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乎沒有了,之前也沒認真留過,後來陸家被流放時更是完全丟光了。她最後在孟府時只隨意畫過幾筆,都是零零散散的,那時她的身體就已經不行了,偏又思慮太重,很快就離去了。”

  提

  到亡母,柴氏的聲音低沉了下來。

  一位才華如此出眾的女人就這樣過了她的一生,甚至連一張畫作都沒有留下,還真是可惜呀,盧八娘也跟著柴氏嘆了聲氣,然後又轉過了話題,“你與你母親長得很像,但是性格並不相同。”

  “我母親說我雖然沒在柴家住過一天,但畢竟還是柴家的女兒。”柴氏亦道:“聽說當年柴氏一族,女子習武者甚眾,性子也都堅毅”

  柴氏極優秀的繪畫水平是她與捷兒結緣的橋樑,但是真正吸引捷兒的,還是她如堅韌的意志,一位空谷幽蘭般的女子,表面看起來就如蘭糙的細精那般容易折斷,其實骨子裡卻特別堅韌,疾風吹過依然挺立。

  當然能讓柴氏接受自己,捷兒的信念更加堅韌。

  “

  柴氏從小便作畫習字,日日未曾間斷過。”捷兒終於能說話了,“到了畫苑,更是心無旁騖,畫作水平提高很快。”

  柴氏亦道:“我也看過太后的畫,聽吳王說此種畫技乃孟氏秘傳,與自漢而來各家門派均截然不同,無論花糙人物描繪非常逼真,有很強的質感,色彩又非常鮮艷翔實。”

  自柴氏進門後便一直在談畫,司馬十七郎與旭兒一直未開口,只靜靜地打量著柴氏的言談舉止,似乎在評價她是不是能配得上吳王。而皇后更不會多語,只是示意侍女為大家送茶,帶了兩個女兒坐下靜聽。

  怎

  奈兩個小公主並不肯老老實實地坐著,一會就跑過來笑鬧,盧八娘便笑著提議,“你和捷兒不如一同給兩位小公主作一幅畫,讓我們品評一番,如何?”

  “母后這個提議倒好,又新鮮有趣。”皇后笑著將兩位小公主叫到身旁,“你們乖乖地坐一會兒,王叔和柴娘子要給你們作畫了。”就邊太上皇和皇上也好奇地站到了他們身後看畫。

  畫作既成,兩幅畫上天真可愛的小公主各有不同,大家都紛紛評論,場面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

  ☆、第百二十八章有情人終究成眷屬新皇室後繼有傳人

  這一次盧八娘將柴氏接來,總算將捷兒與她的親事擺到了明面,於是在送走柴氏時,捷兒便跟了過去。

  旭兒也是今天剛剛確定柴氏的事情,他一向與捷兒手足情深,但竟被瞞了這麼久,又對柴氏有些不滿意,但再想到弟弟的情意以及見到柴氏的為人也不再反對,於是捷兒的親事就算訂了下來。

  身為長嫂的孟慧娘這時也已經接受了,笑道:“我與柴氏結識最早,論起來確實是非常出色的女子,我父親就很欣賞她們母女二人的才華。”

  然後又提議道:“柴氏早已經無宗族父母兄弟傍身,又不好在成親前就將她接到我們家,不如就讓她認我父母為義父義母,由孟家為她發嫁,可好?”

  這確實是個很好的主意,說起來孟白對柴氏有知遇這恩,認他做義父也無不可。盧八娘便笑道:“就依你說的做。”

  能為皇家幫忙,崔六娘是非常高興的,她原本因為兩個女兒嫁得不好而一直非常陰鬱的心情早因為慧娘的幸福而完全轉變回來,而且又因為慧娘身份的變化,另外兩個女兒現在看起來也不能算是嫁得不好了。

  長女雖然喪夫無子,但是抱養了庶子,又兼身份尊貴,將來會執掌崔氏;次女的婆家重新將過去一直打壓的兒媳捧成心頭肉,過去整日讓女兒立規矩的婆婆現在恨不得給皇后的親姐姐立規矩。

  於是雖然孟白也藉此機會將幾個庶女嫁得不錯,就這樣也沒有影響崔六娘的心情。

  崔六娘拿出當年孟慧娘出嫁的熱情為柴氏準備各種事宜,甚至還大方地從孟府拿出錢財幫她添了很多嫁資,用她的話說就是什麼都要與慧娘一樣,親女義女都是她的女兒。

  其

  實皇太后豈能想占孟家的便宜?早就暗地裡送了不菲的財物,吳王更是差不多天天送東西過來讓崔六娘給柴氏備嫁用,但是崔六娘卻硬是將太后吳王送來的東西一動不動地全部封成嫁妝,用什麼都從孟府中取。

  孟慧娘當時提出讓柴氏從娘家出嫁,確實有為柴氏著想的心思,當然她也希望藉此為孟家與皇室建立更近的聯繫,但母親做到如此地步她不免覺得有點過了,便在母親來看自己時說:“誰都知道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財富不可勝數,吳王一向也很富庶,他們根本不缺這點用度,母親真不必拿孟府的東西為柴氏添妝,多給弟弟留些錢財將來成親時用也好。”

  崔

  六娘見慧娘就快生了的大肚子,不禁埋怨道:“到了這個時候,你還操這些心做什麼,安安穩穩地生下皇嗣比什麼都重要!家裡的事我自然會打點!”

  然後她看了看皇后殿內並沒有外人,便還是低聲解釋道:“難道母親是個糊塗的人嗎?我這麼做是有深意的。”

  “你想,你父親從來待你們姐弟與其他庶子女一般,並無一點特別的關照。我就是為府里攢下再多的錢財,將來能有多少用在你弟弟身上?還不是都要被那些姨娘們生的小雜種們花用了!與其這樣,我為什麼不多給柴氏添妝呢?”

  “柴氏得了我的厚贈,外人贊不贊我都不要緊,總會說你賢淑,對妯娌寬厚愛護,就是你弟弟也會得到一個好名聲。另外吳王和柴氏豈不知恩圖報?他們自然會對你這個嫂子更加敬重,也會將今天所得的財物加倍還贈給你的親弟弟。我這是在為你和你的弟弟做長久的打算,你可懂得了?”

  母親的這一番話說得孟慧娘如醍醐灌頂,“我果然是懷了孕就變傻了,連這一點也沒想到!”

  “也不是你變傻了,只是你現在日子過得舒心,並沒有庶子庶女在眼前晃,所以也就把這些都忘記了。”崔六娘看看女兒的肚子,又認真地說道:“皇上一家待你果然是沒有一點不好的,我這心裡又是喜又是憂的,只盼你早日生下兒子,也就可以安枕了。”

  孟慧娘倒不比先前,總算還是從容鎮靜地說道:“這一胎是兒子當然好,不是也不怕的,母親不是也生了我們姐妹三人才生了弟弟嗎?我只管再生就是了,早晚總能生出兒子來!”

  “你既然如此說,我便也放心了。”畢竟皇后臨盆在即,崔六娘也不敢再深說,便將一些話留了下來,又與女兒交待一些保養身子的事情才出了宮。

  結果當天夜裡,皇后就誕下了皇長子。

  這確實是舉國歡騰的喜訊,淮北一系入主京城後,萬象更新,如今皇家嫡長子降生,更添祥瑞,也預示著皇家後繼有人,傳承也會更加正統。司馬啟明再次大赦天下,並出私帑為淮南各郡奴僕部曲脫籍,得益者上萬人。

  國喪沉悶的氣氛終於結束了,吳王也於之後不久成親,皇上將清菏畫苑旁的一處府第賜給他們,並且在王府與清菏院間修了專門的通道,正合了這對因畫走到一起的夫妻之意。

  一年後,吳王夫妻就有了長子,司馬十七郎笑道:“雖然成親晚了點,但是生兒子還不算晚。”開心不已後又道:“只剩下順兒一個了,再過兩年他成了親,我們抱孫子都抱不過來了。”

  “你還記得嗎?當年七善觀的老知觀為你看相,就曾說過我們子孫繁茂,果然一點也不差!”

  盧八娘儘管並不真相信七善觀的那位老知觀,但也不禁感慨道:“真沒想到,我們在一起過了這麼多年了。”

  於是孟白來的時候,她也不禁嘆道:“歲月真是如同穿梭,回首前世的時光,總有一種似夢非夢般的感覺。”

  “其實我有很多時候已經忘記了前世,而覺得自己就是孟白。”孟白也深深地嘆道:“最近這幾年,從我這裡流同去的詩詞全部是我自己寫的,我想我總要給這個世上真正留下來一些什麼。”

  感覺到孟白語氣中的頹然,再看他清瞿的面容,盧八娘再次為他的身體擔憂,“孟家那樣沉重的負擔,你本來就忙得很了,為什麼非要自己寫詩呢?太費心力了。更關鍵的是,別人根本不知道啊!”

  “

  你不懂得,越是到這個時候,已經知道抓不住什麼了,所以才要多留下一些。”

  什麼時候起不夠成熟的孟白竟然如此通透,而且還能對自己說教起來了呢?盧八娘聽了極為不舒服,但又無言反駁,只有再三告誡,“詩詞歌賦有閒心便做,無閒心就不必管,你總要把身體保養好。”

  孟白顯然沒有聽進去,他指著眼前浩浩北湖的一處道:“你還記得嗎?有一次我與你和十七郎在此邂逅,當時你們新婚燕爾,我正好有了長子,大家多麼的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