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杜三郎忙說道:“三叔說的對,咱們都是從苦日子過過來的,不能因為現在處境好了,就欺負別的人,這樣也不是咱們老杜家人的品性。”
自家又不缺吃不缺喝的,穿戴都比別人強,幹啥要做那些惡霸才會做的事兒呢?
“桃兒的婚事都準備的咋樣了?要我說,直接從楊柳村出嫁就好了,幹啥非要到縣裡去?”杜有德問道,他對杜三郎和杜桃是很喜歡的,在那種條件下,還能明事理,真是太不容易了!
真不愧是他們老杜家的種!
杜三郎笑著說道:“四叔,在縣城好歹和崔家的距離也近一些。”實在是,他們已經早早的分出去了,也沒有臉從這邊出嫁。
杜三郎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自然不想多麻煩幾個叔叔,因為要是到老杜家出嫁,這邊肯定就把桃兒的婚事給包辦了,那樣,他會覺得心裡過意不去的,這些年,自家爹娘給這邊惹了多少事兒了,他不能繼續不懂事的這樣要求叔叔們了。
看杜有德還要說,杜有賢忙說道:“三郎都已經和崔家的人說好了,婚期也快近了,你這又說要改,那不是讓雙方都為難?要是桃兒的夫家不滿意,以後桃兒嫁到婆家,日子就不好過了,好了,就按照三郎說的辦吧,不過,等桃兒出嫁前,就要回來一趟,個i額祖宗們磕個頭,也算是全了杜家子孫的一片心意。”
“這個是肯定的,過幾天,我就把桃兒帶回來。就是到時候還要讓三嬸和四嬸去縣裡多幫幫忙了,我們是小輩,很多規矩都不懂。”
杜有賢當然是答應了,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就是杜三郎不說,他們也要去的。
郭氏去下面找三嬸他們去了,杜有賢問道:“桃兒嫁人,你爹娘那邊來不來?”
這個問題不問也得問,因為這杜有良和劉氏畢竟是桃兒的親爹娘。
說到這個,杜三郎就說道:“也不是沒有去請,但是他們都說不來。”
杜有賢和杜有德一聽,就知道肯定是不會那麼簡單,絕對說了很多難聽的話。這哪裡是像當父母的,簡直是,親女兒成親嫁人,哪怕再有矛盾,這個時候也該過來,哪怕就是裝一裝,像這樣直接拒絕的,是很少見。
杜有德說道:“我看,肯定是那杜柳挑撥的,她就不是個什麼好東西!找個那樣個軟蛋,以後有她後悔的。”
杜三郎心道,杜柳會後悔嗎?她還覺得自己挺聰明的,把男人握在手心,叫他往東他不敢往西。
自己那對爹娘,現在眼裡心裡只有小兒子,過去請他們,還罵了一通,然後把人給趕走了,說什麼絕對不會去,看到時候那死丫頭拜別父母的時候,怎麼辦。
因為他們不到場,杜桃就沒有父母拜別。
不過,可惜了,他們才不會這麼死心眼,父母不在,難道就不能嫁人了?
三叔四叔都在呢,他們是長輩,還怕個甚?
再有就是杜家還有族裡人呢,請幾個德高望重的,照樣是能把婚禮辦的很熱鬧。
杜有賢又把京城杜榆還有胡氏等人準備的給杜桃的結婚禮物,讓杜三郎給帶回縣城去了。
杜三郎只在這邊留了一晚上,然後第二天就和郭氏一起回去了,當然,因為婚禮越來越近,郭氏忙得很,所以把孩子留在哦村子裡,這已經是經常的事兒,高氏和趙氏也很喜歡郭氏的孩子。
杜榆的二姑母杜梅也知道了自己大哥升官的事兒,忙從自己婆家跑了來,見面就問了這個事兒,
杜有賢說道:“二姐,這事兒我派人告訴你就成了,幹啥還要過來一趟呢,家裡就這麼閒?”
杜梅說道:“我這是高興!我大哥升官了,還是大官,我能不高興嗎?怎麼,你們不收拾收拾行禮?”
杜有賢問道:“收拾行李幹啥?”
“去京城啊,去看看大哥和爹娘他們,我這都好長時間沒有見著他們了,還挺想念的。現在大哥是大官了,去京城也不怕人欺負了,也讓孩子們都見見世面!”
杜梅的兒子李水生早就娶妻生子了。
“聽二姐你這話的意思,你是想進京了?”杜有賢問道。
“這又咋了?我進京,也不花你們的錢,我自己出。”這幾年生意很不錯,加上娘家的關係,她也是富婆一枚,根本就不缺錢花。
“大哥和爹娘又沒有寫信讓我們進京去,我們幹啥要離開村子進京?二姐,你別想一出是一出,把自己家看好了就成,再說,現在桃兒都要嫁人了,你當親姑姑的,就一點人不想這個事兒,還說進京的話!你怎麼越活越回去了?”
“啊呸,你這是好教訓起你姐我來了,我幹啥要操心那杜桃的婚事啊,她爹娘都不操心,我多那個心?你們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了,老二兩口子是個啥德行,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人家看著你們養活他的孩子,心裡不知道怎麼得意你,就你們還上趕著倒貼。我是沒有那麼好的氣性的,我跟老二家的人都沒有關係!”
杜有德聽不過去了,問道:“二哥那邊是二哥那邊,桃兒和三郎都是好的,二姐你咋能混成一團呢?
既然知道她爹娘都不操心,我們這些叔叔和姑姑更應該操心才是,爹走之前不是叮囑過我們嗎,讓我們要團結一些,你這話說的都跟兩家子是世仇一樣,幹啥這樣啊,你又不是不知道三郎和桃兒都從二哥那邊分出來了,反正你要是不去,被人說的是你,我們也不管了,至於去京城,我和三哥從來沒有那個打算,你要是想去,你自己去,你不是不缺錢嗎,那你自己去唄,我們想攔也攔不住。至於到了京城,要是娘生氣了,有啥後果,我們也不知道。”
杜梅可就是想跟著兄弟們一起去京城開開眼的,這兩兄弟都不去,她能不著急嗎?
“你們是傻子啊,京城那麼好的地兒,聽著就想去的,人家好多人想去都沒有那個機會,你們是那麼好的機會,竟然不去,還是老五知道些,看看,老五現在這京城過的多自在?你們就是大傻子!”
☆、第254章 因果
“你也不用激我們,我們知道自己是幾斤幾兩,這楊柳村是我們杜家的根兒,人家都講究個落葉歸根,我們要把這個地方給爹娘好好守著,你自己個要是想去,京城裡也有鏢局,你自己去找吧。”杜有賢說道。
她要是自己能去,幹啥過來找兄弟啊,再說了,兒子都不去,出嫁的姑娘去,算個什麼事兒啊。
杜梅見說了半天都沒有效果,只好離開了,然後去找了她大姐杜蘭,閒著要是能說服大姐一起去京城就好了。
一輩子連個京城都沒有去過,她心裡不甘心那,而且,也讓自己孫子見識見識,說不定就留在京城住下去了。
在京城住著,就比在鄉下要好的多,以後長大了,說媳婦,都能說道京城裡的姑娘呢。
要是在鄉下,那還是照樣只能說鄉下人,頂多說個土財主的閨女,那算什麼那。
為了自己的孫子,她都得勸著自己大姐一起去!
結果杜蘭直搖頭,說道:“我都這把歲數了,去京城幹啥?費錢又費力的,不夠折騰的,我說,你也消停吧,在家裡不是挺好的?”
杜梅恨鐵不成鋼的說她姐,“姐,你就一點兒也不為你孫子著想?難道想他一輩子都在鄉下當個泥腿子?爹娘在京城呢,大哥也在進城,還說在啥國子監,以後他們讀書,那肯定也能進國子監的,到時候不是更有出息?直接就成了京城裡的人了,以後長大了,說媳婦也都容易一些。咱們又不去偷不去搶的,這點兒爹娘還是能給咱們做到的。”
杜蘭說道:“你也說了,我們都是有孫子的人了,這盆水都潑出去幾十年了,還想著跟娘家黏糊在一起,我自己都覺得沒有臉。
我孫子是個啥命,就是個啥命,太過強求也不好。我勸你,也別多想了,咱們現在的日子難道過的不好?非要冒尖,就真的讓人喜歡?再有,這不是桃兒的婚期也快要到了,你這鬧著要去京城,讓別人怎麼看你?”
杜梅到自家大姐這邊,沒有勸動自家大姐,反而被她給說了一頓,這心裡不痛快極了,可是她大姐也不是讓她隨便發脾氣的主兒,只能憋著一股氣回家去了,然後回家後,跟丈夫發了一通脾氣,弄得她兒媳婦趕緊躲著了,就怕被殃及到。
其實進京什麼的,他們真的不是那麼想去的,那麼遠的,還是自己主動找上門的,多不好,京城裡舅舅他們是當官的,可是千好萬好,沒有自己個家裡好,在自己家裡也自由一些。
到了別人家裡,吃穿什麼的,都要靠別人家,想起來就不舒服。
這也是李水生這邊和季老娘家裡的不同之處,季老娘人家是一點兒也不覺得不好意思,反而是一聲不吭的把房子和地都給賣了,就為了到時候賴著不走,想趕也得把他們安排好了!
自家又不缺吃不缺喝的,穿戴都比別人強,幹啥要做那些惡霸才會做的事兒呢?
“桃兒的婚事都準備的咋樣了?要我說,直接從楊柳村出嫁就好了,幹啥非要到縣裡去?”杜有德問道,他對杜三郎和杜桃是很喜歡的,在那種條件下,還能明事理,真是太不容易了!
真不愧是他們老杜家的種!
杜三郎笑著說道:“四叔,在縣城好歹和崔家的距離也近一些。”實在是,他們已經早早的分出去了,也沒有臉從這邊出嫁。
杜三郎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自然不想多麻煩幾個叔叔,因為要是到老杜家出嫁,這邊肯定就把桃兒的婚事給包辦了,那樣,他會覺得心裡過意不去的,這些年,自家爹娘給這邊惹了多少事兒了,他不能繼續不懂事的這樣要求叔叔們了。
看杜有德還要說,杜有賢忙說道:“三郎都已經和崔家的人說好了,婚期也快近了,你這又說要改,那不是讓雙方都為難?要是桃兒的夫家不滿意,以後桃兒嫁到婆家,日子就不好過了,好了,就按照三郎說的辦吧,不過,等桃兒出嫁前,就要回來一趟,個i額祖宗們磕個頭,也算是全了杜家子孫的一片心意。”
“這個是肯定的,過幾天,我就把桃兒帶回來。就是到時候還要讓三嬸和四嬸去縣裡多幫幫忙了,我們是小輩,很多規矩都不懂。”
杜有賢當然是答應了,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就是杜三郎不說,他們也要去的。
郭氏去下面找三嬸他們去了,杜有賢問道:“桃兒嫁人,你爹娘那邊來不來?”
這個問題不問也得問,因為這杜有良和劉氏畢竟是桃兒的親爹娘。
說到這個,杜三郎就說道:“也不是沒有去請,但是他們都說不來。”
杜有賢和杜有德一聽,就知道肯定是不會那麼簡單,絕對說了很多難聽的話。這哪裡是像當父母的,簡直是,親女兒成親嫁人,哪怕再有矛盾,這個時候也該過來,哪怕就是裝一裝,像這樣直接拒絕的,是很少見。
杜有德說道:“我看,肯定是那杜柳挑撥的,她就不是個什麼好東西!找個那樣個軟蛋,以後有她後悔的。”
杜三郎心道,杜柳會後悔嗎?她還覺得自己挺聰明的,把男人握在手心,叫他往東他不敢往西。
自己那對爹娘,現在眼裡心裡只有小兒子,過去請他們,還罵了一通,然後把人給趕走了,說什麼絕對不會去,看到時候那死丫頭拜別父母的時候,怎麼辦。
因為他們不到場,杜桃就沒有父母拜別。
不過,可惜了,他們才不會這麼死心眼,父母不在,難道就不能嫁人了?
三叔四叔都在呢,他們是長輩,還怕個甚?
再有就是杜家還有族裡人呢,請幾個德高望重的,照樣是能把婚禮辦的很熱鬧。
杜有賢又把京城杜榆還有胡氏等人準備的給杜桃的結婚禮物,讓杜三郎給帶回縣城去了。
杜三郎只在這邊留了一晚上,然後第二天就和郭氏一起回去了,當然,因為婚禮越來越近,郭氏忙得很,所以把孩子留在哦村子裡,這已經是經常的事兒,高氏和趙氏也很喜歡郭氏的孩子。
杜榆的二姑母杜梅也知道了自己大哥升官的事兒,忙從自己婆家跑了來,見面就問了這個事兒,
杜有賢說道:“二姐,這事兒我派人告訴你就成了,幹啥還要過來一趟呢,家裡就這麼閒?”
杜梅說道:“我這是高興!我大哥升官了,還是大官,我能不高興嗎?怎麼,你們不收拾收拾行禮?”
杜有賢問道:“收拾行李幹啥?”
“去京城啊,去看看大哥和爹娘他們,我這都好長時間沒有見著他們了,還挺想念的。現在大哥是大官了,去京城也不怕人欺負了,也讓孩子們都見見世面!”
杜梅的兒子李水生早就娶妻生子了。
“聽二姐你這話的意思,你是想進京了?”杜有賢問道。
“這又咋了?我進京,也不花你們的錢,我自己出。”這幾年生意很不錯,加上娘家的關係,她也是富婆一枚,根本就不缺錢花。
“大哥和爹娘又沒有寫信讓我們進京去,我們幹啥要離開村子進京?二姐,你別想一出是一出,把自己家看好了就成,再說,現在桃兒都要嫁人了,你當親姑姑的,就一點人不想這個事兒,還說進京的話!你怎麼越活越回去了?”
“啊呸,你這是好教訓起你姐我來了,我幹啥要操心那杜桃的婚事啊,她爹娘都不操心,我多那個心?你們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了,老二兩口子是個啥德行,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人家看著你們養活他的孩子,心裡不知道怎麼得意你,就你們還上趕著倒貼。我是沒有那麼好的氣性的,我跟老二家的人都沒有關係!”
杜有德聽不過去了,問道:“二哥那邊是二哥那邊,桃兒和三郎都是好的,二姐你咋能混成一團呢?
既然知道她爹娘都不操心,我們這些叔叔和姑姑更應該操心才是,爹走之前不是叮囑過我們嗎,讓我們要團結一些,你這話說的都跟兩家子是世仇一樣,幹啥這樣啊,你又不是不知道三郎和桃兒都從二哥那邊分出來了,反正你要是不去,被人說的是你,我們也不管了,至於去京城,我和三哥從來沒有那個打算,你要是想去,你自己去,你不是不缺錢嗎,那你自己去唄,我們想攔也攔不住。至於到了京城,要是娘生氣了,有啥後果,我們也不知道。”
杜梅可就是想跟著兄弟們一起去京城開開眼的,這兩兄弟都不去,她能不著急嗎?
“你們是傻子啊,京城那麼好的地兒,聽著就想去的,人家好多人想去都沒有那個機會,你們是那麼好的機會,竟然不去,還是老五知道些,看看,老五現在這京城過的多自在?你們就是大傻子!”
☆、第254章 因果
“你也不用激我們,我們知道自己是幾斤幾兩,這楊柳村是我們杜家的根兒,人家都講究個落葉歸根,我們要把這個地方給爹娘好好守著,你自己個要是想去,京城裡也有鏢局,你自己去找吧。”杜有賢說道。
她要是自己能去,幹啥過來找兄弟啊,再說了,兒子都不去,出嫁的姑娘去,算個什麼事兒啊。
杜梅見說了半天都沒有效果,只好離開了,然後去找了她大姐杜蘭,閒著要是能說服大姐一起去京城就好了。
一輩子連個京城都沒有去過,她心裡不甘心那,而且,也讓自己孫子見識見識,說不定就留在京城住下去了。
在京城住著,就比在鄉下要好的多,以後長大了,說媳婦,都能說道京城裡的姑娘呢。
要是在鄉下,那還是照樣只能說鄉下人,頂多說個土財主的閨女,那算什麼那。
為了自己的孫子,她都得勸著自己大姐一起去!
結果杜蘭直搖頭,說道:“我都這把歲數了,去京城幹啥?費錢又費力的,不夠折騰的,我說,你也消停吧,在家裡不是挺好的?”
杜梅恨鐵不成鋼的說她姐,“姐,你就一點兒也不為你孫子著想?難道想他一輩子都在鄉下當個泥腿子?爹娘在京城呢,大哥也在進城,還說在啥國子監,以後他們讀書,那肯定也能進國子監的,到時候不是更有出息?直接就成了京城裡的人了,以後長大了,說媳婦也都容易一些。咱們又不去偷不去搶的,這點兒爹娘還是能給咱們做到的。”
杜蘭說道:“你也說了,我們都是有孫子的人了,這盆水都潑出去幾十年了,還想著跟娘家黏糊在一起,我自己都覺得沒有臉。
我孫子是個啥命,就是個啥命,太過強求也不好。我勸你,也別多想了,咱們現在的日子難道過的不好?非要冒尖,就真的讓人喜歡?再有,這不是桃兒的婚期也快要到了,你這鬧著要去京城,讓別人怎麼看你?”
杜梅到自家大姐這邊,沒有勸動自家大姐,反而被她給說了一頓,這心裡不痛快極了,可是她大姐也不是讓她隨便發脾氣的主兒,只能憋著一股氣回家去了,然後回家後,跟丈夫發了一通脾氣,弄得她兒媳婦趕緊躲著了,就怕被殃及到。
其實進京什麼的,他們真的不是那麼想去的,那麼遠的,還是自己主動找上門的,多不好,京城裡舅舅他們是當官的,可是千好萬好,沒有自己個家裡好,在自己家裡也自由一些。
到了別人家裡,吃穿什麼的,都要靠別人家,想起來就不舒服。
這也是李水生這邊和季老娘家裡的不同之處,季老娘人家是一點兒也不覺得不好意思,反而是一聲不吭的把房子和地都給賣了,就為了到時候賴著不走,想趕也得把他們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