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頁
不料與此同時,若惜瞧見慶忌眼神,竟也玉面緋紅,羞啐他一口,嗔道:「大王好不正經,光天化日,盡想些淫邪念頭。」
「咦,莫非你們……」季孫小蠻訝異於若惜羞窘的表情,頓時狐疑起來,心中有些酸溜溜的:「莫非他們兩個已成就了那般好事?難怪大王來若惜姐姐宮中比去我那裡的次數多得多,哼!我還當他們憐惜我,原來是有人供他受用了呀……」
小蠻心裡轉著念頭,其實這她可是冤枉了慶忌。慶忌正是考慮到小蠻身體還未十分成熟,所以宿在她宮中的時候才不多,而且即便與她歡好時,也常注意克制,採取些措施不想她過早受孕生子。可這一番苦心小蠻哪裡能懂?她現在吃醋,其實還有些小孩性子,只想兩人要好,別人與他做過的事情,自己也該一樣做過才不吃虧,只是好勝心使然,實際上像她這樣,十六七歲的小丫頭,情慾之念還不旺盛,慶忌只要晚上抱著她入睡,哪怕什麼都不做,她也一樣知足的。
若惜一聽小蠻問話,臉上不禁更熱,連忙岔開話題道:「小蠻想是在宮中待得煩悶了才到了姐姐這兒吧?來來,快來一起坐下,陪大王飲幾杯酒。」
若惜這一打岔,小蠻忽省起自己此來的目的,不禁哼了一聲道:「我喝不下,這裡恩恩愛愛,那邊幽幽怨怨,人家可看不下去。」
若惜詫異道:「小蠻……說的甚麼?怎麼姐姐不懂?」
小蠻氣鼓鼓地在她身邊坐了,瞪著慶忌道:「大王,人家想問問,王后剛剛嫁來吳國,哪裡便得罪了你,讓你這般對她?」
慶忌斜眼睨她,哼道:「季嬴這丫頭倒是好手段,居然讓你們幾人紛紛出頭為她說話。」
若惜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小蠻妹妹提起來了,大王也莫嫌妾身聒噪,不管怎樣,季嬴是我吳王宮後宮之主,大王再如何冷落她,這身份是改變不了的。若是後宮姐妹之間一團和氣,大王才能心無旁騖地操勞國家大事。大王冷落王后,王后並沒有怪罪到我們頭上,可是旁人難免要說我們三人狐媚誘主,使大王冷落了正妃。天長日久,王后一旦心生怨恨,後宮不靖,大王不也頭痛麼?說起來,王后才剛剛嫁來吳國,想必也不會犯下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大王一國之君,胸懷寬廣,怎可與小女子一般計較?」
慶忌吸了口氣,正色道:「君王無家事,家事即是國事,哪裡又有小事了。若是她性情潑辣一些,寡人都能容忍。可是……後宮不得干政,是寡人登基之初所立國策之一,豈可輕易更張?季嬴初到吳國,便要寡人援助其姐楚太后,寡人不肯應允,她便藉酒大發雌威,和寡人動起武來,寡人如何不惱?天下大事都忙不過來,寡人還有閒功夫整日介與她理論道理不成?」
「大王不肯應允?」若惜詫異道:「大王不是已與楚太后有了秘議?」
慶忌哼道:「有是有,但那是寡人與朝中文武商議,與楚人締結的兩國盟約,卻非受季嬴所託,出兵相助。」
若惜鬆了口氣,微笑道:「原來便為此事呀,大王也執拗了些,其實大王只要順水推舟,對王后說是因著她的原因才與楚人結盟,那麼既遂了國事,又安了王后芳心,豈不一舉兩得、皆大歡喜了嗎?」
慶忌正色道:「那寡人的一番苦心不是白費了?須知寡人不是不能幫楚國而拒絕了她,而是不管能不能幫,令只能出於一人,無論是否同楚國結盟,必須是因著吳國的需要,由寡人與朝臣們商議決定,不能由後宮倡導。這一次不行,以後也不行,後宮不得干政的國策,必須由寡人開始徹底執行,永不可廢。」
小蠻見他聲嚴色厲,不禁嘟囔道:「后妃參政,事屬尋常,同你有所密議的楚太后不也是女人?」
慶忌微微一笑道:「她是楚國的王太后,不是吳國的王太后,吳王宮中的女人,便不得干政。」
小蠻向他翻個白眼,哼道:「怎麼,你是怕我們這些女子做不得事,壞了你的大計,還是怕我們會奪了你的權呀?」
慶忌見她悻悻然的模樣,笑道:「寡人不是宋昭公,相信我的小蠻夫人也不是襄夫人,可是為江山計,為後人計,寡人必須要防微杜漸。」
慶忌所說的襄夫人、宋昭公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宋國,那位不肯半渡而擊的仁義霸主宋襄公的夫人是周天子的妹妹。宋襄公死後,其子宋成公繼位,十七年後病死,由其孫宋昭公繼位,在這過程中,襄夫人一直把持宋國大權,其子其孫都只是傀儡而已。
宋昭公的兄弟公子鮑乃是極其出名的美男子,史書中都說他「美而艷」,宋襄公夫人看上了這個按輩份該是自己孫子的美男子,於是對他百般討好,最後乾脆殺了正牌孫子宋昭公,改立他為國君,兩人名正言順地廝守在了一起,因為此事還引得當時的天下霸主晉國出兵討伐,為冤死的宋昭公主持公道。
小蠻聽他比喻,不禁向他皺皺鼻子,故意氣他道:「誰說人家不是襄夫人?哼哼,等你年老色衰了,惹得人家生厭,那時要看上了哪個美男子,人家便去學襄夫人。」
說到後來,她自己忍不住,先「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慶忌猿臂一伸,便攔腰一抱,把她輕盈的身子抱了過來,擱在自己腿上,在她臀上「啪」地便是響亮的一巴掌,對她的口無遮攔略施懲戒之後,才道:「大凡創業之君,江山基業是自己打下來的,滿朝文武是自己帶出來的,而且大多為人精明,自然不容易大權旁落。可是不管哪一朝哪一國,開國之君畢竟只有一代。
「咦,莫非你們……」季孫小蠻訝異於若惜羞窘的表情,頓時狐疑起來,心中有些酸溜溜的:「莫非他們兩個已成就了那般好事?難怪大王來若惜姐姐宮中比去我那裡的次數多得多,哼!我還當他們憐惜我,原來是有人供他受用了呀……」
小蠻心裡轉著念頭,其實這她可是冤枉了慶忌。慶忌正是考慮到小蠻身體還未十分成熟,所以宿在她宮中的時候才不多,而且即便與她歡好時,也常注意克制,採取些措施不想她過早受孕生子。可這一番苦心小蠻哪裡能懂?她現在吃醋,其實還有些小孩性子,只想兩人要好,別人與他做過的事情,自己也該一樣做過才不吃虧,只是好勝心使然,實際上像她這樣,十六七歲的小丫頭,情慾之念還不旺盛,慶忌只要晚上抱著她入睡,哪怕什麼都不做,她也一樣知足的。
若惜一聽小蠻問話,臉上不禁更熱,連忙岔開話題道:「小蠻想是在宮中待得煩悶了才到了姐姐這兒吧?來來,快來一起坐下,陪大王飲幾杯酒。」
若惜這一打岔,小蠻忽省起自己此來的目的,不禁哼了一聲道:「我喝不下,這裡恩恩愛愛,那邊幽幽怨怨,人家可看不下去。」
若惜詫異道:「小蠻……說的甚麼?怎麼姐姐不懂?」
小蠻氣鼓鼓地在她身邊坐了,瞪著慶忌道:「大王,人家想問問,王后剛剛嫁來吳國,哪裡便得罪了你,讓你這般對她?」
慶忌斜眼睨她,哼道:「季嬴這丫頭倒是好手段,居然讓你們幾人紛紛出頭為她說話。」
若惜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小蠻妹妹提起來了,大王也莫嫌妾身聒噪,不管怎樣,季嬴是我吳王宮後宮之主,大王再如何冷落她,這身份是改變不了的。若是後宮姐妹之間一團和氣,大王才能心無旁騖地操勞國家大事。大王冷落王后,王后並沒有怪罪到我們頭上,可是旁人難免要說我們三人狐媚誘主,使大王冷落了正妃。天長日久,王后一旦心生怨恨,後宮不靖,大王不也頭痛麼?說起來,王后才剛剛嫁來吳國,想必也不會犯下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大王一國之君,胸懷寬廣,怎可與小女子一般計較?」
慶忌吸了口氣,正色道:「君王無家事,家事即是國事,哪裡又有小事了。若是她性情潑辣一些,寡人都能容忍。可是……後宮不得干政,是寡人登基之初所立國策之一,豈可輕易更張?季嬴初到吳國,便要寡人援助其姐楚太后,寡人不肯應允,她便藉酒大發雌威,和寡人動起武來,寡人如何不惱?天下大事都忙不過來,寡人還有閒功夫整日介與她理論道理不成?」
「大王不肯應允?」若惜詫異道:「大王不是已與楚太后有了秘議?」
慶忌哼道:「有是有,但那是寡人與朝中文武商議,與楚人締結的兩國盟約,卻非受季嬴所託,出兵相助。」
若惜鬆了口氣,微笑道:「原來便為此事呀,大王也執拗了些,其實大王只要順水推舟,對王后說是因著她的原因才與楚人結盟,那麼既遂了國事,又安了王后芳心,豈不一舉兩得、皆大歡喜了嗎?」
慶忌正色道:「那寡人的一番苦心不是白費了?須知寡人不是不能幫楚國而拒絕了她,而是不管能不能幫,令只能出於一人,無論是否同楚國結盟,必須是因著吳國的需要,由寡人與朝臣們商議決定,不能由後宮倡導。這一次不行,以後也不行,後宮不得干政的國策,必須由寡人開始徹底執行,永不可廢。」
小蠻見他聲嚴色厲,不禁嘟囔道:「后妃參政,事屬尋常,同你有所密議的楚太后不也是女人?」
慶忌微微一笑道:「她是楚國的王太后,不是吳國的王太后,吳王宮中的女人,便不得干政。」
小蠻向他翻個白眼,哼道:「怎麼,你是怕我們這些女子做不得事,壞了你的大計,還是怕我們會奪了你的權呀?」
慶忌見她悻悻然的模樣,笑道:「寡人不是宋昭公,相信我的小蠻夫人也不是襄夫人,可是為江山計,為後人計,寡人必須要防微杜漸。」
慶忌所說的襄夫人、宋昭公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宋國,那位不肯半渡而擊的仁義霸主宋襄公的夫人是周天子的妹妹。宋襄公死後,其子宋成公繼位,十七年後病死,由其孫宋昭公繼位,在這過程中,襄夫人一直把持宋國大權,其子其孫都只是傀儡而已。
宋昭公的兄弟公子鮑乃是極其出名的美男子,史書中都說他「美而艷」,宋襄公夫人看上了這個按輩份該是自己孫子的美男子,於是對他百般討好,最後乾脆殺了正牌孫子宋昭公,改立他為國君,兩人名正言順地廝守在了一起,因為此事還引得當時的天下霸主晉國出兵討伐,為冤死的宋昭公主持公道。
小蠻聽他比喻,不禁向他皺皺鼻子,故意氣他道:「誰說人家不是襄夫人?哼哼,等你年老色衰了,惹得人家生厭,那時要看上了哪個美男子,人家便去學襄夫人。」
說到後來,她自己忍不住,先「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慶忌猿臂一伸,便攔腰一抱,把她輕盈的身子抱了過來,擱在自己腿上,在她臀上「啪」地便是響亮的一巴掌,對她的口無遮攔略施懲戒之後,才道:「大凡創業之君,江山基業是自己打下來的,滿朝文武是自己帶出來的,而且大多為人精明,自然不容易大權旁落。可是不管哪一朝哪一國,開國之君畢竟只有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