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某一日,我自格格小富察氏的房中睡醒,醒來就看見小富察氏的健康度後面明晃晃的兩個字——有孕。

  讓太醫來探脈,卻什麼也探不出來。直到兩個多月後,她才被發現懷孕了。也就是說,我後院裡的這些女人,一懷孕我就能知道。這也勉強算是個用途吧。

  雍正六年,小富察氏和福晉富察氏先後生育了大阿哥和大格格。

  大阿哥永璜還算健康,大格格沒有生下多少日子就去了。我注意到小富察氏的健康度比福晉高得多,也許是她年紀比較大的緣故。而富察氏身體卻是不甚健康的。

  略微觀察總結了一下,女子年紀太小的時候,身體不甚健康。其實不適合孕育子嗣,即使生下子嗣也很難存活。而且女子身體健康度高的話,很容易受孕,也容易生下健康的孩子。

  後來福晉又連續生下了二阿哥永璉和三格格,這兩個孩子還算是健康。

  雍正八年的時候,額娘加封熹貴妃。

  雍正九年的時候,皇額娘病逝。額娘總攝六宮事。

  皇額娘不在了,額娘才敢光明正大的與我親密。可惜我已經不是時間充沛的孩童了,即便知道她是好意,她的感情,我也不可能十分用心做一個貼心的兒子了。我心裡的事情太多,已經容不下太多的私人感情。知道五弟時常去請安,陪伴她,知道他們親密如親生母子一般,我反而鬆了口氣。

  這點上我和皇阿瑪不一樣。皇阿瑪其實是很在意皇瑪嬤的態度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皇阿瑪是很重情的,所以才會為此憤懣,難過,傷懷。他對八叔他們也充滿了厭恨,而厭恨也是一種強烈的情緒。

  我相比於皇阿瑪就薄情的多了。若是額娘在意我,我會好好孝順她。若是她不在意我,我也不在乎,依然會遵從禮法孝順她。

  對於妨礙過我的三哥,當他不再是我的障礙了,我就不會再在意他。不可能有那種厭恨,甚至想除之而後快的感情。若他能活到我登上皇位的時候,我大概會給他個爵位一輩子閒置他。雖不重用,也無心迫害他。

  我記得我也不是天生無情的人,小時候哪怕知道皇額娘對我好的並不純粹,可是那時候依然會為了她的諄諄教導而不由自主的感動。這些我都記在了日記本上,可是後來,我心中裝的就是整個天下了。這天下萬民雖不與我沾親帶故,卻又與我息息相關。因此母親的溫情,妻子的柔情,兒女的牽掛都不如他們在我心中更重。

  雍正十一年的時候,皇阿瑪也許是為了安慰獎賞皇額娘的家族,指了她的族侄女烏拉那拉氏當我的側福晉。

  同年,我受封為和碩寶親王。五弟弘晝被封為和碩和親王。

  ***系統公告:完成部分主線任務——受封為和碩寶親王。獎勵特殊能力“決策”:當你猶疑不定的時候,這個能力會分析所有的資料,然後幫你選擇其中較佳的一個選項。***

  我對這個獎勵有些懷疑……

  記事板從前給我的都是很好的能力。可是這個能力,讓我懷疑,管理國家的究竟是我,還是它……它不會是給了我很多好處,其實最終就是為了這個吧?

  不過後來慢慢釋疑了,因為它不僅會給出選項,還會給出這麼選擇的緣由,仔細的為我比較優劣處。我有心懷疑它,它卻每次都能說服我。

  無論如何,不管管理國家的是它還是我,它的能力對國事是有好處的,我就不會拒絕。

  不過它也不是不受限制的,一定要有充足的資料,它才能做出判斷。好在這些年每個部門的案卷我都讀了很多很多。資料暫時也夠用了。

  說實話這個能力省了我不少的心力。我讀的東西雖多,可要全部歸納,總結出來,還是很困難的。政事不像是數字加減那麼簡單。

  而這個能力會分析,整理,做出決策。最終決定是否接受這個決策的人,終究是我。

  有了這個能力,我現在處理事物,將來批摺子,都會容易很多。

  雍正十三年八月,皇阿瑪去世。九月,我正式登基。從來年起,國號為乾隆。

  ***系統公告:完成全部主線任務——登基為帝。獎勵特殊技能“王者之威”,能讓所有的屬下敬畏你。***

  (其實就是一個“戰慄術”造成的讓對方害怕心虛的後果。系統覺得時空旅行者有了這個,當皇帝才有保障。所以就給他了。誰讓這回新出生,生成誰不好,偏偏是皇帝呢?)

  皇阿瑪一直很看重我,但卻並不和藹親切,反而對我更加嚴厲。方方面面都從嚴要求。

  世上的父子大概都是如此,做得不好,父親會訓斥兒子。做得好了,父親依然會訓斥兒子,要他戒驕戒躁。

  世情如此,我也從不期待與阿瑪多麼親近。只是覺得他英年早逝很可惜。他對平民百姓來說是個很好的皇帝,可惜之前的爭儲,之後的國事,已經將他的身體心力摧毀殆盡了。

  我在政治上延續了皇阿瑪的大多數政策,因為我對國事的看法大多與他相同,我對權利與百姓的態度,也與他相似。天下萬民都仰仗我,我又怎麼能不兢兢業業。

  不過皇瑪法也有很多值得我學得地方,比如他的後宮非常平衡,子嗣大多成材。比如他懂得一張一弛,所以長壽。比如他的權謀和隱忍。

  皇阿瑪對八叔他們的處置太過強硬急切,以後史書上恐怕終究會受人詬病。想想皇瑪法對鰲拜的處置,讓人覺得他英明大度,善待老臣,可鰲拜終究沒活多久。要換了皇阿瑪,可能就像對年羹堯那樣,直接殺掉了,還讓人暗中嘀咕什麼“飛鳥盡良弓藏”之類的屁話。

  之後奉額娘為皇太后。

  封育有二子一女的福晉富察氏為皇后。

  封育有一子的藩邸側福晉烏拉那拉氏為嫻妃。

  封育有一子的藩邸格格小富察氏為儀嬪。

  封育有一女的珂里葉特氏為愉嬪。

  其他的未生育的藩邸格格侍妾我便讓皇后自行安排成貴人常在之類的。

  25歲時有了四子二女,勉強湊合吧。

  皇子教育沿用皇瑪法定下的規矩,上書房教出了皇阿瑪和叔叔伯父們,還教出了我。那規矩雖嚴厲,課業雖辛苦,還有兄弟子侄的相處雖紛雜,可是“玉不琢,不成器”。不先從那個地方鍛鍊出來,我將來又怎麼會放心把國事政務交託給這些不知民間疾苦的兒子們?

  由皇子,我想到了皇女們。皇瑪法似乎不太注意姑姑們的教育,白白送了那麼多公主到蒙古,大都折在了糙原上。我覺得讓公主和蒙古聯姻,就是為了讓公主所出的子嗣將來繼承蒙古部落的王位。結果一個個沒生子嗣不說,還早早就無聲無息的死了。

  這樣不好。既然與蒙古聯姻是必須的,那公主必須有子嗣,那子嗣在大清的支持下必能登上王位。不能白瞎了我將來忍痛遠嫁的女兒。

  於是向後宮諸妃發了一道明旨:凡朕親女,必須精通滿文,蒙文,漢文,騎射。凡經朕親自考核合格者,無論年紀,排行,均著禮部議封公主。

  一來用公主的名號,釣著後宮女子和我的女兒們努力學習。想想看,要是小小的女孩就通過考核得封公主,她和她的母妃將多麼榮耀。

  二來我也想早日封了她們,讓世人知道我重視女兒,讓她們享受公主的尊榮的同時,也擁有公主的氣度和能力。將來才能管理屬下,拿捏丈夫,生下子嗣,然後掌握部落。

  當然不可能人人都有這樣強的能力,但哪怕沒有生下子嗣,拿捏不住丈夫。只要她們能管理好屬下,讓自己長壽,長久的占著蒙古親王的嫡福晉的位置,也算勉強合格了。

  而且這事兒並不複雜,我付出的僅僅是早晚都會在她們大婚前封給她們的公主封號而已。

  皇阿瑪死前把他訓練的密探“粘杆處”給了我。除了御史之外,我又多了一個查探京外官員的途徑。他們還能為我辦一些明面上我不方便做的事。不過要小心的控制其中的度,免得他們將來成了明朝的錦衣衛那樣尾大不掉。

  我肯定不是那種雄心壯志的開疆擴土之君;也不是那種勇於嘗試的改革之君;我的能力只能當一個守成之君。我不想浪費庫銀和人命去獲得文治武功,當然國家遇到侵犯也絕不媾和。也不想任用商鞅和張居正那樣的先鋒改革派,改革都需要冒險,我不想拿百姓國事去冒險。

  皇阿瑪留下的國庫豐盈,短時間裡國事都不會缺銀錢了。

  皇瑪法和皇阿瑪留下的政治政策,我歸納總結後繼續使用,這是經過了事實證明的合適的政策。

  皇阿瑪留下的官員朝臣,我看著能力和忠心度都還不錯,也就繼續用了。以後進行了科舉再慢慢提拔新的人才。

  想當個千古流芳的好皇帝不容易,可是我覺得當個愛護百姓的守城之君對我來說不困難。我從小到大受的教育,在皇阿瑪身邊和六部里觀摩政事,我大婚後的八年時間,日日不輟的了解分析政事。如今,我已經敢說,我準備好了。

  第43章

  我的生活習慣更像皇阿瑪,崇尚簡樸大方。又知皇瑪法幾次下江南靡費頗多,因此從不曾動意去遊覽江南。

  而微服私行,白龍魚服更是沒有考慮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為天下萬民之主,現在連一個成年了的兒子都沒有。又豈能因為什麼原因而把自己置於危險之地?

  我把忠心度高,私心度低的低級官員安排成巡查御史,撒到全國去了。這是明面上的。暗地裡我的粘杆處也會調查可疑的地方官員。

  我覺得秋天有秋狩,夏天巡幸圓明園,休假已經足夠放鬆的了。至於平時,閒下來的時候去御花園溜達一圈,去聽聽皇額娘的嘮叨,或者去養育子女的妃子那裡看看孩子也不錯。

  不過我很討厭在御花園散步的時候碰到後宮女子,那本來就是我休息腦子的時間,散散步,看看魚,打打拳,或者遛馬射箭之類的。所以我每次散步的時間都會下令清場。

  我臨幸後宮是很有規律的,除了每月至少去皇后那裡五次,其他的妃嬪主要是看健康度,誰的健康度最高就常去那裡,直到她懷孕為止。這樣後宮妃子生孩子的效率很高,孩子也都很健康。

  到乾隆六年,我已經有10子4女了。

  其中皇后生育了皇二子,皇三子,皇七子,皇三女。

  嫻妃生育了皇六子,皇四女,皇九子。

  儀嬪生育了皇長子。

  愉嬪生育了皇五子,皇五女。

  順貴人(鈕祜祿氏)生育了皇六女,皇十子。

  瑞貴人(色赫圖氏)生育了皇八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