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共六名。

  “你看,這些都是當今清廷中的顯赫人物吧!”

  振貝子得意洋洋地講。他也是這些成員中的一個,因此心情很愉快。

  事先張紹光只知道要他介紹一下調查文保泰案件的經過,至於向什麼人匯報,他一無所知。

  張紹光心想:“振貝子讓自己在此等待,可能是這六名要員要進行密談,然後再聽取自己的匯報吧。”

  “到底這六個人要談些什麼呢?”

  張紹光自稱在國外專攻偵探術,本來是想以此解嘲。可是,在和巡警官吏們結交的過程中,他發現彼等確屬無能之輩。久而久之,在他的自我感覺中,逐漸形成了“難道我不是一個真正有偵探才能的人嗎?”的概念。

  實際上,在他的協助下,的確破獲了兩、三宗案子。他的自信決非毫無根據。

  他的思路又回到現實中。他抱著胳膊想:“這個地方也真可疑。開會的人也很奇怪……”

  在等待的過程中,他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這六個大人物開會的目的,以及為什麼要把他叫來。

  他已了解到悠悠館殺人案件涉及到丟失二十五萬元的事。在調查文保泰被殺之前,兩個在現場的日本人和侍女芳蘭,曾將秘密告訴了張紹光,並一再叮囑張紹光,不要將此事告訴巡捕營。

  根據上述情況可以推斷,授受二十五萬元的事,是在暗中進行的。

  張紹光想:“芳蘭為什麼要把瞞著巡警的事泄露給我呢?”

  “也許自己曾在日本留過學,還用日語和那須啟吾、土井策太郎二人交談,她以為我與他們很密切吧。”

  “不過,更主要的還是……”

  “也許在慶親王的王府里曾和芳蘭見過面,芳蘭認為我是慶親王這條線上的人物,將秘密告訴我了。”

  “那兩個日本人肯定是聽了芳蘭的介紹以後才相信我的。”

  “根據上述各種線索分析,二十五萬元與慶親王有關……”

  經過初步推斷,張紹光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今晚六個大人物秘密開會,證明丟失的錢不僅與慶親王有關,同時也涉及到這個小集團的利益。

  本來準備讓大家平分的錢,居然不翼而飛。

  因之,必須向有關人員說明原委。

  若只說錢忽然丟失了,誰也不會答應,決不輕易放過。

  到底錢是怎麼丟失的呢?今天找張紹光來,大概就是為了讓他來說明二十五萬元被竊的來龍去脈。

  假定沒有任何重要關係,這些堂堂要人為什麼對民間人士之被殺,如此感興趣,而想了解其真相呢?

  袁世凱等人,背叛了維新派,居然將譚嗣同、林旭等前途有為的人置於死地。其他一些人也和袁一樣,他們不會為一個人的死活奔走的。平素從來也沒有聽說過這些人對搜查犯罪分子的事特別感興趣。

  既然慶親王父子及其秘書陶大均都是一條線上的,估計那桐也是同一條線上的人物吧。

  袁世凱及其幕僚唐紹儀則屬另一派系。

  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唐紹儀,雖說是幕僚,然而卻擔當著外交任務。

  “如此看來,這二十五萬元也涉及到外交問題了。”

  張紹光首先從出席今晚秘密會議的要人去分析,不斷地向事情的廣度和深度推論。

  掌握了線索,就能大體上知道這筆錢的性質了。暗中授受的錢財,除了用來作為賄賂的經費以外,不會用於其它方面的吧。

  根據目前的國際形勢,可以推斷日本和俄國雙方都在用金錢來收買清政府的要人。這筆錢來自日本,俄國這條線索可暫時取消。

  看來,在這筆款項背後,隱藏著日本破壞清朝廷和俄國達成協定的意圖。

  目前,強烈主張重新締結中俄撤兵條約的是袁世凱。

  日本收買的對象當然是外務部要人慶親王、那桐和主張重新簽訂中俄撤兵協定的袁世凱等兩大派系的人。

  “看來,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張紹光情不自禁地笑了笑。

  用來攤分的巨款突然丟失了,他們一伙人自然要查明真實情況。

  可是,負責聯繫和接受這筆錢財的文保泰已經死了。

  案件發生後立即到現場偵察的是張紹光,當然要找他來介紹情況了。

  這時,來叫張紹光去匯報情況的是陶大均,而不是振貝子。

  迄今為止在這六人之中,張紹光尚未見過面的是袁世凱和唐紹儀。

  袁世凱身材矮小,額部突出,眼神令人感到有些呆滯,根本不像個大人物。

  “聽說,對這個人是不能掉以輕心的。看來,他是為了不使別人對他有所戒備,才故意裝成傻裡傻氣的吧?!”

  張紹光一邊看著他,一邊思考著。

  “文保泰死後,你和巡捕營的官員們一塊兒到過現場。希望你把當時的情況向在座的各位介紹一下。”振貝子說。

  這位貴公子的頭銜是新設的“商部”尚書,是個年青的閣僚。

  張紹光站在坐在朱漆椅子上的六個人面前,連個座位也沒有。

  “真是豈有此理,這麼對待我。”他內心氣憤不平。

  “從哪兒說起好呢?”張紹光問道。他模仿袁世凱的樣子。心想,最好也讓你們這些人覺得我是個傻裡傻氣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