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你又不能跟我上台…”,我說。
工行又非常突然出其不意地摸了一下我的頭髮,用有點蠱惑性的聲音說:“不要擔心,我不會讓別人欺負你的。”
聽了這話,我好像真的安心了一點。
我向大家介紹了我的公司情況,產品信息,未來計劃,又總結陳述了為什麼我的股票會有升值的空間。
可能人一緊張的時候,就會把話講的很快。
才用了原定時間的三分之二,我就沒話好說了。
看著大家在下面吃吃喝喝,我覺得自己的肚子也很餓。
看一眼工行,他在很認真地聽我講話。
這個工行,大概是不知道什麼叫做餓的。
在農行的慶祝會上,他也是一直干坐著。
現在也是。
要是換了我,眼前擺著吃的東西,是肯定要把爪子伸過去的。
後來就是大家的提問時間了。
事業部和商貸通是最被關注的兩個問題。
這兩個可都是我的得意之作。
事業部制的改革,被媒體稱為“民生變法”。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裡面,改革的成效顯現。
四大行業金融事業部——地產、能源、交通、冶金,所處的行業都在當年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但是,因為事業部體制帶來了專業化能力的提升,銀行化解了這些行業的風險。
至於商貸通呢,當然也是一個很好很好的產品啦。
商貸通讓貸款增長了很多。
這兩個問題都是我事先準備過的,所以吹噓起來十分流利。
“我想問一個問題”,一個很瘦的男人突然舉手示意了我一下:“能不能請你告訴我,為何從創辦到現在,你的運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嗯?
我是真的沒有想到有人會問我這個問題。
下面三百多雙眼睛看著我。
我有點發懵。
他說的是個事實。
這十幾年來,民生銀行的運營成本一直高得驚人。在同業里,沒有人能比得上。
他拋出這個問題,可真夠讓我為難的。
怎麼才能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再誇耀一下自己呢?
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慌了。
手指也有點微微的發涼。
路演成功與否經常可以影響上市的成功與否。
我太重視這次上市了。
第39章 投資失敗
我愣愣地看著眼前這些人。
其實也就過了兩三秒鐘,可是我卻覺得異常的漫長。
茫然地向左右看了兩眼。
視線里出現了工行的影子。
他也在看著我。
不知道為什麼,一看見工行,我亂糟糟的心裡好像一下子平靜了不少。
腦袋也從不能思考的狀態中恢復過來了。
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特別的難回答。
剛才怎麼就慌慌張張的呢?!
這樣可不行。
差點就真的栽在這樣的問題上面了。
“第一”,我說:“我們用14年的路程走完多數銀行要花20年才能走完的路程,高速發展的特性決定了這段時期的高資本投入;第二,目前民生銀行的網點有416家,與其他股份制銀行相比差距較大,未來3年,民生銀行還會進一步增加網點建設,這都要求很大的投入。第三,業務的發展也要求民生銀行不斷吸引更大量和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員工的工資在同業里差不多是最高的,這些都會增加營業成本。第四,我們一直非常重視IT建設,僅僅建設新一代核心銀行系統的投資就在10億元以上,這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簡直神奇,剛才腦袋還是一片空白。
說著說著,竟然說出了四點。
口若懸河文思泉湧的狀態還在繼續:“未來,我們會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在未來的3—5年,隨著成本控制的成效得以體現,成本收益比就會逐年下降到行業平均水平,甚至會更低。所以,這個現象正說明了我們快速的進步和合理的規劃,投資者完全不需要擔心…”
我好像表現得非常自信。
那個瘦瘦的男人很滿意地對我點了點頭。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自信是打哪兒來的。
又看了一眼工行,他也正在看我。
發現我在看他之後,工行很自以為是地對我笑了一下。
我覺得自己好像也很想對他笑回去。
討厭!
這是在路演,可不能笑呀!
可是,剛才那一瞬間的安心讓我驚奇。
回想起來,在我最重要的時候,總是出現在我身邊的,竟然是工行。
我心裡異常清楚,中行和光大,都不能給我剛才的那種感覺。
他們會讓我覺得更加焦躁。我本能似的認定,工行,是可以依靠的對象。
並且相信,一定是這樣沒錯的。
午餐時間的這一場路演就這樣有驚無險地結束了。
之後,我又和各個大型基金舉行了一對一的見面會。
去見這些基金之前,我對工行說:“工行你先去賓館吧。這是一對一的見面會,你進不去。”
工行很惡劣地說:“幹嗎!你是打算過河拆橋?你老實講,剛才是不是多虧了我?”
“亂吹什麼啊…”,我說:“你可什麼都沒做。”
“哈!竟然不承認!你竟然不承認!”
雖然工行看上去仍然很霸道,可是我覺得他實際上好像很委屈。
想了一想,工行特地放下工作,陪著我來到了香港。這樣輕易地否定他的作用,好像確實做得不對。
雖然…是他自己硬要跟來的。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沒有幫上忙,也要騙人說幸虧有你。
何況是真的該謝謝他呢!
所以,雖然不大情願,我還是說:“嗯…也沒有什麼好不承認的,就算是這樣好啦…”
說了這話之後,工行點點頭,算是勉強過關。
之後,他又看了看我,然後說:“我先不回賓館,就在附近逛逛。你去吧。有事立刻叫我。”
聽見他這樣說,我的心裡好像又舒坦了一些。
這樣可不好啊。
我想。
今天一天路演下來,獲得了141億美元的認購。
超額認購3.66倍。
一對一見面的大型基金大多出手闊綽,下單量很大。
我簽簽簽,簽得手腕都有點疼了。
這個狀況,可以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很多專家又預測,我會以一個較高的價格發行股票。
他們還真夠神的。
以什麼價格上市,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呢。
與此同時,我正式確立了五個基礎投資者,共涉及3.4億美元。他們有6個月的禁售期。
雖然這一天很累,可是晚上,我還是高高興興地回到賓館。
有句話是怎麼說的?
物極必反,對吧。
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盛極必衰。
還有一個最最貼切的詞,叫樂極生悲。
剛一到賓館,就被一個太陽下的大霹靂給擊中了。
今天,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宣布關閉舊金山聯合銀行。
我持有這家銀行9.9%的股份。
前前後後總共投資了8.87億。
就是說呢,舊金山聯合銀行倒閉了。
我賠了8.87個億。
8.87個億,對上市的影響其實不大。
對於資產上萬億,每年的淨利潤都過百億的民生銀行來說,這點失敗的小投資,無關緊要。
可是,心理上還是無法接受。
是真的把我打擊得眼前亂冒金星。
之前,野心勃勃的。
“民生銀行成為首家入股美國本土銀行的中資銀行”,這是我當初收購美國聯合銀行的宣傳口徑。
今天回想起來,只覺得都是諷刺意味。
當口袋裡一下鼓起來之後,當然想到國際市場上拼搏一下。
當舊金山聯合銀行找到我的時候,我真是又驚又喜。
對我這樣的民營銀行而言,試水國際化的第一步就有望邁進資本主義最前沿的美國市場,僅僅是這層耀眼的光環,就足以讓我欲罷不能了。
我想得到大家的誇獎。
不想要大家提起我的時候就只有八個字:“野蠻生長,長袖善舞”。
在銀行裡面,四大行的金貴自不待言。
去年剛剛過了100歲生日的源遠流長的交行,老爸是招商局的招行,中信家的中信銀行,乃至源自福建的興業銀行,無一不背景深厚。
只有我一個人,這許多年來,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所以,當時入股舊金山聯合銀行的決定,其實是倉促之間做出的。
工行又非常突然出其不意地摸了一下我的頭髮,用有點蠱惑性的聲音說:“不要擔心,我不會讓別人欺負你的。”
聽了這話,我好像真的安心了一點。
我向大家介紹了我的公司情況,產品信息,未來計劃,又總結陳述了為什麼我的股票會有升值的空間。
可能人一緊張的時候,就會把話講的很快。
才用了原定時間的三分之二,我就沒話好說了。
看著大家在下面吃吃喝喝,我覺得自己的肚子也很餓。
看一眼工行,他在很認真地聽我講話。
這個工行,大概是不知道什麼叫做餓的。
在農行的慶祝會上,他也是一直干坐著。
現在也是。
要是換了我,眼前擺著吃的東西,是肯定要把爪子伸過去的。
後來就是大家的提問時間了。
事業部和商貸通是最被關注的兩個問題。
這兩個可都是我的得意之作。
事業部制的改革,被媒體稱為“民生變法”。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裡面,改革的成效顯現。
四大行業金融事業部——地產、能源、交通、冶金,所處的行業都在當年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但是,因為事業部體制帶來了專業化能力的提升,銀行化解了這些行業的風險。
至於商貸通呢,當然也是一個很好很好的產品啦。
商貸通讓貸款增長了很多。
這兩個問題都是我事先準備過的,所以吹噓起來十分流利。
“我想問一個問題”,一個很瘦的男人突然舉手示意了我一下:“能不能請你告訴我,為何從創辦到現在,你的運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嗯?
我是真的沒有想到有人會問我這個問題。
下面三百多雙眼睛看著我。
我有點發懵。
他說的是個事實。
這十幾年來,民生銀行的運營成本一直高得驚人。在同業里,沒有人能比得上。
他拋出這個問題,可真夠讓我為難的。
怎麼才能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再誇耀一下自己呢?
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慌了。
手指也有點微微的發涼。
路演成功與否經常可以影響上市的成功與否。
我太重視這次上市了。
第39章 投資失敗
我愣愣地看著眼前這些人。
其實也就過了兩三秒鐘,可是我卻覺得異常的漫長。
茫然地向左右看了兩眼。
視線里出現了工行的影子。
他也在看著我。
不知道為什麼,一看見工行,我亂糟糟的心裡好像一下子平靜了不少。
腦袋也從不能思考的狀態中恢復過來了。
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特別的難回答。
剛才怎麼就慌慌張張的呢?!
這樣可不行。
差點就真的栽在這樣的問題上面了。
“第一”,我說:“我們用14年的路程走完多數銀行要花20年才能走完的路程,高速發展的特性決定了這段時期的高資本投入;第二,目前民生銀行的網點有416家,與其他股份制銀行相比差距較大,未來3年,民生銀行還會進一步增加網點建設,這都要求很大的投入。第三,業務的發展也要求民生銀行不斷吸引更大量和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員工的工資在同業里差不多是最高的,這些都會增加營業成本。第四,我們一直非常重視IT建設,僅僅建設新一代核心銀行系統的投資就在10億元以上,這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簡直神奇,剛才腦袋還是一片空白。
說著說著,竟然說出了四點。
口若懸河文思泉湧的狀態還在繼續:“未來,我們會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在未來的3—5年,隨著成本控制的成效得以體現,成本收益比就會逐年下降到行業平均水平,甚至會更低。所以,這個現象正說明了我們快速的進步和合理的規劃,投資者完全不需要擔心…”
我好像表現得非常自信。
那個瘦瘦的男人很滿意地對我點了點頭。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自信是打哪兒來的。
又看了一眼工行,他也正在看我。
發現我在看他之後,工行很自以為是地對我笑了一下。
我覺得自己好像也很想對他笑回去。
討厭!
這是在路演,可不能笑呀!
可是,剛才那一瞬間的安心讓我驚奇。
回想起來,在我最重要的時候,總是出現在我身邊的,竟然是工行。
我心裡異常清楚,中行和光大,都不能給我剛才的那種感覺。
他們會讓我覺得更加焦躁。我本能似的認定,工行,是可以依靠的對象。
並且相信,一定是這樣沒錯的。
午餐時間的這一場路演就這樣有驚無險地結束了。
之後,我又和各個大型基金舉行了一對一的見面會。
去見這些基金之前,我對工行說:“工行你先去賓館吧。這是一對一的見面會,你進不去。”
工行很惡劣地說:“幹嗎!你是打算過河拆橋?你老實講,剛才是不是多虧了我?”
“亂吹什麼啊…”,我說:“你可什麼都沒做。”
“哈!竟然不承認!你竟然不承認!”
雖然工行看上去仍然很霸道,可是我覺得他實際上好像很委屈。
想了一想,工行特地放下工作,陪著我來到了香港。這樣輕易地否定他的作用,好像確實做得不對。
雖然…是他自己硬要跟來的。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沒有幫上忙,也要騙人說幸虧有你。
何況是真的該謝謝他呢!
所以,雖然不大情願,我還是說:“嗯…也沒有什麼好不承認的,就算是這樣好啦…”
說了這話之後,工行點點頭,算是勉強過關。
之後,他又看了看我,然後說:“我先不回賓館,就在附近逛逛。你去吧。有事立刻叫我。”
聽見他這樣說,我的心裡好像又舒坦了一些。
這樣可不好啊。
我想。
今天一天路演下來,獲得了141億美元的認購。
超額認購3.66倍。
一對一見面的大型基金大多出手闊綽,下單量很大。
我簽簽簽,簽得手腕都有點疼了。
這個狀況,可以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很多專家又預測,我會以一個較高的價格發行股票。
他們還真夠神的。
以什麼價格上市,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呢。
與此同時,我正式確立了五個基礎投資者,共涉及3.4億美元。他們有6個月的禁售期。
雖然這一天很累,可是晚上,我還是高高興興地回到賓館。
有句話是怎麼說的?
物極必反,對吧。
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盛極必衰。
還有一個最最貼切的詞,叫樂極生悲。
剛一到賓館,就被一個太陽下的大霹靂給擊中了。
今天,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宣布關閉舊金山聯合銀行。
我持有這家銀行9.9%的股份。
前前後後總共投資了8.87億。
就是說呢,舊金山聯合銀行倒閉了。
我賠了8.87個億。
8.87個億,對上市的影響其實不大。
對於資產上萬億,每年的淨利潤都過百億的民生銀行來說,這點失敗的小投資,無關緊要。
可是,心理上還是無法接受。
是真的把我打擊得眼前亂冒金星。
之前,野心勃勃的。
“民生銀行成為首家入股美國本土銀行的中資銀行”,這是我當初收購美國聯合銀行的宣傳口徑。
今天回想起來,只覺得都是諷刺意味。
當口袋裡一下鼓起來之後,當然想到國際市場上拼搏一下。
當舊金山聯合銀行找到我的時候,我真是又驚又喜。
對我這樣的民營銀行而言,試水國際化的第一步就有望邁進資本主義最前沿的美國市場,僅僅是這層耀眼的光環,就足以讓我欲罷不能了。
我想得到大家的誇獎。
不想要大家提起我的時候就只有八個字:“野蠻生長,長袖善舞”。
在銀行裡面,四大行的金貴自不待言。
去年剛剛過了100歲生日的源遠流長的交行,老爸是招商局的招行,中信家的中信銀行,乃至源自福建的興業銀行,無一不背景深厚。
只有我一個人,這許多年來,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所以,當時入股舊金山聯合銀行的決定,其實是倉促之間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