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頁
前世其實我也是不願意的,但我怕四哥為難,就忍痛答應了,我本想著,只要我在,哪怕她是嫁到蒙古,我也可以護住她,可我沒想到的是,我卻是先走了,留下她在人世間,也沒停停留多少時候,我的魂靈只在紫禁城上空飄蕩,對女兒的薨世的原因並不清楚,但不管是為了什麼,這一世,是絕不可能再發生這樣的事兒了,現在歡惠就正跟著我們一同出來遊玩,額娘疼她疼得跟什麼似的。
歡惠活潑,但卻不象歡馨那般好動,歡惠乖巧,但又不象歡顏那麼恬靜,她是靈動的,是聰穎的,是貼心的,也是頑皮的,幾個女兒中,她是最象蘭靜的一個,但兒子中,象我的卻沒有,若勉強拔一拔,或許弘暾能有點樣子,幾年宮中的生活,讓他在對各方關係的處理上,很能靈活多變,正所謂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只是他比我更玲瓏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少了我性情中的不羈和隨意,不過,四哥倒是喜歡他這樣子,我的不羈和隨意,正是他不喜歡的,就是這樣的性子,才讓我離開京城到各處遊歷的。
不過,四哥在我兒子中最喜歡的還不是弘暾,而是弘昌,我的長子,這也很正常,在康熙末年,四哥就已經帶著他各處辦差,讓他了解時事了,除了對弘暉,他對弘時都沒這麼下功夫過,而弘昌,也是我兒子中最象四哥的一個,小的時候學他的不愛說話,現在則又開始有些多言的傾向了,每每見面,都要想盡各種辦法勸我們留下來,因為他是被雍正扣在身邊,辦差辦得夜都可以當晝使了。
對弘昌的遭遇我表示很同情,前世我就是這麼過來的,但見他的身子很好,並不會出現我前世病骨難支的情形,我們的遊歷隊伍還是又重新出發了,蘭靜那話是怎麼說的來著,哦,對了,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個米蟲。
弘晈的樣貌是誰也不象的,他那種美,是融合了愛新覺羅和兆佳氏兩族裡的所有優點,不過,這話卻不能當著他的面兒說,他最恨別人說他長得美,當然,諸如“漂亮”、“好看”等也是堅決不可以,連“俊美”都不行,其實他生起氣來,臉頰泛起紅色,眼睛瞪得閃亮,那樣子比平時更好看幾倍,弘晝這臭小子,就每每願意逗他,好在經過我從小就有意進行的訓練,弘晈的養氣功夫已經不象他十伯那樣一點就著了,就算是被逗急了,他也不發火,直接掄拳踢腳揍人就是,弘晝這些年的功夫見長,於此也是得益不少。
歡馨的命運,我說不上是改了還是沒改,她前世就是長壽的,她前世的額附就是這個,因為他們過得很好,所以這一世我也沒換人,不過,在這麼多的改變之下,她的生活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變化,這一世我教了她武功,讓她的身體更加健康了,也讓她更加好動了,又因為她的額附不襲爵,也沒有老人需要孝敬,就被她揪來與我們一同去四處走了,至於他身上的差事,被歡馨進宮賴著她四伯換成能在外面辦的了。
而我的兒女中,還有一個命運改變很大的,那就是弘昑,我唯一的庶子,其實我的第二子在前世是沒名兒的,因為他在二歲上就夭折了的,而在這一世,他被自己親生額娘傷的那一下,讓我以為他會和前世一樣了呢,可是蘭靜的悉心照料,以及李大夫的醫術,竟就生生的將他拉了回來,雖然一直病殃殃的,但居然也就那麼長大了,於是我將我另一個在這一世沒有出生的兒子的名字給了他,弘昑,他的生母,就是這一世福兒的生母,烏蘇氏。
弘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了,卻開始懷疑起他嫡母起來,我說過他,跟他講過道理,告訴過他事實,甚至訓過他,罰過他,可是他總是面兒上敷衍我,心裡的念頭卻是依舊,並且認為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太過寵愛蘭靜,所以被她蒙蔽的緣故,於是開始使手段跟蘭靜跟其他的兄弟姐妹們搶起我的疼愛來,我看著他做的這些事,心裡真是有些失望的,而我其他孩子的應對之法,卻又讓我很是欣慰。
蘭靜卻是不想再這麼下去了,她直接帶著弘昑去了別院,讓他自己去了解事實,在此之後,弘昑不再生事了,他跟蘭靜認了錯,也跟我認了錯,然後就如以往一般的和我們相處著,結果最後卻做出那樣的事兒,殺了富察氏,又讓自己渾渾噩噩了幾年才醒過來,而醒過來的他,跟我坦承道,他其實早就想找富察氏報仇的,在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後,就是這個女人,毀了他的生母,又讓他誤會了嫡母,還讓他一生纏綿病榻,朝不保夕,而且她還不消停,又讓阿瑪和額娘生了病。
但弘昑卻沒有馬上付諸行動,因為他看出了父母在康熙朝的小心翼翼,他怕自己的行為,再給父母惹事,他惹出的事兒已經不少了,不想再添上一樁,終於,進到雍正朝了,四伯當了皇帝,阿瑪的身子也很快好了起來,在朝上的地位也無人能及,而自己的身子卻不知還能堅持多久,所以他決定,在自己離開這個人世之前,害母傷已之人,是絕不可以放過的,於是他動手了,可是等刀子真的扎進那個人的身體之後,他才發現,當事情真的做出來的時候,並不如想的時候那麼痛快,他看著那些血,腥紅的,粘膩的,一股一股的從那人的身上湧出來,然後,他的神智就不清楚了。
弘昑的神智恢復了,當他得知我們決定要出外遊歷的時候,就來跟我以及蘭靜請求,想要隨同一起出門,他說自己的身子能支撐這麼多年,已經是奇蹟了,他也一直努力堅持著,而現在,他自己卻已經感覺到了身體裡面的破敗,只怕是再堅持不了多久了,他不想一生中的最後一些時候,還是在京城裡、在府里度過,他想出去看看,看看自己生活的這片天地,到底有多麼的遼闊,看看祖宗傳下來的江山,是多麼的壯麗。
對著這樣的請求,我和蘭靜都沒辦法拒絕,於是弘昑跟著我們到了塞外,去了那個他之前沒能去到的熱河行宮,又跟著我們去了山東,拜了孔夫子,然後又下了江南,在那鳥語花香、碧水藍天中,閉上了他的眼睛,離開那個給他帶去了無數苦痛的破敗的身軀,我覺得他這樣的離開,其實應該是他的心之所願。
而我們,在葬過了弘昑之後,又接著踏上了行程,或者有一天,四哥也會來加入我們,他做起事兒來,太認真,也太勤奮,只有強迫著自己放下,才能真正的放鬆下來,其實,弘暉真的是一個合格的繼承者,四哥,你該放手了,弟弟等著你,等著你跟我們一同去看山看河,看你一手治理過的江山。
第四百六十六章康熙番外
康熙這一生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其中序齒的有二十四個,實際成人的卻只有二十個,而在這二十個兒子之中,他最疼的當然是那個被他兩立兩廢的太子無疑,即使後來他做了那麼多的錯事,犯下了那麼多的錯誤,又那麼的傷了自己的心,康熙在選擇繼任者的時候,還是把能否善待自己這個二阿哥,做為了條件之一。
但是讓他感覺最為複雜,記憶非常深刻的,卻是自己的十三阿哥胤祥,這個孩子自小就顯出了與其他孩子的不同,他很早慧,太早慧了,早慧到當比他大的一些阿哥還懵懂的時候,他就已經定下了自己的目標,並且朝著這個目標堅持的走下去,而身為一個皇子所定下的目標,卻是當一個閒散之人。
最早的時候,看著這個兒子明明天資很高,卻堅決不肯努力,康熙是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但後來他卻發現,這個兒子其實很不簡單,他有才華,有才能,可是他卻不將其表現出來,或者說,他是有選擇性的表現出來,象武功,象書法等等這樣與治國無關的東西,他是不吝於表現,並且可以象其表現的很好的,而一涉及到政務,他就會馬上收斂起來,當然他也不會把自己表現的全然無用,因為他還有額娘和兩個妹妹要顧呢。
康熙覺得,這個兒子對自己有一種隔閡,自己看不透他,說他對自己沒有敬愛,這肯定不是,他在捨身相救自己的時候,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是一種本能,那是不可能做假的,可就這樣對自己有敬愛的兒子,卻要屢屢要違自己的意,倒不是說他會抗旨,但他的行為,自己卻覺得比抗旨更讓自己著惱。
其實康熙也知道,違自己意的兒子有很多,太子是頭一個,自己在他身上寄託了那麼殷切的期望,親自撫育他,培養他,教導他,為他請飽學之士,在這樣的調教下,他的才學能力也確實是不錯的,可是人品卻成了問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的性情暴戾,對王爵之人也是說揮鞭就揮鞭,又好色,而且還男女不拘,朕賦予了那麼高期許的兒子,怎麼會成了這個樣子?甚至到得後來,他還說出了“哪有一做就是四十多年太子”的話來,他這是覺得朕活得久了嗎?
太子不成氣,大阿哥就更不長進,在明珠的攛掇下,早早的就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太子好歹才學能力都很不錯,大阿哥在這方面卻是扶也扶不起來,征噶爾丹,朕把話說的那麼明白,讓他聽伯父的話,可是他呢,當著朕的面兒答應的好好的,轉過頭來就是別一副嘴臉,視裕親王的將令於不顧,將陣前攪得是亂七八糟,氣得福全那麼老實的人,都錄了他的行徑準備回京稟報,也讓康熙不得不提前將他招了回去。
歡惠活潑,但卻不象歡馨那般好動,歡惠乖巧,但又不象歡顏那麼恬靜,她是靈動的,是聰穎的,是貼心的,也是頑皮的,幾個女兒中,她是最象蘭靜的一個,但兒子中,象我的卻沒有,若勉強拔一拔,或許弘暾能有點樣子,幾年宮中的生活,讓他在對各方關係的處理上,很能靈活多變,正所謂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只是他比我更玲瓏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少了我性情中的不羈和隨意,不過,四哥倒是喜歡他這樣子,我的不羈和隨意,正是他不喜歡的,就是這樣的性子,才讓我離開京城到各處遊歷的。
不過,四哥在我兒子中最喜歡的還不是弘暾,而是弘昌,我的長子,這也很正常,在康熙末年,四哥就已經帶著他各處辦差,讓他了解時事了,除了對弘暉,他對弘時都沒這麼下功夫過,而弘昌,也是我兒子中最象四哥的一個,小的時候學他的不愛說話,現在則又開始有些多言的傾向了,每每見面,都要想盡各種辦法勸我們留下來,因為他是被雍正扣在身邊,辦差辦得夜都可以當晝使了。
對弘昌的遭遇我表示很同情,前世我就是這麼過來的,但見他的身子很好,並不會出現我前世病骨難支的情形,我們的遊歷隊伍還是又重新出發了,蘭靜那話是怎麼說的來著,哦,對了,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個米蟲。
弘晈的樣貌是誰也不象的,他那種美,是融合了愛新覺羅和兆佳氏兩族裡的所有優點,不過,這話卻不能當著他的面兒說,他最恨別人說他長得美,當然,諸如“漂亮”、“好看”等也是堅決不可以,連“俊美”都不行,其實他生起氣來,臉頰泛起紅色,眼睛瞪得閃亮,那樣子比平時更好看幾倍,弘晝這臭小子,就每每願意逗他,好在經過我從小就有意進行的訓練,弘晈的養氣功夫已經不象他十伯那樣一點就著了,就算是被逗急了,他也不發火,直接掄拳踢腳揍人就是,弘晝這些年的功夫見長,於此也是得益不少。
歡馨的命運,我說不上是改了還是沒改,她前世就是長壽的,她前世的額附就是這個,因為他們過得很好,所以這一世我也沒換人,不過,在這麼多的改變之下,她的生活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變化,這一世我教了她武功,讓她的身體更加健康了,也讓她更加好動了,又因為她的額附不襲爵,也沒有老人需要孝敬,就被她揪來與我們一同去四處走了,至於他身上的差事,被歡馨進宮賴著她四伯換成能在外面辦的了。
而我的兒女中,還有一個命運改變很大的,那就是弘昑,我唯一的庶子,其實我的第二子在前世是沒名兒的,因為他在二歲上就夭折了的,而在這一世,他被自己親生額娘傷的那一下,讓我以為他會和前世一樣了呢,可是蘭靜的悉心照料,以及李大夫的醫術,竟就生生的將他拉了回來,雖然一直病殃殃的,但居然也就那麼長大了,於是我將我另一個在這一世沒有出生的兒子的名字給了他,弘昑,他的生母,就是這一世福兒的生母,烏蘇氏。
弘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了,卻開始懷疑起他嫡母起來,我說過他,跟他講過道理,告訴過他事實,甚至訓過他,罰過他,可是他總是面兒上敷衍我,心裡的念頭卻是依舊,並且認為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太過寵愛蘭靜,所以被她蒙蔽的緣故,於是開始使手段跟蘭靜跟其他的兄弟姐妹們搶起我的疼愛來,我看著他做的這些事,心裡真是有些失望的,而我其他孩子的應對之法,卻又讓我很是欣慰。
蘭靜卻是不想再這麼下去了,她直接帶著弘昑去了別院,讓他自己去了解事實,在此之後,弘昑不再生事了,他跟蘭靜認了錯,也跟我認了錯,然後就如以往一般的和我們相處著,結果最後卻做出那樣的事兒,殺了富察氏,又讓自己渾渾噩噩了幾年才醒過來,而醒過來的他,跟我坦承道,他其實早就想找富察氏報仇的,在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後,就是這個女人,毀了他的生母,又讓他誤會了嫡母,還讓他一生纏綿病榻,朝不保夕,而且她還不消停,又讓阿瑪和額娘生了病。
但弘昑卻沒有馬上付諸行動,因為他看出了父母在康熙朝的小心翼翼,他怕自己的行為,再給父母惹事,他惹出的事兒已經不少了,不想再添上一樁,終於,進到雍正朝了,四伯當了皇帝,阿瑪的身子也很快好了起來,在朝上的地位也無人能及,而自己的身子卻不知還能堅持多久,所以他決定,在自己離開這個人世之前,害母傷已之人,是絕不可以放過的,於是他動手了,可是等刀子真的扎進那個人的身體之後,他才發現,當事情真的做出來的時候,並不如想的時候那麼痛快,他看著那些血,腥紅的,粘膩的,一股一股的從那人的身上湧出來,然後,他的神智就不清楚了。
弘昑的神智恢復了,當他得知我們決定要出外遊歷的時候,就來跟我以及蘭靜請求,想要隨同一起出門,他說自己的身子能支撐這麼多年,已經是奇蹟了,他也一直努力堅持著,而現在,他自己卻已經感覺到了身體裡面的破敗,只怕是再堅持不了多久了,他不想一生中的最後一些時候,還是在京城裡、在府里度過,他想出去看看,看看自己生活的這片天地,到底有多麼的遼闊,看看祖宗傳下來的江山,是多麼的壯麗。
對著這樣的請求,我和蘭靜都沒辦法拒絕,於是弘昑跟著我們到了塞外,去了那個他之前沒能去到的熱河行宮,又跟著我們去了山東,拜了孔夫子,然後又下了江南,在那鳥語花香、碧水藍天中,閉上了他的眼睛,離開那個給他帶去了無數苦痛的破敗的身軀,我覺得他這樣的離開,其實應該是他的心之所願。
而我們,在葬過了弘昑之後,又接著踏上了行程,或者有一天,四哥也會來加入我們,他做起事兒來,太認真,也太勤奮,只有強迫著自己放下,才能真正的放鬆下來,其實,弘暉真的是一個合格的繼承者,四哥,你該放手了,弟弟等著你,等著你跟我們一同去看山看河,看你一手治理過的江山。
第四百六十六章康熙番外
康熙這一生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其中序齒的有二十四個,實際成人的卻只有二十個,而在這二十個兒子之中,他最疼的當然是那個被他兩立兩廢的太子無疑,即使後來他做了那麼多的錯事,犯下了那麼多的錯誤,又那麼的傷了自己的心,康熙在選擇繼任者的時候,還是把能否善待自己這個二阿哥,做為了條件之一。
但是讓他感覺最為複雜,記憶非常深刻的,卻是自己的十三阿哥胤祥,這個孩子自小就顯出了與其他孩子的不同,他很早慧,太早慧了,早慧到當比他大的一些阿哥還懵懂的時候,他就已經定下了自己的目標,並且朝著這個目標堅持的走下去,而身為一個皇子所定下的目標,卻是當一個閒散之人。
最早的時候,看著這個兒子明明天資很高,卻堅決不肯努力,康熙是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但後來他卻發現,這個兒子其實很不簡單,他有才華,有才能,可是他卻不將其表現出來,或者說,他是有選擇性的表現出來,象武功,象書法等等這樣與治國無關的東西,他是不吝於表現,並且可以象其表現的很好的,而一涉及到政務,他就會馬上收斂起來,當然他也不會把自己表現的全然無用,因為他還有額娘和兩個妹妹要顧呢。
康熙覺得,這個兒子對自己有一種隔閡,自己看不透他,說他對自己沒有敬愛,這肯定不是,他在捨身相救自己的時候,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是一種本能,那是不可能做假的,可就這樣對自己有敬愛的兒子,卻要屢屢要違自己的意,倒不是說他會抗旨,但他的行為,自己卻覺得比抗旨更讓自己著惱。
其實康熙也知道,違自己意的兒子有很多,太子是頭一個,自己在他身上寄託了那麼殷切的期望,親自撫育他,培養他,教導他,為他請飽學之士,在這樣的調教下,他的才學能力也確實是不錯的,可是人品卻成了問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的性情暴戾,對王爵之人也是說揮鞭就揮鞭,又好色,而且還男女不拘,朕賦予了那麼高期許的兒子,怎麼會成了這個樣子?甚至到得後來,他還說出了“哪有一做就是四十多年太子”的話來,他這是覺得朕活得久了嗎?
太子不成氣,大阿哥就更不長進,在明珠的攛掇下,早早的就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太子好歹才學能力都很不錯,大阿哥在這方面卻是扶也扶不起來,征噶爾丹,朕把話說的那麼明白,讓他聽伯父的話,可是他呢,當著朕的面兒答應的好好的,轉過頭來就是別一副嘴臉,視裕親王的將令於不顧,將陣前攪得是亂七八糟,氣得福全那麼老實的人,都錄了他的行徑準備回京稟報,也讓康熙不得不提前將他招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