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我當初沒有反對寶釵和賈寶玉定親的原因,因為那個賈寶玉我並不覺得討厭。現在也是如此,雖然他不是寶釵的良配。

  等我和孫桐很熟了之後,我就和他提了親事,“……我父親早逝,所以妹妹的婚事也是我在張羅……”

  他驚訝的瞧著我,“你沒聽過我那孤鸞星的名聲嗎?”

  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倒是聽說了,之後有些猶豫,然後我偷偷找了你的八字,拿回去和我妹妹的合了一下。發現很合適……那個……”

  他吃驚的瞪著我,然後大笑了起來,“薛兄真是個妙人!既然薛兄合過八字,那我也信你這個實在人。我改日便請長輩登門求親。”

  我登時放下了心事,覺得心滿意足了。

  母親聽說我給寶釵定了這科的探花郎,滿意極了,幾乎喜不自禁了。後來孫桐上門,看他的樣貌氣度,更是如意。天天稱讚我眼光好。

  寶釵出嫁那天,孫桐悄悄對我說:“其實那八字不好的傳言是我自己放出去的,我自己的八字我自己清楚,是單薄了些,但也不至於克親人,再說我也壓根沒定過親。我只是不想那麼早成婚罷了。可遇到了薛兄你這樣的妙人,不結這門親事豈不太可惜了。”

  我了結了一樁心事,就一頭扎進了翰林院的故紙堆里。

  先生則開始拿著我的八字,考慮給我說哪家的姑娘了。

  第52章

  (李先生退出朝堂已經二十來年了,現在連皇帝都換了一個,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李先生和薛蟠這個翰林菜鳥,沒有足夠的信息察覺到賈家的危險。

  在他們看來,賈家這樣的功臣世家,只要不犯大錯,就是穩妥的。新皇登基,有多少朝臣因為爭儲之事落馬,賈家卻平安無事,說明他們家要麼是有眼光,要麼是膽小不敢摻和。

  看賈家上下,並無朝中重臣,也沒有什麼大本事的人,紈絝子弟居多。這樣的人家,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只要不觸及皇權的底線,就仍舊是安穩的。

  事實上此時元春還未封妃,賈家還不到最鼎盛的時候,確實還沒有衰落獲罪的徵兆。

  和賈家扯上關係的人也未必都倒霉,比如那個賈雨村,先是被舉薦重用,臨了還踩著賈家的衰敗上位。

  薛蟠本身也不是特別有政治敏感度的人,要不他的“權謀”素質也不會那麼低了。他家人口簡單,資產富足,從無虧空問題。在他想來,賈家那種開國功臣,當初賞賜豐厚,歷代公爵的俸祿賞賜也不低,稍微經營一下,錢財根本不是問題,應該更加富足才對。所以他是看不出賈家的潛在危機的。)

  娘從賈家回來,就找我說話,說賈府老太君有意把大房的二姑娘許配給我。

  “大房的二姑娘?”

  “嗯,雖是庶出,卻也是大房唯一的女兒了。她親娘早逝,一直養在老太君跟前,想來性情教養都是不錯的。”

  “娘沒見過?”

  “見過幾次,容貌舉止很好,樣子很柔順,只是不大開口說話。”

  我看得出娘是樂意的。雖然是庶出,但也是公侯之女。分家後我們這一支現在什麼名頭也沒有了,娘還因此埋怨過爹爹把皇商的頭銜讓了出去。我現在只是個七品的翰林院修撰,在京城實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了。

  可是我並不是很樂意。我不大喜歡賈家這門親戚,男丁里幾乎沒有能說上話的,連最親近的姨媽辦事也那麼不著調。那個大房的大老爺就是個昏聵的老頭。讓我有這麼個岳父,我還得敬著他?

  “蟠兒,你不樂意這門婚事?”

  “娘,先讓我想想吧。”

  回頭去找了先生,先生說應下來也無妨,“有你姨媽在賈府里,就算你不樂意,也甭想遠了這門親戚。就是娶個女兒過來,也沒多大差別。那賈氏嫁進門,就是薛家的人了。就算是賈家人惹了事,也扯不到薛家頭上。”

  既然如此,娘又特別想要這個兒媳,那就應了吧。雖然她是短視的婦人之見,可她總是我娘。

  不過我還是好好的和她談了一次話,讓她不必為我拉關係,不必找人舉薦我,不必求著哪家。我的事情自己自有安排,她再憑著自己的見識胡亂行事,反而會拖了我的後腿。以後薛家的大事都由我做主,讓她安心享福就行了。

  她都應了,我才疲憊的退出來。我是爹一手養大的,小時候在娘跟前不過說說話,撒撒嬌。我真不想和她說那些話,可就怕她耳根子一軟,把我和薛家的家業都賣給了親戚。她真以為她的哥哥姐姐有了自己的家業兒女之後,還會全心全意為她和她的兒子打算嗎?娘管理家務,還有對待薛家族親的時候,明明也是很精明的,如今怎麼就犯了傻了,一門心思的想和賈家結親了?

  賈家要真是看得起薛家,姨媽若真是為娘打算,我起碼是正房嫡子,他們家能就嫁個庶出的女兒過來?

  再說我真喜歡翰林院。待在裡面看那些資料,就能知道全國各地的大部分事情。這比我當初讀書還有意思。我不斷的補充著記事板里的資料庫,記事板還能分析總結,讓我對於各地的具體情況和朝政脈絡越來越清楚。

  我經常回來和先生討論那些事,先生見我在翰林院收穫那麼大,也很高興。讓我安安心心的在里多待上幾年。

  我打算一直在裡面混著,從七品的修撰混到正三品的翰林院學士,然後就退休。

  其實我對管理具體的事物興趣不大。要不當初我也不會喜歡讀書,而不喜歡經商了。如今既完成了爹爹的期望,做了官,又不必成日糾纏那些繁雜事物,我簡直樂意的不得了。翰林院俸祿雖低,可我也不指著那個養活家人。

  我科舉考試的座師,我結交的朋友,都是進士出身的清流。我既不想升官發財,也就壓根沒有打算去抱王家賈家的大腿。所以娘所做的種種打算,根本就是在給我添亂。

  我沒有揣度人心的本事,也做不了什麼權臣能臣,只做個清流便罷。以後我有了兒子,也好好教他考進士,看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吧。有我這個翰林進士的爹,到時候我們家也就是,徹底擺脫了那個“商”字了。我也就完成了爹爹心中不希望薛家再低人一等的願望了。

  李先生更不會說什麼。他本就是認為,只要我做的一切都出自本心,哪怕不得志,哪怕不掌權,這一生也沒有白活。

  我也不知道我天生就是這樣的性子,還是被李先生教成了這樣的性子。反正這樣就是我了。

  娶了賈氏迎春過門,日子也頗平靜。她很柔順安靜,也孝順娘。而且她下棋的棋力還不錯,我們有時候也手談幾盤。

  “爺,奶奶那邊院子裡鬧起來了”,內管家過來找我稟報。

  “什麼事?”,我放下了手中的書。

  “好像是奶奶的奶嬤嬤偷了她的首飾去賭錢,還拿了奶奶新做的衣裳給她的女兒穿。”

  “她的女兒?”

  “奶奶帶來的陪嫁丫頭之一。”

  “夫人是如何處置的?”

  “還沒有處置。要不是夫人身邊的大丫頭司棋看不過眼,鬧了起來,奶奶還想著息事寧人。”

  我揉了揉眉心,“那你去處置了吧,搜出她們的財物,然後那奶嬤嬤和她女兒,以偷竊主人財物的罪名送交官府打死。和她一起賭錢的,知情不報的,找了人牙子來賣了。那個司棋,忠心護主,賞她十兩銀子。”

  “這……參與其中的都是奶奶帶來陪嫁之人,越過她處置,合適嗎?”

  我沉下了臉,“到了薛家,就要守薛家的規矩。沒什麼不合適的,你去處置了吧。”

  “是。”

  後來下人來說迎春只在房裡哭哭啼啼。

  我覺得煩惱極了,連自己帶來的下人都轄制不住,以後娘年紀大了,我還能指望她管好家務嗎?

  如果她磨不開面兒辦自己的奶嬤嬤,我替她辦了,她不是該鬆了口氣嗎?哭什麼?

  難道都被人騎在頭上了,她還捨不得那些奴才?她要真捨不得,也沒見她來找我求情啊。

  這人怎麼就和麵團兒似的,沒一點兒自己的剛性。誰都可以揉搓一番,連下人都能欺負她?

  這就是公侯世家的養在老太君跟前的小姐?我開始懷疑賈家的家風家教了!

  將來有了兒女,兒子自是我教,那女兒呢?要是女兒被她教的跟她自己一樣,我的女兒出嫁以後還不得被欺負死?

  看來管家和教育女兒還是只能指望娘了。

  我原本覺得娶妻之後,家裡的事情就不需要我操心了。誰能想到娶了這麼個沒用的,我還得連她一起操心。

  連妾我都不敢納,要不庶子和妾豈不是要騎到她頭上了,她也不敢做聲。那家裡還不亂套了。

  不過轉念一想,這麼個麵團兒似得性子,起碼不會給我惹事。要像舅舅家的鳳姐姐一樣,把丈夫攥在手心裡,在外面也有亂七八糟的傳聞,更不省心!這一個還算是好的了。

  這樣一想,我心裡平衡多了。去了母親房裡,把事情跟她說了,請母親慢慢的教她,就像當初教寶釵一樣。不求她多能幹,能幫著管一點兒家事就行了。實在不行,將來我連女兒一起教養了。

  唉!我嘆了口氣,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第53章

  後來賈家的大姑娘封妃了,原本因為迎春的懦弱性情有些後悔的娘又高興了起來,看來她還是沒有忘了讓人提攜我的念頭。我也不去管她,想法是想法,只要她不付諸實施就行了。

  後來賈家姨媽就來借銀子了,說是要蓋省親的別墅。

  好在這回娘沒有一口應下,而是說要先同我商量了再決定。

  我一口就拒絕了。

  爹說過,遇到親戚來借錢打秋風的事,錦上添花的不做,雪中送炭的可以做。

  這明顯就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賈家從哪裡挪不出那一點兒蓋園子的銀子?還要問我們薛家借?

  我又不想巴結賈家,再說借了錢就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吧?難道還能去親戚家裡討債?

  薛家的銀子不多,但除了良田,一百萬兩還是拿得出來的。可我幹什麼要給賈家。留給自己的兒子不好麼?

  雖娶了賈氏,我和賈家的關係還是那麼不咸不淡的,因為結了親家,不比從前的親戚往來,娘也去賈家去的少多了。

  這樣就很好。

  因為這事兒,迎春和賈家也疏遠了好多,賈家也不怎麼接迎春回娘家玩兒了。剛好她也懷孕了,娘歡歡喜喜的在家裡等著孫子的出世,也不顧賈家那頭的事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