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可惜嚴宵寒不在。
傅深暗自呼氣吸氣, 平息心火,內心反覆告誡自己他是來尋求真相的,不能把時間浪費在跟迂腐獨斷不講道理的糟老頭子置氣上,這才勉強地扭過臉來, 給他鋪了一個堪堪落腳的台階:“王爺對北燕軍感情深厚, 殊為難得。”
段歸鴻氣哼哼地就坡下驢, 道:“北燕鐵騎便是在我等手下建起來的,論輩分,你還得叫我一聲叔叔。”
傅深心裡暗罵:“老東西,還蹬鼻子上臉了。”
嘴上卻乾巴巴地道:“哦。聽說您與先父先叔情同手足。”
段歸鴻卻搖了搖頭:“不是。”
傅深:“嗯?”
“我說的論輩分,是從你祖父,前代穎國公處論起。”段歸鴻放緩了聲氣, “先帝在朝時,傅公任嶺南節度使,曾奉命平定嶺南百越叛亂。後來朝廷軍隊大獲全勝,傅公帶人清剿叛軍時,在亂軍中發現了一個垂髫幼兒。按朝廷慣例,凡抓獲百越叛軍,成人就地格殺,十歲以下童子閹’割後送入宮中為奴。”
“傅公抓住的那個小兒恰好十一歲,異常羸弱,傅公看他可憐,動了惻隱之心,不忍讓這孩子成為刀下亡魂,便網開一面,留了他一條性命,放他自謀生路。”
他說到這裡,傅深已隱約猜到了下文。
段歸鴻也看出來了,坦然承認道:“我原名馮異,原本是百越人,蒙傅公相救,死裡逃生。十五歲改名換姓投入傅公麾下,侍奉左右,衝鋒陷陣,傅公視我如親子,加意提拔栽培。元泰二年,韃柘犯邊,傅公轉調甘州節度使,我隨同前往,與伯存、仲言領兵馳騁草原,抗擊蠻夷。”
伯存是傅廷忠的字,仲言是傅廷信的字。
“元泰五年,傅公駕鶴西去,適逢西南不寧,他臨終前上表,推舉我為征西軍主將,率軍平定西南。”段歸鴻嘆息道,“臨終所託,不敢有負,此後我一直守在西南,寸步不出。直到去年夏天,皇上起意要向四方邊境駐軍派監軍使,緊接著你在青沙隘涉險遇伏,我才明白,如今的朝廷,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朝廷了。”
“王爺,”傅深出聲打斷他,“杜冷兩年前就進了北燕軍,況且我猜你在北燕軍中的眼線不止這一個,說是在去年夏天才開始動念頭,晚了點吧?”
世人對傅深的評價大都是英勇善戰,殺伐果決。這種評價聽多了,有時候會讓人覺得靖寧侯能打歸能打,不過是一介武夫,腦子未必有那些官場老手們靈活圓滑,雖然打不過,還可以智取。
段歸鴻與傅深接觸不多,只見過一兩面,對他的了解大部分源自傳言和道聽途說,再加上他年紀大了,總覺得小輩還沒成長起來,因此心裡總是存著幾分輕視。
可他忘了,傅深十八歲領軍出征,如果不夠聰明、沒有手腕,怎麼彈壓的住那些自恃資歷的老將舊部?別說應對外敵,他能不能在自己人中站穩腳跟都是問題。
傅深三番兩次地戳破他話中的漏洞,一點都不給這位“叔叔”留面子。段歸鴻被他一針見血的提問逼到了死角,無路可退,終於收起了小覷之心,逐漸把他當做對手正視起來:“你早就知道杜冷是我的人?”
傅深謙虛地笑了笑:“也沒多久。不過他沒什麼危害,只是偶爾傳個消息,醫術還是過得去的,我就把他留下了。”
一方要員往另一位軍隊主帥身邊安插眼線,怎麼看怎麼居心叵測,這事放到別人身上絕不能善了。不過傅深對段歸鴻的為人心裡有數,老東西就是死鴨子嘴硬。杜冷來北燕軍中主要是為了幫他,於是傅深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直將他留到了現在。
“王爺在北方的暗線有兩個樞紐,一是杜冷,一是純陽道人,青沙隘遇伏後,想來是杜冷通風報信,純陽道人才能趕在我的人之前找到那支斷箭。不管怎麼說,這件事還是要謝謝王爺。”
段歸鴻道:“你既然知道皇上忌憚你,甚至不惜殺了你,卻還要在萬壽宴上救他?義不行賈慈不掌兵,婦人之仁遲早會害死你。”
傅深嘆道:“用我的時候叫‘仁義之師’,不用我的時候叫‘婦人之仁’,我是仁是慈,不是你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決定的。”
“你……”段歸鴻氣結,怒氣沖沖地道,“子不肖父!”
這話對傅深完全沒有攻擊力,他漫不經心地應道:“是啊,確實不像。”
段歸鴻悶坐片刻,忽然說:“你不像你父親,更像你二叔,對不對?”
傅深:“或許?”
段歸鴻道:“你不是來問我秋夜白的事麼?也行,我給你講一件舊事。”
傅深做了個“請講”的手勢。
段歸鴻說的是發生在元泰四年、北燕軍與東韃人交戰時發生的往事。
那年秋天,傅廷信不慎被韃族刺客毒箭所傷,傷重難行,險些要了小命,當時全軍上下束手無策,甚至從京城請來的太醫也無力回天。幸而甘州與西韃人群居的伊州相去不遠,兩方一向友好往來,有個西韃游醫與段歸鴻有點交情,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段歸鴻請他來替傅廷信看了一次診。
東韃西韃原本是同族,因為戰亂才被迫分成兩個部落,段歸鴻請來的西韃游醫果然認得這種毒。
草原上有種青色蠍子,極為珍貴難尋,尾針上有劇毒,名為“碧月”。游醫雖然找不到對應的解藥,但他見過一種天方商隊帶來的草藥,花朵潔白如雪,果實研磨後汁液如牛乳,天方人曾用這種藥救治過他們被沙漠毒蠍蜇傷的同伴。他替段歸鴻牽線搭橋,聯繫上了一個天方商人。多方輾轉之下,段歸鴻打聽到了那種草藥的名字,並在天方商人的指點下在南疆找到了植株和種子。
救了傅廷信一命的草藥,就是秋夜白。
秋夜白非常奇特,如果只口服果實汁液,可以麻醉鎮痛,解一切蛇毒蠍毒,成癮的可能性卻微乎其微;但如果經過炮製後吸食,它就會變成致人上癮的“白露散”。而且長期吸食秋夜白的人,身體會從內部發生病變,極少數人最後可能會染上類似瘟疫的疾病,無法根治,只能等死。
更可怕的是,這種草藥一旦落地生根,周圍就會寸草不生,南疆的秋夜白都生長在深山中的石頭縫裡,當地人將它視為毒草,一旦見到,立刻要斬草除根,用火徹底燒掉,才能防止它大規模地蔓延。
段歸鴻道:“元泰五年,東韃阿拉木部全部覆滅。”
傅深心頭倏地一跳,追問:“王爺是什麼意思?”
“仲言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心慈手軟,”段歸鴻直接而冷酷地道,“你以為領兵為將,學會他的仁慈就夠了?”
傅廷信痊癒後,將段歸鴻搜集來的草藥種子都要了過去,派人秘密潛入阿拉木部草場大量散播。數月後秋夜白髮芽生長,阿拉木部的草場毀於一旦,羊群大量死亡。傅廷信還抓了一批東韃人,讓他們喝下摻著染病者鮮血的水,再放回部落。許多阿拉木部族人因此染上疫病,最後被捲土重來的北燕鐵騎橫掃,終致滅族。
傅深暗自呼氣吸氣, 平息心火,內心反覆告誡自己他是來尋求真相的,不能把時間浪費在跟迂腐獨斷不講道理的糟老頭子置氣上,這才勉強地扭過臉來, 給他鋪了一個堪堪落腳的台階:“王爺對北燕軍感情深厚, 殊為難得。”
段歸鴻氣哼哼地就坡下驢, 道:“北燕鐵騎便是在我等手下建起來的,論輩分,你還得叫我一聲叔叔。”
傅深心裡暗罵:“老東西,還蹬鼻子上臉了。”
嘴上卻乾巴巴地道:“哦。聽說您與先父先叔情同手足。”
段歸鴻卻搖了搖頭:“不是。”
傅深:“嗯?”
“我說的論輩分,是從你祖父,前代穎國公處論起。”段歸鴻放緩了聲氣, “先帝在朝時,傅公任嶺南節度使,曾奉命平定嶺南百越叛亂。後來朝廷軍隊大獲全勝,傅公帶人清剿叛軍時,在亂軍中發現了一個垂髫幼兒。按朝廷慣例,凡抓獲百越叛軍,成人就地格殺,十歲以下童子閹’割後送入宮中為奴。”
“傅公抓住的那個小兒恰好十一歲,異常羸弱,傅公看他可憐,動了惻隱之心,不忍讓這孩子成為刀下亡魂,便網開一面,留了他一條性命,放他自謀生路。”
他說到這裡,傅深已隱約猜到了下文。
段歸鴻也看出來了,坦然承認道:“我原名馮異,原本是百越人,蒙傅公相救,死裡逃生。十五歲改名換姓投入傅公麾下,侍奉左右,衝鋒陷陣,傅公視我如親子,加意提拔栽培。元泰二年,韃柘犯邊,傅公轉調甘州節度使,我隨同前往,與伯存、仲言領兵馳騁草原,抗擊蠻夷。”
伯存是傅廷忠的字,仲言是傅廷信的字。
“元泰五年,傅公駕鶴西去,適逢西南不寧,他臨終前上表,推舉我為征西軍主將,率軍平定西南。”段歸鴻嘆息道,“臨終所託,不敢有負,此後我一直守在西南,寸步不出。直到去年夏天,皇上起意要向四方邊境駐軍派監軍使,緊接著你在青沙隘涉險遇伏,我才明白,如今的朝廷,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朝廷了。”
“王爺,”傅深出聲打斷他,“杜冷兩年前就進了北燕軍,況且我猜你在北燕軍中的眼線不止這一個,說是在去年夏天才開始動念頭,晚了點吧?”
世人對傅深的評價大都是英勇善戰,殺伐果決。這種評價聽多了,有時候會讓人覺得靖寧侯能打歸能打,不過是一介武夫,腦子未必有那些官場老手們靈活圓滑,雖然打不過,還可以智取。
段歸鴻與傅深接觸不多,只見過一兩面,對他的了解大部分源自傳言和道聽途說,再加上他年紀大了,總覺得小輩還沒成長起來,因此心裡總是存著幾分輕視。
可他忘了,傅深十八歲領軍出征,如果不夠聰明、沒有手腕,怎麼彈壓的住那些自恃資歷的老將舊部?別說應對外敵,他能不能在自己人中站穩腳跟都是問題。
傅深三番兩次地戳破他話中的漏洞,一點都不給這位“叔叔”留面子。段歸鴻被他一針見血的提問逼到了死角,無路可退,終於收起了小覷之心,逐漸把他當做對手正視起來:“你早就知道杜冷是我的人?”
傅深謙虛地笑了笑:“也沒多久。不過他沒什麼危害,只是偶爾傳個消息,醫術還是過得去的,我就把他留下了。”
一方要員往另一位軍隊主帥身邊安插眼線,怎麼看怎麼居心叵測,這事放到別人身上絕不能善了。不過傅深對段歸鴻的為人心裡有數,老東西就是死鴨子嘴硬。杜冷來北燕軍中主要是為了幫他,於是傅深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直將他留到了現在。
“王爺在北方的暗線有兩個樞紐,一是杜冷,一是純陽道人,青沙隘遇伏後,想來是杜冷通風報信,純陽道人才能趕在我的人之前找到那支斷箭。不管怎麼說,這件事還是要謝謝王爺。”
段歸鴻道:“你既然知道皇上忌憚你,甚至不惜殺了你,卻還要在萬壽宴上救他?義不行賈慈不掌兵,婦人之仁遲早會害死你。”
傅深嘆道:“用我的時候叫‘仁義之師’,不用我的時候叫‘婦人之仁’,我是仁是慈,不是你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決定的。”
“你……”段歸鴻氣結,怒氣沖沖地道,“子不肖父!”
這話對傅深完全沒有攻擊力,他漫不經心地應道:“是啊,確實不像。”
段歸鴻悶坐片刻,忽然說:“你不像你父親,更像你二叔,對不對?”
傅深:“或許?”
段歸鴻道:“你不是來問我秋夜白的事麼?也行,我給你講一件舊事。”
傅深做了個“請講”的手勢。
段歸鴻說的是發生在元泰四年、北燕軍與東韃人交戰時發生的往事。
那年秋天,傅廷信不慎被韃族刺客毒箭所傷,傷重難行,險些要了小命,當時全軍上下束手無策,甚至從京城請來的太醫也無力回天。幸而甘州與西韃人群居的伊州相去不遠,兩方一向友好往來,有個西韃游醫與段歸鴻有點交情,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段歸鴻請他來替傅廷信看了一次診。
東韃西韃原本是同族,因為戰亂才被迫分成兩個部落,段歸鴻請來的西韃游醫果然認得這種毒。
草原上有種青色蠍子,極為珍貴難尋,尾針上有劇毒,名為“碧月”。游醫雖然找不到對應的解藥,但他見過一種天方商隊帶來的草藥,花朵潔白如雪,果實研磨後汁液如牛乳,天方人曾用這種藥救治過他們被沙漠毒蠍蜇傷的同伴。他替段歸鴻牽線搭橋,聯繫上了一個天方商人。多方輾轉之下,段歸鴻打聽到了那種草藥的名字,並在天方商人的指點下在南疆找到了植株和種子。
救了傅廷信一命的草藥,就是秋夜白。
秋夜白非常奇特,如果只口服果實汁液,可以麻醉鎮痛,解一切蛇毒蠍毒,成癮的可能性卻微乎其微;但如果經過炮製後吸食,它就會變成致人上癮的“白露散”。而且長期吸食秋夜白的人,身體會從內部發生病變,極少數人最後可能會染上類似瘟疫的疾病,無法根治,只能等死。
更可怕的是,這種草藥一旦落地生根,周圍就會寸草不生,南疆的秋夜白都生長在深山中的石頭縫裡,當地人將它視為毒草,一旦見到,立刻要斬草除根,用火徹底燒掉,才能防止它大規模地蔓延。
段歸鴻道:“元泰五年,東韃阿拉木部全部覆滅。”
傅深心頭倏地一跳,追問:“王爺是什麼意思?”
“仲言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心慈手軟,”段歸鴻直接而冷酷地道,“你以為領兵為將,學會他的仁慈就夠了?”
傅廷信痊癒後,將段歸鴻搜集來的草藥種子都要了過去,派人秘密潛入阿拉木部草場大量散播。數月後秋夜白髮芽生長,阿拉木部的草場毀於一旦,羊群大量死亡。傅廷信還抓了一批東韃人,讓他們喝下摻著染病者鮮血的水,再放回部落。許多阿拉木部族人因此染上疫病,最後被捲土重來的北燕鐵騎橫掃,終致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