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到家鄉越來越好,楊辭怎能不高興?在知道他這樣的身份也可以參與齊國的科考,能憑藉著才華出人頭地後,楊辭就毫不猶豫地參與了考試。

  而如今看到的一切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齊國遠比他想像的要好,再沒有哪一位君主,能比齊國的皇帝更看重百姓,聽說將來齊國各地都會建起這樣的興文館,他的家鄉垣吳省各州府也能建一個,楊辭心中又是百感交集,只覺得吳國能併入齊國,他能成為一個齊國人,實在是此生最大的幸事!

  他這般感慨著,興文館大門前,卻響起了一陣鞭炮聲。

  楊辭沒防備,被嚇了一跳,等他回過神來時,卻發現書館內的人都在往外走,只有他捧著書不明所以地站在那兒。

  稍傾,同行的舉子發現他站在那兒不動,連忙拉著他往外走,邊走邊道:“忘了同你說,今日是端午節,宮裡會在興文館門口發粽子,去晚了可就沒了!”

  宮裡給發粽子?楊辭沒料到還有這種好事,忙跟在同伴後頭往外走去。

  不同於他們剛剛進來的時候,此時的興文館門口已經架起了一個攤子,旁邊擺了五隻放滿了粽子的木桶,有幾名身著青色衣裙的少女站在攤子前給百姓們分發粽子。

  楊辭聽見周圍不斷傳來考生的談論聲。

  “去歲天子將會試改在端午後兩日,興文館前便有人分發粽子,沒想到今年也有。”

  “我看啊,以後想必是年年都有了!”

  “這粽子寓意極好,諸位兄台吃了粽子,今年必定高中!”

  “哪裡哪裡,賢弟也定能高中。”

  ……

  由於楊辭他們就在興文館內,因此出來以後排到了前頭。楊辭一邊聽著周圍舉子的議論,一邊抬頭,目光越過前邊排隊的十幾人,落在了那名正分發粽子的女子身上。

  那女子也是一身青衣,髮髻上插了一根翡翠簪子,垂下的流蘇在風中不時晃動,她容貌秀美,膚色雪白,一顰一笑輕靈脫俗,楊辭看著看著,竟呆住了。

  這時候,同伴輕輕拍了他肩膀一下,他回過神來,對上同伴調侃的目光,窘迫地紅了耳朵,遲疑地問道:“那戴著簪子的女子,瞧著像是大家閨秀,怎麼會站在那裡,她不在意名節麼?”

  同伴笑道:“賢弟出身垣吳省,想必還不知道我大齊民風有多開放,莫說只是站在街頭送個粽子,就是那些酒樓茶館街頭小攤,也有不少出身名門的女子回去光顧。”

  楊辭聞言,直道自己孤陋寡聞,只是心中對齊國的歸屬感更強了,他家中有個堂姐,出嫁後一直受婆家欺負,卻因懼怕流言蜚語不敢合理,可如今他們都是齊國人了,齊國鼓勵寡婦再嫁,連未出閣的女子都能肆意上街遊玩,他姐姐再也無須怕了,等這次回家,他就力勸堂姐與那人和離。

  心中這樣打算著,楊辭不知不覺排到了前面。

  蘭夢詩拿出一個粽子,遞給眼前的書生,卻見他神遊天外,根本沒接過去。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呢,蘭夢詩於是道:“這位公子,勞煩拿一下粽子。”

  聞言,楊辭猛然回神,見到站在面前的姑娘,驀地紅了臉,他立刻伸手去接粽子,卻忘了手裡還拿著書籍,啪的一聲,手裡的書全都掉到地上,他又慌張去拾書,那副六神無主的模樣,引得周圍人發出善意的笑聲。

  蘭夢詩也忍不住笑了一下,不過她要分的粽子那麼多,也沒工夫注意這麼一個書生,於是等書生拾起書籍拿走粽子,她又忙活了起來。

  蘭夢詩發粽子發得起勁,卻不曉得,剛剛那一幕完全被坐在對麵茶樓上的皇帝陛下看在了眼裡。

  昨日姚燕燕帶著永安宮所有人,包了一整天的粽子。並在端午節這日早上,讓人將所有粽子都煮好,用五隻大木桶裝著,送到了興文館門前。正好過節放假,皇帝陛下就帶著娘子和三個娃娃,一起出來看看,在姚燕燕帶著算盤和周周喝茶的功夫,皇帝陛下站在窗邊一瞧,就眼睛一亮,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見那書生拿了粽子後,還躲在角落裡盯著蘭夢詩瞧,他忙把姚燕燕拉了過來,指著那名書生道:“娘子你瞧。”

  姚燕燕看出門道來,不由看向陛下,“陛下的意思是……把夢詩配給這書生?”姚燕燕打量了那書生許久,見他躲在角落裡有些畏畏縮縮的模樣,很不滿意。蘭夢詩在她身邊呆了那麼久,姚燕燕自然希望給她配個高官或者大將軍,那個書生……瞧著並無出挑的地方。怎麼配得上她家夢詩?

  皇帝陛下則道:“身份地位都是虛的,那書生瞧著是真心喜愛蘭夢詩的,不失為一門好姻緣啊!再者,蘭夢詩都十八了,再拖下去就成老姑娘了。”

  姚燕燕反駁道:“我們夢詩是好姑娘,多少歲都不愁嫁的!”話是這麼說,不過十八歲真不好再拖下去了。不過那書生瞧著衣著樸素,不像家裡有錢有勢的,姚燕燕打死也不能讓蘭夢詩嫁到窮人家裡吃苦!

  皇帝陛下看出她的顧慮,說道:“那書生是今年參考的舉子,若是能一舉中第,也算是個賢才。如此,配給蘭夢詩正好。”

  姚燕燕沒有立刻答應下來,只說道:“等他考中再說吧!我得先問問夢詩是怎麼想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