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我微微點頭:“是。”我心中想著,你可以不自稱哀家,我還是要自稱臣妾。
太后端起一盞茶,淡品一口:“還是言簡意賅的吧,把想說的說完去。”
“太后有話儘管吩咐。”
“你可知為何入宮這麼久,哀家一直沒有召見你嗎?”她緩緩問道,還是自稱哀家,看上去有太后風範。
我搖頭:“臣妾不知,這也是臣妾一直不能明白的事。”
她臉上漸漸地恢復了平和,輕聲道:“一則是因為哀家不再參與政事,在這吃齋念佛,自然也不喜見生人,再者那時秀女初進宮,有皇后做主,哀家也沒辦法接見。”
“只是這些麼?”我溫和地看著她。
她淺淺的笑:“不,當然不是。”
“那是因為之後皇上對我專寵,我又給後宮惹起了不少事端,太后在長寧宮不想關心此事,也不願見我?”我說得極度地牽強,幾乎有些後悔,在她面前自作主張去猜測了。
太后依舊淺笑:“你說得也對,也不完全對。那時皇上總在哀家面前誇讚你,他是我的兒子,我了解他,所以儘管後宮有些妃子在哀家面前指責你的不是,但是未曾謀面的你,依舊給哀家留下了好的印象。見與不見,都不重要,不是嗎?”
沉默片會兒,我低低問道:“太后,您就不怪罪臣妾麼?”
“怪你什麼,怪你太過優秀,讓我兒子痴迷,還是怪皇上太過多情?”太后這句話,令我心驚,只這一句,我就明白,她是友非敵,她今日招我前來,絕非要批判我。
我莞爾一笑:“因為所有的人,都說紅顏禍國,而且皇上駕崩,臣妾不能說沒有責任。”
“我亦曾是紅顏。”太后接話道。
“可太后不一樣,陪同太祖打下大齊江山,一起同甘共苦,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太平。”不知為何,看著她,我竟也誇讚起來。
她似乎有些欣喜,笑道:“同為女人,哀家都明白。”
“太后……”看著她,我有些激動。
她做了一個手勢,似乎在告訴我,她真的明白。繼而又緩緩說道:“其實會有今日的結局,哀家早就知道。”
我不解地看著她:“太后是如何得知的?”
“早在太祖打下江山的時候,哀家請了一位得道高僧為淳翌算過命,說他命里有一劫數,註定無法逃脫,而這劫數,與一女子相關。這女子亦非尋常人物,後來你進了宮,我便知道是你。因為命相里註定不能拆散你們,所以哀家也不去做那些徒勞無益的事。儘管說朝代的顛覆,並沒有誰欠誰之說,可是有時不得不信輪迴之說,所以哀家知道一些事後,就決意住進長寧宮,吃齋念佛,減輕曾經殺戮的罪孽,祈禱大齊江山太平,祈禱我皇兒平安健康。”太后陷入在過往的回憶里,可是她面容貞靜,很平和。
她的話令我恍然大悟,原來太后也是相信了命數一說,她知道會是這樣的結局,所以她長年深居長寧宮,只為吃齋念佛,祈禱淳翌平安。看樣子,她也知道我的身份,竟然還能容忍我到今天,或許,她比我更明白,命數的事是無法更改的,所以寧願裝作視而不見。
命運總是這樣一波三折,無論過程多麼地繁蕪,可是到最後,結局還是一樣。
我輕輕嘆息:“太后,我很遺憾,結局會是這樣,只是我很無奈,不能改變什麼。一切因我而起,一切也將因我結束。”
太后搖頭:“不,與你無關,若說淵源,應該是上一輩的事,你們都是孩子,不該應驗到你們身上。”
“可我是……我是……”我支吾著,卻始終不肯說出口。我以為提及我是大燕公主,我心中會有怨恨,可是當我面對太后,又聽她說了此番話之後,就算心底深處還有絲絲的怨恨,都煙消雲散了。
“都過去了,儘管也有傷心,可是很早就有心理準備。再者一心向佛,也淡看生死,我大齊朝如今雖然是盛世,但是千百年後,也免不了被其他朝代給替代。人亦如此,自古以來,尋求長生不老藥的帝王還少嗎?可是誰又真的長生了?這樣一想,心裡會寬慰得多。”太后一番話,令我更加敬佩她,是經歷了世事風雨,才會有如此的胸襟與想法。
“感謝太后今日一番話,寬我心懷。”
太后柔和地微笑:“你悟性比哀家還高,與其說哀家寬你心懷,莫如說是你了我心事。聽說你常去翠梅庵,你眉眼間與妙塵師太有幾分相似,也應該參悟了許多。”
“太后也認識妙塵師太麼?”我抬眉問道。
太后點頭:“是的,當年也常去翠梅庵,與她也有幾分淵源,不過都是過去的事了。今後,哀家再不出宮,只居住在這長寧宮,鎮守紫金城,佑我大齊太平。”
我低眉沉默,各人有各人的命數,有各人的生活。失去了淳翌這兒子,她還有淳禎,還有大齊,有佛陀的寄託。而我呢,我還有什麼?我又需要些什麼?
心中有淡淡的空落,緩緩起身:“太后,臣妾叨擾您多時,該回去了。”
太后手持翡翠佛珠:“好,回月央宮去吧。今日找你來,沒有他意,只是想見見你,淳翌不在了,哀家認為有必要見你一面。”
“感謝太后寬容。”
太后雙手合十:“我佛慈悲。”
走出長寧宮,天空又飄起了雪花,我知道,此番別離,又是一個後會無期。其實今日我與太后,只是一次簡單的相見,沒有深刻的對話,沒有刻意的安排。就像是這個故事必經的一個過程,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我需要演繹完。
我說過,要有始有終,幾年前的序幕既然由我親手拉開,這齣戲,也將由我親自演完。
雪中的紫金城,真美。
風雪之夜斷前緣
今晚掃塵待客,我命紅箋和梅心她們去後院採摘了許多的雪梅,又命她們取幾壇梅花瓣上的積雪,而且要黃昏後的,那時的雪,寧靜清潔,烹煮梅花,可以洗心。
黃昏時候,我亦披上心愛的白狐裘大衣,到後院去折梅。經過雪色長廊,自我從翠梅庵回到月央宮就沒有來過這後院。大凡皇廷院落都相似,亭台樓閣,假山溪流,月央宮所不同的是種植了一大片的梅花。雖不及上林苑的香雪海,卻也是一片繁盛的香雪世界。
一襲白衣,立於雪中,折了幾枝我最愛的白梅和綠梅,心想著,若一生與梅為伴,無欲無求,我是否還能給自己一個努力活下去的理由?
回到暖閣,圍爐煮茗,欲覺芬芳四溢,香茗清心。
我雖只是平凡的女子,沒有絲毫法力,可是卻依然感覺到今晚有客來訪。風雪之夜,只是他不是我的歸人。
淳禎來的時候,我沒有訝異,因為我掃塵待的人就是他,煮梅花香茶等的人也是他。自回紫金城,與他雖相見幾次,但每次都是匆匆而過,沒有坐下來細聊過。
太后端起一盞茶,淡品一口:“還是言簡意賅的吧,把想說的說完去。”
“太后有話儘管吩咐。”
“你可知為何入宮這麼久,哀家一直沒有召見你嗎?”她緩緩問道,還是自稱哀家,看上去有太后風範。
我搖頭:“臣妾不知,這也是臣妾一直不能明白的事。”
她臉上漸漸地恢復了平和,輕聲道:“一則是因為哀家不再參與政事,在這吃齋念佛,自然也不喜見生人,再者那時秀女初進宮,有皇后做主,哀家也沒辦法接見。”
“只是這些麼?”我溫和地看著她。
她淺淺的笑:“不,當然不是。”
“那是因為之後皇上對我專寵,我又給後宮惹起了不少事端,太后在長寧宮不想關心此事,也不願見我?”我說得極度地牽強,幾乎有些後悔,在她面前自作主張去猜測了。
太后依舊淺笑:“你說得也對,也不完全對。那時皇上總在哀家面前誇讚你,他是我的兒子,我了解他,所以儘管後宮有些妃子在哀家面前指責你的不是,但是未曾謀面的你,依舊給哀家留下了好的印象。見與不見,都不重要,不是嗎?”
沉默片會兒,我低低問道:“太后,您就不怪罪臣妾麼?”
“怪你什麼,怪你太過優秀,讓我兒子痴迷,還是怪皇上太過多情?”太后這句話,令我心驚,只這一句,我就明白,她是友非敵,她今日招我前來,絕非要批判我。
我莞爾一笑:“因為所有的人,都說紅顏禍國,而且皇上駕崩,臣妾不能說沒有責任。”
“我亦曾是紅顏。”太后接話道。
“可太后不一樣,陪同太祖打下大齊江山,一起同甘共苦,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太平。”不知為何,看著她,我竟也誇讚起來。
她似乎有些欣喜,笑道:“同為女人,哀家都明白。”
“太后……”看著她,我有些激動。
她做了一個手勢,似乎在告訴我,她真的明白。繼而又緩緩說道:“其實會有今日的結局,哀家早就知道。”
我不解地看著她:“太后是如何得知的?”
“早在太祖打下江山的時候,哀家請了一位得道高僧為淳翌算過命,說他命里有一劫數,註定無法逃脫,而這劫數,與一女子相關。這女子亦非尋常人物,後來你進了宮,我便知道是你。因為命相里註定不能拆散你們,所以哀家也不去做那些徒勞無益的事。儘管說朝代的顛覆,並沒有誰欠誰之說,可是有時不得不信輪迴之說,所以哀家知道一些事後,就決意住進長寧宮,吃齋念佛,減輕曾經殺戮的罪孽,祈禱大齊江山太平,祈禱我皇兒平安健康。”太后陷入在過往的回憶里,可是她面容貞靜,很平和。
她的話令我恍然大悟,原來太后也是相信了命數一說,她知道會是這樣的結局,所以她長年深居長寧宮,只為吃齋念佛,祈禱淳翌平安。看樣子,她也知道我的身份,竟然還能容忍我到今天,或許,她比我更明白,命數的事是無法更改的,所以寧願裝作視而不見。
命運總是這樣一波三折,無論過程多麼地繁蕪,可是到最後,結局還是一樣。
我輕輕嘆息:“太后,我很遺憾,結局會是這樣,只是我很無奈,不能改變什麼。一切因我而起,一切也將因我結束。”
太后搖頭:“不,與你無關,若說淵源,應該是上一輩的事,你們都是孩子,不該應驗到你們身上。”
“可我是……我是……”我支吾著,卻始終不肯說出口。我以為提及我是大燕公主,我心中會有怨恨,可是當我面對太后,又聽她說了此番話之後,就算心底深處還有絲絲的怨恨,都煙消雲散了。
“都過去了,儘管也有傷心,可是很早就有心理準備。再者一心向佛,也淡看生死,我大齊朝如今雖然是盛世,但是千百年後,也免不了被其他朝代給替代。人亦如此,自古以來,尋求長生不老藥的帝王還少嗎?可是誰又真的長生了?這樣一想,心裡會寬慰得多。”太后一番話,令我更加敬佩她,是經歷了世事風雨,才會有如此的胸襟與想法。
“感謝太后今日一番話,寬我心懷。”
太后柔和地微笑:“你悟性比哀家還高,與其說哀家寬你心懷,莫如說是你了我心事。聽說你常去翠梅庵,你眉眼間與妙塵師太有幾分相似,也應該參悟了許多。”
“太后也認識妙塵師太麼?”我抬眉問道。
太后點頭:“是的,當年也常去翠梅庵,與她也有幾分淵源,不過都是過去的事了。今後,哀家再不出宮,只居住在這長寧宮,鎮守紫金城,佑我大齊太平。”
我低眉沉默,各人有各人的命數,有各人的生活。失去了淳翌這兒子,她還有淳禎,還有大齊,有佛陀的寄託。而我呢,我還有什麼?我又需要些什麼?
心中有淡淡的空落,緩緩起身:“太后,臣妾叨擾您多時,該回去了。”
太后手持翡翠佛珠:“好,回月央宮去吧。今日找你來,沒有他意,只是想見見你,淳翌不在了,哀家認為有必要見你一面。”
“感謝太后寬容。”
太后雙手合十:“我佛慈悲。”
走出長寧宮,天空又飄起了雪花,我知道,此番別離,又是一個後會無期。其實今日我與太后,只是一次簡單的相見,沒有深刻的對話,沒有刻意的安排。就像是這個故事必經的一個過程,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我需要演繹完。
我說過,要有始有終,幾年前的序幕既然由我親手拉開,這齣戲,也將由我親自演完。
雪中的紫金城,真美。
風雪之夜斷前緣
今晚掃塵待客,我命紅箋和梅心她們去後院採摘了許多的雪梅,又命她們取幾壇梅花瓣上的積雪,而且要黃昏後的,那時的雪,寧靜清潔,烹煮梅花,可以洗心。
黃昏時候,我亦披上心愛的白狐裘大衣,到後院去折梅。經過雪色長廊,自我從翠梅庵回到月央宮就沒有來過這後院。大凡皇廷院落都相似,亭台樓閣,假山溪流,月央宮所不同的是種植了一大片的梅花。雖不及上林苑的香雪海,卻也是一片繁盛的香雪世界。
一襲白衣,立於雪中,折了幾枝我最愛的白梅和綠梅,心想著,若一生與梅為伴,無欲無求,我是否還能給自己一個努力活下去的理由?
回到暖閣,圍爐煮茗,欲覺芬芳四溢,香茗清心。
我雖只是平凡的女子,沒有絲毫法力,可是卻依然感覺到今晚有客來訪。風雪之夜,只是他不是我的歸人。
淳禎來的時候,我沒有訝異,因為我掃塵待的人就是他,煮梅花香茶等的人也是他。自回紫金城,與他雖相見幾次,但每次都是匆匆而過,沒有坐下來細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