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朝太子?!”方士奕大驚,“你……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房遺愛並沒有直接回答方士奕的問題,而是自顧自地接著說道:“這部《火經》,外人都道是煉丹煉藥之術,其實並非如此,《火經》其實是丹鼎門門下各堂的聯絡圖,而這些聯絡圖拼在一起,又是丹鼎門的一筆世傳寶藏的藏寶地圖,具體什麼樣子,我也沒有見過,(奇.書.網-整.理.提供)只是聽說其結構十分精妙——”房遺愛突然覺得自己有點跑題,連忙扯回正題,“而這個化名萬寶的王雍,正是受如今的太子承乾之命來尋找這部《火經》的,承乾太子早已與長安城內的丹鼎門門人暗通往來,但是丹鼎門各地各堂之間並無直接往來,只有擁有《火經》的掌門人知道如何聯絡其他人,這可能也是丹鼎門從漢朝綿延至我朝數百年而不絕的原因之一。張珔死後,《火經》便傳給了他唯一的侄子,也就是這個化名萬仁的張兆仁,張兆仁似乎無意於這些爭權奪利之事,於是便帶著《火經》一個人隱居起來。當然,張兆仁可能不希望這部《火經》再在世上露面,但有人卻十分希望得到。於是太子便派出門下的得力心腹一路來到忻州尋找這部《火經》,他的目的也就是——不需要我再多說了吧?”

  當然不需要再說了,一個一直為自己的位置而惴惴不安的太子聯絡起一支龐大的江湖勢力,除了謀反,還能幹什麼呢?“房將軍的意思,我們已經很清楚了,”袁振升接過話頭,“只是不知道被萬寶,也就是王雍盜走的《火經》現在什麼地方?如今事發已有月余,丹鼎門卻似乎並沒有什麼動靜,難道太子的人並沒有得到這件東西?”

  “當然沒有,《火經》在送回長安的路上就被魏王的人截下了。”房遺愛回答道。

  “被魏王截下?那為什麼魏王不直接將此事上奏陛下?”袁振升追問道。

  “這個……”房遺愛一時語塞,“這個……此事事關重大,當然需要有個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才能對陛下言明,將叛黨一網打盡。”

  一網打盡?真是夠狠,方士奕在心裡冷笑了一聲,之前魏王黨屢次將太子派刺客行刺于志寧等人以及寵信孌童的事上奏皇帝,都沒有能夠徹底扳倒太子,這次得到太子謀反的證據,當然要編織起一個有時間有地點有人證的完整案子,有了十成把握再一舉出擊一招致命,說到底,不過是假自己的手而已。想到這裡,方士奕突然覺得很心寒——他想起了房玄齡,想起了房玄齡為什麼要讓他來查這個案子,房公是名義上的太子少師,卻一直與太子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作為皇帝的近臣,房玄齡當然知道皇帝在自己的兩個兒子之間更喜歡哪一個,當然,他更知道自己的兒子在魏王那裡到底是什麼地位,於是在得知了萬仁無頭案背後可能隱藏的秘密時,這位一世清明的忠臣良相卻選擇了兩個字——糊塗。不是真糊塗,而是裝糊塗。他默許了自己最得意的門生去查這個其實已經清楚的案子,查不明白,是老天爺的意思;查明白了,也一樣是老天爺的意思;至於房遺愛的突然來訪……方士奕不願意去想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就是自己一直敬重的師長,方士奕苦笑了一下,為官之人,一輩子果真逃不過這一個私字麼?心亂如麻的方士奕抬起頭,正好對上袁振升的眼神,袁振升的眼睛裡也寫滿進退維谷的無奈。

  此時此刻,他們倆都真正有了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但這種感覺並非完全來自太子謀反的事實,而是因為這個事實是由房遺愛,這位魏王李泰的心腹之人來告訴他們的。一個一直被傳言將取代太子的皇子揭發了一個正占著太子這個位置不肯下來的皇子,帝王家的刀光劍影隱匿於唇舌之間殺人於無形,這才是最可怕的。“大唐宗室”,房玄齡的話又迴響在袁振升耳邊,方士奕覺得真正的危險正一步步向他和袁振升逼來——的確,房遺愛的話揭開了萬仁無頭案的最後一個謎團,但房玄齡臨行前所說的難題才真正開始,萬仁,火經,丹鼎門,太子,謀反……這些詞語交織在一起,讓方士奕的腦子亂的發暈。他當然清楚房遺愛來訪的真正目的,這個案子從一開始就不是由他和袁振升主宰的,他們只能找到事實的真相,而真相背後的東西,很多人早已先他們一步掌握的一清二楚了。即使一切都清楚了,又該如何結案?以實相告?實言太子謀反的事實?當然不行,魏徵是太子少傅,房玄齡是太子少師,張玄素、于志寧、還有侯君集,這些都是站在太子這一隊的人吶,韋挺、杜楚客、岑文本,包括名義上是太子少師的房玄齡,都是明里暗裡的魏王黨,兩邊的人都在緊緊盯著他們,盯著他們手裡的這份案卷如何起筆,如何收尾,且不說他一個五品官能不能撼動這些大樹,即便能,又能拿這些人怎麼辦?他們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一個個追查下去,朝廷還是個朝廷麼?歷來這謀反之事就是黨同伐異的絕佳機會,一個太子謀反案,將會讓無數人就此有了可乘之機,朝廷豈不就此亂了章法?可是……難道可以坐視不理?房遺愛已經找上門來,魏王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他小小一個方士奕,難道擰得過當下最炙手可熱勢絕倫的皇子?即便他方士奕骨頭硬,太子謀反之事呢?謀反二字不是他方士奕說壓下來就可以壓下來的,怎麼辦?怎麼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