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是連聲謝過。

  又細細打量一番,心道原來這位侯府公子竟是如此儀表堂堂的青年。

  紀初苓險些又喊出謝大人這稱呼,想起謝遠琮似乎不喜歡,才改道:“謝公子也是來求籤的嗎?”

  自然是遠遠瞧見她在這裡,才不知不覺走了過來,還恰好見她抽到了個好簽。

  雖面上不顯,然實際喜悅比她有增無減。

  不過這話自然不好說。謝遠琮見小姑娘在瞧著他,也就點了下頭。

  紀初苓便往旁讓開了些。

  她剛抽了好簽,心情自然好,見謝遠琮想也不想的就從簽筒中抽了根簽出來,遂好奇地探了頭過去。

  可待看清上頭的簽文後,笑就凍在了臉上。她靜想了片刻,默默把腦袋收了回來。

  她方才是為何要問這麼一句,這壞簽,總不會怪在她頭上吧?

  解簽和尚接過後就皺了下眉頭,一雙小眼在謝遠琮身上上下打量了一會。

  說道:“小僧直言了。施主運境順遂,求仁得仁,然命中注定有一生死大劫,避無可避,需得貴人相助方可渡過,否則無力回天。”

  和尚一番話說完,氣氛一時十分凝重,無人出聲。

  還是寧氏最先出言緩解:“命數是自己的,左右不過就一個簽罷了,都作不得數的。”

  謝遠琮附和:“夫人說的是。”

  紀初苓見謝遠琮面目平和,聽了那解簽和尚的話後,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似乎全然沒有放在心上。

  是了。聯想前世,像他這樣殺伐決斷,謀弄權政的人,應該是不會信這些的。

  雖然紀初苓大程度上相信香山寺的簽,但不知為何,她心底竟有些希望謝遠琮的此簽不會成真。

  前提是將來他的存在不會威脅到她的親人友人。

  她垂著視線,長長的睫毛一下一下扑打在下眼瞼上,掩住了其中的盈盈眸光。

  時辰不早,寧氏一行不再久留,很快便離開了香山寺。

  待目送寧氏攜紀初苓離去後,謝遠琮嘴角緩緩揚起一個會心的笑容。

  所謂劫數他根本就不在意。

  求仁得仁,於他就已經足夠了。此生他所求的,不過一個人而已。

  第22章 巧遇

  紀初苓同寧氏從香山寺出來。

  寧氏忽提有事,打算先去一趟娘家安國公府。紀初苓被寧氏忽然的決定弄得措手不及,現在讓她去寧家,她是一萬個不願的。

  紀初苓並不知今日寧方軼在萬佛寺中,她一想到可能會在寧家碰見寧方軼,就手疼。

  她只好想著法子央寧氏放她先回府。

  寧氏本是不依的,一張臉也掛了下來,數落她不懂事。紀初苓也有好些日子沒去寧家了,理該去給外祖母請請安的。

  面對寧氏難得和顏了一天,卻又板回去的臉,紀初苓也很無奈。她也想念外祖母,可是眼下是真不想去。

  她便道身子剛好,可在香山寺待了整日,早就乏累難當了。且明日楊大夫例行要來給大哥治腿換藥,她需得早些歇息。

  好不容易見寧氏有些鬆動了,便扯著寧氏的袖子撒起嬌來。

  直到寧氏最終扛不過她的軟磨,點頭同意了,她一口氣才總算鬆了去。

  馬車半道轉去了安國公府,紀初苓看著母親進了安國公府大門後,便吩咐車夫調轉回去。

  安國公府同衛國公府之間仍隔了一大段的路程,中間經過的一條長街巷甚是熱鬧。

  離開安國公府近處後不久,漸漸就能聽到馬車外頭的喧鬧聲。

  長街巷裡商販林立,間或有吆喝聲馬蹄聲此起彼伏地傳進來,好不熱鬧。

  紀初苓先是緊張了半路,後又在寧氏那兒磨了那麼久嘴皮,這會兒才發覺自己嗓子乾渴的厲害。

  她提過小桌上的砂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潤潤喉。想要再倒時,卻感覺車身突然一晃,壺裡的茶水頓時往外灑出了一大半。

  紀初苓低頭看被沾濕了的裙裳一角,還沒反應過來,車身又猛地一震,杯子從桌上瞬間滾落,一路從車簾處滾出了車外。

  紀初苓人也一下就被甩到了車廂的另一邊。

  馬車外頭的吆喝變成了一陣陣的驚呼,馬車車身劇烈顛簸不停,馬匹在街上橫衝直撞跑得飛快。

  紀初苓突遭此變故,早就變了臉色,只一手死死扣著馬車內沿,才不至於像那壺一樣被車壁撞了粉碎。

  她沒遇過這樣的事,勉力才從震盪中拾了思緒回來。方才不還好好的麼,怎麼突然就驚馬了?要是再這麼跑下去,撞上什麼或是被甩出,後果都不是小的。

  紀初苓正想冷靜下來想法子時,陡然聽到駕馬一聲嘶鳴。車輪在地磨出好大一陣刺耳聲後,車身一顛,又猛地止住了去勢。

  停了?

  紀初苓大睜著眼驚疑了好一會,喘了口氣回來,才慢慢鬆了手。

  緊接著便聽見外頭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車上的人可有事?”

  這聲音聽來明朗健氣,不似尋常閨閣姑娘,紀初苓緩了緩,稍整衣裳後便撩了帘子出來。

  見了外頭的景象,紀初苓不免後怕。前方不遠是街巷盡頭的一處河道,若不拐彎,怕是得進河中了。

  被馬駕驚擾的百姓見驚馬被制止了,有些還探過頭來瞧,但大多也就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