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姚家夫婦瞪著眼睛瞧她,姚燕燕嘆息一聲,道:“可我雖只是一介女流,卻也懂得天地君親師,先有國,才有的家,你們雖是養我長大的父母,但犯下此等勾結反賊、賣國求榮的罪過,亦是不可饒恕的!如今證據確鑿,在大忠大義面前,我又怎能為了一點小家情分,誤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誤了這滿京百姓的生死安危?父親可知,你投效章宰相這等反賊,會給大齊帶來多少動盪,這滿京百姓,說不定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圍觀百姓都是奔著看熱鬧的心思來的,而百姓大多沒有心思想那麼深,原本聽了那對夫妻的話,還以為堂堂貴妃連為自己父母伸冤都不肯,對她的觀感便差了些,但聽了貴妃當著眾人的面說出的這些話,他們才明悟,哦,原來這位貴妃娘娘在家中只是庶女,原來她爹賣了她生母,原來她的嫡母從小就嗟磨這個美貌不凡的庶女。想想也是,有哪家的嫡母會把一個庶女當親生女兒看待?

  百姓們這時候心裡,已經對姚貴妃產生了幾分同情。原來像這樣身份尊貴的娘娘,也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啊!

  而姚貴妃接下來所說的話,卻叫百姓們微微一愣,而後胸中便騰起了一股怒火,章宰相謀反的事,昨天鑾駕進城時已經宣揚得人盡皆知,在場百姓中甚至有不少朝著章宰相扔石頭的,要說這些百姓如何忠君愛國,倒不見得,只是他們在京中日子過得平靜,便越發忍受不了動亂,那天夜裡章宰相的反兵攻城,本來就叫京中百姓嚇得兩股戰戰,幸好陛下及時識破了那賊相的陰謀,若是叫那賊相成功了,京城豈不是要陷入水深火熱中,他們安逸平靜的小日子豈不就毀了?此時聽見這姚步騰竟然投效章宰相,人人心中都充滿鄙夷厭惡,貴妃娘娘沒有幫這種投敵賣國的罪人,真是深明大義!像這種人,就該拖出去斬首,以儆效尤!

  當下就有人站起來,抬手道:“貴妃娘娘說得好,大義滅親做得好!”

  有一個人站起來,便有越來越多的人站了起來,姚家夫婦原本志得意滿,覺得一定能靠著一個“孝”字壓得姚燕燕不得不為他們奔走,更何況她可是貴妃,在陛下耳邊吹幾句枕邊風還不容易?

  到時候他們家靠著這個當貴妃的女兒,又能過上以前那種榮華富貴的日子。可是誰能想到,這麼片刻的功夫,形式就陡然逆轉,聽著周圍百姓義憤填膺的聲音,夫妻倆再多的狡辯也都被那些百姓的責罵聲吞沒,兩人心頭頓時跟被壓了兩塊巨石一樣沉了下去。

  隨即又想到被押入大牢後要面臨的下場,不禁瑟瑟發抖起來。

  姚李氏又怕又恨,不由撲到姚燕燕腳邊祈求起來,說道:“燕兒啊,我過去雖然待你不算好,但也讓你吃飽喝足好好長大了不是?你就算恨我和你爹,可你兩個弟弟可是無辜的啊!你不能扔著他們不管啊!”說著又去指同樣被鎖上鐐銬的兩個兒子,兩個兒子也識眼色,見狀連忙撲過去,要去抱姚燕燕的腿。

  卻被姚燕燕身邊的侍衛擋開,“大膽!竟敢冒犯貴妃娘娘!”

  那侍衛手中寶刀明晃晃的反著光,三人嚇了一跳,頓時不敢近前,只是仍哀嚎著祈求著,只是他們嘴裡說著祈求的話,看著姚燕燕的眼睛卻充滿了恨意。

  可惜的是,周圍百姓的聲音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幾人的這點聲音猶如混入大海的幾滴濁水,半點痕跡都看不出來。

  姚燕燕冷冷地看著他們,等這幾人嚎得嗓子都啞了,才抬起手,讓百姓們冷靜下來。

  在百姓們的聲音慢慢平靜下去,她才揚聲道:“天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決沒有你們犯了錯,我這做女兒的說幾句求情的話,就能洗刷你們罪過的道理。況且,當今陛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決不是那種貪戀美色的昏君,我雖為女子,卻也為之心折,只願一心服侍陛下,輔佐陛下。再者,你們犯下的罪過,自有律法裁定,就是陛下來了,也沒有更改的道理。天子知人善任,胸懷寬廣,即便我是罪臣之女,他也沒有降罪於我,而是待我一如往昔。你們放心,你們雖犯了錯,但兩位弟弟年紀尚輕,只要證實他們與章宰相謀反一事無關,陛下定不會怪罪,若是兩位弟弟真有才能,陛下定然也會不計前嫌,任用他們。”當然,這兩個是草包是永遠沒有機會了。

  說完,她沒有再看那幾人呆滯的表情,而是轉過身,面朝著街上的百姓們,高聲道:“陛下不計出身,只愛有才之人,連我這樣出身寒微的罪臣之女,陛下依然能親近信賴,若是有賢才之士願意前來投效,陛下也一定會親之信之。”

  因為章宰相這些年一直不動神色地敗壞陛下的名聲,而陛下在宮中又不知民間事,從來也不曾出面管過,因此即便這些天已經有人闢謠,但是百姓們對陛下的印象還大多停留在一個形式荒唐的少年天子上,但此刻聽了貴妃娘娘的這一番話,眾人便漸漸明悟了過來,原來他們以前真的是被章宰相放出的流言誤導了,原來陛下竟是這樣一位賢明的君主,是他們誤會了陛下啊!

  大齊有這樣一位明君治理,何愁將來過不上好日子?

  百姓們心頭恍然,看向那些姚家人的目光更加不恥,而投向貴妃娘娘的目光,卻充滿敬畏和尊重,甚至有人高聲喊道:“娘娘品性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真乃賢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