強,我這身子大夫說了,出去走動走動沒有問題的,娘你還不放心?又不是到了快要生的時候,我出去見見人,對自己身子骨也好呢。”為小表弟的婚事操心,她樂意呢。

  杜榆就找了一個時間,先送了拜帖,然後就去王翰林家裡去了。

  “你還跟我客氣什麼?上門來竟然是還先送拜帖了,我都看著奇怪了。”他們家是通家之好的,從來沒有拜帖兩回事兒的。

  杜榆坐下來說道:“送你一回拜帖,讓你知道我今天來是有正經事兒的。”

  “喲,這麼說,你平時的都不是正經事兒了?”王大奶奶打趣道。

  “那些事兒沒有今天這事兒重要啊。”杜榆笑著說道。

  “我倒要聽聽有什麼重要的事兒了。”王大奶奶也笑呵呵的說道。

  “你小閨女年紀也到了該議親的年紀了吧,有沒有什麼相中的人家?”杜榆問道。

  王大奶奶眼前一亮,說道:“倒是有,只不過我們是女方家,不好意思自己主動去說啊。”

  杜榆道:“既然這樣,也該是露個口風啊。”

  “這倒也是,只不過我家大爺是個沒有功名的,也不知道人家看得上看不上。”

  “你這話說的,我就不喜歡了,結親雖然是兩個家的事兒,但是孩子要是好,只要相差不多,就是可以的。唉,可惜你有了看上的人家,我還在想,什麼時候,把你閨女說給我二弟呢。”杜榆笑著說道。

  王大奶奶也笑道:“要是我閨女真的能進你們杜家這樣的人家,我也滿意了。”

  杜榆和王大奶奶相視一笑,原來對方都有那個意思,只是誰都沒有開口。

  杜榆說道:“你們家門檻高,我二弟也是白丁,所以不好意思過來說啊,不過我婆婆確實是看中了你家閨女,這不,就怕你家閨女被人定下來了,就讓我來說說。”

  王大奶奶道:“什麼白丁不白丁的,我家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我們大爺也不是讀書的料,現在就是我家公公在支撐著,說句不好聽的話,以後我公公不在了,雖然有些家產,但是到底是人走茶涼,我是極樂意跟你們家結親的,說句市儈的話,也是想沾沾你們的光的。”胡家當官的是杜榆的丈夫,才是二三十歲,以後幾十年都是上升期呢,她巴不得跟胡家結親。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是,胡家的婆媳關係融洽,胡大奶奶的婆婆也是個慈善人,她女兒嫁過去,肯定是不會受罪的。

  又他們兩家是通家之好,這門親,是特別的好!

  現在只是杜榆跟王大奶奶打了招呼了,以後的事兒,就是長輩們熬操心的了,王大奶奶也知道杜榆不過是來探探口風的,又見她還懷著身孕,所以讓人把杜榆先送了回去。

  然後王大奶奶就把這事兒跟王夫人說了,畢竟兒女們的婚事,長輩們也有權利知道。

  王夫人聽了,說道:“這倒是極好的一門親事了,胡家和咱們家的情況差不多,我看這當婆婆的也和善,咱們家姑娘能嫁進去,絕對是享福的命那,這事兒就不用多考慮,我這邊答應了,到時候胡家讓媒人上來,咱們就應下了,把姐兒的八字拿出來,合了八字,這婚事就算是成了。”

  其實王家也有各方面的考慮,他們家也不想和後宮的妃子家裡有什麼關聯,最近一段時間,還真有宮裡妃子的娘家拐彎抹角的親戚上門,想要提親,只是他們都沒有答應。

  他們也很中意胡家,只是一直找不到機會,又知道胡家也有很多媒人上門,這就更著急了。

  沒想到杜榆親自上門了。他們是心裡樂意的很。

  基本上家裡的女性長輩同意了,這婚事就已經七七八八了。

  除非是這家裡的男主人需要什麼政治聯姻,所以自己在外面給定下來了,可是王翰林不是那樣的人,他一輩子都是在翰林院呆著的,人也沒有什麼野心,完全的清貴之家。

  這種姻親,對胡家來說,也是好的,起碼對胡鑫是好的,他現在是御前行走,一舉一動,都很引人注目。

  自己的親兄弟最好是找個沒有黨派之爭的,所以王翰林家裡完全是附和條件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是季氏自己看中的,以後成了親,這婆媳關係自然就好的很了。不用擔心婆媳問題。

  至於妯娌問題,說實話,杜榆一點兒也不擔心,她平時更王大奶奶相處的跟平輩一樣,她的女兒,以前都是看得跟侄女兒一樣,現在要是成了自己的弟妹,她絕對不會和她起衝突的。

  所以季氏知道對方也有這個意思,那真是高興壞了。

  到晚上大家都在,一起吃晚飯的時候,季氏就把這個事兒說了,胡惢因為說的是自己的婚事,就有些不好意思,想著要離開,胡大舅道:“你走什麼走,這是你一輩子的大事兒,你不聽,讓誰聽?怎麼跟個姑娘家一樣?給我坐好了,好好聽。婚事雖然我們給你可以定,但是過日子也是你自己過的,別人都代替不了你。多學學你大哥,以後對媳婦好一些,咱們老胡家,向來都是疼媳婦的,你可不能丟了胡家的臉了。”

  杜榆聽了暗笑,大舅這是間接的表揚自己嗎?因為他也疼媳婦啊。

  胡惢被說了一頓,也是坐下了,大家只要商量的是請媒人的事兒,杜榆建議,請個好的官媒,也是對人家的尊重。

  季氏和胡姥娘都說道:“這事兒我們就能弄下來,你懷著身子呢,可不能再忙活了,反正這個婚事得好長時間的,我們慢慢來,也弄得過來。”

  京城裡定親的規矩都多,什麼合八字,小定大定,送聘禮,抬嫁妝,請期等等,不忙或一年就不算完,有的能拖個好幾年都不算為過。

  過了幾天,季氏就請人找了官媒,去王家提親去了,她還不能過去呢,不然就是對王家不尊重了,因為媒人過去說了,然後王家答應了,他們才能進行下一步,季氏本身對王大奶奶的女兒滿意的,所以不存在相看這一說,但是還是讓人把金釵帶了過去,給未來的小兒媳婦。

  合八字,自然是上上吉。對於胡家和王家成為姻親,別人也沒有什麼好吃驚的,因為這兩家的關係本來就很好。成為姻親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胡氏在這婚事定了,也過來跟自家娘道喜過,她是知道的,胡惢才是自家娘的親孫子,所以胡惢能定下親事,對胡姥娘來說,也是大喜事一樁,當然,這並不代表,她就輕視了胡鑫這邊,畢竟她女兒才是胡鑫的妻子呢。

  只是到底覺得隱瞞著事兒,對不起自己的娘,所以內心有些愧疚的。

  轉眼間,炎熱的夏季過去,杜榆的肚子已經有七個多月了。

  因為已經有了生元元時候的經驗,這一次不是頭一胎,比第一胎生產理論上應該更容易一些。

  ☆、257 餘輝

  杜榆顯得很輕鬆,季氏把小兒子的婚事定下來了,就專門關心杜榆的肚子了,生怕杜榆有個什麼不舒服。

  到了快生產的時候,連院子都不讓杜榆出去了,整天就守在杜榆身邊,就等著杜榆隨時發作。

  在九月底的一個晚上,杜榆經過了兩個時辰,終於生下了一個小男孩兒。

  現在杜榆也算是兒女雙全了!

  元元見到自己的弟弟,覺得他不像想像中的好看,所以抱怨了幾句,被大家說了一頓,然後元元就覺得自己被忽視了,大家都不喜歡她了,還是哭了一場呢,最後是胡鑫哄了她半天,然後表示,即使是有了弟弟,大家都是喜歡她的,不過因為弟弟小呢,所以大家都更要愛護,元元也是當姐姐的,自然是更要愛護和保護弟弟的。

  元元表示,自己以後會好好愛護弟弟的,因為她是姐姐了嘛,當了姐姐,就和以前不一樣了。

  哪裡還能跟比自己小的弟弟爭東西呢?

  小孩子只要聽進去話了,往往比大人還管用。

  杜榆最開始還擔心元元被寵壞了,可是看她現在這樣,就覺得自己是多慮了。

  胡鑫請胡大舅給兒子起名字,胡大舅說道:“我也識字不多,還是你起吧。”

  “爹,我和惢兒的名字,你就起的很好,你孫子的名字,你怎麼就起不好呢?”

  胡大舅知道胡鑫這是為了他好,於是想了好幾天,終於給自己的孫子起名叫做胡康,有福壽安康的意思,小名就叫平安,胡大舅覺得人在這世上,平平安安是最好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