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蕭友乾悚然大驚,方才意識到被趙暻擺了一道兒。他咬牙切齒,卻也不甘心如此失敗。
按照大寧的律例,天下兵權悉歸天子。而天子治下,又有北衙禁軍、南衙十六衛、太子六率府、各道折衝府與邊防節度使等重重布防。
此刻惠明帝駕崩,新君尚未登基。北衙禁軍悉數聽令於內侍省都監。太子六率早已被趙暻調換成了自己的心腹。邊防節度使又鞭長莫及……剩下南衙十六衛之中,倒還有幾位大將軍,一貫與蕭家交好。
情勢緊張,不容有失。蕭友乾立刻命人前去通知與他交好的天節、招搖、天紀三軍大將。
誰知那傳信兒的前腳才跨出門檻,天紀大將軍府上就有家僕護送著主母和公子小姐跑來了蕭家,說北衙禁軍剛剛找上門來,不由分說地就將大將軍給帶走了。
蕭友乾又是一驚,直到這時才確定自己已痛失先機。所幸右威衛將軍曾經受過蕭家大恩,此刻領著數百人前來援助。眾人略作商議,全都認為負隅頑抗再無必要,為今之計,也就只有走為上了。
趁著北邊的火焰尚未蔓延過來,蕭家上下男女老少幾十號人,輕裝簡從,在右威衛眾人護衛下漏夜逃往城南明德門。
第150章 以日代月
五更三刻,黎明將至。代替宵禁結束的鼕鼓響起的,是承天門東側沉重的鐘聲。
聽見異響的百姓們紛紛推開門,從家中走到坊內的街道上。稍稍年長些的,甚至已經開始向後輩們談起了鐘聲背後的意義。
雖然沒有聽見鼕鼓,但是估摸著時辰已到,里坊的看守還是取出鑰匙將沉重的坊門打開。
率先走到坊外大街上觀望的人們,發出了彼起彼伏的驚呼聲。
本應空曠無人的街道上,到處是東一灘、西一灘的鮮血。東面初升的旭日,照亮散落在四周的兵刃與箭矢,還有那些東倒西歪的屍體。
何至於此,永興、安興、崇仁等幾處鬧坊,早已經被禁軍團團圍住,坊內諸人,全都足不出戶。若有違令者,斬立決。
而最慘烈的,自然非城南的安仁坊莫屬。這座里坊曾經因為住滿了達官貴人而繁華鼎盛,如今卻成了最為血腥恐怖的地獄。
蕭友乾因為事先得到了風聲逃之夭夭,然而他的黨羽卻沒有這樣的幸運。
安仁坊內七座宦官府邸,七座全被破門而入。身著鎧甲手持刀劍的禁軍,衝進府中,不論男女老幼逢人便殺。一時間火光獵獵、哀嚎聲聲,洪水一般洶湧的血液甚至漫過門檻,流淌在門前的石板上!
這場聳人聽聞的慘烈屠殺,一直持續到了旭日初升之時。
聽見鐘聲而趕來上朝的文武百官,踩著朱雀大街上的斑斑血跡趕往紫宸宮。皇城大地,白色的砂石上滿是斑斑駁駁的紅色足跡。
乾元殿內,百官肅立。御座之側,內侍少監陸幽手捧御璽端莊肅立。
御座之上,空空如也。
皇帝大行,而新君尚未即位,本應由蕭太后垂簾臨朝,宣布先皇遺詔。然而此時此刻,大殿之上卻遲遲不見蕭太后的影蹤。
群臣依舊靜默等候,直到趙暻緩緩步入殿內。
又是一天的朝陽,從東邊遠天中冉冉升起。金光耀眼,照亮了乾元殿前丹墀上的五爪游龍。卻依舊照不進那幽深的朝堂,也照不出朝堂之上,眾人暗自各懷的心事。
宣遺詔,發哀,賀新皇即位,新皇臨朝,治喪——規矩都是自古就有的,只需要遵照執行,步步為之即可。
惠明帝駕崩的噩耗很快傳遍大寧上下,各州府百姓哭祭、易服。然而舉國的縞雲素海之下,依舊有殷紅的血液在悄無聲息地流淌著。
新君即位,往往大赦天下。然而趙暻卻反其道而行之,愈發加緊了搜捕蕭氏餘黨的步伐。
外逃出城的蕭友乾與右威衛大將軍等人很快就被抓了回來。未免夜長夢多,趙暻不經審問就下令處死了這些人。
不僅如此,蕭友乾與大將軍的項上人頭,還被高掛在了詔京城南的明德門樓上。
與此同時,更大規模的清洗也正在朝中鋪開。
前次東宮之亂時,三法司的監獄都已經人滿為患。如今不得不另闢一所詔獄,專門關押與蕭氏有所牽連的官員及其家眷。皇城內,各處官員辦公的場所為之半空。
當然,剔除異己並非是趙暻的唯一目的——每查抄一戶官邸,他就能從中收繳到成堆成堆的金山銀山。光是蕭友乾一家,就查抄出良田八百頃、店鋪五十九家、黃金一萬三千兩、白銀千萬兩、絹綢各萬匹、各類金珠寶貝更是數不勝數。所有這些財富加起來,甚至超過了大寧朝一整年的國庫盈入。
趙暻得到這些財富之後,卻也並未投入國庫之中。他將其中的小部分充入了他自己的私庫,而絕大部分都撥給了太華宮的建設。
太華宮,這座惠明帝心心念念、卻始終未能親眼見之落成的恢弘宮殿,也將成為趙暻心中最為狂熱的一道幻境。
一面是大刀闊斧的抄家滅門,另一方面,趙暻對於忠於自己的人卻是十分慷慨的——太僕寺少卿江啟光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個曾經的“養馬小兒”,如今一躍成為了門下侍中。大寧六部,悉數落入了他的掌握之中。
而作為趙暻的岳父、當今的國丈,唐權也接過了蕭友乾的權柄,成為了尚書令。
如同一碗被攪亂的渾水再度變得澄清起來。新的秩序,正在悄無聲息中逐漸形成。
這些日子,陸幽一直留在殯宮內主持惠明帝的喪儀。然而拜瑞郎所賜,外界的紛紛擾擾,並無一刻離開過他的耳朵。
“聽說了嗎?那個傅正懷今天早晨被大理寺的人帶走了……
“還有那個曾經對你動手動腳的少府少監之子,他也被抄了家……
“佐蘭,怎麼不說話,想什麼呢?”
直到唐瑞郎的詢問中透出隱隱的擔憂,陸幽這才抬頭淡淡一笑。
“若是換做幾年前聽見這些事,我應該會覺得十分痛快。然而現在,這些人對我而言卻什麼都不算了。”
“這是自然的,不用多想。”
唐瑞郎拍了拍陸幽的後腦勺:“過去你站在山腳下,看見一個小土坡就覺得是很大的障礙。可如今你已經站在了山頂上,自然不覺得那是個什麼東西了。這是好事……你應該可以覺得輕鬆一些了吧。”
“輕鬆?”
陸幽重複這個詞,反倒苦澀起來:“我一直以為,自己進入宮中,最重要就是為了復仇。然而直到這一刻,忽然覺得自己失去了目標,也許是輕鬆,但也覺得輕飄飄的,沒有半點實在的感覺。”
“實在感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胡思亂想想出來的。”
唐瑞郎伸手拈著他的耳垂,一邊輕聲許諾道:“我們在一起,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只要有我在你身邊的一天,就保證不會讓你感到半點兒空虛。”
陸幽耳根子一熱,趕忙將頭扭開:“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唐瑞郎卻笑得頑劣:“我是說我倆一起,可以做很多於國於民有利的事,倒是你,又在想什麼呢?”
————————
七日之後,惠明帝出殯。
這不是陸幽經歷過的第一個葬禮,卻毫無疑問是最最哀榮與奢華的。
吉時吉刻,大行皇帝的遺體離開殯宮,被抬上龍輴。運至紫宸宮外,又載上了巨大的轀輬車。
承天門廣場上,今上趙暻與文武百官向棺槨行了遣奠惜別的大禮。而後轀輬車便從承天門大街開始,在萬人的浩蕩簇擁下啟程,載著惠明帝前往此生最後的安息之地。
陪同轀輬車一同前往皇陵的,除去出力的挽士與哭祭的輓歌之外,原本還有三百名挽郎,都選自貴族公卿門第家的少年郎,全程簇擁在轀輬車左右。
然而由於朝中前後兩次的清剿,符合原定規格的少年已經不足三百之數。情急之下,禮部也就只有大大放寬了條件,竟連三十四、五歲的人,都混入了挽郎的隊列之中。
陸幽與瑞郎,便是這三百挽郎當中左右領頭之人。他們渾身縞素,走在轀輬車的兩側,乍看之下倒真如仙人引路一般。
送葬的隊伍徒步前往皇陵,前後又花去了五日方才返回詔京。
這五天裡,城門樓上的人頭竟由一排增加到了兩排。
所幸此時已是初冬時節,血腥腐臭尚不至於四散飄蕩,但是抬頭望去,與那些蒙著白翳、死不瞑目的人頭對視上,依舊會讓人不寒而慄。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在城門的兩側,還張貼著一排又一排的海捕文書。
————————
尋常百姓,為父母服孝,需斬衰三年。然而皇帝守喪行的是“以日代月”的計算方式。
三十日之後,趙暻就換下了喪服。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內侍省暗中將葉月珊從集仙寺接回到紫宸宮來。
第151章 落花已隨流水去
這天醒早,陸幽親自乘坐內侍省的馬車出了詔京城,來到回鸞嶺畔的集仙寺。
寺廟早幾日就接到了知會,已經幫葉月珊收拾打點,做好了回宮的準備。
算算日子,葉月珊已經懷胎三月有餘。所幸由於冬衣寬厚,尚且未有顯懷的跡象。
馬車抵達寺前,並沒有任何的寒暄招呼,只是將葉月珊接上,立刻調頭返回紫宸宮。
顛簸動盪的馬車內,陸幽端坐一側。他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猶豫了好一陣子,卻只輕輕地喊出一聲“姐。”
葉月珊則回報以明艷的笑容。
“你看,我沒有說錯的,他果然會來接我。”
“……可這真是一件好事麼?”
陸幽依舊憂心忡忡:“瑞郎的姐姐是趙暻正妻,現如今已是當朝皇后。就算你進了宮,難道還指望著唐家人把這個皇后的寶座讓給你嗎?”
“誰說沒有這種可能?”
葉月珊整理著自己的衣袍,又伸手輕輕攏著這一個月多來,慢慢蓄起的那一層短髮。
“唐曼華這太子妃也已經做了許多年。卻沒見她生下一男半女來,恐怕是先天就有什麼難以孕育的疾病。我若是誕下了皇子,皇上自然會有主張。”
“你當真以為事情會有那麼簡單?”
陸幽嘆息道:“趙暻心裡怎麼想的,我也許不如你清楚;但是唐家那邊,又怎麼會眼睜睜地看著昔日曾經迫害過的官員之女,擠走他們已經到手的皇后之位?”
“因為唐家不會坐視不理,所以我就應該退讓?”
葉月珊瞪著陸幽,像是看著一個陌生人。
“佐蘭,雖然我承認你與唐瑞郎之間的關係,但不意味著我遺忘了唐家的所作所為。當年……他們奪走了我們的爹娘,讓我們顛沛流離;難道說如今,還要因為他們而將我已經唾手可及的幸福拱手相送?”
“如果那是真正的幸福,我會不惜一切支持你去爭取。”
陸幽俯身上前握住她的手:“可如果那只是飛蛾撲火的陷阱,你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你不是我,永遠可不可能知道我的感受。”
葉月珊掙動兩下,終是將自己的手抽了回來。
“佐蘭,我只求你,不要因為唐瑞郎而忘記了自己是誰,反而站到了唐家這邊。”
“……我怎麼會呢?”
雖然那只是葉月珊的一個假設,可是陸幽卻仿佛已經遭到了誤解,忍不住地感覺委屈。
————
馬不停蹄之間,一行人已經進入了紫宸宮。馬車換成輿轎,一路往西,繼續朝著掖庭宮前行。
葉月珊暫時被安置在掖庭宮的開襟閣,正是當年那個養大白貓兒的羅昭儀的居所。如今的羅昭儀,倒是已經被打發出宮,一輩子做尼姑去了。
與昔日的東宮相比,掖庭宮與內侍省顯然更為貼近。
陸幽將姐姐安頓下來,又簡單交待了一些日常所需注意的事項。他正準備離去。外頭忽然來了一位傳信的宦官,通報說皇后唐曼華駕到。
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了?
陸幽與葉月珊對視了一眼,改變主意留了下來。
推算起來,這也還是陸幽第一次與唐瑞郎的姐姐見面。眼面前緩緩走進來的這位女性,眼角眉梢的確有些唐瑞郎的影子。論容貌則可以稱得上是“端麗大方”,是那種一見就令人心生尊重的類型。
皇后駕到,陸幽與葉月珊急忙行禮。
唐曼華示意二人免禮,三人一同在明間落了坐。宮女上前請完了茶,堂下便是一片寂靜,誰都沒有出聲說半句話。
最後還是唐曼華輕笑一聲,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本宮聽聞開襟閣今日要迎來一位新主人,特意過來看看。此刻一見,妹妹倒端的是國色天香,也難怪皇上要時刻掛念在心了。”
得了誇讚,葉月珊卻也不敢舒展眉目,愈發謙卑地回應道:“皇后娘娘過獎了,臣妾方才從那集仙寺里出來。此刻污顏斷髮,實在羞愧難當。”
唐曼華亦微微點頭道:“這些日子,你在寺廟裡受委屈了。既然入了掖庭,那就由人好生將養。對了,本宮這裡還有個滋補生發的方子,你讓宮裡的人照著去調配、按時服用,蓄髮之事也可省時省心一些。”
葉月珊謝過唐曼華,接下方子。屋子裡又靜默了好一陣子,卻還是唐曼華悠悠地嘆出一口氣。
“本宮聽聞,你的父親乃是前任都水使者。家道沒落的因果原委本宮倒也了解過一些……那朝堂上的事,我們無法干預插手,然而一旦入了這後宮,你我便是情同姐妹。希望妹妹不要心存芥蒂,本宮也絕不會因為那些舊事而為難於妹妹。”
按照大寧的律例,天下兵權悉歸天子。而天子治下,又有北衙禁軍、南衙十六衛、太子六率府、各道折衝府與邊防節度使等重重布防。
此刻惠明帝駕崩,新君尚未登基。北衙禁軍悉數聽令於內侍省都監。太子六率早已被趙暻調換成了自己的心腹。邊防節度使又鞭長莫及……剩下南衙十六衛之中,倒還有幾位大將軍,一貫與蕭家交好。
情勢緊張,不容有失。蕭友乾立刻命人前去通知與他交好的天節、招搖、天紀三軍大將。
誰知那傳信兒的前腳才跨出門檻,天紀大將軍府上就有家僕護送著主母和公子小姐跑來了蕭家,說北衙禁軍剛剛找上門來,不由分說地就將大將軍給帶走了。
蕭友乾又是一驚,直到這時才確定自己已痛失先機。所幸右威衛將軍曾經受過蕭家大恩,此刻領著數百人前來援助。眾人略作商議,全都認為負隅頑抗再無必要,為今之計,也就只有走為上了。
趁著北邊的火焰尚未蔓延過來,蕭家上下男女老少幾十號人,輕裝簡從,在右威衛眾人護衛下漏夜逃往城南明德門。
第150章 以日代月
五更三刻,黎明將至。代替宵禁結束的鼕鼓響起的,是承天門東側沉重的鐘聲。
聽見異響的百姓們紛紛推開門,從家中走到坊內的街道上。稍稍年長些的,甚至已經開始向後輩們談起了鐘聲背後的意義。
雖然沒有聽見鼕鼓,但是估摸著時辰已到,里坊的看守還是取出鑰匙將沉重的坊門打開。
率先走到坊外大街上觀望的人們,發出了彼起彼伏的驚呼聲。
本應空曠無人的街道上,到處是東一灘、西一灘的鮮血。東面初升的旭日,照亮散落在四周的兵刃與箭矢,還有那些東倒西歪的屍體。
何至於此,永興、安興、崇仁等幾處鬧坊,早已經被禁軍團團圍住,坊內諸人,全都足不出戶。若有違令者,斬立決。
而最慘烈的,自然非城南的安仁坊莫屬。這座里坊曾經因為住滿了達官貴人而繁華鼎盛,如今卻成了最為血腥恐怖的地獄。
蕭友乾因為事先得到了風聲逃之夭夭,然而他的黨羽卻沒有這樣的幸運。
安仁坊內七座宦官府邸,七座全被破門而入。身著鎧甲手持刀劍的禁軍,衝進府中,不論男女老幼逢人便殺。一時間火光獵獵、哀嚎聲聲,洪水一般洶湧的血液甚至漫過門檻,流淌在門前的石板上!
這場聳人聽聞的慘烈屠殺,一直持續到了旭日初升之時。
聽見鐘聲而趕來上朝的文武百官,踩著朱雀大街上的斑斑血跡趕往紫宸宮。皇城大地,白色的砂石上滿是斑斑駁駁的紅色足跡。
乾元殿內,百官肅立。御座之側,內侍少監陸幽手捧御璽端莊肅立。
御座之上,空空如也。
皇帝大行,而新君尚未即位,本應由蕭太后垂簾臨朝,宣布先皇遺詔。然而此時此刻,大殿之上卻遲遲不見蕭太后的影蹤。
群臣依舊靜默等候,直到趙暻緩緩步入殿內。
又是一天的朝陽,從東邊遠天中冉冉升起。金光耀眼,照亮了乾元殿前丹墀上的五爪游龍。卻依舊照不進那幽深的朝堂,也照不出朝堂之上,眾人暗自各懷的心事。
宣遺詔,發哀,賀新皇即位,新皇臨朝,治喪——規矩都是自古就有的,只需要遵照執行,步步為之即可。
惠明帝駕崩的噩耗很快傳遍大寧上下,各州府百姓哭祭、易服。然而舉國的縞雲素海之下,依舊有殷紅的血液在悄無聲息地流淌著。
新君即位,往往大赦天下。然而趙暻卻反其道而行之,愈發加緊了搜捕蕭氏餘黨的步伐。
外逃出城的蕭友乾與右威衛大將軍等人很快就被抓了回來。未免夜長夢多,趙暻不經審問就下令處死了這些人。
不僅如此,蕭友乾與大將軍的項上人頭,還被高掛在了詔京城南的明德門樓上。
與此同時,更大規模的清洗也正在朝中鋪開。
前次東宮之亂時,三法司的監獄都已經人滿為患。如今不得不另闢一所詔獄,專門關押與蕭氏有所牽連的官員及其家眷。皇城內,各處官員辦公的場所為之半空。
當然,剔除異己並非是趙暻的唯一目的——每查抄一戶官邸,他就能從中收繳到成堆成堆的金山銀山。光是蕭友乾一家,就查抄出良田八百頃、店鋪五十九家、黃金一萬三千兩、白銀千萬兩、絹綢各萬匹、各類金珠寶貝更是數不勝數。所有這些財富加起來,甚至超過了大寧朝一整年的國庫盈入。
趙暻得到這些財富之後,卻也並未投入國庫之中。他將其中的小部分充入了他自己的私庫,而絕大部分都撥給了太華宮的建設。
太華宮,這座惠明帝心心念念、卻始終未能親眼見之落成的恢弘宮殿,也將成為趙暻心中最為狂熱的一道幻境。
一面是大刀闊斧的抄家滅門,另一方面,趙暻對於忠於自己的人卻是十分慷慨的——太僕寺少卿江啟光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個曾經的“養馬小兒”,如今一躍成為了門下侍中。大寧六部,悉數落入了他的掌握之中。
而作為趙暻的岳父、當今的國丈,唐權也接過了蕭友乾的權柄,成為了尚書令。
如同一碗被攪亂的渾水再度變得澄清起來。新的秩序,正在悄無聲息中逐漸形成。
這些日子,陸幽一直留在殯宮內主持惠明帝的喪儀。然而拜瑞郎所賜,外界的紛紛擾擾,並無一刻離開過他的耳朵。
“聽說了嗎?那個傅正懷今天早晨被大理寺的人帶走了……
“還有那個曾經對你動手動腳的少府少監之子,他也被抄了家……
“佐蘭,怎麼不說話,想什麼呢?”
直到唐瑞郎的詢問中透出隱隱的擔憂,陸幽這才抬頭淡淡一笑。
“若是換做幾年前聽見這些事,我應該會覺得十分痛快。然而現在,這些人對我而言卻什麼都不算了。”
“這是自然的,不用多想。”
唐瑞郎拍了拍陸幽的後腦勺:“過去你站在山腳下,看見一個小土坡就覺得是很大的障礙。可如今你已經站在了山頂上,自然不覺得那是個什麼東西了。這是好事……你應該可以覺得輕鬆一些了吧。”
“輕鬆?”
陸幽重複這個詞,反倒苦澀起來:“我一直以為,自己進入宮中,最重要就是為了復仇。然而直到這一刻,忽然覺得自己失去了目標,也許是輕鬆,但也覺得輕飄飄的,沒有半點實在的感覺。”
“實在感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胡思亂想想出來的。”
唐瑞郎伸手拈著他的耳垂,一邊輕聲許諾道:“我們在一起,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只要有我在你身邊的一天,就保證不會讓你感到半點兒空虛。”
陸幽耳根子一熱,趕忙將頭扭開:“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唐瑞郎卻笑得頑劣:“我是說我倆一起,可以做很多於國於民有利的事,倒是你,又在想什麼呢?”
————————
七日之後,惠明帝出殯。
這不是陸幽經歷過的第一個葬禮,卻毫無疑問是最最哀榮與奢華的。
吉時吉刻,大行皇帝的遺體離開殯宮,被抬上龍輴。運至紫宸宮外,又載上了巨大的轀輬車。
承天門廣場上,今上趙暻與文武百官向棺槨行了遣奠惜別的大禮。而後轀輬車便從承天門大街開始,在萬人的浩蕩簇擁下啟程,載著惠明帝前往此生最後的安息之地。
陪同轀輬車一同前往皇陵的,除去出力的挽士與哭祭的輓歌之外,原本還有三百名挽郎,都選自貴族公卿門第家的少年郎,全程簇擁在轀輬車左右。
然而由於朝中前後兩次的清剿,符合原定規格的少年已經不足三百之數。情急之下,禮部也就只有大大放寬了條件,竟連三十四、五歲的人,都混入了挽郎的隊列之中。
陸幽與瑞郎,便是這三百挽郎當中左右領頭之人。他們渾身縞素,走在轀輬車的兩側,乍看之下倒真如仙人引路一般。
送葬的隊伍徒步前往皇陵,前後又花去了五日方才返回詔京。
這五天裡,城門樓上的人頭竟由一排增加到了兩排。
所幸此時已是初冬時節,血腥腐臭尚不至於四散飄蕩,但是抬頭望去,與那些蒙著白翳、死不瞑目的人頭對視上,依舊會讓人不寒而慄。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在城門的兩側,還張貼著一排又一排的海捕文書。
————————
尋常百姓,為父母服孝,需斬衰三年。然而皇帝守喪行的是“以日代月”的計算方式。
三十日之後,趙暻就換下了喪服。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內侍省暗中將葉月珊從集仙寺接回到紫宸宮來。
第151章 落花已隨流水去
這天醒早,陸幽親自乘坐內侍省的馬車出了詔京城,來到回鸞嶺畔的集仙寺。
寺廟早幾日就接到了知會,已經幫葉月珊收拾打點,做好了回宮的準備。
算算日子,葉月珊已經懷胎三月有餘。所幸由於冬衣寬厚,尚且未有顯懷的跡象。
馬車抵達寺前,並沒有任何的寒暄招呼,只是將葉月珊接上,立刻調頭返回紫宸宮。
顛簸動盪的馬車內,陸幽端坐一側。他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猶豫了好一陣子,卻只輕輕地喊出一聲“姐。”
葉月珊則回報以明艷的笑容。
“你看,我沒有說錯的,他果然會來接我。”
“……可這真是一件好事麼?”
陸幽依舊憂心忡忡:“瑞郎的姐姐是趙暻正妻,現如今已是當朝皇后。就算你進了宮,難道還指望著唐家人把這個皇后的寶座讓給你嗎?”
“誰說沒有這種可能?”
葉月珊整理著自己的衣袍,又伸手輕輕攏著這一個月多來,慢慢蓄起的那一層短髮。
“唐曼華這太子妃也已經做了許多年。卻沒見她生下一男半女來,恐怕是先天就有什麼難以孕育的疾病。我若是誕下了皇子,皇上自然會有主張。”
“你當真以為事情會有那麼簡單?”
陸幽嘆息道:“趙暻心裡怎麼想的,我也許不如你清楚;但是唐家那邊,又怎麼會眼睜睜地看著昔日曾經迫害過的官員之女,擠走他們已經到手的皇后之位?”
“因為唐家不會坐視不理,所以我就應該退讓?”
葉月珊瞪著陸幽,像是看著一個陌生人。
“佐蘭,雖然我承認你與唐瑞郎之間的關係,但不意味著我遺忘了唐家的所作所為。當年……他們奪走了我們的爹娘,讓我們顛沛流離;難道說如今,還要因為他們而將我已經唾手可及的幸福拱手相送?”
“如果那是真正的幸福,我會不惜一切支持你去爭取。”
陸幽俯身上前握住她的手:“可如果那只是飛蛾撲火的陷阱,你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你不是我,永遠可不可能知道我的感受。”
葉月珊掙動兩下,終是將自己的手抽了回來。
“佐蘭,我只求你,不要因為唐瑞郎而忘記了自己是誰,反而站到了唐家這邊。”
“……我怎麼會呢?”
雖然那只是葉月珊的一個假設,可是陸幽卻仿佛已經遭到了誤解,忍不住地感覺委屈。
————
馬不停蹄之間,一行人已經進入了紫宸宮。馬車換成輿轎,一路往西,繼續朝著掖庭宮前行。
葉月珊暫時被安置在掖庭宮的開襟閣,正是當年那個養大白貓兒的羅昭儀的居所。如今的羅昭儀,倒是已經被打發出宮,一輩子做尼姑去了。
與昔日的東宮相比,掖庭宮與內侍省顯然更為貼近。
陸幽將姐姐安頓下來,又簡單交待了一些日常所需注意的事項。他正準備離去。外頭忽然來了一位傳信的宦官,通報說皇后唐曼華駕到。
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了?
陸幽與葉月珊對視了一眼,改變主意留了下來。
推算起來,這也還是陸幽第一次與唐瑞郎的姐姐見面。眼面前緩緩走進來的這位女性,眼角眉梢的確有些唐瑞郎的影子。論容貌則可以稱得上是“端麗大方”,是那種一見就令人心生尊重的類型。
皇后駕到,陸幽與葉月珊急忙行禮。
唐曼華示意二人免禮,三人一同在明間落了坐。宮女上前請完了茶,堂下便是一片寂靜,誰都沒有出聲說半句話。
最後還是唐曼華輕笑一聲,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本宮聽聞開襟閣今日要迎來一位新主人,特意過來看看。此刻一見,妹妹倒端的是國色天香,也難怪皇上要時刻掛念在心了。”
得了誇讚,葉月珊卻也不敢舒展眉目,愈發謙卑地回應道:“皇后娘娘過獎了,臣妾方才從那集仙寺里出來。此刻污顏斷髮,實在羞愧難當。”
唐曼華亦微微點頭道:“這些日子,你在寺廟裡受委屈了。既然入了掖庭,那就由人好生將養。對了,本宮這裡還有個滋補生發的方子,你讓宮裡的人照著去調配、按時服用,蓄髮之事也可省時省心一些。”
葉月珊謝過唐曼華,接下方子。屋子裡又靜默了好一陣子,卻還是唐曼華悠悠地嘆出一口氣。
“本宮聽聞,你的父親乃是前任都水使者。家道沒落的因果原委本宮倒也了解過一些……那朝堂上的事,我們無法干預插手,然而一旦入了這後宮,你我便是情同姐妹。希望妹妹不要心存芥蒂,本宮也絕不會因為那些舊事而為難於妹妹。”